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谷云昼合,东林微雨来。二友歘俱至,一见纾中怀。
扫我茅茨室,为君缃帙开。上言风雅醇,下言艳歌谐。
何以相淹留,清醑不盈杯。何以为远赠,愧无琼与瑰。
煦风失坚冰,溪水流湝湝。归鸿正翱翔,浮鹥散参差。
告我遽言旋,定省恒惧乖。懿此孝友心,令德善自培。
愿为王国士,无愧北山莱。
简伯英伯筠见访雨留信宿。元代。梁寅。溪谷云昼合,东林微雨来。二友歘俱至,一见纾中怀。扫我茅茨室,为君缃帙开。上言风雅醇,下言艳歌谐。何以相淹留,清醑不盈杯。何以为远赠,愧无琼与瑰。煦风失坚冰,溪水流湝湝。归鸿正翱翔,浮鹥散参差。告我遽言旋,定省恒惧乖。懿此孝友心,令德善自培。愿为王国士,无愧北山莱。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梁寅。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宋代。司马光。念昔少年日,谬登君子堂。重言何以称,厚德不能忘。玉尘声容在,泉台岁月长。凭谁寄清泪,为我洒松冈。
游圆山。清代。林朝崧。萧疏松柏荫神坛,三面清江一角山。澹澹长天高鸟尽,夕阳空送钓船还。
江朝宗许重阳见过候终日竟不闻车音使人怅然。宋代。吴芾。故人平日号推诚,然诺应当作世程。已是赏花频爽约,若为把菊又渝盟。诗成本拟君相和,酒熟当怜我独倾。惆怅死生犹未满,如今先已见交情。
呈江西仓使汪太社二首。宋代。曾丰。两朝多侍从,四海一端明。与上开皇极,于今享太平。芝兰盈砌茁,鸿雁刺天鸣。父子同休少,公家更弟兄。
在陇头哭潘学士。唐代。褚亮。陇底嗟长别,流襟一恸君。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转蓬飞不息,悲松断更闻。谁能驻征马,回首望孤坟。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九。明代。薛瑄。圣化如天统四溟,黔中封界掩荆衡。壶头不复当时险,充道无如此日平。渺渺荒烟含远岫,悠悠流水带边城。武陵溪上袁生笛,吹尽关山几许情。
颂古三十六首。宋代。释惟一。水中盐味浑相似,色里胶青不较多。暗不谓无明不有,看时不见转譊讹。
答春。唐代。白居易。草烟低重水花明,从道风光似帝京。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
渡河。清代。蒲松龄。归途过黄河,一叶大如掌。飕飗西南风,饱帆荡双桨。船小堕帆侧,高低任俛仰。舟如瓢水盈,闪闪浮瓮盎。激水雪崩腾,珠花迸衣上。驶急穿横流,汹汹作怒响。回首过来处,低云接沆漭。
题卧龙山。宋代。陆游。涪翁幾日客,遗墨徧苍崖。作吏今三月,偷闲始一来。雲归就簷宿,江怒触山迴。更欲窮幽赏,城头叠鼓催。
四用韵十首。宋代。杨公远。小醉初醒后,冲寒作兴游。宿云山顶散,残雪树根留。檐溜悬冰柱,风威冻玉楼。欲吟吟未稳,归拥地炉休。
江南春和杜牧韵。明代。张泰。细雨轻烟酿翠红,年年川谷自春风。伤心莫话南朝寺,多在吴王禁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