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生传淇范,刘歆死击谷梁。叛父祇求媚莽,称天原是存商。
咏史二十七首 其一。明代。王夫之。箕子生传淇范,刘歆死击谷梁。叛父祇求媚莽,称天原是存商。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王夫之。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其十七 五月。元代。赵孟頫。五月夏以半,谷莺先弄晨。老蚕成雪茧,吐丝乱纷纭。伐苇作薄曲,束缚齐榛榛。黄者黄如金,白者白如银。烂然满筐筥,爱此颜色新。欣欣举家喜,稍慰经时勤。有客过相问,笑声闻四邻。论功何所归,再拜谢蚕神。
金山。清代。严遂成。江自西来万里强,横当一柱屹中央。生犀不敢燃温峤,古锁谁能引李阳。楼势鳌浮趋海近,山根剑削倚天长。老僧见惯风波恶,钟鼓闲宵礼法王。
念奴娇 汝南七夕病中排闷。清代。陈维崧。谁家砧杵,趱中原秋夜,碧来如此。何况今宵逢七夕,天上鹊桥成矣。人说黄姑,贳钱营室,挨尽愁滋味。可怜阿堵,神仙亦被驱使。我笑此语荒唐,古今稗史,谁是谁非是。翻怪频年瓜果闹,溷我妇人女子。仆病未能,吾衰讵惫,晒腹为佳耳。汝南城下,月明何限残垒。
山亭独坐用前韵遣兴四首 其一。明代。谢迁。白云生处一僧还,清磬泠泠杳霭间。蜂采野花归洞窟,鹿寻芳草过溪湾。眼前往事真成梦,身外浮名得自閒。吾爱吾庐春睡足,逢人漫说畏途艰。
黔中罢职过峡州题田使君北楼。唐代。李频。巴中初去日,已遇使君留。及得寻东道,还陪上北楼。江冲巫峡出,樯过洛宫收。好是从戎罢,看山觉自由。
怀友。金朝。边元鼎。曾联金辔赏春风,花里风前酒面红。行乐昔年君我醉,诗觞何日我君同。一声啼鸟青春晚,几树残红野寺空。相忆情怀正萧索,半山夕日水声东。
月中观梅花怀月上人。宋代。谢逸。梅清不受尘,月净本无垢。微风更解事,排遣香入牖。倏思阿明语,清与此花偶。天资已超轶,况得善师友。洞然胸明白,欲扫不容帚。客来相视笑,不知语出口。平生憎俗人,未语辄先呕。不逢屈突生,宁食艾三斗。乃知我辈中,如师亦稀有。但想月中梅,作诗清如昼。
经冯将军墓。宋代。陈允平。同山半白云,此地葬将军。香火空遗像,朝廷纪旧动。铁衣悬古塔,金钺镇荒坟。一涧清泠水,年年生紫芹。
题杜盘涧叟冥鸿亭。宋代。黄庭坚。少陵杜鸿渐,颇薰知见香。风流有诸孙,结屋庐山阳。藉交游侠窟,猎艳少年场。光怪惊邻里,收身反摧藏。江湖拍天流,罗网盖稻粱。安能衍衍饱,遂欲冥冥翔。畏影走万里,不如就阴凉。亭东亭西渺烟水,稻田衲子交行李。古灵庵下倚寒藤,莫向明窗钻故纸。
次韵谢人惠诗。宋代。张纲。翩翩才气逸轻翰,倒写波澜笔力宽。沈醉不辞金盏侧,清吟长占竹窗寒。捧心欲效羞颦媚,斲鼻须烦尽垩漫。辱赠骊珠念无报,但惊怀袖有奇观。
雪七绝 其一。明代。薛蕙。流风回雪满蓬莱,堕叶飘花海上来。隐隐珠宫连月起,亭亭银阙向云开。
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宋代。吴泳。奔鲸甫息波,猘子还吠雪。忧端压不住,耿耿及明发。师费辄千金,粮储亡三月。智哉陶士行,先贮头与屑。
频伽水村图。清代。汪宜秋。深闺未识诗人宅,昨夜分明梦水村。却与图中浑不似,万梅花拥一柴门。
缺题。明代。沙上鬼。长风吹浪海天昏,兄弟同时吊屈原。千古不消鱼腹恨,一门谁识雁行冤。红妆少妇空临镜,白发慈亲尚倚门。肠断不堪回首处,一轮明月照双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