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疑佛界中,天女来行乐。为怕山风寒,仙衣尽重著。
和育王十二题 其十二 重台莲。宋代。李觏。长疑佛界中,天女来行乐。为怕山风寒,仙衣尽重著。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李觏。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都下作。宋代。楼云卧。红尘车怼道,曾向闹中看。贵贱人多等,利名心一般。侯门崇嗜欲,客路薄孤寒。谁肯翻然悟,寻仙求大丹。
春晴。宋代。郑刚中。青烟漠漠书无人,垂柳遮凉不见尘。饮水曲肱眠细草,绝胜肉食坐车茵。
行潘峒诸村爱其岩壑之胜田畴之美因成小诗 其一。宋代。李光。烟市云庄自一墟,幽花夹道路萦纡。无人与写岩峦胜,聊展营丘半幅图。
和程泰之阁学泛舟南溪遇雪韵三首。宋代。袁说友。怜我闭门卧雪,惭渠有酒盈樽。老尽青山晓色,愁添白发霜根。
再用杯字韵 其一。金朝。段成己。绿发潜为白发催,赏心未遂壮心灰。已拌事业因循却,又放风光寂寞回。春意等閒遗病木,晓寒特地妒芳梅。病来止酒人应笑,忍对良辰负此杯。
题赵宗教飞霞亭。宋代。陈文蔚。问津早似武陵溪,屋上鹅峰有遁肥。醉脸丹时歌雪白,碧山深处染桃绯。林亭缥缈仙翁乐,酒盏交酬花片飞。逍遣个中间日月,赋诗应不送春归。
遇桐城方密之于湖上,归复相访,赠之以诗。明代。陈子龙。仙才寂寞两悠悠,文苑荒凉尽古丘。汉体昔年称北地,楚风今日满南州。可成雅乐张瑶海?且剩微辞戏玉楼。颇厌人间枯槁句,裁云剪月画三秋。
送马郑州。唐代。独孤及。使君朱两轓,春日整东辕。芳草成皋路,青山凉水源。勉修循吏迹,以谢主人恩。当使仁风动,遥听舆颂喧。
过扬州参政宋谏议遗白鹅。宋代。梅尧臣。曾游凤池上,曾食凤池萍。乞与江湖去,将期养素翎。不同王逸少,辛苦写黄庭。
呈赵叔愚司理。宋代。乐雷发。问户垂杨句,江湖半世看。不应求五岭,却自建孤坛。浙社朋游尽,唐诗气味寒。今朝流水谱,只可子期弹。
送经大理叔和使山东。明代。谢榛。使车乘晓出都门,东去关河春色繁。草遍王程驰白日,花深官舍闭黄昏。灯前独检于公传,海上还分孝妇冤。应待高秋登日观,满山松桂一开樽。
正月初四日听新乐成绝句。宋代。张镃。治音安乐绍熙初,试听咸韶可并驱。鼗武磬襄奚足数,作成从引不愁无。
拙斋。元代。陈樵。无心奔竞已才疏,投笔抛书学佃渔。石鼎有时然绿楚,水扉几度种丹鱼。夏禽反舌馀声尽,薜荔连墙片影无。我亦年来声迹断,莫题书札问潜夫。
促拍满路花。唐代。吕岩。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茫茫尘世里,独清闲。自然炉鼎,虎绕与龙盘。九转丹砂就,一粒刀圭,便成陆地神仙¤任万钉宝带貂蝉,富贵欲熏天。黄粱炊未熟,梦惊残。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袖手江南去,白蘋红蓼,又寻湓浦庐山。
龙兴寺。宋代。杨备。高刹长幡敞净居,方袍圆笠照通渠。龙兴旧额加新榜,不见金轮皇帝书。
客中写怀六首 其二 忆子。元代。戴良。绵绵我瓜瓞,引蔓空尔长。有子将得力,弃之往他乡。他乡与故里,两地永相望。独有中天月,远照双松堂。双松我所植,念之犹不忘。况复儿与女,不见今六霜。大儿踰弱冠,有娣同己长。想当望我时,齐行松树旁。见树不见父,呜咽泪成行。小女年尚稚,与弟走踉蹡。相呼戏树下,何处褰父裳。反哺有慈乌,跪乳有羔羊。人事独暌乖,俯仰我心伤。
元夕雨中偶成四绝奉寄东斋。宋代。陈起。浪儿归去抱愁眠,孤负霜蛾与孟蝉。润泽翻为田父喜,红灯带雨卜丰年。
燕京五月歌 其三。明代。徐渭。荸荠菱藕贱如柴,竿蔗年来渐亦栽。百货百珍俱得到,却无一个荔枝来。
次韵程尧仲风雨诗。宋代。项安世。春来长是雨相禁,春事能消几日阴。一夜小桃红削迹,明朝芳草绿惊心。墙沟{左氵中孚右虎}{左氵中孚右虎}忙如箭,檐瓦潇潇怨似吟。前日东亭看花处,不知尊在与沙沈。
绝磴飞梁杖底回,阑干遥望夕阳开。天悬万壑低吴岫,地拥双流抱越台。
赋就定应雄屈贾,游成端不负宗雷。丛兰满目堪携兴,一为千秋辟草莱。
明晨邦相为具邀余同次公登兰阴山迨暮乃别 其一。明代。胡应麟。绝磴飞梁杖底回,阑干遥望夕阳开。天悬万壑低吴岫,地拥双流抱越台。赋就定应雄屈贾,游成端不负宗雷。丛兰满目堪携兴,一为千秋辟草莱。
上巳日雨中熟睡二首 其二。宋代。周紫芝。细数兰亭岁月长,当年旧事久凄凉。但欣越女山前雨,暗入罗敷陌上桑。
衰柳。唐代。吴仁璧。金风渐利露珠团,广陌长堤黛色残。水殿狂游隋炀帝,一千馀里可堪看。
和张廷仪绣衣赏菊十二绝 其十二。明代。朱诚泳。绣衣玉斧重流芳,劲节曾霏九夏霜。记取长安今日别,红亭处处菊花黄。
解嘲十绝呈浩西堂。宋代。释绍嵩。江湖放浪未宁居,处世真同逐队鱼。但愿一生长若此,时清不问命何如。
蝶恋花(次韩干梦中韵)。宋代。袁去华。细雨斜风催日暮。一梦华胥,记得惊人句。雾阁云窗歌舞处。翠峰青嶂无重数。解佩江头元有路。流水茫茫,尽日无人渡。一点相思愁万缕。几时却跨青鸾去。
积善堂诗。宋代。晃冲之。我家得姓自卫史,文王之照钟厥美。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列。至今墓上无曲棘,颍川岁时虔庙祀。中原丧乱厌风尘,南渡不及渡辽水。晚惟道武揽英雄,巡东之晃同兴起。世封颍川刺济州,子孙婵媛冠剑伟。唐有贤良如汉初,名动集贤为学士。是时海内图书家,一晃未让张与李。忠实文华入本朝。三祖百孙同一体。中祖颍川袭远封,东祖西祖复于济。自从决策罢兵来,平进不厌百寮底。即今门户益衰微,揽古怀今情曷已。上恩坱圠播无垠,宿莽心存春藿靡。漳州有母行百龄,疏封钿服明光里。夫人眼力尚针缕,拜恩不易从稚齿。初惟夫人有子贤,曰此布护敢不俾。何劳梦帝血面论,进以微诚动旒{戾犬换房}。华堂白发喜更新,即看青袍子高第。寿斝千场日未央,膝下曾玄扶且倚。中眷有孙不能鸣,东眷孙文刊烨炜。
行者妙晓求颂。宋代。释印肃。头头相应人希会,物物皆真体不殊。但办肯心终不赚,情忘想尽入无余。自是出家无眼目,只言苦行落空虚。甘贽在俗犹通理,妙晓无求自得珠。
双莲堂。宋代。杨备。双莲仙影面波光,翠盖摇风红粉香。中有画船鸣鼓吹,瞥然惊起两鸳鸯。
寓海坛归即事。元代。卢琦。十年关塞未休兵,多少闾阎岁不宁。客子买舟寻旧好,主人下榻慰飘零。庭前老树风鸣屋,山外疏槐雨满汀。当道诸公如问讯,为言卜隐傍林扃。
余得英州石山副之五绝句送曾鼎臣。宋代。曾丰。岩岩迥不与凡同,骨有余清岂久穷。雅趣未应为独行,皇恩犹许是三公。
东掖四绝句·隔尘亭。宋代。石象之。 山椒亭榭适徘徊,病膜烦襟斗顿开。若有尘埃何处隔,此中自是少尘埃。
菩萨蛮 其二。清代。宋育仁。马蹄不见车尘路,双鸳径滑苍苔雨。罗幕故低垂,班骓闻远嘶。夜凉偷卜镜。小语防人听。无月照流黄,风开虚幔凉。
雨雪曲。明代。江晖。边城风雪至,游子自心悲。风哀笳弄断,雪暗马行迟。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恐君犹不信,抚剑一扬眉。
独鹤行寄黄景仁。清代。洪亮吉。独鹤亦不高,如人长七尺。罗张网布不可以暗飞,悄然堕尔秋原之孤白。幽蟾光短不得长,一星当天病眼黄。鹤于此时何处翔?不随雅头青,不随鸭头碧。不随愁鸿南,不随悽燕北。汝黑汝白不可知,汝南汝北我则思。君不见羽毛如霜膝如铁,汝今虽远游,慎勿使霜毛摧、铁骨折。
招隐亭。宋代。王灼。层崖压西城,半空矗孤峭。何人结斯宇,想见胸次妙。丛林开蒙密,江山得枢要。拂拂幽草香,啧啧群鸟叫。我作谢公屐,来学阮生啸。披襟待凉吹,停杯延落照。永嗟区中人,嗜慾昏九竅。谁赋招隐辞,此病政难疗。我亦裹青衫,挽首入选调。平昔志万里,自省成大笑。才术幸无取。曷不返耕钓。雄飞或有时,一拜蒲车诏。
元夕观灯应制 其一。明代。金幼孜。蓬莱高耸五云端,蜡炬融春夜不寒。月满琼林花作阵,星垂瑶树锦为团。紫霞潋滟浮仙醴,香雾氤氲绕御銮。岁岁镐京沾赐宴,恩波浩荡海同宽。
夜投山馆。明代。王恭。野馆残灯暗复明,子规声里客愁生。绿萝洞口三更月,何限乡山万里情。
有惠新酱及酒者。宋代。朱翌。拾遗久住浣花桥,生理谁能济一毫。携酱藉糟来过我,故人惟有孟仓曹。
木兰花(晏观文画堂席上·般涉调)。宋代。张先。檀槽碎响金丝拨。露湿浔阳江上月。不知商妇为谁愁,一曲行人留晚发。画堂花入新声别。红蕊调高弹未彻。暗将深意语胶弦,长愿弦丝无断绝。
梦别秦穆公。唐代。沈亚之。击髆舞,恨满烟光无处所。泪如雨,欲拟著辞不成语。金凤衔红旧绣衣,几度宫中同看舞。人间春日正欢乐,日暮东风何处去。
茅。唐代。李峤。楚甸供王日,衡阳入贡年。麏包青野外,鸱啸绮楹前。尧帝成茨罢,殷汤祭雨旋。方期大君锡,不惧小巫捐。
题双屿。明代。陆深。水面波心相对开,海门西望妙高台。不须更问蓬瀛路,独棹扁舟自往来。
九日集海珠寺。明代。游朴。仙洲宛转隔尘炎,薄霭轻飔景自恬。雉堞漾波摇玉垒,鲛宫浮水浸朱檐。潮来沧海兼天涌,杯有黄花竟日淹。醉去不知曾落帽,归舟倒载故无嫌。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八。明代。王立道。天临北极郁崔嵬,玉帛年年万国来。君王二月南巡狩,春水朝宗江汉回。
赋成中丞临川侍郎西园杂题十首·酴醾架。宋代。宋祁。媚条无力倚风长,架作圆阴覆坐凉。露蘂一春清袭袂,有人知是令君香。
咏怀五首 其二。清代。马鸣萧。空谷得高士,栖迟守敝帷。鸣禽饶夕气,流水静朝晖。评史存疑信,尊经识指归。客来深柳下,相对制荷衣。
晓梦二首 其二。清代。费墨娟。绿杨枝上啭流莺,晓梦惊回曙色清。高卷珠帘人乍起,一窗香送卖花声。
清平乐(越调)。宋代。柳永。繁花锦烂。已恨归期晚。翠减红稀莺似懒。特地柔肠欲断。调不堪尊酒频倾。恼人转转愁生。□□□□□□,多情争似无情。
春意渐深送客至山麓田舍来往道中复逢法上人。宋代。释正觉。鸟拳花枝作春语,风日焕然晞宿雨。水肥山翠木欣欣,芳事骈罗不容数。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民将筑台于夏氏。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不见。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待而畚梮,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单子知陈必亡。清代。佚名。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民将筑台于夏氏。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不见。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待而畚梮,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不夺民时,不蔑民功。有优无匮,有逸无罢。国有班事,县有序民。’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途,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于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 “《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嫔姓矣乎?陈,我大姬之后也。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 “昔先王之教,懋帅其德也,犹恐殒越。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 ,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 六年,单子如楚。八年,陈侯杀于夏氏。九年,楚子入陈。
答叔子。近现代。钱钟书。京华憔悴望还山,未办平生白木鑱。病马漫劳追十驾,沉舟犹恐触千帆。文章误尽心空呕,餔餟勤来口不缄。经倒厚颜叨薄俸,庐陵米与赵州衫。
池州翠微亭。宋代。岳飞。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