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下沪江头,别后何堪忆旧游!避乱弟兄常共屋,浮家湖海又同舟。
贫添安邑猪肝累,拙抱羊公舞鹤羞。五载相濡复相呴,深情刻骨若为酬。
寄伯兄荫堂沪上。清代。林朝崧。清源山下沪江头,别后何堪忆旧游!避乱弟兄常共屋,浮家湖海又同舟。贫添安邑猪肝累,拙抱羊公舞鹤羞。五载相濡复相呴,深情刻骨若为酬。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林朝崧。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五月十三日南溪会集。明代。于慎行。高会南溪始,芳尊午日同。登亭来暮雨,敞阁受林风。岁月飞花好,河山醉眼中。莫閒青玉盏,俱是白头翁。
耿天骘许浪山千叶梅见寄。宋代。王安石。闻有名花即谩栽,殷懃准拟故人来。故人岁岁相逢晚,知复同看几度开。
张晋英侍郎挽诗 其二。宋代。蔡戡。贾傅年方少,词场屡策勋。贤关驰隽誉,仕路蔼清芬。德望三朝重,声名四海闻。仙游向何许,地下亦修文。
送致仕沈彬郎中游茅山。唐代。李中。挂却朝冠披鹤氅,羽人相伴恣遨游。忽因风月思茅岭,便挈琴樽上叶舟。野寺宿时魂梦冷,海门吟处水云秋。华阳洞府年光永,莫向仙乡拟驻留。
杂兴。唐代。聂夷中。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理身不知道,将为天地聋。扰扰造化内,茫茫天地中。苟或有所愿,毛发亦不容。
朝中措。宋代。王武子。 画眉人去掩兰房。金鸭懒薰香。有恨只弹珠泪,无人与说哀肠。玉颜云鬓,春花夜月,辜负韵光。闲看枕屏风上,不如画底鸳鸯。
游峨眉山纪行 其十。明代。方孝孺。学仙无骨佛无缘,甘着儒冠坐一毡。入社敢同陶靖节,不须三笑虎溪前。
次韵外舅杨崇庆以诗相招三首。宋代。魏了翁。寄语荷郎且缓开,山中衣制要君裁。不随褦襶势去,待学山阴乘兴来。
寄陈次颜。宋代。陈宓。萧条几载寓泉南,盂饭盘蔬味自甘。卓志每求颜氏乐,清风能激蹠徒贪。□而好施人难及,老不忘书我所惭。鼓瑟求齐虽未巧,会看宵梦到晴岚。
咏风诗。南北朝。萧绎。楼上试朝妆,风花下砌傍。入镜先飘粉,翻衫好染香。度舞飞长袖,传歌共绕梁。欲因吹少女,还持拂大王。
闻笛 其二。宋代。释居简。煖力轻盈透凤膺,借商唤得老龙应。不知孤负秋多少,盍向坡翁谢不能。
姑苏杂咏 太湖石。明代。高启。没人采石山根渊,投身不试饥蛟涎。冯夷不解护潜宝,几片捧出如青莲。寒姿本是湖水骨,波涛潄击应千年。初疑鬼怪离洞府,珊瑚铁网相钩连。嵌空突兀多异态,云吐夏浦芝生田。龙鳞含雨晚犹润,豹质隐雾朝常鲜。清音叩罢磬韵远,微靥洗出珠窝圆。坐移各岫置庭砌,日照仿佛生紫烟。三峰削成泰华掌,一穴透入仇池天。醉中时倒倚苍藓,秋风冷逼吟诗肩。洛阳园墅汴宫苑,当时骈列夸奇妍。黄罗封盖素毡裹,万里贡饷劳车船。奢游事歇家园废,尽仆荆棘荒池边。人生嗜此亦可笑,有身岂得如石坚。百年零落竟谁在,空品甲乙烦题镌。又嗟此石何献巧,自召凿洒天全。不如顽矿世所弃,满山长作牛羊眠。
岁暮怀徐德裕。明代。李昱。客居在南山,山空岁云莫。青阳残夜逼,华发流年度。掩书坐无聊,风灯影回互。怀我冰玉人,悠悠隔长路。孔孟垂微言,夷齐振高步。千秋常不厄,人能识其故。吁嗟宇宙间,狂流肆驰骛。何由枉巾车,相与论幽素。
水龙吟(代寿贾秋壑)。宋代。陈著。蓬莱风月神仙,却来平地为霖雨。乾坤清了,如今多是,退行一步。寸寸归心,轻轩娱侍,竹溪花圃。奈君王眷眷,苍生恋恋,那肯放、钱塘渡。天也知公此意,问升平、要抽身去。把些夏潦,和些秋哨,轻轻缀住。一转移来,元勋力量,他谁堪付。待汾阳、了却中书,别又商量出处。
偈颂一百零二首。宋代。释绍昙。这一粒,甚处生。阴阳未判,芽孽先萌。开花也一川雪霁,结实也万顷云横。收拾归来香满钵,饭余散步自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