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君御诸作 其一

荅君御诸作 其一朗读

碧水丹崖不自由,无因阑入会仙楼。布帆饱趁潇湘水,几处青枫黄叶舟。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朗读
()

猜你喜欢

三百年培国泽长,凭城不屈志何强。死忠到底忠非死,永劫应闻侠骨香。

()

峭格数年同野兴,一官才罢共船归。
稻梁少饲教长瘦,羽翼无伤任远飞,
侧耳听吟侵静烛,衔花作舞带斜晖。

()

石洞霞生玉枕阴,下窥南极海波深。仙人筑室虚无里,俗子传声何处寻。

终岁著书藏古穴,有时清啸落空林。知君自爱逍遥乐,莫话人间出处心。

()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
心游魏阙鱼千里,梦觉邯郸黍一炊。
蔬食菜羹吾亦饱,逍遥堂下叶辞枝。
()

天上空多地上稀,初寒风力故应微。那能镇压黄尘起,强欲侵凌白日飞。

邑犬横来矜意气,窟蟾偷出助光辉。都城只有袁安惫,我亦年年幸赐衣。

()

屋梁落月应怀我,春草池塘更梦谁。记得别时悬泪眼,佯为笑语怕相思。

()

旧闻游监簿,姱节绍熙朝。
有子登台省,危言动冕旒。
不容求外补,亲政复旌招。

()

急风吹月月魄堕,幻作玉莲三百个。水花亭上晓光寒,主人捧觞客满座。

周郎朗朗屋百间,读书下帘春昼闲。坐中仙人左元放,寒冰结佩玉刻环。

()

一色阴云蔽晓空,粉英琼屑乱茸茸。
不知游骑将何处,已失南城玉柱峰。

()
西湖旧属野人家,今属天家不属他。
水月亭前且杨柳,集芳园下尽荷花。
()

睡起帘栊静。□金铺、春帏半卷,宝香烟冷。门外落花风不定。糁糁乱红堆径。谁唤做、春愁如病。零乱云鬟慵梳掠,傍菱花、羞对孤鸾影。情易感,恨难醒。沙边柳外当时景。记分携、离筵乍阕,去帆初整。尽举棹歌和泪听。云淡水寒烟暝。空怆望、楼高天迥。犹未归来何处也,日长时、不念人孤另。书谩写,雁谁倩。

()

余生百计拙,世事复何言?得句闲题石,忘机或灌园。
每怜鱼涸辙,多见鹤乘轩。
薄暮山风急,秋声处处繁。

()

竹绕官衙水绕城,帘前不到野人惊。坐残水竹边头影,十丈婆娑月又生。

()
虽慙涔勺赴沧溟,仰诉丹衷不为名。
寅分星辰将降祸,兑方疆宇即交兵。
春秋大义惟观釁,王者雄师但有征。
救得燕民归旧主,免于戎肤自称兄。
()

露白覆棋宵,林青读易朝。道高天子问,名重四方招。

许鹤归华顶,期僧过石桥。虽然在京国,心迹自逍遥。

()
常爱君房言语妙,仍钦叔度德名高。
受厘宣室行膺召,置酒梁园喜誉髦。
辩博方亲谈衮衮,别离俄起恨劳劳。
临岐更辱殷勤句,衰拙何胜异日褒。
()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沉。

()
当时开向杏花後,今日绽当梅萼前。
不畏雪霜何太甚,繁英如火满枝燃。
()
黄鸟翻红树,青牛卧绿苔。
渚宫歌舞地,轻雾锁楼台。
()

花露滴香红,花低漏声初歇。人似一枝梅瘦,照冰壶清彻。翠娥云鬓为谁容,虫丝宝奁结。可惜一春憔悴,负满怀风月。

()
肠断春风杨柳花,中原何日再京华。
将军未报歌三箭,乐府从传舞两娃。
会见敌营如竹破,不应淮甸又兵加。
频年寒食常为客,强索芳樽乐有涯。
()

樽酒送征人,踟蹰在亲宴。日暮浮云滋,握手泪如霰。

悠悠清水川,嘉鲂得所荐。而我在万里,结友不相见。

()

茅舍白云扉,巡栏笑撚髭。暗香覃雅思,疏影入新诗。

江路东风冷,溪山落月时。苦吟吟未稳,清兴绕寒枝。

()
北阜与西山,前期梦寐间。
羡师乘兴去,应拟此生闲。
乔木人谁在,鲈鱼我未还。
归心寄秋水,东去日潺潺。
()

潮落潮生卒未休,依然双屿镇中流。斗杓横截江城北,殿脚长随雪浪浮。

龙起太虚云护塔,僧归薄暮月随舟。翠华梦断钧天远,翰墨空轩竹树秋。

()
黄面老子性命,今日落在朋上座手裹。
扶起放倒,不为差事。
()
惟孟轲氏,雄土绝识。
伯仲禹功,力距扬墨。
性善养气,前所未闻。
历选诸子,实醇乎醇。
()

褊心俦辈寡,幽境每苔步。绵郁倚磴歇,冯孤眺迥屡。

洞塔阴古宇,芬萝袅澄树。伫观野禽哺,此外岂吾虑。

()
恭自内出,俭非外饰。
恭俭而实,是之谓德。
作德日休,心广体逸。
何以曰寿,由是而积。
()
一径乔林下黄叶,三山翠壁绕禅居。
共君将住还归去,欲问安心知已疏。
()
窗下看书坐,挑灯庭欲分。
秋声鸣处无,落叶静中闻。
庭月一方雪,炉香数朵云。
寄来诗在几,读着又思君。
()
人日过三日,元宵便五宵。
共言今日好生朝。
皓月光辉,香动玉梅梢。
谢女工飞絮,周郎待小乔。
()

列岫新眉淡复浓,黛螺百斛不堪供。
回头却笑张京兆,只扫闺中两点峰。

()

诸蕃多窟宅,深就瘴云安。竹坞疑熊馆,茆居结马鞍。

山荒朝猎豹,田熟夜防獾。此是羲皇上,文身似羽翰。

()
兰闍兰闍一弹指,高鼻人人俱喜欢。
北客近知郎罢语,南人许拜乞银官。
()
晓凉暮凉树如尽,千山浓绿生云外。
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曲门。
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
()

万事信苍苍,机心久已忘。无端来出守,不是厌为郎。

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黄。逢君开口笑,何处有他乡。

()

灯市才收春渐饶,柳情梅态不胜娇。相携早办东山屐,何用持经坐寂寥。

()
沙平路软足力健,麦细桑柔春意深。
绿水一湾浮野鶒,青山两岸唤幽禽。
()

野禽背立岁寒枝,想见当年落笔时。吮墨缀辞俱丧国,九泉笑杀李家儿。

()

罗浮梦里真仙,
双锁螺鬟,九晕珠钿。
晴柳纤柔,春葱细腻,秋藕匀圆。

()
谁识银河水作帘,金轮峰下影长悬。
和烟笼月时开卷,带雨迎风有正偏。
海燕春寒窥复去,石萝秋老断还牵。
游人莫羡康王谷,陆羽茶经久失传。
()

天涯戎旅春,一十五回春。
多情花与鸟,岁岁肯留人。

()

爱汝端居入静思,察机尤在未萌时。天人孚感原无间,物我交攻每日持。

行远升高应得已,斋心浴已固知之。屈伸洞见阴阳理,荣瘁休嫌风露枝。

()
松间叠石步高低,啼鸟幽林听隔溪。
七尺枯藤可扶老,青鞋香汗落花泥。
()

落花流水浅深红,尽日帆飞绣浪中。
桑眼迷离应欠雨,麦须骚杀已禁风。
牛羊路杳千山合,鸡犬村深一径通。

()

招携乐友生,惠我在山行。缘崖历窈窕,傍涧鉴深清。

白云轻首夏,黄鸟悦初晴。超忽会心处,中林草木荣。

()

赵壹能为赋,邹阳解献书。可惜西江水,不救辙中鱼。

()

金炉火尽不闻香,银烛无光春夜长。想见落花千万朵,尽随风雨下池塘。

()

万山积雪驻寒烟,残月疏钟欲曙天。曾忆抱襟开户坐,却疑馀梦到林眠。

疏斜且出黄花后,攀折徒怜青草先。相对尽期深谷里,莫教人羡上皇前。

()

凤辇腾宸驾,骊籞次乾游。坎德疏温液,山隈派暖流。

寒氛空外拥,蒸气沼中浮。林凋帷影散,云敛盖阴收。

()

虚星垂荫正输菌,移植銮坡景象新。带雪柔枝初得地,向阳疏干已含春。

留将翠尽分台位,肯把清阴染市尘。为问三公他日事,谁当树德比前人。

()

玉润在中洲,光临碕岸幽。氤氲冥瑞影,演漾度方流。

乍似轻涟合,还疑骇浪收。夤缘知有异,洞彻信无俦。

()

烂烂龙旂捧日旂,从臣遥认赭红衣。天王清晓亲弧矢,初合今冬第一围。

()

誓戒肥甘,欣气馀残。以惺惺,变作痴憨。不居方丈,不住华轩。

把浴堂来,为睡室,且弯跧。

()

扇功本在驱炎上,不似屏风只好看。算得题诗真拙计,却供双眼失清寒。

()

天寒日短道路长,白云飞处知吾乡。
大江之东渭之北,念我故人何可忘。
别来杨柳春依依,只今开到梅花香。

()

秋来郁郁但炎蒸,一夜狂飙骇四邻。断送冥鸿尤得势,留连残暑更无因。

镜中鬓发虽非故,窗下灯檠渐可亲。勿似安仁儿女态,由看节物重悲辛。

()
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
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
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
昨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
()
宦游安能住,明发晓霜侵。
月没寒江远,山昏细雨阴。
中原群盗恨,南国美人心。
回首昆山近,苍茫烟水深。
()
古史书不足,磨璞镌美辞。
周宣石鼓文已缺,秦政峄山字苦隳。
西汉都无半画在,黄初而上犹得窥。
下及隋唐莫可数,奇言伟迹恐所遗。
()

行行乾堰塘,村墟起山脊。四府始并设,两郡于兹画。

往时阛阛多,民气今促迫。虎狼去已远,搏噬尚有迹。

()
黄公亭上雪飞时,去岁相同此赋诗。
邂逅出山还雪作,端如来赴去年期。
()

盘龙塘下潭如井,百尺甘泉冰雪冷。琼英一勺露生香,能黑华颠驻光景。

九月十月天雨霜,七十二种分秋芳。粼粼晓碧卓倒景,白者白玉黄金黄。

()
言离洛阳日,正值春风前。
伊水矫白鹭,蜀山鸣杜鹃。
轻袍游宦去,匹马度关年。
若过君平肆,穷通可问焉。
()

耒耜兴姬国,輴欙建夏家。在功诚可尚,于道讵为华。

象帝威容大,仙宗宝历赊。卫门罗戟槊,图壁杂龙蛇。

()
来禽半啮手分尝,风里唇脂对口香。
教就魏郎零落谱,琼花台下漫《霓裳》。
莫论肉响胜丝弦,含态含娇剩客怜。
打嗓一声堪叫绝,须知妙处不关传。
()

一顷清波四面平,宛然唐相旧经营。
高秋林木形容老,落日楼台彩绘明。
有景可寻兰棹远,无幽不入竹桥横。

()
暑中带汗入山中,霜满风篁雪满松。
只是山寒清到骨,也无霜雪也无风。
()

人彘风腥起两宫,艾豭歌唱满秦中。
酒壶不但容齐狱,时事方宜用盖公。

()
森罗万象本同根,个事虚通有化门。
历历当机元不爽,头头大用了无痕。
妙明田地传家祖,参饱丛林委子孙。
缘就归来墙面坐,秋空连水月黄昏。
()

少年为长史,东去事诸侯。坐觉千闾静,闲随五马游。

行人楚国道,暮雪郁林州。他日知相忆,春风海上楼。

()

琼肌太白,浅著鹅黄罩。金缕檀心更天巧。算同时、虽有似火红榴,争比得、淡妆伊家轻妙。
兴来清赏处,无限真香,可惜生教生闽峤。这消息、纵使移向蒸沈,终不似凭栏,披襟一笑。若归去长安诧标容,单道胜、酴醿水仙风貌。

()

远冲风雪渡钱塘,欲趁春风到故乡。
百岁报刘知日短,一身许国喜心长。
才名磊落传金马,旌盖辉煌出玉堂。

()
好鸟无恶声,仁兽肯狂噬。
宁教鹦鹉哑,不遣麒麟细。
人人语与默,唯观利与势。
爱毁亦自遭,掩谤终失计。
()

乱峰堆髻,夕景木末,残雪崖际。一派空翠。瓢堂语悄,山窗落松子。

小楼欲坠。斜嵌岩壑,蹲若奇鬼。暝色晴霁。鬓丝禅板,浑忘在尘世。

()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