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五代。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留 一作:留人)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2162页
2、杨敏如.南唐二主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3:101-104
3、詹幼馨.南唐二主词研究:武汉出版社,1992:110-113
4、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版:第1-2页
这首词作于北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李煜被俘之后。待罪被囚的生活使他感到极大的痛苦。他给金陵(今江苏南京)旧宫人的信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此词即写于作者身为阶下囚时期。
参考资料:
1、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11月版 :第1-2页 .
2、 吴熊和 .唐宋词通论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9年3月第二版 :第187页 .
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捏以为态,雕琢以为工,这些在他都无意为之;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其笔亦天然流丽,如不用力,只是随手抒写。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起笔“林花”,但不是重点,重的却是“谢了春红,太匆匆”:林花凋谢,遍地落红。花开花落几时许?春去太匆匆。无奈啊,娇艳的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朝来的寒雨晚来凄风?春季是最美好的季节,“春红”是最美好的物品,“红”最美丽的颜色。这样美好的事物突然间竟自“谢了”,而且是“太匆匆”,多么令人惋惜感叹!以“春红”二字代花,乃至极美好可爱之花,既是修饰,更是艺术;随手拈来,直写事物,乃天巧人工之笔。作者以花比喻一切美好的事物(当然也包括人的美好生命),这就具有更丰富的内容。“谢了”二字中所表现的惋惜感叹之情本已十分强烈,然犹嫌言不尽意,复又于其后加上“太匆匆”三字着力形容,使惋惜感叹之情更加突出。一个“太”字,责怨甚也。在后主看来,好端端的一个“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南唐之匆匆衰败,顷刻灭亡,不正象林花之突然凋谢吗?这林花的形象中,深深寄托着失家亡国的悲伤。短短的六个字中,包容着极深广的内容。这便是所谓取一于万而涵盖万有。杜甫《曲江》“风飘万点正愁人”,晏殊《破阵子》“荷花落尽红英”,表现的都是对有情之生命面临衰败之际的哀惋感叹之情,但都没有后主这句的感情深厚。此处的“春红”二字己远为下片的“胭脂”作根,相互照应。时序推迁,林花凋谢,这本是有情之生命的必然,“春红”自然衰谢,虽是可惜,尚可开解,如今却“太匆匆”地遭到“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风刀霜剑”的不断摧残,于是寄予了愤慨的责怨。《红楼梦》里林黛玉的《葬花词》中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和后主的这句词描写的情景十分相似。“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个九字长句道出了林花匆匆凋谢的原因;“朝”与“晚”、“雨”与“风”的对举,极尽朝风暮雨摧残施虐的无可抗争之悲绪;也抒发出了(对“物”、“我”一体的)哀叹!“无奈”二字进一步表显出人们无力回天任风雨,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无能为力的怨恨愤慨了。
下片写惜春、恋春、恋春红,叹不能再复重。人生长恨有如水长东。“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风雨后满地的落红,像是美人脸上和着胭脂流淌的眼泪;见花泪,人心碎,悲伤凄惜心迷醉;相问何时能重会?叹,人生从来怨恨多,恰似长江东逝水!面对美好事物之殒落,而又爱莫能助,其情该是何等痛苦难堪。所以接着便由写花的零落,转到写人思想感情之痛苦。“胭脂泪”是说飘落遍地的红花,被夹着晚风吹来的寒雨打湿,犹如美人伤心之极而合着胭脂滴下的血泪。“胭脂泪”三字是用拟人手法由花转入写人的交接点。胭脂,是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它指代的是美好的花,象喻的是美好的人生,美好的事物。泪,就花而言,是“梨花一枝春带雨”的“雨”;就人而言,是“感时花溅泪”的“泪”。花之雨滴犹人之泪点,人之泪点犹花之雨滴。雨泪交流,物我同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何者为雨,何者为泪,其状物抒情真是传神入妙。词人赋予“谢了春红”的“林花”以“泪”,就使其人格化了,这“泪”既是“林花”哀伤自己匆匆凋谢的眼泪,也是词人自己的惜红伤春之泪,当然,这一切都是以词人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的。——是词人有感于昔日的帝王生活,在那“朝来寒雨晚来风”的袭击下,——在宋兵的刀枪威逼下,过早的被断送,因而流下伤心之泪。这“胭脂泪”就是“以血书着”!“胭脂泪”三字,异样哀艳,尤宜着眼。这是援于杜甫“林花着雨胭脂湿”的名句。以“泪”代“湿”,于是便青出于蓝,而大胜于蓝,便使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无限。“相留醉”三字,含蓄蕴藉,情意婉转。不仅是写人与花互相留恋到了如痴如醉的情境;更是写见林花遭风雨的无情摧残、匆匆掉落惨景后的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的情状。“无可奈何花落去”,春归去,人将亡;正如后主的自叹:“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泪”字神奇,“醉”亦神奇。此醉,非陶醉之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几时重?”落花有意,然而风雨无情,美景难再。“破镜不重照,落花难上枝。”“此恨绵绵无绝期!”过片三字的三叠句,前二句换仄韵,后一句归原韵,紧接一个九字的长句,有韵律,节奏感强,别有风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也是运用叠字衔联法。前六字写“恨”,后三字写“水”。啊,“人生长恨”之绵绵无期,犹如那滔滔滚滚东流的江水,无穷无尽、无止无休。“东”字与前面的红、匆、风、重等字谐韵,字韵响亮,节奏感强,在句式结构上,它与上片末句同为连贯的二四三式的九字长句,它的感情凝重而又一以贯之,犹如突然决堤的汹涌奔流的江水,这是词人肺腑中倾泻而出的感情激流,这是词人深深的哀叹!上片的“朝来”、“晚来”与下片的“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过片三字句三叠句,前二句换暗韵仄韵,后一句归原韵,别有风致。但“胭脂泪”三字,异样哀艳,尤宜着眼。于是让人们想到杜甫的名句“林花着雨胭脂湿”(《曲江对雨》),此乃南唐后主也熟读杜诗之证也。后主分明从杜少陵的“林花”而来,而且因朝来寒“雨”竟使“胭脂”尽“湿”,其思路十分清楚,但是假若后主在过片竟也写下“胭脂湿”三个大字,便成了老大一个笨伯,鹦鹉学舌,难有意味。他毕竟是艺苑才人,他将杜句加以消化,提炼,只运化了三字而换了一个“泪”字来代“湿”,于是便青出于蓝,而大胜于蓝,便觉全幅因此一字而生色无限。
“泪”字已是神奇,但“醉”亦非趁韵谐音的妄下之字。此醉,非陶醉俗义,盖悲伤凄惜之甚,心如迷醉也。
末句略如上片歇拍长句,也是运用叠字衔联法:“朝来”“晚来”,“长恨”,“长东”,前后呼应更增其异曲而同工之妙,即加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顾随先生论后主,以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美中不足在“恰似”,盖明喻不如暗喻,一语道破“如”“似”,意味便浅。按这种说法,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恰好免去此一微疵,使尽泯“比喻”之迹,而笔致转高一层矣。学文者于此,宜自寻味,美意不留,芳华难驻,此恨无穷,而无情东逝之水,不舍昼夜,“淘尽”之悲,苏轼亦云,只是表现之风格手法不同,非真有异也。
参考资料:
1、周汝昌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4月版 :第125-126页 .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李煜。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山行随兴二首 其一。元代。何中。暖风吹雨湿平沙,远色疑青草欲芽。谁是多情能爱我,野梅一路腊前花。
送沈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唐代。杜牧。山城树叶红,下有碧溪水。溪桥向吴路,酒旗夸酒美。下马此送君,高歌为君醉。念君苞材能,百工在城垒。空山三十年,鹿裘挂窗睡。自言陇西公,飘然我知己。举酒属吴门,今朝为君起。悬弓三百斤,囊书数万纸。战贼即战贼,为吏即为吏。尽我所有无,惟公之指使。予曰陇西公,滔滔大君子。常思抡群材,一为国家治。譬如匠见木,碍眼皆不弃。大者粗十围,小者细一指。cq橛与栋梁,施之皆有位。忽然竖明堂,一挥立能致。予亦何为者,亦受公恩纪。处士有常言,残虏为犬豕。常恨两手空,不得一马箠。今依陇西公,如虎傅两翅。公非刺史材,当坐岩廊地。处士魁奇姿,必展平生志。东吴饶风光,翠巘多名寺。疏烟亹亹秋,独酌平生思。因书问故人,能忘批纸尾。公或忆姓名,为说都憔悴。
观音岩。明代。张问政。蓬壶碧落岭云东,灵鹫飞来面面同。莫道穿山无佛法,分明鞭石有奇功。因寻狮子香台远,拾得莲花玉洞中。不是慈航开宝筏,阴厓那许一灯通。
梦游仙 其二。清代。易顺鼎。榕城好,春步向平郊。柳絮绿将莺梦管,菜花黄得蝶魂销。似有酒旗飘。
惠山寺留题。宋代。王禹偁。吟入惠山山下寺,古泉闲挹味何嘉。好抛此日陶潜米,学煮当年陆羽茶。犹负片心眠水石,略开尘眼识烟霞。劳生未了还东去,孤棹寒篷宿浪花。
四十咏 其二十八 朱尚书希周。明代。王世贞。尚书握留铨,五十遂悬车。优游更三纪,块然返其初。眉宇蔼春阳,和风被里闾。良璞犹未雕,见者称璠玙。
春晖堂。明代。杨士奇。早失趋庭训,深依徙舍恩。踉蹡五色服,乐舞对春谖。寿酒华觞进,安居绮席温。持身务不辱,还究古人言。
从子淮过省寄伯中弟。宋代。楼钥。我家伯父德余辉,吾弟风标具体微。七叶欣闻五争奋,四人先喜一雄飞。忍贫老尚甘箪食,教子今方擢省闱。他日双椿临六桂,麻衣俱换绿衣归。
细腰蜂为群儿所伤有感而作。明代。朱朴。蜾蠃蜾蠃,草下青虫衔一个。飞去飞来绕户庭,呜呜有声祝类我。孩儿害物何不仁,驱逐顿令巢穴破。当时远计为儿孙,远计无凭近成祸。因之令人三叹息,黄蜂采花劳羽翼。辛苦功成不得食,割作他人口中蜜。春风三月桃李时,不如就使花狼藉。
辞荐呈余廉访。宋代。蒋芸。耒耜生涯远俗嚣,年来无梦到金貂。一池皓月□诗骨,满圃春风长药苗。愧不漆身吞豫炭,聊将洗耳弃由瓢。分甘投老潭源地,为谢云笺莫见招。
送王廷尉还东阳。明代。胡应麟。昼游兰渚上,花色艳簪裾。旧翥双凫舄,新驰驷马车。红云燕日近,绿水婺星虚。藉藉张廷尉,高门葺故居。
己未过太湖僧寺得宗汝为书寄山蓣白酒长韵诗。宋代。黄庭坚。从学晚闻道,谋官无见功。早衰观水鉴,内热愧邻邦。比邻有宗侯,治剧乃雍容。摩手抚鳏寡,蒿碪磔强梁。桃李与荆棘,称物施露霜。政经甚缜密,私不蚍蜉通。吏舍无请赇,家有侯在堂。府符下盐策,县官劝和羹。作民敏风雨,令先诸邑行。我居万夫上,闒惰世无双。此邑宅岩岩,里中颇秦风。翁媪无恙时,出分如峰房。一钱气不直,白梃及父兄。簪笔怀三尺,揖我谓我臧。向来豪杰吏,治之以牛羊。我不忍敌民,教养如儿甥。荆鸡伏鹄卵,久望羽翼成。讼端凶凶来,谕去稍听从。尚余租庸调,岁岁稽法程。按图索家资,四壁达牖窗。揜目鞭扑之,桁杨相推掁。身欲免官去,驽马恋豆糠。所以积廪盐,未使户得烹。八月酾社酒,公私乐年登。遣徒与会稽,而悉走荻篁。吾惟不足遣,夙驾略我疆。邑西軱戾地,是尝婴吾锋。龈齕其强宗,彼乃可使令。夙夜于远郊,草露沾帷裳。入磴履虎尾,扪萝触虿芒。借问夕何宿,烟边数峰横。松竹不见天,蟠空作秋声。谷鸟与溪濑,合弦琵琶筝。税驾乱石间,岩寺鸣疏钟。山农颇来服,见其父孙翁。苦辞王赋迟,户户无积藏。民病我亦病,呻吟达五更。韵为诵书语,行歌类楚狂。举鞭问嘉禾,秣马可及城。惜哉忧城旦,不得对榻床。洒笔付飞鸟,北风吹报章。书回银钩壮,句与麝煤香。浮蛆拨官醅,倾壶嫩鹅黄。山气常蓊(外勹内盍),此物可屡觞。蓣药割紫藤,开笼喜手封。味温颇宜人,芼以石饴姜。举杯引药糜,咏诗对寒江。寄声甚劳苦,相思秋月明。我邑万户乡,其民资嚚凶。欲割以寿公,使之承化光。反以来寿我,中有吞舟鲸。铜墨俱王命,职思慰孤惸。何时赌一掷,烧烛咒明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