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宋代。辛弃疾。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参考资料:
1、张海鸥.唐诗宋词经典导读: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278-279
2、伍心铭.宋词三百首鉴赏:时事出版社,2004:389
词人闲居瓢泉与赵晋臣唱和之作有二十余首,此词约写于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
参考资料:
1、张海鸥.唐诗宋词经典导读: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278-279
此词自辟意境、写法新奇,通篇用比拟手法,一气贯注,寓意深沉,风格绮丽宛转,色彩浓丽缤纷,是词人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夏敬观评日:“连续诵之,如笛声宛转,乃不得以他文词绳之,勉强断句。此自是好词,虽去别调不远,却仍是裱丽一派也。”用十三女儿学绣喻春光丰满,用轻薄浪子难久比喻风雨对春花的摧残,护花爱美之意的深处,是对美好生命的热爱和呵护之心。落花将春水酿成醇醪,与人之清愁约会,想象奇妙,余味无穷。
为了加大“赋落花”的情感重量,词章从“繁花”切人:“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如果依现代女性年龄标准看,十三岁不过是刚刚踏进中学校门的稚气十足的少女,谈什么拈针学绣。也许是中国古代女性早熟吧,十三岁被视为“豆蔻年华”的妙龄期。如唐代诗人杜牧就这样描写他喜爱的歌女:“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二首》其一)诗人把“昨日春”比成“十三岁女儿学绣”真算是善于创新的神来之笔:如果把“昨日春”比做一位姿容娇美而又技艺精湛的成熟的绣花女,凭着丰富的刺绣经验,当然要讲究个疏密相间,浓淡相宜的美学原则,决不可能把每一朵花都绣得同样鲜艳肥大;只有十三岁少女如春蕾初绽,涉世未深,心地不杂一丝尘滓,有少女的聪慧和青春的热情又不工于心计,学起刺绣来,全神贯注,一丝不苟,一枝一叶自然会绣得丰盈而厚实,真个是“一枝枝不教花瘦”,体现了春阳普照,春雨均沾的春的特点。这正好显示了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的浓郁而热烈的春光。
诗人写春闹花繁的可喜,正是为了反衬春去花残的可惜:“甚无情便下得雨儇风倦,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大自然真个是太无情了,竟忍心让风雨一个劲儿摧残折磨着春花,使零落残红严严实实地覆盖着园林地面,简直像铺上一层地毯一样。春花随风飘落,地面或厚或薄,那厚处犹如红色地毯上叠起的皱纹。这落红狼藉的景象描画,昭示了诗人对花落春残的惋惜情怀。
下阕,诗人从对“昨日春”的深情关注中转到对“而今春”的艺术观照:“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诗人对春的情感太深太重了,他简直把春当成理想中的情人。春,本是岁序中一个季节,诗人不但使她有明确的性别、具体的年龄,还有鲜明的个性。当写到东风君临大地、万物开始苏醒的“昨春日”,诗人把她比成十三岁的妙龄女郎在心爱的绣物上绣进少女的柔情,绣进青春的智慧,一心绣出人间最美丽的锦绣;当写到春尽花残的“而今春”,诗人又把他比成用情不专、朝秦暮楚的浪荡子。这不但充分体现出诗人爱春惜春真挚情怀,也收到了诗歌口语化的美学效应。
人生代代无穷已,风雨年年送春归。诗人回忆起前一年送春归去:“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春来江水绿如蓝”,自居易不过写出了春水的颜色,就惹得人们赞叹不已,被誉为咏春的名句;辛弃疾呢,却进了一层,道出了春水的质地:浓浓的、酽酽的,春水春波像酿成为一江醇醪佳酿。春真的要走了,愁,是诗人内在的情感,怎么一下子变成“约”的对象,从外部应邀而至呢。显然,愁,被诗人别具机杼地人化了,仿佛变成了与诗人休戚与共的好友,被邀请在杨柳岸边等候着为春举行告别宴会,以壮春的行色哩。向春告别,为什么要在“杨柳岸边?”因为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在这里,春也被人化了,也成了诗人难分难舍的挚友了。人与自然如此融洽契合,真亏诗人妙笔驱遣。
参考资料:
1、张海鸥.唐诗宋词经典导读: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278-279
2、张学淳.古宛新歌 唐宋词新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262-263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对盆荷怀王廷贵学士。明代。柯潜。故人别我去,空斋久悬榻。何为穹镶间,人生少欢合。见此盆中花,问之不能答。延首望层空,长风起萧飒。何日能重来,金门同献纳。
黄无悔挽词四首。宋代。陈师道。志大期千里,身宜置一丘。英词真盖世,爽气已横秋。地要黄金骨,天成白玉楼。平生斲泥手,斤斧恐长休。
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见贻之作兼呈耿广州。唐代。张九龄。惟昔迁乐土,迨今已重世。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于时初自勉,揆己无兼济。瘠土资劳力,良书启蒙蔽。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既起南宫草,复掌西掖制。过举及小人,便蕃在中岁。亚司河海秩,转牧江湖澨。勿谓符竹轻,但觉涓尘细。一麾尚云忝,十驾宜求税。心息已如灰,迹牵且为赘。忽捧天书委,将革海隅弊。朝闻循诚节,夕饮蒙瘴疠。义疾耻无勇,盗憎攻亦锐。葵藿是倾心,豺狼何反噬。履险甘所受,劳贤恧相曳。揽辔但荒服,循陔便私第。嘉庆始获申,恩华复相继。无庸我先举,同事君犹滞。当推奉使绩,且结拜亲契。更延怀安旨,曾是虑危际。善谋虽若兹,至理焉可替。所仗有神道,况承明主惠。
上竺寺。宋代。释斯植。古寺寒桥路,钟声静忽闻。数峰平处合,一水众豀分。老树烟萝雨,残灯石塔云。闲心寄幽寂,似觉远尘纷。
乌夜啼。元代。文质。乌夜啼,江月皎皎流寒辉。去年养子丛木底,今年九子俱不归。夜夜啼,声惨悽,网罗天地难高飞。反哺之恩竟寂寞,风巢冷落秋烟稀。乌夜啼,啼相思。
题张戡画瘦马图。元代。郭翼。瘦骨锋棱珠汗落,卧痕半杂古苔烟。未脱将军金匼匝,又驮儿女玉婵娟。苍黄日色龙沙外,惨澹秋声雁塞前。神骏只今谁貌得,开图老眼一醒然。
次天字韵答岑岩起。宋代。苏轼。一声清跸雾开天,百辟心庄岂貌虔。回顾惊君珠玉侧,同升愧我粃糠前。裴回月色留坛影,缥缈松香泛蜡烟。(近制,以椽烛松明易糁盆。)莫叹郎潜生白发,圣朝求旧鄙鸢肩。
九日洛东亭。唐代。司空曙。风息斜阳尽,游人曲落间。采花因覆酒,行草转看山。柳散新霜下,天晴早雁还。伤秋非骑省,玄发白成斑。
石惠叔以石斛为贶因笔赋诗。宋代。张孝祥。截得苍山一段秋,千峰万壑翠光浮。虚堂百尺琉璃簟,对此真堪作卧游。
碧落院松。金朝。李俊民。霜干亭亭耸碧空,几年春雨养髯龙。也能说得菩提法,何处人閒有万松。
岁暮夜长病中灯下闻卢尹夜宴以诗戏之且为来日张本也。唐代。白居易。荣闹兴多嫌昼短,衰闲睡少觉明迟。当君秉烛衔杯夜,是我停飧服药时。枕上愁吟堪发病,府中欢笑胜寻医。明朝强出须谋乐,不拟车公更拟谁。
杂曲歌辞·古离别。唐代。韦庄。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马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丑奴儿(寄李德志)。宋代。王之望。去年池馆同君醉,正是花时。隔院韶辉。桃李欣欣、如与故人期。相望两地今千里,还对芳菲。春色分谁。雨惨风愁、依旧可怜枝。
华山对雨寄陈鲁南索画。明代。顾璘。众壑行云递有无,灌潭秋影照人孤。题诗寄向王摩诘,乞写华山对雨图。
戏赠水牯庵。宋代。黄庭坚。水牯从来犯稼苗,著绳只要鼻穿牢。行须万里无寸草,卧对十方同一槽。租税及时王事了,云山横笛月轮高。华亭浪说吹毛剑,不见全牛可下刀。
阮郎归·山前风雨欲黄昏。宋代。辛弃疾。山前风雨欲黄昏。山头来去雪。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丽人。明代。徐渭。何处行云去,逍遥出洞房。月里傥并色,镜中无此妆。所思望不见,稿袂日边扬。
广州小金山。明代。潘希曾。乐山何必高,山高徒峻嶒。乐水何必深,水深或崩腾。岭南小金山,一水碧洄萦。香火何代寺,空阶蚀潮痕。地绝往来少,林幽鸟弄音。登眺凌虚空,恍在扬子心。还疑清浅流,盈盈到蓬瀛。
浣溪沙。唐代。无名氏。翦碎红娘舞旧衣。汉宫妆粉满琼枝。东风来晚未曾知。颜色不同香小异,瑶台春近宴回时。宝灯相引素娥归。
观灯玉台体十首。宋代。徐铉。火树灯山高入云,红筵翠幄自成春。游女有时还解佩,青楼何处不留人。
忆长安十首 其十。明代。俞彦。长安忆,其十忆风波。恶口毒肠三面鬼,盈街塞路九头魔。行不得哥哥。
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宋代。曹彦约。访我鸣琴日,闻公吐屑言。循良临武政,忠愤大奚冤。厥后依英荡,新来近达尊。却归桑梓路,忍对建昌门。
塞外秋兴二首 其一。清代。胤禛。路出关山外,秋空日渐高。清霜凝晓旆,寒色透征袍。风劲飞鹰捷,川长猎骑豪。皇威扬四远,边徼戢弓刀。
赠染髭宋道人。宋代。姜特立。道人染髭须,返老作年少。虽得陆公怜,却被吕公笑。道人尔休痴,百年终漏逗。
庆春宫。清代。周之琦。瑶瑟春愁,铜盘铅泪,寸缄冷护残雪。冰缕方凝,尘封初启,玉簪小翠堪捻。袜罗归去,正回想、飞琼话别。相思天上,鹅管凄凉,为伊吹彻。汉皋佩杳谁怜。剪叶移根,几番悽绝。悄梦禁寒,微波写影,应是香心犹结。曲屏吟绕,怪诗屐、宵来渐折。仙魂凝盼,出水亭亭,半眉新月。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小烂柯。宋代。陈傅良。促膝有仙凡,烂柯无小大。谁知桃源人,不在秦晋外。
即席次潘茂洪韵。宋代。张镃。我恨填胸三斗尘,略无警句可留春。烟云空外吹成鹤,梅杏枝头长就人。但解时中心独废,自然随处乐常新。诸公要识居园法,第一先教懒是真。
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十七。宋代。裘万顷。白云殊不作俗态,流水更似知人心。溪边濯足溪上坐,樵唱一声秋满林。
再次羊羔酒韵三首。宋代。陈造。元放诸孙怜遽许,截肪醉骨荐馨香。茂先九醖犹须问,自是诗翁石作肠。
连雨不出寄张恕。宋代。苏辙。麦熟蚕缫热似烝,雨倾三尺未为淫。洗清沟浍蚊虻静,没尽蒲莲沼沚深。遗秉满田惊朽腐,移床避漏畏侵寻。高闲只有张公子,卧听萧萧打叶音。
送喻邦相之任兰溪。明代。黎民表。绝足当时见过都,酒杯相聚复江湖。浮生一笑庄周马,光宠仍飞叶县凫。城外春流遥似瀫,望中仙峤尽如壶。功名更奋青霄翼,不负凌烟阁上图。
别诗三首(2)。清代。佚名。其一有鸟西南飞,熠熠似苍鹰。朝发天北隅,暮闻日南陵。欲寄一言去,托之笺彩缯。因风附轻翼,以遗心蕴蒸。鸟辞路悠长,羽翼不能胜。意欲从鸟逝,驽马不可乘。其二晨风鸣北林,熠耀东南飞。愿言所相思,日暮不垂帷。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玄鸟夜过庭,仿佛能复飞。褰裳路踟蹰,彷徨不能归。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思得琼树枝,以解长渴饥。其三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连翩游客子,于冬服凉衣。去家千余里,一身常渴饥。寒夜立清庭,仰瞻天汉湄。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忧心常惨戚,晨风为我悲。瑶光游何速,行愿去何迟。仰视云间星,忽若割长帷。低头还自怜,盛年行已衰。依依恋明世,怆怆难久怀。
送张无梦归天台。宋代。姜屿。鲲鹏运海涯,岂复顾泥沙。龙虎常为畜,干坤不定家。玉泉生白石,紫府种黄芽。此境人难到,归程自有槎。
送仲与立。明代。靳贵。暂违仍拟叙陈雷,忽见新除事可猜。驿路萧条怜远谪,离筵落寞愧迟来。易明任是遭无妄,政美应教诵有台。不久定知还贾谊,别情云树自难裁。
初秋饮钟海月席中海月昔登山有诗众推为雅调也故因同社诸君之许诵之 其二。明代。区越。烟云逼眼尽诗情,落笔何时造次成。近体看君新入格,西山从此著诗名。
张道士求桤林诗。宋代。戴表元。地移淮橘多成枳,人说江梅竟是柟。蜀木似桤成底用,盛时名字落江南。
午日张家湾舟中即事。明代。区大相。绿树移官舫,清波蘸客衣。岁明行处见,采拾望中违。汉节新恩是,湘累旧俗非。自然爽意惬,纨扇不须挥。
病夜 其一。明代。叶春及。卧病畏离群,依依有数君。床窥檐际月,坛响树边云。泉石膏肓久,形骸世界分。明朝欲登览,谷寺夜钟闻。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双碧潭。唐代。李德裕。清剡与严湍,潺湲皆可忆。适来玩山水,无此秋潭色。莫辨幽兰丛,难分翠禽翼。迟迟洲渚步,临眺忘餐食。
新津小宴之明日欲游修觉寺以雨不果呈范舍人。宋代。陆游。新津渡头船欲开,山亭准拟把离杯。不如意事十八九,正用此时风雨来。
赠张生。宋代。郑元祐。堂堂金源公,门墙多桃李。根柢无浅深,恩荣周远迩。张生事公久,最为公所喜。折旋杖屦间,唯诺图书里。公承天子诏,驰传将使指。宵忧泣牛衣,昼征麾马箠。风餐邮亭庖,露炊官署米。蹀躞趣装骑,纷纶割鲜匕。
题金桧门总宪观剧绝句 其四。清代。陆钟琦。短髯道士梦中身,唤醒邯郸索解人。莫作东山品丝竹,神奸禹鼎铸方新。
题三山天庆观三首。宋代。白玉蟾。渺渺神霄天,玉京何岧峣。琼花露泣蕊,琪树风鸣条。瑶妃侍云笈,羽童舞金翘。嗟彼世间人,红尘徒朝朝。
题文昌图。元代。胡奎。星中之君号文昌,开辟造化分玄黄。脩髯玉立颀而长,黼黻云汉昭天章。驾风鞭霆游八荒,下视九点烟苍苍。我欲从之翱且翔,翩然骑云朝紫皇。勾陈玄武森在傍,呈琅玕兮沐恩光。是用作歌孝友张,福我寿我期无疆。
三益斋诗。宋代。谢逸。元龙湖海豪,盖代声籍籍。只今观耳孙,才皆万夫敌。叔兮美无度,伯也古遗直。当年种玉翁,什袭裹双璧。期公垂天云,佐郡试戢翼。尚开柴桑径,引领望三益。尝闻筑燕台,千里走乐剧。市骨捐千金,厩乘尽虎脊。公乃真好事,屣履见逢掖。定知子舆辈,一笑皆莫逆。
荷花渚禽。明代。方孝孺。绝世丰姿不受尘,丹霞为质玉为神。渚禽莫怪开时晚,一洗寻常草木春。
梅花 其一。明代。刘璟。不随桃李弄精神,独抱孤高意更真。玉骨冰肌姑射子,锦心绣口谪仙人。平安岁月宜交友,恬澹风光度劫尘。昨夜南枝初爆蕊,雪中争道见阳春。
晚泊。宋代。陆游。楼上呜呜角,桥边点点灯。聚沙新到雁,趁渡独归僧。日隐山光暗,天低海气蒸。居人笑老子,醉发乱鬅鬙。
发短惭新草,冷客无春,那记花朝过。静日佳山,高楼留饮差可。
看幂历、烟满杨枝,有困雨、黄鹂深坐。声啼破。撩他乱絮,樽前飘堕。
玉京谣 饮留仙阁,用吴梦窗夷则商犯无射宫调,即题壁。。清代。姚燮。发短惭新草,冷客无春,那记花朝过。静日佳山,高楼留饮差可。看幂历、烟满杨枝,有困雨、黄鹂深坐。声啼破。撩他乱絮,樽前飘堕。阑衫几著香尘,涴唱吴箫,借渐离筑和。贮酒深肠,空馀愁泪包裹。奈荡人、帘底微飔,狎病后、醉魂难妥。归去么。扶上画桥灯舸。
沈夫人挽诗二首 其二。宋代。刘一止。盛德高门阀,荣光动里间。如何偕老愿,端向此时悭。幼妇辞新刻,仙游梦莫攀。吁嗟袆翟贵,不立内朝班。
夜泊大滩。明代。荪谷。夜缆泊滩下,水村霜气凝。枯查拾沙渚,爨火乞渔灯。病客孤舟梦,寒江十月冰。辞家今几日,黄帽是亲朋。
秋夜。明代。王守仁。树暝栖翼喧,萤飞夜堂静。遥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窅然坐幽独,怵尔抱深警。年徂道无闻,心违迹未屏。萧瑟中林秋,云凝松桂冷。山泉岂无适,离人怀故境。安得驾云鸿,高飞越南景。
咏千叶缃梅。宋代。张镃。玉砌珠攒萼翠中,开时应是费东风。临摹不著诗人手,剪彩徒劳蠹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