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4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38-239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诗人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色青青柳色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元二的深深依恋和牵挂。诗的前两句明写春景,暗寓离别。其中不仅“柳”与“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轻尘”“客舍”也都暗示了旅行的目的,巧妙地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后两句点明了主题是以酒饯别,诗人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情意。友人此行要去的安西,在今天的新疆库车县境,同时代的王之涣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形容,何况安西更在玉门之外,其荒凉遥远可想而知。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95-196页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颂古一百则。宋代。释正觉。不入世,未循缘,劫壶空处有家传。白苹风细秋江暮,古岸船归一带烟。
楼上。元代。刘秉忠。睡起重持金曲卮,要凭芳酒缓离思。醉魂屡作还山梦,吟兴多因寄友诗。千里波光风定后,一楼山色雨晴时。碧云望断佳人远,投树栖鸦已满枝。
书感。宋代。陆游。常记当年赋子虚,公卿交口荐相如。岂知鹤发残年叟,犹读蝇头细字书。出处幸逃千载笑,功名从负此心初。荒园落叶纷如积,日暮归来自荷锄。
小阁闲坐。唐代。白居易。阁前竹萧萧,阁下水潺潺。拂簟卷帘坐,清风生其间。静闻新蝉鸣,远见飞鸟还。但有巾挂壁,而无客叩关。二疏返故里,四老归旧山。吾亦适所愿,求闲而得闲。
黄山七景 其四 浮丘坛。明代。佘翔。仙坛高与白云平,呼吸翛然达太清。欲借浮丘珠树鹤,月明缑岭坐吹笙。
读曲歌八十九首 其五十九。清代。佚名。谁交强缠绵,常持罢作虑。作生隐藕叶,莲侬在何处。
晓至邬子驿。明代。李梦阳。湖夜乘风过,天明见驿楼。数家依独树,落日隐春洲。日抱越峰上,江奔吴徼流。姚源东水外,兵甲气还浮。
偶书。明代。黎彭龄。醉向金谷人,寝向铜街女。梦中守槐安,醒起衾仍布。功名虽一时,此道足千古。腐如鼠,威于虎。祢先生,挝大鼓。
奉和御製读五代史后唐史。宋代。夏竦。燕赵生奇士,仇方决志平。十年常竭节,一剑早知名。自取河南镇,终辞霸府兵。飞鹰昭庆路。穷达有高情。
别徐蘧如郡守。明代。黄公辅。交游宁事索形骸,此日那堪怅别怀。舟载民情波浩浩,鸟传骊语韵喈喈。邵江甘树长留润,铜岭閒云得偶谐。解组由来千古重,羡君我欲觅凡崖。
次题。宋代。王庭圭。桃花落尽春风颠,两翁并辔来翩然。入门下马看花发,仰攀绿叶窥青天。倚槛讴吟发清唱,终夕拥鼻鸣寒蝉。唐昌仙人识玉蕊,借月下看乘飞烟。明朝地上拾落粉,草间点缀如遗妍。狂思玉爪搔背痒,不可妄得麻姑鞭。归来欢欣应拍手,笑君骑马似乘船。醉后犹能作长句,半夜打门惊我眠。
岳阳晚兴(四首)。明代。叶子奇。落日秋天鸿雁,长洲烟水蒹葭。沅澧尚留兰芷,武陵难觅桃花。
次韵王待制读东坡诗兼述韩欧之美一首。宋代。喻良能。文章端与时高下,列国有风周有雅。建安气质混不伤,齐梁纷纷堪斗量。先唐诗人子韩子,落笔洗空千古士。篇章杼轴自己出,正派犹能传六一。作诗馀事真诗仙,骑麟被发何翩然。韵宽泛押入傍近,窄韵宜搜期押尽。钩章棘句未多郊,古讽新题宁数稹。五季诗流喜穿凿,蝉噪蛙鸣嗟众作。皇朝天人欧与苏,星凤初见人惊呼。醉翁句法到胜处。纡馀条畅今古无。铺张扬厉词藻挟,雅称金泥兼玉检。一篇妙绝庐山高,几首清新写郁陶。造化机缄富状汇,岂独文星南斗避。如何妄评味短长,自古群儿喜嘲议。雪堂羁穷如牧之,得非天欲昌其诗。平生古律三千首,无愧清风白雪词。才如太白更无敌,文似子长兼爱奇。江西宗派不足进,自郐以下曾无讥。流传海内皆珠玉,到处逢人俱愿学。不须酬唱说西崑,宋有欧苏唐有韩。二文邈乎其杖几,一编且诵苏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