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答唐公并呈鲁直成季明略

复答唐公并呈鲁直成季明略朗读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朗读
()

猜你喜欢

千首清诗竞夜长,真成蝴蝶为春忙。
莫教流落人间少,雷电它时下取将。
()

世既贱文章,归来事耕稼。伊人著农道,我亦赋田舍。

所悲劳者苦,敢用词为诧。祗效刍牧言,谁防轻薄骂。

()

分守池阳历几时,坐看战马四郊驰。半空矢石应难禦,一矗楼台未易支。

血染帛书身永诀,壁题诗句世长辞。细君含笑从君后,忠节双双今古奇。

()

湖上群山对酒尊,无山无我旧吟魂。不须剪纸招魂去,留伴梅花夜月痕。

()

抱病经年客过稀,閒阶重叠上苔衣。何缘天上青云士,来扣林间白石扉。

山犬失惊遥吠影,沙鸥才狎便忘机。相逢未煖诗坛约,迢递寒江一棹归。

()
龙性官中想未驯,书生端合耐家贫。
敛非澜倒回狂手,立作波摇待定身。
九牧声名还自累,群居语笑向谁真。
白头青鬓交私在,宛转通词意不伸。
()

秦云陇树高复低,君去台轮西更西。亦知此别经岁月,临岐素手牵衣啼。

山长水深觅无处,妾心如荼苦复苦。玉容憔悴金缕裂,犹忆徘徊出门语。

()

散漫秋云远。
萧萧霜月寒。
惊飙西北起。

()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永久无休期。

马生角,慈乌头白,天柱折,地维缺,华岳兀,天地无日

()
有客山中来,遗我双支松。
身虽咫尺长,势有百丈容。
空庭土花碧,不种夭桃红。
春悲香魄尽,秋怨绿枝空。
()
腊月三十日,腊月二十九。
等是岁华终,无事穷相守。
()

教分象邑已前闻,再总观城道益尊。溟海南游方住楫,岱宗东望又梯云。

欲留春意归墙屏,合养桐材惜寸分。榱桷栋梁皆入用,吴兴千古复谁论。

()

天风夜度龙沙,飞来万里彤云冷。琼蕤飘散,羽衣轻坠,籁虚林静。

体物成形,凌空作态,纷纷成阵。正湖山清绝,客怀悽悄,凭栏意,知谁省。

()

秋色衡门好晏眠,忽闻流水两三弦。似窥吴下机云意,有句还酬顾彦先。

()

留君少住。且待晴时去。夜深水鹤云间语。明日棠梨花雨。
尊前不尽余情。都上鸣弦细声。二十四番风後,绿阴芳草长亭。

()

诗拙非同社,情亲本故乡。共知成远别,且复暂相将。

池古莲花净,窗深桧叶香。何时重携酒,来宿赞公房。

()
得近清光幸已深,卷帘何意欲呈身。
贪荣自遂台衡志,诏杖三加及贵臣。
()
蚊蚤宵为梗,葵榴晓可观。
偶无酲待解,自觉寝难安。
深癖穿蒙密,幽阴度屈盘。
忽惊一点露,滴人发间寒。
()
泽国春强半,余寒燕子飞。
绝知悬榻久,故作买舟归。
岁月空荒老,行藏有是非。
功名游戏尔,此意尚依稀。
()

月痕依约到西厢。曾羡花枝拂短墙。初未识愁那得泪,每浑疑梦奈余香。
歌逢袅处眉先妩,酒半酣时眼更狂。闲倚绣帘吹柳絮,问何人似冶游郎。

()
圆绿风翻翡翠云,娇红露淡石榴裙。
采莲声隔花深处,应有鸳鸯梦里闻。
()
夫子厌承明,还求领郡行。
两章干负扆,数刻对延英。
岂独彩衣乐,兼为昼锦荣。
圣朝循吏传,首得见君名。
()

别作一家春,故畹已禾黍。
黄香从何来,谁为东风主。

()
德耀梁鸿两不凡,闺中桂影醉同看。
却怜当夜鄜州月,空咏清辉玉臂寒。
()

已逢秋雁下江沱,更望飞蓬捲大河。短日人行鄳阨少,长淮山绕义阳多。

水源四渎思乘檋,地险三关每荷戈。海内艾安轺传缓,独将停策问岩阿。

()
日月无光杀气浮,揭天黾鼓战貔貅。
捷呼获下真番将,那个儿郎不举头。
()

井梧纷堕砌,寒雁远横空。雨久莓苔紫,霜浓薜荔红。

()

一水萦不断,千岩翠相扶。孤篷载雪归,我昔见画图。

今年两经行,明晦自惨舒。旱夏山若焦,秋至潦溢途。

()

老懒观梅喜见花,一枝聊复寄君家。
清香扑袂传春信,疏影摇窗借日华。
小小池塘从掩映,依依杨柳漫交加。

()

海门孤月上。是人间、平分秋色,桂香新酿。一曲草堂东岭对,延尽碧天清爽。

窗影照、吟虫幽响。鹭足倒拳衾似水,笑清狂、到此无能强。

()

昨夜风高蝉半咽,起来知是白露节。玉面少年窄袖衫,袖里新诗似冰雪。

几日炎炎如甑中,今朝忽觉超樊笼。不惟气候已八月,更得冰雪开心胸。

()

是谁劈、双峰中断。夹束伊流,素涛飞练。直下龙门,鲤鱼腾跃趁风便。

雨霏云锁,疑恍惚、阴阳变。石滑马凌兢,望渡口、蜻蛉如箭。

()

都咈明良本自开,东南父母更谁才。淮扬汲黯宁终薄,天上褒书果自来。

万里烟霄何俯仰,此心天地只涓埃。使君可把行当次,略与桑麻小屋猜。

()

岁晚行人苦欲分,山昏水暮鸟寻群。
舟行棹进空回首,一望苍梧但白云。

()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
张璪画古松,往往得神骨。
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
流传画师辈,奇态尽埋没。
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
()
我登青城山,云雨顾在下,月色缟岩谷,欲睡不忍舍。
明朝下半岭,颇怪哀湍泻,山麓云未归,平地泥没踝,乃知宿处高,所恨到者寡。
有客谈泰山,昔尝宿石室,夜分林采变,阳谷看浴日,九州皆片麈,盛夏犹惨栗。
我闻思一往,安得飞僊术?但愿齐鲁平,东封扈清跸。
()

为爱幽栖谒慧公,庄严色相半空中。人间底事堪忙甚,一到堂前意已融。

()
我里谈耆旧,高门二百年。
衣冠新族绪,龟筴故山川。
家以儒相励,公於志独坚。
九原疑不瞑,诸子更加共。
()

乾坤复姤互推移,动静之间起至微。终日敛襟看不足,其中圆处是真机。

()
实心儿待,休做谎话儿猜。
不信道为伊曾害。
害时节有谁曾见来?
瞒不过主腰胸带。
()

江水何滔滔,渡江相别离。
揖子客舍前,对子衣披披。
问子何所为,旅客未得归。

()
七十浮生已半生,徒劳何日见功名。
折腰米贱堪羞死,负郭田荒好力耕。
庭鹤惯侵孤坐影,邻鸡应信夜吟声。
年来更待贤良诏,咫尺松江未濯缨。
()

淮楚。旷望极,千里火云烧空,尽日西郊无雨。厌行旅。数幅轻帆旋落,舣棹蒹葭浦。避畏景,两两舟人夜深语。
此际争可,便恁奔名竞利去。九衢尘里,衣冠冒炎暑。回首江乡,月观风亭,水边石上,幸有散发披襟处。

()
道边相送驿边迎,水隔山遮似有情。
岁晚无聊莫相笑,君方雨立我泥行。
()

江梅已放腊前枝,双鸟犹嫌春信迟。早晚园林红绿遍,穿花度柳自娱嬉。

()

两都赋意入经营,今日奇逢有此行。弟子弦歌临壁水,诸公篇翰出承明。

眼中高阙祥云色,梦里空斋旧雨声。千里相望劳问讯,追扳无路若为情。

()

禅客归心急,山深定易安。

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

()
吏事要及民,何假须缘饰。
是故西都儒,往往名背实。
萍乡孙明府,抱负惟儒术。
起家长此邦,为政皆有述。
()

苍龙挟山雷劈石,溪涛怒卷风雨泣。寺门偃仰不计年,奇气耸身作鬼立。

枞身桧叶成空腔,黛色参天更奇特。空山卧干蛟螭僵,白昼攫人牙爪黑。

()

归来久客鬓俱苍,渐喜无人餽五浆。
未免高僧问劳苦,故应乔木慰凄凉。
山中猿鹤人谁健,门外蒿莱想自长。

()

手植蓬藤数千寻,笑看潘液上骎骎。使君千骑东方去,零落空留一院阴。

()

乘暇独登楼,捲帘清远眸。无堪望中意,翻益醉馀愁。

云合山常暝,烟轻雨乍收。行藏吾自识,曲枕信悠悠。

()

薄暮远音至,戚戚心恐慄。向前视尺函,手书粲分列。

妾颜三五月,夜夜清光缺。思君历秋冬,惠□□□□。

()

浦帆贪利涉,乘夜度灵羊。欲雨云情重,看山客思忙。

数声寒狖啸,两岸春花香。瞬息崧台道,诸峰接渺茫。

()
鹦鹉琵琶恨,融归十四弦。
拨寒红玉笋,拍暖绣金莲。
梅影春风裹,茶声雪水边。
自怜还自笑,星发照婵娟。
()

兹地五湖邻,艰哉万里人。惊飙翻是托,危浪亦相因。

宣室才华子,金闺讽议臣。承明有三入,去去速归轮。

()

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晴霞。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闺深掩过年华。

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休道未还家。

()

已矣焉哉,之乎者也。悟来好把番番舍。童蒙训授费精神,因循莫使头生雪。飞矢年光,忍教虚设。殷勤说破修仙诀。一枝丹桂肯跻攀,与君

()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

君不见扶桑之下一杯水,一峰突出三千里。其北有济西有濮,当代词坛宗二李。

济南修文地府深,濮阳垂老卧空林。同时已抱千秋恨,异调俱称大雅音。

()

节里听儿辈,杯行话日期。
别来三剥粽,忆著四颁衣。
久病忘前后,斯言果是非。

()

掌前流水驻无尘,掌下轩车日日新。

谩向山头高举手,何曾招得路行人。

()
灵山一会,泥团土块。
问讯烧香,和贓捉败。
()

梁王宴罢下瑶台,窄窄红靴步雪来。恰似阳春三月暮,杨花飞处牡丹开。

()

千古骚人一例同,四时节物动幽衷。为将绮梦携诗牍,漫遣春光入酒盅。

颦黛自随烟聚散,碎萍各逐水西东。繁华毕竟吹摇尽,珍惜日边飞絮红。

()

荆棘林中蛇虺惊,悬知不作凤雏鸣。维熊已误传佳梦,得女犹能继颂声。

贫贱预求梁氏婿,才情敢擅谢娘名。囊中幸自全无物,更觉新来分外清。

()

祖佐文忠幕,初新肃悯祠。昔曾瞻古柏,今始识孙枝。

西鄙方头重,南辕若背驰。汉朝如谕蜀,草檄舍君谁。

()

汾水春流岸岸深,水村新绿满春林。残红已逐东风尽,不道游人负赏心。

()

玉女精神不尚妆,一身尽着雪衣裳。只应尚有骄春意,浅笑微颦尽断肠。

()

坐占山回抱,平看水怒流。
丹青今古像,香火往来舟。
石插青莎岸,云横夕照楼。

()

客里覃怀又过秋,一樽相对兴悠悠。论材耻作千人俊,投笔宁期万里侯。

霜叶满庭红不扫,月华当户静还留。人生志业无穷在,肯学潘生叹白头。

()
暗尘四敛。
楼观迥出,高映孤馆。
清漏将短。
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
()

安排竹栅与笆篱,养得新生鹁鸽儿。宣受内家专喂饲,花毛间看总皆知。

()
万木归根冷未滋,可怜孤绝发寒枝。
心期本在冰霜后,占得隆冬未恨迟。
()

三百馀年屈指过,犹于遗墨见东坡。虽然数尺黄州竹,写出参天直节多。

()

举世人生何所依,不求自己更求谁。

绝嗜欲,断贪痴,莫把神明暗里欺。

()

连山觅路纵横断,粉堞当空结构牢。万里河流蒲坂动,九天秋色岳莲高。

燕齐无计挠秦帝,关陇频闻唱《董逃》。设险当年隶畿辅,庙谟亲见紫宸劳。

()

仗剑干明主,壮心殊未休。风尘闽海梦,烟月蓟门游。

相忆坐与卧,去家春又秋。君怀弃繻志,当斩楼兰头。

()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
今时自与古时别,酒兴何如诗兴赊?风引白云归坐榻,雨蒸花气入窗纱。
漫言海上神仙宅,不抵江南处士家。
有客相过勿多论,老夫迂阔是生涯。
()

大陆鸺鹠响,孤魂逐瞑烟。百忧攻五尺,寸土陷双拳。

夜雨侵人泪,天心夺世缘。斯人安可得,古道在林泉。

()

昔年诗卷驻精魂,强续狂游拭涕痕。
拉得藕花衫子婢,篮舆仍出涌金门。

()

年登七十无老态,岁岁寿星光射秋。王母蟠桃不须献,醉呼方朔自来偷。

()
妇荣于室,通籍禁中。
班列有次,车服有容。
佐我地雎,鹊巢之风。
被之僮僮,曷不肃雍。
()
天道不虽知,人情未易窥。
虽闻言语处,更看作为时。
隐几功夫大,挥戈事业卑。
春秋赖乘兴,出用小车儿。
()

老发鬅鬙两髻丫,天台山里老烟霞。闾丘别后无踪迹,又在兰陵故相家。

()
石磴斜蹊下水隈,玉虹喷雪挂崔嵬。
虽然只是泉三叠,滂湃声摇万壑雷。
()
汉柱题名墨未乾,南州坐布政条宽。
岭云路隔梅欹驿,使驿秋归柳拂鞍。
建礼侵晨趋冉冉,明光赐对佩珊珊。
颍川此召行闻拜,冠頍凝尘俟一弹。
()

泠泠竹日澹疏篱,{左氵右亹}{左氵右亹}溪流注小池。
红菡白苹当夏日,冷烟寒雨过秋时。
主人颐燕闲情适,客子经过心事违。

()

临水花枝分外娇。一江烟月路迢迢。灯红酒碧可怜宵。

半面琵琶羞客顾,双声檀板倩郎敲。东君无语暗魂消。

()

于世复何事,随时学种园。一身馀草泽,八口待辕门。

城柳移畦影,春禽啄月痕。相思聊以寄,寒暖不堪论。

()
赫赫艺祖,受天明命。
威加八弦,德垂累圣。
祀事孔明,有严笙声。
对越地天,延休锡庆。
()

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
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阑干一点愁。

()

歔欷归耕来兮。安所耕历山盘兮。以晏父母我心博兮。

()

人逢七十笑颜开,七秩于予何有哉。期服重披行踯躅,斑衣那许舞徘徊。

病来门外疏扶杖,酒到床头懒举杯。倘得天台桃再熟,携同曼倩醉蓬莱。

()

交飞寿斝长生殿,竞泛仙舟太液池。不似世间多暑气,天风淅淅万年枝。

()

露颗添花色,月彩投窗隙。春思如中酒,恨无力。洞房咫尺,曾寄青鸾翼。云散无踪迹。罗帐熏残,梦回无处寻觅。

轻红腻白,步步熏兰泽。约腕金环重,宜装饰。未知安否,一向无消息。不似寻常忆。忆后教人,片时存济不得。

()
胡海惊飞檄,朝廷议徙薪。
登台图騕褭,虚阁待麒麟。
急难征兵远,疮痍转饷频。
共愁车马地,歌管自平津。
()
石鼎煎茶午梦醒,羊肠怕听绕车声。
剡舟忽至惊安道,汉使新招别子卿。
交谊从君知绝俗,凋年如我最关情。
鸾凰先路为时瑞,肯卜筵莼诉独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