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中作

碛中作朗读

译文


骑马向西走几乎来到天边,离家以后已见到两次月圆。
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在这沙漠中万里不见人烟。

注释


碛(qì):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木什附近。
走马:骑马。
辞家:告别家乡,离开家乡。见月两回圆:表示两个月。月亮每个月十五圆一次。
平沙:平坦广阔的沙漠、大漠。绝:没有。人烟:住户的炊烟,泛指有人居住的地方。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190 .

2、 谢楚发 .高适岑参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69-170 .

碛中作创作背景

  这首诗与《逢入京使》写作时间相近,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碛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诗。从“辞家见月两回圆”的诗句看,岑参离开长安已近两个月了。宿营在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之中,正巧又遇上十五的月亮,写下了这首绝句。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17-618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190 .

赏析

  在唐代诗坛上,岑参的边塞诗以奇情异趣独树一帜。他两次出塞,对边塞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对边疆风物怀有深厚的感情。这首《碛中作》,就写下了诗人在万里沙漠中勃发的诗情。

  诗人精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向读者展示他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诗于叙事写景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走马西来欲到天”,从空间落笔,气象壮阔。走马疾行,显示旅途紧张。“西来”,点明了行进方向,表明诗人扬鞭跃马,从长安出发,沿着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风尘仆仆地向西进发。“欲到天”,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诗人在《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中写过“过碛觉天低”的雄浑诗句。大漠辽阔高远,四望天地相接,真给人以“欲到天”的感觉。“辞家见月两回圆”,则从时间着眼,柔情似水。表面上看,似乎诗人只是点明了离家赴边已有两月,交代了时间正当十五月圆;然而细一推敲,诗人无穷思念正蕴藏其中。一轮团圞的明月当空朗照,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他不由得思想起辞别两个月的“家”来,时间记得那么清晰,表明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殷切。“两回圆”是经历两月的艺术说法。这句诗含蕴很丰富。十五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人们爱用月亮的圆缺来比喻人的离合,看到圆月,就会想到与家人的团圆,现在是月圆人不圆,自然不免要牵动思乡之情。诗人刚刚把他的心扉向读者打开了一条缝隙,透露出这一点点内心深处的消息,却又立即由遐想回到现实──“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上句故设疑问,提出一个眼前急需解决的宿营问题,下句诗不作正面回答,却转笔写景:好像诗人并不关心今宵宿在何处,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碛中之景,写出了明月照耀下,荒凉大漠无际无涯的朦胧景象。景色是苍凉的,但感情并不低沉、哀伤。在诗人笔下,戎马生涯的艰苦,边疆地域的荒凉,正显示诗人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正如诗人所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碛中作》诗仅四句,但每句诗都有不同的艺术特点。起句有一股勃发的激情和大无畏的精神,雄奇壮美而豪迈;次句情深意远,含蕴丰富;三句以设问兜转,宕开前句,有转折回旋的韵致;结句似答非答,以景作结,于暮色苍茫之中,使人感到气象壮阔。整首诗显示出悲壮苍凉的艺术风格。杜甫称赞岑参的诗“篇终接浑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这是指他的诗结尾浑厚,气象阔大,不可窥其涯际。从结句“平沙万里绝人烟”(一本作“平沙莽莽绝人烟”)来看,境界阔大,茫无边际,“篇终接浑茫”五字,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诗以鲜明的形象造境写情,情与景契合无间,情深意远,含蕴丰富,别有神韵。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17-618 .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朗读
()

猜你喜欢

簿领区区岂惬情,尘纷安得眼长青。且希五柳先生醉,莫似清江使者灵。

临政每惭非善治,随时尤愧有劳形。谁能与我同幽旷,陇上耦耕还带经。

()

急霰打窗纱,正是愁时候。无柰愁多着酒消,反被愁消酒。又灭又明灯,还短还长漏。为问梅花有甚愁,也似愁人瘦。

()

波面掷鳞银作刀,波里陟釐纷暗□,清秋驶艑吴儿操。

会待长风十万里,跃入云海翻惊涛。

()

十二月

()

韬钤兵卫立参差,军务初閒且赋诗。健笔有神倾后辈,美名如玉重当时。

青云鹤引朝天路,白羽鹅翻洗墨池。近见元戎再乘胜,凭君多制凯歌词。

()

潜藩报政,玉座勤深眷。假节上青霄,正霜风、轻寒翦翦。天香怀袖,凝燕得从容,占喜色,送新声,潋滟金荷满。
趣装入相,盛事应重见。尽待苦留连,怕九重、兴思见晚。休文未老,金带称围腰,丹禁密,凤池深,不但长安远。

()
薄衾小枕重门闭。
孤烟照著人无寐。
风雨夜来多。
春寒可奈何。
()

落日沧茫海气浮,多情祇欲赋登楼。陶潜久有归田兴,吴札宁忘上国游。

玉室金堂夸福地,丹山赤水记明州。同乡漫忆同年友,冠佩锵锵侍主旒。

()
九日当佳节,黄处处处新。
相逢多醉客,少见独醒人。
打草只要蛇惊。
()

大率忧兼病,尤非老所宜。吟愁枯两鬓,时事锁双眉。

瘦削嫌衾薄,醒眠觉漏迟。拒霜三五朵,应爱北风吹。

()

三尺匡床千顷云,捲帘终日坐氤氲。欲扳琼树方劳梦,正对梅苍忽遇君。

解带青山浮翠近,和歌啼鸟隔林闻。知从汉水新停节,携得芳兰满袖芬。

()

守道遗荣利,趋物丧其真。诎伸难并观,高尚良可伦。

不见玄庐子,精神已无存。煌煌口中珠,含此谁为珍。

()
绝交书谢伊辈,养生论真吾师。
诗无风刺尤妙,史有天刑勿为。
()

流水柴门万竹秋,玉人还似晋风流。瑶琴一曲潇湘雨,隔浦渔翁正倚舟。

()

危时无处用非才,倦倚阑干病眼开。夜气满楼月未上,秋声垂地雁初来。

寂寥滋味归时卷,护落生涯信酒杯。可叹年华容易去,门前逝水递相催。

()

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
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恁萧索。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

()

人生无足处,知足是良方。自种荪成墅,时同云出乡。

江湖残梦杳,山谷本心长。回首门前事,风潮战石塘。

()

论修行锻炼,只元是这些儿。也勿取、翁婆姹女,婴子相随。

休言木龙金虎,更何须、黑赤坎和离。奉报诸公入道,莫令形苦神疲。

()

大人相好一百种,几劫修来得到今。不独普贤能演说,淘沙个个得精金。

()
层台缥缈压城闉,依杖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酝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

名落人间四十年,绿蓑细雨自江天。
寒池蕉雪诗人画,午榻茶烟病叟禅。
四面荒山高阁外,两株疏柳旧庄前。

()
猗兰恩宠歇,昭阳幸御稀。
朝辞汉阙去,夕见胡尘飞。
寄信秦楼下,因书秋雁归。
()
小堂草草屋三间,暇日徜徉养寿閒。
揭榜如山还自笑,何人不老似青山。
()

手探月窟愧才非,遥挹清光尚及时。扫石焚香仍对酒,当筵击钵戏催诗。

狂歌激烈那因醉,老兴婆娑恰似痴。自许素心同皓魄,玄黄变态漫悲丝。

()

罗浮别后已多时,山下梅花入梦思。驿使不来空怅望,却从图里见南枝。

()
地上泉流府库充,艰难天与岁时丰。
他时若论关中漕,合数萧何第一功。
()

尧任舜禹,圣化日熙。

二臣至德,惟尧克知。

()

白发秽光仪,年华亦已暮。如彼兰蕙芳,离披向霜露。

子才逸卿云,复有鸾龙度。慷慨泣明珠,光辉谁不顾。

()
城嶂标辰极,谁家特有山。
偏怜东崦好,只对北堂闲。
动石低檐住,流莺拂槛还,仙关锁琼海,幽梦或时攀。
()

沧海有风鹏翼健,青云得路马蹄轻。

()
山川忽摇落,风雪交岁暮。
堂堂十八公,正尔守门户。
()

绕绕郊门道,沙寒驿路微。烟花行客晚,京洛故人稀。

野岫孤云没,春山独鸟归。秦川隐关塞,一望一沾衣。

()

太白蚀金方,蚩尤出辽野。
右卫已土崩,左贤气腾瓦。
顷来石州破,

()
嘉卉得所托,植君之寝阳。
开荣同此春,淡艳自生光。
不为露益色,不为风尽香。
节换叶已密,尚可见余芳。
()
海波间,蓬莱岛。
行满功成,去者绝希少。
无路无舟空浩渺。
*市先生,要到应难到。
()
明月本自明,无心孰为境。
挂空如水鉴,写此山河影。
我观大瀛海,巨浸与天永,九州居其间,无异蛇盘镜。
空水两无质,相照但耿耿。
()

稀疏寒玉小楼东,骨冷魂清五夜风。惟有翠禽怜寂寞,一双相倚月明中。

()
试晨妆淡伫,正疏雨、过含草。
早巧额回春,岭云护雪,十里清香。
何人剪冰缀玉,仗化工、施巧付东皇。
瘦尽绮窗寒魄,凄凉画角斜阳。
()

秦郎淮海士,才大难为弟。
蔚然霜雪後,不受江汉洗。
春畦不满眼,采掇到芹荠。

()

嵇康不作绝交书,出处萧然两裕如。锦帐不妨游省户,草堂还得赋郊居。

倾崖溅水青云上,夹道轻阴落絮馀。亦记旧游聊待我,未须催驾赤城车。

()

吾侪二三子,大半不逢时。暂戢飞腾翼,谁图丘壑姿。

生涯七寸管,旧业一茆茨。出处元同调,栖迟得并枝。

()

一官全似飞鸿翼,不在天南即天北。
朝辞白马阿得脂,暮长蛮夷老夫国。
不知广源洞里侬智高,何似仇池顶上杨难故。

()

绣衮貂冠举世荣,阴功难报本难名。令公清德流无尽,依旧秦淮绕故城。

()

谁割银潢下甃中,更闻南北豁相通。穷妖本作终身计,千古翻成勿幕功。

()
寄语金渊陆大夫,归田相府竟何如。
提兵劫取已非矣,纵火烧残岂义欤。
百口丧身端自尔,千钱酬直殆营平。
君行试与重商略,乌鹊南来数寄声。
()
坛可临。
奠可歆。
对甿祉。
鉴皇心。
()
十载江湖不上船。
卷篷高卧月明天,今夜泊,杏花湾。
只有笭箵当酒钱。
()

夜将半,潮正平,儿童告我玉壶倾。宾主分携各归去,犹有隔江渔火明。

()

手与心相应,妙处在咫尺。笔尖多少锋,挥埽天地窄。

()

路出桓州山缦回,仆夫指是李陵台。树遮望眼仍相吊,云结乡愁尚未开。

海上羝羊秋牧罢,陵头石马夜嘶哀。英雄不死非无意,空遣归魂故国来。

()

三绝如君少,斯图更擅长。设施无斧凿,点染自微茫。

山碧林光净,江清秋气凉。怜余瞻对久,疑入白云乡。

()

晨风吹茂林,夕露下芳畹。
秋容变憔悴,复此白日短。
萧萧岁华暮,冉冉节物换。

()
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
云安酒浓麴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
()

旧宅桃花坞,流波映草堂。睽离将二月,听雨在方床。

()
莫唱西湖曲,湖边歌舞稀。
侬家年少日,游冶误芳菲。
()

五月楼船发锦江,中丞斧钺靖峦邦。一天胜气随龙敕,千里长风捲绣幢。

定有奇兵擒孟获,不劳飞将斩王双。朝廷恩信更须布,苗獠行看到处降。

()
西城橐驰来驾兰,入贡美玉天可汗。
萧关夜开月团团,弹筝古峡鸣哀湍。
前将军,不擐甲,取大官。
今将军,能抚士,尚盘桓。
()

临淮名胜地,偶此驻行骖。帆影沿江市,钟声近水庵。

红尘销短鬓,白业净秋潭。喧寂虽殊况,清言许共探。

()
喜公新拜会稽章,五月平湖镜水光。
菡萏花迎金板舫,葡萄酒泻玉壶浆。
云归秦望山头静,雨洗若耶溪上凉。
天子不能烦待从,可将吟咏报时康。
()
金衣露湿莺喉噎。
春情不解分雪。
宝筝弦断尽,但万缕、闲愁难撧。
长红小白谁亭馆,过禁烟、弹指芳歇。
()

寒日少晶光,山色亦惨惨。瀑泉冻不飞,啼鸟声顿减。

传呼绣衣来,僧鼓击坎坎。石坐无毡裀,团团织蒲菼。

()

只臂伽黎不作难,将心到处遣人安。瓶离汴水秋风冷,锡入嵩峰夜月寒。

箧里赠诗更雨晒,囊中施钵对风餐。心知拟就东林宿,已向林梢荐刹竿。

()

长江落照天,物景似当年。忆昔携村酒,相将上钓船。

狂歌红蓼岸,惊起白鸥眠。今日趋名急,临风一黯然。

()
阳春歌阙,正玉梅翻雪,江涛如海。
秀孕东阳山水,果诞黑头元宰。
早蹋天扉,洪钧独运,嘉会符千戴。
衔杯乐圣,不妨机务聊解。
()

海山荔子冠炎荒,颇恨遄归不得尝。犹喜容南三月里,轻红初擘一枝香。

()

九成吹玉琯,百尺上瑶台。能将秦女去,终是凤凰来。

()
幸免名为累,应无口启羞。
竺书时挂眼,衲被久蒙头。
未仕胡三已,论才宜四休。
商宗如见梦,依旧济川舟。
()
东风入律寒犹剧,多稼占祥雪欲成。
郁垒自书夸腕力,屠苏不至叹人情。
呼卢院落哗新岁,卖困儿童起五更。
白发满头能且健,剩随邻曲乐升平。
()
芳时淑气和,春水澹烟波。
滉漾滋兰杜,沦涟长芰荷。
晚光扶翠潋,潭影写青莎。
归雁追飞尽,纤鳞游泳多。
()
三十六坊如掌平,长桥短艇水从横。
银河一道江连海,画障四围山绕城。
老树烟云春绿暗,小楼帘幕晓红明。
阴阴翠影谁家屋,梦觉草池莺一声。
()

朱门洞启俨行车,金鐍装囊半是书。

君向东州问徐胤,羊公何事灭吹鱼。

()

()

尽日东风吹绿树。向晚轻寒,数点催花雨。年少凄凉天付与,更堪春思萦离绪。

临水高楼携酒处。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楼下水流何处去,凭栏目送苍烟暮。

()

名山洞府到金庭,三十六洞称最灵。不有古仙启其秘,今日安知灵宝经。

中山鍊师栖白云,道成仙秩号元君。三千甲子朝玉帝,世上如今名始闻。

()

出门见南山,喜逐松径行。穷高欲极远,始到白云亭。

长山绕井邑,登望宜新晴。州渚曲湘水,萦回随郡城。

()

萧萧木叶下高枝,又是深秋九日期。黄菊酒香人病后,白蘋风冷雁来时。

参军帽落谁同调,宋玉诗成益自悲。有约不能逢一笑,看山窗下独支颐。

()

商丘试一望,隐隐带秋天。地与辰星在,城将大路迁。

干戈悲昔事,墟落对穷年。即此伤离绪,悽悽赋酒筵。

()
余寒威压缺浮琼,粉黛群空欠肉屏。
欲著春衫忆纤手,不劳陆展染青青。
()

珍重绣衣直指,远烦白绢斜封。
惊破卢仝幽梦,北窗起看云龙。

()
东风吹老地棠花,燕子归来认得家。
茅屋石田浑好在,白头何苦尚天涯。
()

朱实挺江南。
苞品擅珍淑。
上林杂嘉树。

()
角声呜咽下城头,水国风烟欲暮愁。
远日苦遭层嶂隔,归心欲逐大江游。
渔村积火临沙岸,贾客连樯集市楼。
千里家山一回首,林梢新月又如钩。
()

楮生平素懒谈玄,学董垂帷到暮年。午蝶有时同寤寐,秋蚊无路得夤缘。

虚中惟见室生白,覆下何愁屋有天。自卜吾衰犹未甚,周公时梦到君边。

()
梅竹萧萧旧隐居,却依双树结精庐。
方酬南岳高僧偈,未答东山太傅书。
宾馆有田多种秫,柴门临水不为渔。
春风日日闲花落,三径无人自扫除。
()
久无轩冕意,出处亦何心。
世味思三沐,花风快一襟。
喜君方砺志。
顾我岂知音。
()

忽得中都讯,纶言下玉墀。
名为开国子,实类出家儿。
不记操麻卷,犹堪谱荔枝。

()

欲雪未雪天糢糊,冻行沙尾鶬鸹呼。
北风刮耳立不住,更骑钝马穿枯芦。
两生怜我意不舒,江头三日占樯乌。

()
新安风景好,时令肃辕门。
身贵心弥下,功多口不言。
韬钤家法在,儒雅素风存。
簪履陪游盛,乡闾俗化敦。
()

哀哀竟何恃,悲痛彻心肝。墓树春云暗,阶苔宿雨残。

泪随流水注,食为禁烟寒。肠断思亲处,鹃啼乔木端。

()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

江城铃阁隐欹梧,竹影徐移拂茗垆。雪后郧山俱献玉,春来汉水不藏珠。

将登服政心犹懒,欲数前非念已徂。了却朝天无一事,已拚清兴到屠苏。

()

幕府多閒暇,城台避郁蒸。金杯挥落日,银椀嚼寒冰。

老妇歌犹好,双鬟舞最能。深宵红烛短,坐客醉忘兴。

()
柳亚子
北望中原涕泪多,胡尘惨淡汉山河。
盲风晦雨凄其夜,起读先生正气歌。
()

江头买棹趁春回,万树空嗟邓尉梅。未到铜坑看绰约,且凭铁瓮一徘徊。

鹤铭沙迹终难辨,羊石雄风尚可猜。鸥鸟容吾亲浩荡,不妨盛世老樗材。

()

悬薄者谁室,宛在水边居。停舟试借问,高人或姓徐。

()

旅愁不放上双眉,倚杖长吟李杜诗。虎胆狼心须畏伏,凤肌鹤骨恣诙奇。

章非索海无成日,句想穿天有得时。珍重公孙才力健,著鞭努力看追随。

()

飘断春镫,酒卮不抵残寒酽。借人篱落酹横枝,消与流年感。

客意飞花共减。费天涯、清铅数点。画堂双燕,飞傍谁家,雕梁新占。

()
古县日初沉,轺车忽见寻。
不将迁客累,方认故人心。
无酒销寒漏,挑灯听远砧。
郏郊重里路,并辔未妨吟。
()

欲谋休退尚因循,且向东溪种白蘋.谬应星辰居四辅,

终期冠褐作闲人。城中隔日趋朝懒,楚外千峰入梦频。

()

夹路浓阴野兴长,荼蘼想见竞年芳。至今四月花如雪,犹带河东翰墨香。

()
云生山气佳,云卷山色静。
隐几亦何心,此意相与永。
()

潇洒佳人淡淡妆。特地凌寒,秀出孤芳。雪为肌体练为裳。韵处天姿,不御铅黄。
古样铜壶湿篆章。浅浸横斜,净几明窗。何妨三弄点苔苍。但有疏枝,依旧清香。

()

沧池拟溟渤,莽漾豁厚地。
曰吾神祖为,气象固宜尔。
六合昔未一,教战出精锐。

()

下榻留征骑,烧灯共客吟。万金烽火信,一夜故园心。

韵骨风尘老,交情契阔深。行行须郑重,兵气满山岑。

()
龙墀射策笔如神,马首哦诗句益新。
忽捧名篇端有意,欲求强对恐无人。
浸淫汉魏知追古,摸索曹刘已识真。
荀氏八龙谁最著,慈明头角在云津。
()

大楚雄风起,如云竹马迎。地当闽斥卤,官即汉廷平。

荔子香侵阁,壶公翠入城。花关人吏散,坐听鸟嘤嘤。

()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