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宋代。吴文英。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除夕,恰恰又逢立春,浪迹异乡的游子,心情之难堪,正是“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首词即是吴文英于除夕日有感而作。查吴文英生平后期,只宋宝四年(1256年)年正月初一为立春之日。“除夜立春”相合,故此词当系于是年。
参考资料:
1、刘卉宇编著.宋词菁华典评:太白文艺出版社,2009:283-284
2、林力 肖剑主编.宋词鉴赏大典 (上、中、下卷):长征出版社,1999:1587-1588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人之常情。除夕,恰恰又逢立春,浪迹异乡的游子,心情之难堪,正是“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首词上片极为烘托节日的欢乐气氛,从而反衬自己的凄苦。
先写立春。“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红情”、“绿意”指红花、绿叶。赵彦昭《奉和对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诗:“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花信,指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立春,人们剪好红花绿叶,作成春幡,插鬓戴发,以应时令。春风吹钗股,象是吹开了满头花朵。“花信上钗股”,着一“上”字,运笔细腻,可与温飞卿词“玉钗头上风”(《菩萨蛮》)媲美,似比辛稼轩词“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汉宫春》)更显风流。
再写除夕守岁。“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夕阳亦像人一样,对即将逝去的一年恋恋不舍,不肯轻易落山,同时东风又带来了春的讯息,给人新的希望。这两句已有除旧迎新之意,切合“除夜立春”的题意。“放”用字尤其贴切,显示出梦窗炼字的功夫。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终于,除夕之夜降临,守岁的人们彻夜不眠,剪烛夜话,笑声不绝,在莺啼声中迎来了新春的清晨。“新年莺语”,援用杜甫“莺入新年语”(《伤春》)诗意。
以上的一切,欢欢喜喜,均为客居他乡者的耳闻目睹,其人心境之孤寂愁苦,自在不言中了。周围的热闹与欢乐更加反衬出作者的寂寞和哀伤,而且使这份寂寞的哀伤更让人难以承受。这位客居、有家难归的人,失去了与亲人团圆之乐,真是“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无名氏《青玉案》)啊。
上片渲染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不能不唤起下片对温馨家庭生活的回忆。陈洵评此词云:“前阕极写人家守岁之乐,全为换头三句追摄远神。”(《海绡说词》)
换头云:“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借指宴席。词人仿佛回到了昔日除夕之夜的家宴上,美人用纤纤玉手为自己破开黄橙,那幽香似乎还萦绕在周围。回忆及此,当然别是一番滋味。上片以景之可喜反衬处境之可悲,人之欢乐反衬己之愁苦,此处又以昔之温馨反衬今之凄苦。
对往事的追忆、神往,终于走进了梦境。而相隔既久,山水迢递,过去的美好回忆,连梦中也难以追寻了:“归梦湖边,还迷境中路。”湖水如镜,梦影朦胧,难觅归路。往事散如轻烟,徒增无穷怅惘而已。
往事如烟,而今,与谁相对呢?“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吴霜,用李贺《还自会稽歌》字面:“吴霜点归鬓。”此时是春风吹融了冰雪,可是永远不能销去飞上鬓角的寒霜,已经够可悲的了;更何况,落梅如雨,斑斑白发与点点白梅相对,这岂不令人凄绝!杜甫咏梅诗意:“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与此词意趣相一致。
梦窗此词委曲含蓄,欲藏还露,颇得清真风神,而其抒情笔触又了然可寻。吴梅论梦窗词云:“貌观之,雕缋满眼,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细心吟绎,觉味美于方回,引人入胜,既不病其晦涩,亦不见其堆垛。”(《词学通论》)自是研讨有得之言。真情实感是艺术的生命。有真情流贯其间,则无论表现为何种形式与风格,都有其动人之处。此词后半,愈来愈奇。
“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意境的幽深冷峭,词中少见,唯白石名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踏莎行》),可与比照。歇拍处,情意的痛切,设想的妙巧,堪与东坡咏榴花词“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虞美人》)前后相映生辉。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吴文英。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游赵氏洲居。明代。海旭。小港悭通棹,行知经几滩。败荷还立雪,寒水不生澜。扫石容苔瘦,栽松待鹤安。梅花如有月,借我一宵看。
入嘉峪关。清代。洪亮吉。瀚海亦已穷,关门忽高矗。风沙东南驱,到此势已缩。侯门余数骑,骏足植如木。风递管钥声,岩高忽然拓。城垣金碧丽,始见瓦作屋。羌回分畛域,中外此枢轴。晓日上北楼,长城莽遥瞩。平衢驰若砥,雪岭俯如伏。天形界西域,地势极南服。数折向郭东,泉清手堪掬。尤惭关令尹,来往饷刍收。驻马官道旁,生还庆僮仆。
和王晦叔寄德莹弟韵 其二。宋代。朱熹。试上闽山望楚天,雁飞欲断势还连。凭将袖里数行字,与问云间双髻仙。我访旧游终有日,君归故里定何年。祇今心事同千里,静对箪瓢独喟然。
得白沙先生柬。明代。林光。天空南斗望沈时,半幅书来慰我思。何处烟波堪指拟,此生妻子免寒饥。移居近洛依康节,沾禄归山愧杜诗。谢得端溪贤别驾,雷声荐福敢多疑。
买坡塘/摸鱼儿。唐代。无名氏。喜西风、朝来如约,新凉一雨初霁。家山望断知何处,渺渺长天秋水。空眼底。叹雁杳鱼沈,尺纸无人寄。芸窗草砌。渐影颤疏桐,声敲落叶,孤枕怎成睡。逢场戏。遮莫悲秋憔悴。今朝有酒须醉。尊前待唤佳人道,为雪藕丝轻脆。闲省记。便笑口频开,一岁知能几。归期尚未。且蜡屐兰桡,湖山深处,同赏月中桂。
隋四主。明代。郭之奇。六茹秉政假黄钺,身骑虎背噬黑獭。龙首山头玄象昭,朱雀门前王气剟。江东三百中原合,曙星一旦光天豁。南北从兹定一尊,周灭陈倾难再割。兼国依稀嬴政齐,传家亦与亡胡埒。诗书毁弃独刑名,密网严科那许脱。杀人庭殿法奚为,囚子东宫根自拨。大事何堪付畜生,八荒已任阿摩挞。侈心逸志日悠悠,春渠秋海时活活。普天同怨尽予仇,御衣溅血谁相抹。为侗为侑总虚名,布席礼佛空哀怛。我闻以力服人者,前秦后隋同衣钵。虐我繇来必众仇,殴民岂得逃天夺。古往今来共一轮,此兴彼丧休嗟咄。
都竹道中。宋代。韦骧。阴平才过万山重,路指江油栈阁通。峰顶云收馀夕雪,马蹄尘少带春风。一溪水色琉璃碧,几坞梅花锦绣红。莫谓奔驰足劳苦,目前佳趣亦无穷。
听乌轩诗为刘宗韶作。明代。杨士奇。民物之生,厥赋惟均。气禀既殊,灵秀维人。其生之初,父子之慈。民物斯同,靡或有亏。林栖者乌,性纯且仁。反哺维勤,其参其鶱。维父维母,生我鞠我。父母孔劳,我心曷舍。雨露既濡,履之则悲。哀我父母,我宁以时。乌鸣且和,养适其私。静言听之,我心何如。天之高矣,日之远矣。哀哀父母,我心曷已。立身扬名,维孝之大。勖尔君子,敬励于志。
古从军行五首 其三。明代。周是修。万马不闻嘶,天山雨雪时。旌旗寒色惨,鼓角夜声悲。汉将雄韬出,戎王败垒移。捷书星火急,应到凤凰池。
游大兄园亭。清代。张印。物外此遗荣,天然野趣成。再来还系马,三请不烦莺。骨肉须臾意,乡关尔汝情。林深疑向晚,归路日偏明。
答张子白来韵 其四。清代。成鹫。别业初开许挂单,秋生乔樾试新寒。过桥三笑惭非远,吹笛一声如是桓。久静不妨行当住,安居自谓易偏难。相期世外为知己,青白凭君换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