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远亭。宋代。刘过。戍古城荒地势雄,一亭分半庾楼东。庐山面目今真识,江汉朝宗此会同。司马宅荒惟苦竹,元规尘远尚古风。胡尘只隔淮河在,谁为长驱一扫空。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刘过。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折杨柳。唐代。鱼玄机。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愿得西山无树木,免教人作泪悬悬。
春日与诸公泛舟。唐代。武元衡。千里雪山开,沱江春水来。驻帆云缥缈,吹管鹤裴回。身外流年驶,尊前落景催。不应归棹远,明月在高台。
临清柳枝词二首。明代。董穀。春早持斋一月余,罗衣初试觅香车。丁宁夫婿严斋禁,顶上归来始破除。
景庵。明代。林光。名题金榜桐乡令,何处烟云寄此庵。六一风流真可慕,端溪山水果无惭。瘦筇短履何曾厌,怪石奇岩自错参。识破利名关是梦,振衣归去面澄潭。
自作传神赞 其四。宋代。李之仪。意中迥有千般思,笔下原无一点尘。自笑顽冥一村老,忽从今日换精神。
东还书白业庵壁 其一。明代。陈邦彦。三玉城隅一水回,招提遥在女墙隈。行云野鹤浑无定,莫厌陶潜醉里来。
经白鸥园有感。明代。佘翔。池塘依旧隐渔矶,竹径兰皋车马稀。黄犬无劳伤往事,钤山惟有白云飞。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薝蔔林。宋代。牟巘五。都将千石危,化作一林雪。尽日无别香,五月何曾热。
诗一十七首 其五 九月六日夕紫微夫人喻作示许长史并与同学。魏晋。紫微王夫人。解轮太霞上,敛辔造紫丘。手把八空气,纵身云中浮。一眄造化纲,再视索高畴。道要既已足,可以解千忧。求真得良友,不去复何求。
洞仙歌。金朝。元好问。千崖滴翠,正秋高时候。橘绿橙黄又重九。有蓬壶仙子,赤鲤来游,风云会、施展经纶妙手。去年称寿处,北斗天浆,今夜天将挹南斗。听笙歌云里奏。月荡琼楼瑶台上,拥出*娥□酒。待脚踏、层云倒天河,尽倾向霞觞,与君为寿。
宫井。明代。王恭。甃石长门里,虚圆一鉴清。银床苔藓积,丝绠辘轳鸣。淡泊如恩浅,清泠似妾明。铅华空自照,惆怅若为情。
灯夜记言 其二。明代。王彦泓。飘扬巾帔喜难禁,索袖教温冷臂金。笑道去年微雪夜,隔街看见到如今。
凤笙曲一首。明代。黄省曾。王乔吹笙缑山头,青厓白日声悠悠,凤凰之鸣感浮丘。感浮丘,上嵩高,驻红颜永无凋。
题施好古示龚学古瘦马六言。元代。方回。画马不学韩干,我知八仰十翁心。使皆肥□□□,□□□□□可斟。
古风送行陈省元。宋代。姜特立。梅山老人头雪白,摸索曹刘还认得。平生鹿鹿视余子,谁是诗中真巨擘。踵门忽得天下士,慕我虚声远相觅。袖中磊磈出奇语,和璧随珠暗相射。对之坐久神气定,言下分明箭锋直。傍观如堵相骇愕,颇复见我有此客。雄篇累日费酬答,但怪笔端飞霹雳。君才自是千里驹,鞭影不摇何待策。古人妙处应自知,悟解多端难指画。请君更去勘诸方,莫道梅山得消息。
九日即事。宋代。郑清之。瓮畦篱户小园林,独鹤相陪省一琴。老眡官牛从实录,贫依国息寄横金。诗盈弓力犹能寸,客值骚醒且枉寻。枫叶似知酤令缓,漂摇醉脸出墙阴。
送刘子思殿丞宰巫山。宋代。梅尧臣。千里向巴东,青山不可穷。峡猿初入听,蛮语未全通。暮雪思梁国,朝云识楚宫。吏人衣拜处,嘶马入丹枫。
夕雨。宋代。宋庠。春溜簷声细,层波幕影斜。雷车陈后馆,云枕楚王家。桂凝霞杯蚁,莲空蜜炬花。莫漂枝上蝶,幽梦在天涯。
元少保生日 其二。唐代。朱长文。体貌方隆避政枢,归来衮绣耀东吴。骑鲸才格从天禀,化鹤风姿与众殊。经国文章垂睿想,济民德泽感神扶。堂边三寿高千丈,依旧扁舟泛五湖。
雨晴同松坡步月河上。清代。缪公恩。急雨初收暑气清,寺门新涨碧痕生。半规素月潭心落,中夜潜龙梦里惊。细藻纵横迷树影,微风披拂起波声。老僧已入维摩定,一任禅镫暗复明。
忆旧游 辛丑除夕,溯江至十二圩大兄官舍度岁。清代。沈曾植。尽冻云拂帽,霁雪湔衣,鼓枻重来。潮出扶桑下,送行人西上,遮莫东回。津头关吏借问,前度客繻开。甚三宿天留,一行月厌,鸥鹭休猜。东轩传鹊喜,道人随佳节,春动深杯。南北东西路,暂白头兄弟,笑索官梅。风轮浩荡,吹我马骨蓟丘台。报江上青山,好留颜色归梦催。
拟古。宋代。张九成。山色翠挼蓝,杯中酒如玉。饮酒弹瑶琴,漫奏流水曲。音微澹无味,弦缓轸不促。不须苦求知,古人有遗躅。推琴一长啸,清风振吾屋。
书周益公所题汤氏别业。明代。杨士奇。不将出处间心期,邻里无时款竹扉。传世文章高世节,汤家千岁有光辉。
半醉。唐代。李群玉。处俗常如病,看花亦似秋。若无时复酒,宁遣镇长愁。渐觉身非我,都迷蝶与周。何烦五色药,尊下即丹丘。
送李邑博望山先生。明代。王慎中。问君何所望,征营复彷佛,有时思入重泉下,有时魂游九天上。若灭若没不可方,或有或无难为状。不为攒霭黛千峰,不为停烟青万嶂。只为可仰一高山,寝食如遗心靡他,踌躇四顾如有丧,朝夕不见魂荡荡。朝不见山,夕不见山,黛峰青嶂千万般。日日在眼前,曾不解君颜。朝兮望山,夕兮望精,神注想他,物不能干。忽己置身高山侧,宁须登顿劳攀援。朝也见山,夕也见山。魁岸气势,静重仪形,终日对羹墙,间世人爱山。只是山如君,望山岂徒然。为君题作望山篇,留与象郡人间传。
沙溪独坐有怀霞居亡友。明代。傅汝楫。尺五楼开鸟石尊,桂枝梅树净柴门。壶觞旦日家中宴,衣服秋冬海上村。沙际学书寻鸟迹,林间会意解禽言。奇踪忽忆霞居子,泪落溪流过竹根。
瑞龙吟(大石·春景)。宋代。周邦彦。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酬陈明府舟中见赠。唐代。灵一。长溪通夜静,素舸与人闲。月影沈秋水,风声落暮山。稻花千顷外,莲叶两河间。陶令多真意,相思一解颜。
送黎君华宰定陶四首 其二。明代。欧大任。陶邑诸侯地四通,衣冠海岱故称雄。宰官问俗兼能赋,更似泱泱大国风。
葛公双井。宋代。董嗣杲。仙翁洗药傍西湖,脉与灵山碧溜俱。泉迸一枝源更异,甃分双眼味何殊。石函霞涌沉铅汞,井屋风清转辘轳。日日汲花朝复暮,当方曾说病人无。
行舟。唐代。李益。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