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木叶落穷冬,倦客翛然况味同。珍重孤根如铁石,少须明日又东风。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十。清代。刘鹗。萧萧木叶落穷冬,倦客翛然况味同。珍重孤根如铁石,少须明日又东风。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满江红。宋代。陆游。危堞朱栏,登览处、一江秋色。人正似、征鸿社燕,几番轻别。缱绻难忘当日语,凄凉又作它乡客。问鬓边、都有几多丝,真堪织。杨柳院,秋千陌。无限事,成虚掷。如今何处也,梦魂难觅。金鸭微温香缥渺,锦茵初展情萧瑟。料也应、红泪伴秋霖,灯前滴。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光好学。宋代。朱熹。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再至苍梧呈介石。清代。叶时晰。欲归犹未得,黄叶已纷纷。多病难为客,无成又访君。孤鸿天外唳,游子夜中闻。身计何年遂,相期入峤云。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七 黄帝云门舞。南北朝。庾信。三光仪表正,四气风云同。戊已行初历,黄钟始变宫。平琮礼内镇,阴管奏司中。斋坛芝晔晔,清野桂冯冯。夕牢芬六鼎,安歌韵八风。神光乃超忽,嘉气恒葱葱。
九日同序翁邵园赏菊赴李蒲汀之约用旧韵。明代。王立道。几年闻说邵家园,今日黄花对绿尊。水阁山亭斜肖郭,柳蹊松坞曲成村。登高直倚林梢槛,向夕仍开竹外轩。莫谓丝纶有馀暇,太平箫鼓藉君恩。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
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妖红。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声声慢(赋红木犀·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宋代。辛弃疾。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妖红。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送顾朝肃出守虔州。明代。朱多炡。暂息青骢驾紫骝,竹符新剖治虔州。署中望阙孤台耸,江上行春二水流。气候不齐连岭海,土风相杂半闽瓯。停车试问廉泉在,要识澄清顾醴侯。
么么常情忽,潜形未易知。嗅香太尉足,起粟婕妤肌。
醯瓮偏常集,纱厨巧似窥。平生长麈尾,至此竟难麾。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年偶效颦为之韵险不复和也 其三 五憎。宋代。刘克庄。么么常情忽,潜形未易知。嗅香太尉足,起粟婕妤肌。醯瓮偏常集,纱厨巧似窥。平生长麈尾,至此竟难麾。
湘潭二首。宋代。孔武仲。县街重俯惊湍,正与湘江咫尺间。侵齧最忧东汇水,蔽遮惟有北来山。清流倒影楼台壮,白瓦连云市井间。捍患持危功不小,亭亭千古镇荒湾。
题学钓轩。元代。胡奎。炎祚真人骑赤龙,故人傲睨轻王公。身披羊裘隐泽中,手弄一丝江上风。客星夜临紫极宫,钓台高并云台功。复有云孙千载下,读书岂是煦煦者。司征海上六年馀,古貌古心知者寡。琴江东去水滔滔,石上珊瑚明月高。拂衣别我且归去,持竿钓取黄金鳌。
辞栖真室盖晋僊人李八百故居之址,中有遗像。宋代。杨万里。李真宅子故依然,道院西偏古洞前。一日身游八百里,三番花落九千年。剑池丹井俱苍藓,绛节霓旌已碧天。借问飞僊那用步,步行犹是地行僊。
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十四。明代。宋应星。一人两子算盘推,积到千年百万胎。幼子无孙犹不暝,争教杀运不重来。
次郡太守刘朔斋秋晚谒谢朓亭小饮三首。宋代。程炎子。掀髯一笑倚危阑,面面青山不厌看。霜染丹枫秋色绚,日烘紫菊露痕乾。鹊炉火慢熏龙脑,蟹眼汤新瀹凤团。回簇绛纱城郭晚,老梅吹角雁拖寒。
贺区玉田七十一用梁穗湾韵。明代。霍与瑕。青鬓半斑七十馀,绿郎五彩侍庭除。寿筵盛设秋风外,锦轴敷陈水石居。高兴昔年应不减,清吟近日更何如。十洲仙岛花长满,我欲从君学钓鱼。
寄参寥。宋代。陈师道。平生西方愿,摆落区中缘。惟於世外人,相从可忘年。道人赞公徒,相识几生前。早作步兵语,晚参云门禅。舍策孤山下,一室颇萧然。林昏出幽磬,竹杪横疏烟。昨日寄书至,坐想参寥泉。此泉如此公,遇物作清妍。一别今几时,绿首成白颠。子亦怜我老,我岂要子怜。会逢万里风,一系五湖船。酌我岩下水,咽子山中篇。
次韵仲归喜雨有肯顾之意。宋代。苏泂。愿试黄昏上古汤,社中今得沈东阳。素衣肯为缁尘染,秀句殊增灌顶凉。不惜联翩过旧隐,也欣滂沛洗炎光。预知定得惊人语,约略眉间喜气黄。
访李甘原居。唐代。贾岛。原西居处静,门对曲江开。石缝衔枯草,查根上净苔。翠微泉夜落,紫阁鸟时来。仍忆寻淇岸,同行采蕨回。
谢陈正字送荔支三首 其二。宋代。黄庭坚。斋馀睡思生汤饼,红颗分甘惬下茶。如梦泊船甘柘雨,芭蕉林里有人家。
寒夜独坐有怀李德大。明代。唐璧。霜气严凝入敝貂,书声才罢夜寥寥。心君不动群邪退,欲寇无侵万虑消。老鹤巢高宜独宿,祥鸾天迥岂堪招。罗浮闻欲三年住,诗酒何时许见邀。
倚楹操 其二。宋代。王令。亡羊奔奔,岂不有邻。子可闭门,亡羊不复。去何自逐,身则非牧。雾濛濛兮水漰漰,谓兄无行兮兄行。不忍一失于邻而忍失厥身,虽然殒子之身兮,其亦如亡羊之邻。
石峭亭虚瞰碧空,振衣长啸许谁同。千林瀑过初疑雨,万叶秋归自起风。
洛下名流唯白傅,襄阳耆旧有庞公。仍闻东阁高开宴,不为登临兴易穷。
同子与诸君游大司寇顾公箬溪书院分韵时公不出且折简见召 其二 得穷字。明代。王世贞。石峭亭虚瞰碧空,振衣长啸许谁同。千林瀑过初疑雨,万叶秋归自起风。洛下名流唯白傅,襄阳耆旧有庞公。仍闻东阁高开宴,不为登临兴易穷。
偈。宋代。释智策。著意忘怀,掘地深埋。空洞无象,髑髅妄想。譬如两镜相照,中间早已立象。直饶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烧炭北山红。
水后过淮安金堂皆非旧路。宋代。李流谦。向来茅屋半惊湍,叹息流亡久未还。已觉重行非故道,只应无恙是青山。旋蓝偃岳元常事,深谷为陵亦等閒。衲被蒙头都莫问,未当居士一分顽。
杂诗四首。宋代。王之望。有忧乌啼门,有喜鹊噪庐。主人闻啼噪,喜鹊唾老乌。吉凶实由人,乌鹊何与乎。但知预相报,其智各有余。人智不如鸟,贪喜忌忧虞。遂於乌鹊间,憎爱乃尔殊。福至自福至,祸来贵先图。二鸟孰有益,嗟哉主人愚。
赠从弟弘元时为中军功曹住京诗。南北朝。谢灵运。子既祗命。饯此离襟。良会难期。朝光易侵。人之执情。{郄[去]阝}景悼心。分手遵渚。倾耳淑音。
谷隐饮中以采菱渡头风起策杖村西日斜为韵探得采头二字 其二。宋代。李廌。山川纳商气,凛凛天地秋。草木将玄黄,讵肯乌我头。蚤岁谬怀璧,轗
挽老苏先生。宋代。姚辟。羁旅都门十载中,转头浮宦已成空。青衫暂寄文安籍,白社长留处士风。万里云山归故国,一帆江月照疏篷。世间穷达何须校,只有声名是至公。
浔阳图 其一。明代。张弼。琵琶声断夜如何,应是青衫泪不多。谁信当时鲁男子,半窗残烛照双蛾。
次韵前人补试落归曹娥待潮。宋代。陈著。谒祠江上且归休,有命何须企碧流。好把一言寤明主,声名当不减千秋。
巾山行同王监簿作。宋代。舒岳祥。皇华真人游海东,云行急疾去若风。蜺旌羽节追不及,飘遥双帻堕碧空。六丁六甲不得取,化作两峰撑青红。至今八面各变态,隐见有无横复纵。或说苍龙从海度,潮落江乾不能去。两角峥嵘云护之,身伏泥沙惟脊露。雷鸣电作定腾霄,铁锁横江截归路。老胡说法欲降龙,又恐钵盂藏不住。故将两塔压其巅,击鼓撞钟警朝暮。有时风雨响空岩,僧坐堂中生畏怖。惟有江平月照时,付与诗人题好句。
得道阳。金朝。王哲。已得灵符万事休。百冤退尽任他愁。好把琼浆添满腹。更将金髓盈头。都为十因得此由。翁婆婴姹住绸缪。教我携将三直柄,请公认取一弯钩
耘老弟於新厅之后起楼名之日叠翠有诗因次韵。宋代。虞俦。楼成叠翠相奇奇,不羡围屏锦绣机。卜筑又新王粲宅,登临莫下董生帷。高吟得助添新卷,清赏何须貯舞衣。问舍却怜吾未就,归心长与落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