半生只伴閒愁住。如今却待驱愁去。归鸟没遥天。云横斜照边。
乾坤看一笑。愁到何时了。抛掷与征鸿。霜宵唳晓空。
菩萨蛮 遣愁。明代。王夫之。半生只伴閒愁住。如今却待驱愁去。归鸟没遥天。云横斜照边。乾坤看一笑。愁到何时了。抛掷与征鸿。霜宵唳晓空。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王夫之。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云锦撑舟引兴长,冉香回首惜年芳。碧筒擎雨时倾盖,红旆摇风暂亚枪。
近渚何劳攀太华,真妆应笔弄西凉。夕蟾忽散金千炬,归梦依稀到玉堂。
郊居三池皆种莲自五月开至七月末无日不寓目今得七兄秋浦佳篇谨次严韵。宋代。周必大。云锦撑舟引兴长,冉香回首惜年芳。碧筒擎雨时倾盖,红旆摇风暂亚枪。近渚何劳攀太华,真妆应笔弄西凉。夕蟾忽散金千炬,归梦依稀到玉堂。
酌惠山泉瀹茶。宋代。杨万里。鍚作诸峰玉一涓,麴生堪酿茗堪煎。诗人浪语元无据,却道人间第二泉。
次韵杨少辅山居六咏 其五 浇花。宋代。史浩。芳圃向成趣,雨泽多愆时。花开不抱瓮,花谢嗟何为。潘岳兴不浅,陶潜颜可怡。安得商家霖,万木均嬉嬉。
感旧。宋代。陆游。凛凛隆中相,临戎遂不还。尘埃出师表,草棘定军山。壮气河潼外,雄名管乐间。登堂拜遗像,千载媿吾颜。
帅相生日二首。宋代。王洋。整顿乾坤不作难,指间造化自多端。恩回春色华风暖,气接秋天绝塞寒。勋爵已增彝鼎重,功名长入画图看。锡公难老无他验,但觉斯民欲再安。
两日意殊不怿作短歌自遣。宋代。陆游。一月得笑才四五,十事败意常八九。国中谩说无双士,天下元无第一手。平生爱酒恨小户,半世为文真弊帚。劫灰处处吊兴亡,宿草年年哭交友。君看丈夫得意时,大冠如箕印如斗;一朝弃去岂复论,衣破何妨露双肘。有时采药二室间,亦或钓鱼五湖口。死来万古一熟眠,安用虚名传不朽!
暗香疏影 自题淡月疏梅。清代。顾太清。昏黄淡月。浸水边篱下,缟衣莹洁。仙骨珊珊,占断小园风景别。认取朦胧影子,娴雅处、丰姿清绝。恍又是、水面低窥,窗外一枝瞥。羞与众芳摇落,孤高竟不与、众芳争悦。冷淡生涯,冰玉精神,耐到东风时节。巡檐写出罗浮稿,忍便共、凡花轻折。任横斜、素壁移灯,印上半林香雪。
文昌萝月。明代。萧九皋。东郊烟树远依依,解指文光照翠微。芦荻溪边遥共映,薜萝丛上逗清辉。文心似雪盈阶玉,笔底生花满树琪。霓羽当年知满匣,嫦娥应共乐芳扉。
长韵示阿柄杓在韶遣行。宋代。曾丰。遭罹意外罢微官,更被归途瘴见奸。仆从阽危谙遣鬼,妻即濒死谢还丹。回头海表山如许,屈指江西路若干。先遣一书报儿辈,吾其老矣幸平安。
偶题。明代。袁宏道。得句题蕉叶,裁冠费笋皮。宦情三不可,禆理百无知。野馆繁栀子,晴窗语燕儿。谢安何小草,相业仅能棋。
寄克斋舅氏。宋代。赵蕃。不幸书题遂一年,书犹断绝况诗传。兴来亦复吟哦否,读罢何当疾痼痊。慷慨初无伏波志,忧愁枉类屈原迁。使来觅我当何处,水出牂牁若个边。
寄落星史虚白处士。五代。伍乔。白云峰下古溪头,曾与提壶烂熳游。登阁共看彭蠡水,围炉相忆杜陵秋。棋玄不厌通高品,句妙多容隔岁酬。别后相思时一望,暮山空碧水空流。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智须转色,净还发光。活眼唯自照,喜眉为谁扬。巍巍堂堂,炜炜煌煌,莫道侬家兮触事面墙。
黄盆渡次友人韵。宋代。杨公远。到得黄盆九月天,呼童弛担驻征鞯。迢迢江水天连楚,漠漠淮乡稻满田。酒旆风翻疎柳外,渔家纲晒夕阳边。买将郭索倾杯处,对景诗成恰一篇。
奉命典试滇南道中杂咏 其三。清代。叶观国。忝是三年使,重为万里游。碧鸡仍照眼,白雪已生头。细雨苴兰暮,疏枫菜海秋。当时同辈尽,驽下愧辕辀。
题诗公桥。宋代。释绍嵩。白云深处小桥横,流水涓涓古意生。多少升深都不见,至今留得谢公名。
寿楼春 送春。清代。顾太清。吁嗟乎春归。奈匆匆不住,轻送芳菲。几处园林池馆,落红霏霏。无意绪,裁春衣。想去年、百花开时。记剪烛山楼,看花古寺,回首梦依稀。谁能禁,东风吹。倚栏干几曲,心与时违。又是杨花糁径,海棠垂丝。春已去,人如斯。更那堪、幽思空悲。对芳草深庭,帘拢未垂双燕飞。
送春。明代。黎瞻。早起红亭酹一卮,春归还作送春词。乱飘远涧花全减,碎语深林鸟欲悲。紫蟹漫同邻舍饭,锦笺新得故人诗。薰风吹动芙蕖浪,明日浓阴绿满池。
诉衷情。元代。侯善渊。初开江月透双林。隐映素波深。风恬湛然莹净,清夜好知音。白醪酒,自然斟。信时吟。无萦无系,豁畅开怀,一任浮沉。
和梅花百咏诗 其八十三 山中梅。明代。王夫之。捷径无心假息机,豹林谁买玉田肥。人閒好句传高启,驱遣袁安卧翠微。
送陈先生之洪井寄萧少卿。宋代。徐铉。闻君仙袂指洪厓,我忆情人别路赊。知有欢娱游楚泽,更无书札到京华。云开驿阁连江静,春满西山倚汉斜。此处相逢应见问,为言搔首望龙沙。
途遇习太史时甫登泰山归有赠。明代。王世贞。胸罗寒月有梯云,四海才名凿齿闻。已自讲坛推岳岳,仍从禅地访云云。胸前齐鲁森相逼,观表秦吴杳不分。见说封中萦紫气,还应綵笔动天文。
题翠虚亭廿绝 其十七。明代。胡应麟。迢遥风雨夜,卧此一窗幽。恰似扬舲日,潇湘两岸秋。
挽熊梅溪。明代。陈琏。早向丘园事隐沦,不随荐剡到枫宸。孝廉清誉传乡邑,文学芳名动缙绅。月暗梅溪花已谢,春来马鬣草犹新。生刍一束无由致,泪洒东风倍怆神。
奉和子服老弟黄杨游岩二诗 其一。宋代。朱熹。闻道黄杨山上头,千峰环抱百泉幽。羡君柱杖年年去,饱看人间万顷秋。
百花行。唐代。刘禹锡。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春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临路不胜愁,轻烟去何托。满庭荡魂魄,照庑成丹渥。烂熳簇颠狂,飘零劝行乐。时节易晼晚,清阴覆池阁。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
祝英台(自寿)。宋代。黄人杰。异乡中,行色里,随分庆初度。老子今年,五十又还五。任他坎止流行,吴头楚尾,本来是、乾坤逆旅。贵和富。此事都付浮云,无必也无固。用即为龙,不用即为鼠。便教老却英雄,草庐烟舍,也须有、着闲人处。
梦故人郭推官元用诗以奠之。宋代。蒲寿宬。鸡絮才陈泪已倾,故人旌旐尚禅扃。尘中愧我头空白,梦里逢君眼更青。束发论交真意气,伤心无语负幽冥。求铭敢后朋侪事,况复原头有鹡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