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育王十二题 其十二 重台莲

和育王十二题 其十二 重台莲朗读

长疑佛界中,天女来行乐。为怕山风寒,仙衣尽重著。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李觏朗读
()

猜你喜欢

红尘车怼道,曾向闹中看。
贵贱人多等,利名心一般。
侯门崇嗜欲,客路薄孤寒。
谁肯翻然悟,寻仙求大丹。
()

青烟漠漠书无人,垂柳遮凉不见尘。
饮水曲肱眠细草,绝胜肉食坐车茵。

()

烟市云庄自一墟,幽花夹道路萦纡。无人与写岩峦胜,聊展营丘半幅图。

()
怜我闭门卧雪,惭渠有酒盈樽。
老尽青山晓色,愁添白发霜根。
()

绿发潜为白发催,赏心未遂壮心灰。已拌事业因循却,又放风光寂寞回。

春意等閒遗病木,晓寒特地妒芳梅。病来止酒人应笑,忍对良辰负此杯。

()
问津早似武陵溪,屋上鹅峰有遁肥。
醉脸丹时歌雪白,碧山深处染桃绯。
林亭缥缈仙翁乐,酒盏交酬花片飞。
逍遣个中间日月,赋诗应不送春归。
()

仙才寂寞两悠悠,文苑荒凉尽古丘。
汉体昔年称北地,楚风今日满南州。
可成雅乐张瑶海?且剩微辞戏玉楼。

()

使君朱两轓,春日整东辕。芳草成皋路,青山凉水源。

勉修循吏迹,以谢主人恩。当使仁风动,遥听舆颂喧。

()
曾游凤池上,曾食凤池萍。
乞与江湖去,将期养素翎。
不同王逸少,辛苦写黄庭。
()

()

问户垂杨句,江湖半世看。不应求五岭,却自建孤坛。

浙社朋游尽,唐诗气味寒。今朝流水谱,只可子期弹。

()

使车乘晓出都门,东去关河春色繁。草遍王程驰白日,花深官舍闭黄昏。

灯前独检于公传,海上还分孝妇冤。应待高秋登日观,满山松桂一开樽。

()
治音安乐绍熙初,试听咸韶可并驱。
鼗武磬襄奚足数,作成从引不愁无。
()

无心奔竞已才疏,投笔抛书学佃渔。石鼎有时然绿楚,水扉几度种丹鱼。

夏禽反舌馀声尽,薜荔连墙片影无。我亦年来声迹断,莫题书札问潜夫。

()

仙人推卦节,炼火守金丹。一上烟霄路,千年亦不还。

()
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茫茫尘世里,独清闲。
自然炉鼎,虎绕与龙盘。
九转丹砂就,一粒刀圭,便成陆地神仙¤
()

高刹长幡敞净居,方袍圆笠照通渠。
龙兴旧额加新榜,不见金轮皇帝书。

()

绵绵我瓜瓞,引蔓空尔长。有子将得力,弃之往他乡。

他乡与故里,两地永相望。独有中天月,远照双松堂。

()

浪儿归去抱愁眠,孤负霜蛾与孟蝉。
润泽翻为田父喜,红灯带雨卜丰年。

()

荸荠菱藕贱如柴,竿蔗年来渐亦栽。百货百珍俱得到,却无一个荔枝来。

()
春来长是雨相禁,春事能消几日阴。
一夜小桃红削迹,明朝芳草绿惊心。
墙沟{左氵中孚右虎}{左氵中孚右虎}忙如箭,檐瓦潇潇怨似吟。
前日东亭看花处,不知尊在与沙沈。
()

绝磴飞梁杖底回,阑干遥望夕阳开。天悬万壑低吴岫,地拥双流抱越台。

赋就定应雄屈贾,游成端不负宗雷。丛兰满目堪携兴,一为千秋辟草莱。

()

细数兰亭岁月长,当年旧事久凄凉。但欣越女山前雨,暗入罗敷陌上桑。

()

金风渐利露珠团,广陌长堤黛色残。

水殿狂游隋炀帝,一千馀里可堪看。

()

绣衣玉斧重流芳,劲节曾霏九夏霜。记取长安今日别,红亭处处菊花黄。

()
江湖放浪未宁居,处世真同逐队鱼。
但愿一生长若此,时清不问命何如。
()
细雨斜风催日暮。
一梦华胥,记得惊人句。
雾阁云窗歌舞处。
翠峰青嶂无重数。
()
我家得姓自卫史,文王之照钟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列。
至今墓上无曲棘,颍川岁时虔庙祀。
中原丧乱厌风尘,南渡不及渡辽水。
()
头头相应人希会,物物皆真体不殊。
但办肯心终不赚,情忘想尽入无余。
自是出家无眼目,只言苦行落空虚。
甘贽在俗犹通理,妙晓无求自得珠。
()

双莲仙影面波光,翠盖摇风红粉香。
中有画船鸣鼓吹,瞥然惊起两鸳鸯。

()

十年关塞未休兵,多少闾阎岁不宁。客子买舟寻旧好,主人下榻慰飘零。

庭前老树风鸣屋,山外疏槐雨满汀。当道诸公如问讯,为言卜隐傍林扃。

()
十二街中何限草,燕蓊尽欲占残春。
黄花扑地无穷极,愁杀江南去住人。
()

岩岩迥不与凡同,骨有余清岂久穷。

雅趣未应为独行,皇恩犹许是三公。

()

山椒亭榭适徘徊,病膜烦襟斗顿开。

若有尘埃何处隔,此中自是少尘埃。

()

马蹄不见车尘路,双鸳径滑苍苔雨。罗幕故低垂,班骓闻远嘶。

夜凉偷卜镜。小语防人听。无月照流黄,风开虚幔凉。

()

边城风雪至,游子自心悲。风哀笳弄断,雪暗马行迟。

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恐君犹不信,抚剑一扬眉。

()

独鹤亦不高,如人长七尺。罗张网布不可以暗飞,悄然堕尔秋原之孤白。

幽蟾光短不得长,一星当天病眼黄。鹤于此时何处翔?

()
层崖压西城,半空矗孤峭。
何人结斯宇,想见胸次妙。
丛林开蒙密,江山得枢要。
拂拂幽草香,啧啧群鸟叫。
()

蓬莱高耸五云端,蜡炬融春夜不寒。月满琼林花作阵,星垂瑶树锦为团。

紫霞潋滟浮仙醴,香雾氤氲绕御銮。岁岁镐京沾赐宴,恩波浩荡海同宽。

()

野馆残灯暗复明,子规声里客愁生。绿萝洞口三更月,何限乡山万里情。

()
茅茨烟树水溶溶,篱落人家带晚春。
独立西风无一事,自撑短艇看芙蓉。
()

拾遗久住浣花桥,生理谁能济一毫。
携酱藉糟来过我,故人惟有孟仓曹。

()
檀槽碎响金丝拨。
露湿浔阳江上月。
不知商妇为谁愁,一曲行人留晚发。
画堂花入新声别。
()

击髆舞,恨满烟光无处所。泪如雨,欲拟著辞不成语。

金凤衔红旧绣衣,几度宫中同看舞。人间春日正欢乐,

()

楚甸供王日,衡阳入贡年。麏包青野外,鸱啸绮楹前。

尧帝成茨罢,殷汤祭雨旋。方期大君锡,不惧小巫捐。

()

水面波心相对开,海门西望妙高台。不须更问蓬瀛路,独棹扁舟自往来。

()

仙洲宛转隔尘炎,薄霭轻飔景自恬。雉堞漾波摇玉垒,鲛宫浮水浸朱檐。

潮来沧海兼天涌,杯有黄花竟日淹。醉去不知曾落帽,归舟倒载故无嫌。

()

天临北极郁崔嵬,玉帛年年万国来。君王二月南巡狩,春水朝宗江汉回。

()
媚条无力倚风长,架作圆阴覆坐凉。
露蘂一春清袭袂,有人知是令君香。
()

空谷得高士,栖迟守敝帷。鸣禽饶夕气,流水静朝晖。

评史存疑信,尊经识指归。客来深柳下,相对制荷衣。

()

绿杨枝上啭流莺,晓梦惊回曙色清。高卷珠帘人乍起,一窗香送卖花声。

()
繁花锦烂。
已恨归期晚。
翠减红稀莺似懒。
特地柔肠欲断。
()
鸟拳花枝作春语,风日焕然晞宿雨。
水肥山翠木欣欣,芳事骈罗不容数。
()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民将筑台于夏氏。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不见。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待而畚梮,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
京华憔悴望还山,未办平生白木鑱。
病马漫劳追十驾,沉舟犹恐触千帆。
文章误尽心空呕,餔餟勤来口不缄。
经倒厚颜叨薄俸,庐陵米与赵州衫。
()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
懒照青铜雨垫巾,试将欹正问傍人。
含羞小婢无言去,应笑髭须总似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