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栾说无上话图赞

团栾说无上话图赞朗读

《团栾说无上话图赞》是宋代释绍昙所作的一首诗词。诗词通过描绘夙世冤憎的情景,以及人们聚在一起面对面互相审视的场景,表达了对于言辞的无力和困惑。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夙世冤憎,聚头合脑。
面面相看,说个甚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夙世冤憎为背景,描绘了人们聚在一起的情景。夙世冤憎意味着前世的冤屈和仇恨,而聚头合脑则表示人们聚集在一起交流和互动。然而,诗词中的关键问题是"说个甚麽",表达了作者对于言辞的无力和困惑。

在这首诗词中,作者通过"面面相看"的描绘,强调人们面对面的对视,彼此凝视着对方,暗示了互相审视和思考的场景。然而,尽管人们聚在一起,彼此面对面,却无法找到合适的言辞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说个甚麽"这句话成为了整首诗词的关键,传达了作者对于无法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的困惑和苦闷。

这首诗词的意境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复杂的情感和纷繁的人际关系时,常常无法通过言辞来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诗词中的夙世冤憎和面面相看,象征着人们之间的纠葛和彼此的注视,而"说个甚麽"则凸显了作者对于言辞的无力和困惑。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引发读者对于言语的思考和反思。

总之,这首诗词《团栾说无上话图赞》通过描绘夙世冤憎和面面相看的情景,表达了对于言辞的无力和困惑。它引发了读者对于言语与沟通的思考,以及人们在复杂的情感和人际关系中所面临的难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绍昙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释绍昙朗读
()

猜你喜欢

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踟蹰仙女处,犹似望天河。

()

新雷奋蛇甲,密雪斗鹅毛。正欲裁轻縠,重令著弊袍。

沙泉流复冻,烟萼坼还韬。只待邻醅熟,微声听酒槽。

()

凉云如波散银浦,飞虹不见行天鼓。野花幽草一团春,暖天相倚愁杀人。

()

飞廉为御丰隆车,凭陵九渊倾尾闾。谁与发墨启玄奥,神光蹑斗旋其枢。

湖边竹屋清夜徂,防有没人来摘珠。

()
再来居槜李,又枉故人车。
故人固是客,我居岂吾庐。
共在天之涯,犹如水中凫。
细话汉傍事,想见江纡余。
()

属邑逢公喜望尘,便陪将漕向江滨。当时早重朋僚契,晚岁重敦道义亲。

华衮已惭无德称,琳宫弥羡最閒身。相过无惜频欢醉,八十康宁有几人。

()
成都多少寺,梵学競推能。
到老不破戒。
满城唯此僧。
池龙听夜讲,海客施年灯。
()
李法师,听予劝。
休苦哀人,自先救援。
把心灯、剔正光明,照个中宫殿。
大丹成,功夫遍。
()
田苗自枯槁,井鳗人所祷。
若教龙有灵,此鱼何足道。
()

粉白朱红点点描,蛮笺认得女娼妖。巴山蜀水花如海,杜宇春风恨未消。

()

草草凉亭上,敲棋兴不禁。四围星度接,数著月光侵。

先后关生死,兴亡尽古今。局终分黑白,胜负了无心。

()
惆怅留春留不住。
欲到清和,背我堂堂去。
飞絮落花和细雨。
凄凉庭院流莺度。
()

迢递经恒野,崎岖薄井陉。
晚风吹雨过,山色入云青。
车路愁方轨,旗亭可建瓴。

()
一三三一,三一一三.解不能散,聚不成团。
今古合成闭口面,只因门户有多般。
()

秋雨滴寒竹,主人魂梦清。

客来听未惯,认作打篷声。

()
曷不放言追鵩赋,岂无幽思续离骚。
去年比屋余三釜,昨夜沿江长一篙。
白发岂曾缘吏役,青衫那更有儿曹。
鱼轩肯为公来否,相约春光访蟹螯。
()
青门何在从瓜孰,玉水难忘对竹哦。
政复安车裹轮好,情知老子不婆娑。
()

白鹤江头梦窅然,焚香灯下读遗编。忧时论议泉倾峡,载道文章日丽天。

先帝树碑勤述德,大臣草制听传宣。皇天不负斯人意,今见才华属象贤。

()

徵选名歌闲且都,繁声缓节劝提壶。不知病里闻歌懒,却道先生太性迂。

()

娑婆苦,长劫受轮回。不断苦因离火宅,祗随业报入胞胎。辜负这灵台。

朝又暮,寒暑争相催。一个幻身能几日,百端机巧哀尘埃。何得出头来。

()

角巾归里旧儒冠,宦辙驰驱涉万端。杨柳碧溪春昼永,梅花白雪夜窗寒。

朝廷有道容辞老,田野无羁得尽欢。幸喜玉堂遗业在,安居留待后人看。

()

因形与理别言心,其实随形有理存。才与理违形独用,便为物欲理皆昏。

()

依然送腊似前年,检历那堪岁自迁。渐与儿童不相类,却于时辈漫为缘。

深杯薄酒憨憨醉,北舍南邻浅浅烟。可叹逢春无别事,斋头间亦揭红笺。

()

轻车何草草,独唱后庭花。玉座谁为主,徒悲张丽华。

()

三月江南春不浅,谢家池上开花苑。层坛迸破碧琉璃,嫩蕊簇成红婉娈。

一枝两枝和雾白,素娥月下逢姑射。十朵五朵照水红,仙姝并立瑶池东。

()

月高星藏光,天静四山出。炊烟敛林墅,群作向昏毕。

物情初无干,浮生自啾唧。征途行复止,镜发玄又白。

()

一幅春冰写九歌,就中愁绝是湘娥。不知脩竹疏疏外,此去苍梧路几多。

()

急开眼,谨贴身。乾坤内,做个人。学不疑,功不真。疑不问,气不振。

际嘉会,乘青春。鱼有水,德有邻。宜黾勉,莫因循。年年会,日日新。

()

帝子谨王度,大藩臻治平。文风播南土,四国扬休声。

上公国懿亲,令德惟邦祯。奉恩自夙昔,脩贡表贞诚。

()

自我识松涧,于今二十年。
譬彼鸿与虬,薄霄而栖川。
忆昔初见时,予客刘养源。

()

凭高试回首,一望豫章城。人由恋德泣,马亦别群鸣。

寒日夕始照,风江远渐平。默然都不语,应识此时情。

()

郎家湖北妾湖南,两浆缘流路旧谙。
却似钓鳌矶边鹭,往来凉月影毵毵。

()
风庭瑟瑟灯明灭。
碧梧枝上蝉声歇。
枕冷梦魂惊。
一阶寒水明。
()
铁瓮栽荷,铜彝种菊,胆瓶萱草榴花。
庭户深沈,画图低映窗纱。
数枝奇石谷牙。
染宣和、瑞露明霞。
()
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

廷评满腹贮阳春,笔下从来活几人。厅小似分幽寺住,俸轻如在旧山贫。

堆书教子犹疑少,倒屣迎宾不厌频。欲效林宗巾角垫,自嫌双鬓有红尘。

()

柔姿能耐几时消,况是春来腊后飘。
晓幕薄寒飞旋湿,夜窗多恨滴无憀。
风前赵女愁堪诉,老去郎颜鬓易凋。

()

商丘试一望,隐隐带秋天。地与辰星在,城将大路迁。

干戈悲昔事,墟落对穷年。即此伤离绪,悽悽赋酒筵。

()

解印南归江上家,文明门外发轻车。到时渐及新年节,閒玩园林雪后花。

()

茅屋萧萧淅水滨,岂知身属洛阳尘。一家风雪何年尽,二顷田园入梦频。

高树有巢鸠笑拙,空墙无穴鼠嫌贫。西南遥望肠堪断,自古虚名只误人。

()
韩侯出持节,志在抚黔黎。
县官负弩迎,刺史跃马随。
千里宣德泽,煦如春风驰。
寒潮不起浪,怗怗威冯夷。
()

请看鼓楫人,江海如平地。由来此世途,各自分难易。

()
一江风雨送春归,漠漠汀洲白路飞。
舟子相呼更添缆,水来新没钓船矶。
()

忽惊平地一声雷,烁烁骄阳气欲回。安得霶

()

秋江烟景晚苍苍,江上离人促去航。千里一官嗟独往,

十年双鬓付三霜。云迷楼曲亲庭远,梦绕通山客路长。

()

挂席沙头津鼓催,群公出祖尽千杯。介休自愧龙门客,何似仙舟洛下来。

()

久客燕代间,遂与关山老。流连王霸亭,踯躅刘琨道。

枯荑春至迟,落木秋来早。独往兹怆然,同游昔谁好。

()
嘉佑随年至,皇恩共气和。
水痕冰处动,烟思柳前多。
()

斗帐高眠,寒窗静、潇潇雨意。南楼近,更移三鼓,漏传一水。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

无似有,游丝细;聚复散,真珠碎。天应分付与,别离滋味。破我一床蝴蝶梦,输他双枕鸳鸯睡。向此际、别有好思量,人千里。

()

一别乡园廿四春,种来松树已成村。寄言孙子须培植,剪伐无令及本根。

()

萱草忘忧底解忘,慈亲鹤发坐高堂。
羡君有此忘忧得,如我添忧万斛强。

()

逆风吹船船不开,青山数点如煤炱。小龙女儿随母过,第四桥边风雨来。

()
还家岂不乐,生事未应闲。
朝日已复出,征鞍方更攀。
伤心百道水,阂目万重山。
何以忘羁旅,翛然醉梦间。
()
绝壁临江千尺余,上头一径过肩舆。
舟人仰看瞻俱破,为问行人知得无。
()

蓟州古渔阳,地势殊丰隆。三河漾其西,石门限其东。

兵馀岁屡歉,四野无恒农。老少衣裋褐,园庐缺垣墉。

()

平波细若剪,远岫膏于沐。嗒坐舫斋中,空翠时一扑。

()

昔裴晋公,生甲辰岁,秉唐相钧。向东都治第,才娱老眼,北门建节,又绊闲身。燠馆花浓,凉台月淡,不记弓刀千骑尘。谁堪羡,羡南塘居士,做散仙人。
南塘水向晴云。三百树凤洲杨柳春。有绿衣奏曲,金斜小雁,彩衣劝酒,玉跪双麟。前后同年,逸劳异趣,中立翻成雌甲辰。斯言也,是梅花说与,竹里山民。

()
石门山对新安县,基址平来蔓草秋。
千尺微江清见底,悲鸣还向县前流。
()
听说桃川事,凭虚意欲仙。
真成在人境,无用觅渔船。
卜宅自何载,赋诗凡几篇。
挥毫傥毋靳,图貌并流传。
()
宋忠为大夫,贾谊为博士。
同与休沐下,访卜长安市。
吾不如二人,读书无举跬。
借曰当乘肥,乘肥非我指。
()
兼甸不雨亦常阴,一日新晴抵万金。
浦面波纹春縠细,桥头柳色麴麈深。
关山满眼愁千斛,岁月催人雪一簪。
犹有强宽怀抱处,午窗睡起听鸣禽。
()
棹边蘸岸挼蓝水,篷外横空破墨山。
更著滩头一行鹭,此身真在画图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