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前,梦人示余一卷文字,大略若谕马者,

数日前,梦人示余一卷文字,大略若谕马者,朗读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急鼓冬冬下泗州,却瞻金塔在中流。
帆开朝日初生处,船转春山欲尽头。
()

觇烟窥月早于梅,不待东风著意催。应为朱轮屡回顾,未春先向道傍开。

()
不思量。
又思量。
一点寒灯耿夜光。
鸳衾闲半床。
()

我家山水间,耳目厌华丽。
闻道浙西山,经年通梦寐。
从为远游客,忘郤归来计。

()

颓墙残月竹冥冥,闪闪微灯三两星。绛帕白衣偏袒舞,时闻巷犬吠流萤。

()

谷雨郊园喜弄晴。满林璀璨缀繁星。筠篮新采绛珠倾。
樊素扇边歌未发,葛洪炉内药初成。金盘乳酪齿流冰。

()

十样蛮笺出益州,寄来新自浣溪头。
老兄得此全无用,助工尔添修五凤楼。

()

迢迢来极塞,连阙谓风吹。禅客呵金锡,征人擘冻旗。

细填虫穴满,重压鹤巢欹。有影晴飘野,无声夜落池。

()

斜日杏花收。微寒上玉篝。一重帘、一段春愁。见说画屏灯也上,独自个、下帘钩。

无语自凝眸。螺峰敛碧秋。倚阑干、照遍春流。门外绿杨风又起,便不皱、怎教休。

()

淹留古寺爽归期,延伫江干寄所思。野鹤高飞浑不住,沙鸥閒立静偏宜。

城中明月遥相见,海上孤云去独迟。有约不来君莫讶,此心无异住山时。

()
去去瀛洲蜕骨仙,旧游还似九江传。
尘埃下视三千界,文字勤追二百年。
宦达有时聊尔耳,才难自古不其然。
临分更吐平生话,有底间秋到酒边。
()
得让酿法乃尔佳,连引数杯极口夸。
须臾忘物亦忘我,是非荣辱不可加。
儿童相随拍掌笑,阿翁醉也扶归家。
平生故人赵半刺,遗骑折送园中花。
()

状元曾受宋家恩,国困臣强不尽言。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

()

西风吹袂弄新晴,月笼明,小梅横。席上孤琴、又作断肠声。

人去青山衰草里,凭谁共,绕花行。

()

笱舆冲雨过侯城,抚景依然感慨生。
黄鸟向人空百啭,青猿堕泪只三声。
山中自可全高节,天下难居是盛名。

()

科头箕坐一亭空,白眼青天送断鸿。几许豪华驹隙内,何人先觉大槐宫。

()

篆烟沈,灯炷落。愁掩夜寒帘幕。天黯澹,路冥迷,征人何日归。

唤春回,春未醒。谁念玉梅香冷。残岁逼,暮云深,休听元鹤吟。

()

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

()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

天阔无留云,山明洗新黛。过从属休假,置酒沧洲会。

柔荑绿堪藉,杂英红尚在。累觞既不辞,秉烛还相对。

()

海岳仙人不我期,碧云幽恨独心知。坐间优孟已难别,笔下羊欣更出奇。

自是人才空立异,当知臣叔本非痴。重轻到了存公议,挥扇何劳强执葵。

()

古云学古斯入官,我见学易而官难。
平生透破梦觉关,本来面目只儒酸。
吾亲不侍若为欢,不如归去卧林间。

()

竹多翻障月,木老只啼乌。

()

暝云低,凉雨骤,碧落挂龙尾。飒飒吹来,琴上海涛沸。

不知深院通潮,一湾流出,犹浸到、亚阑花底。

()

山家见秃翁,欢笑走儿童。坡竹势飞动,楚兰香暗通。

盍分半席地,相扇一瓢风。世事非吾分,何妨诗自雄。

()

萧萧万木起秋风,共向山厨荐晚菘。客路远冲枫叶赤,曲江春待杏花红。

双龙色借林霞外,三凤祥呈海日东。伫听京华消息好,孙枝方信长高桐。

()

小影依稀绘就初,愁工叔宝病相如。坏裳为裤平生技,饮水思源一卷书。

自祭陶潜非迓俗,送穷韩愈或欺吾。和盘推极乘除理,曾把吾庐号旷庐。

()
西津折苇鸣策策,蟾蜍光入芙蓉白。
山头不雨贾船稀,日日门前江水窄。
将欲烜赫招行人,旋起丹楼照长陌。
银屏深蔽玉笙闲,自擘新橙饮北客。
()

教尔诸子孙,切勿慕富贵。方册与田园,功勤有滋味。

()

步出城西门,盘回见丘垤。隋家旧宫殿,林际尚明灭。

亡国以荒淫,雷塘乃无穴。吁嗟美人魂,风吹作蝴蝶。

()
低折沧洲簿,无书整两春。
马从同事借,妻怕罢官贫。
道僻收闲药,诗高笑故人。
仍闻长吏奏,表乞锁厅频。
()

鲸吸鳌吞数百杯,玉山谁起复谁颓。

醒时两袂天风冷,一朵红云海上来。

()
当时踏月此长亭,鬓似河堤柳色青。
今日重来堤树老,一簪华发戴寒星。
()

会稽之月,下照禹穴,履海岛兮被吴越。勤劳王孙兮秉玉节,为国南镇兮地罔触齧。

彰旧闻,声烈烈。

()

湖头暂借渔艇子,春风吹过碧城趾。具区初月挂吴山,沧溟紫霓含娄水。

夜潮忽涨杨柳陂,片帆却向桃花驶。眠鸥宿鹭惊且鸣,棹歌不断欸乃声。

()

子好游乎,游必有方,吾语子游。惟辇上贵人,峨冠博带,堂中公子,肥马轻裘。

十日交驩,千金解赠,主既逢迎客亦留。非然者,恐闭门不纳,怀刺谁投。

()

高楼吹玉箫,车马上河桥。岐路自奔隘,壶觞终寂寥。

芳兰生贵里,片玉立清朝。今日台庭望,心遥非地遥。

()

阁前到公石,独立良亦难。何限淩霄花,冰霜共严寒。

()

歌彻郎君秋草。别恨远山眉小。无情莫把多情恼。第一归来须早。
红尘自古长安道。故人多。相思不比相逢好。此别朱颜应老。

()

宋玉正秋悲,那堪更别离。从来襟上泪,尽作鬓边丝。

永水清如此,袁江色可知。到家黄菊坼,亦莫怪归迟。

()

城中娥眉女,珠佩珂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

猛气雄威亦壮哉,钟成灵修产英才。迄今赵氏书香远,馀韵流风有自来。

()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

避暑府西亭,晚归有闲思。夏浅蝉未多,绿槐阴满地。

带宽衫解领,马稳人拢辔。面上有凉风,眼前无俗事。

()

江乡处处忆陪游,见写湘云数叶秋。今日仙魂乘鹤去,犹存遗墨动人愁。

()

侧砌新苔透暖融,回波摇影碧痕通。东风向晚吹疏雨,却送归云上浅红。

()
他心三藏太颟顸,猢孙观了看划船。
对面国师寻不见,只为从来被眼谩。
()

重冈高下近弘农,北首乡关喜气浓。三晋云山秋色里,两河烟树夕阳中。

弃繻谁识当年客,操筑应无旧日翁。远岸急风吹大舫,令人却忆济川功。

()
资福我跨蹇,智门分命车。
那知毕世隔,但惜数年疏。
此士岂复有,余生谁与居。
遗文好收拾,骥子记怜渠。
()

旅庖欲禁自无烟,酒里中原熟食天。不分小桃红似火,为人儿女照鞦韆。

()

久坐不觉暝,罗衣怯晚风。远星随月后,孤屿入云中。

归鸟争栖树,浮烟欲蔽空。天涯一长望,怀思正无穷。

()

爱此萧条远市声,山门端不厌频登。破除尘梦来看竹,妆点閒情坐有僧。

雨后秋光分短菊,樽前风味擘新橙。兴怀先哲经游地,欲继高踪愧未能。

()

白发知时节,暗与我有期。今朝日阳里,梳落数茎丝。

家人不惯见,悯默为我悲。我云何足怪,此意尔不知。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为怜风雨趣春回,故著秋花到处栽。
兰菊从来盛风味,不妨环绕读书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