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墓。宋代。王齐舆。儒生骨朽名犹在,高冢相望已乱真。只认夜深萤聚处,便应泉下读书人。
《儒生墓》是一首描写儒生的墓地的诗词,作者王齐舆是宋代文人。
中文译文:
儒生骨朽名犹在,
高冢相望已乱真。
只认夜深萤聚处,
便应泉下读书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儒生的墓地,传达了对儒生精神的赞扬和崇敬。诗开头以“儒生骨朽名犹在”表达了即使儒生的肉体已经腐朽,但他们仍然留下了名声和影响力。接着,“高冢相望已乱真”指出许多名儒的墓地相互靠近,形成一片错综复杂的景象,这也暗示了儒生思想的乱真状态,未被很好地承继。
诗的最后两句“只认夜深萤聚处,便应泉下读书人”表达了诗人希望儒生们能够在夜晚聚集灯火下,唤起他们在大地之下坚持阅读与研究的精神。这两句诗借夜深和萤火虫的形象,表达了对儒生们成为泉下读书人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简短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对儒生士人的敬意和对他们精神贡献的崇高评价。诗中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即真正的儒生者不仅仅是在现世活动,更是在灵魂的深处坚守着他们的理想和信念。
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其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儒生精神在历史长河中具有永恒的价值。同时,对于当代读者来说,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回溯与思考。
感事五首 其二。元代。刘崧。兵老匡山北,师移赣水滨。一行宁助桀,三户或亡秦。气压长蛇阵,魂消战马尘。纷纷犹杀掠,谁与吊遗民。
焦中昏黑豆田斜,犹望殷忧启帝华。句町路穷难渡马,蜻蛉川断不通槎。
关山月暗三年笛,草木风腥四面笳。庭际石榴红绽血,可怜犹是日南花。
后秋兴八首壬寅三月二十三日以后,大临无时,啜泣而作 其二。清代。钱谦益。焦中昏黑豆田斜,犹望殷忧启帝华。句町路穷难渡马,蜻蛉川断不通槎。关山月暗三年笛,草木风腥四面笳。庭际石榴红绽血,可怜犹是日南花。
郊祀庆成三首。宋代。任希夷。紫坛熙事乐高张,天胙皇家福简穰。六奏声中来象物,万灯明处望龙章。星珠月璧清宵丽,风马云车碧落翔。屡有诏书崇简约,只将诚意动苍苍。
丁未元日。元代。仇远。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閒身留泮水,归梦满湖山。雪冻蝗应避,春暄雁欲还。桃符随手写,祸福不相关。
安平县。清代。严烺。夜郎西上郁崔嵬,复岭连冈秋色开。雁背黄云穿絮去,马头白雨跳珠来。入山便觉芦笙韵,归路浑忘画角哀。指点疏林茅舍好,边城月出且徘徊。
送张无梦归天台。唐代。崔希范。孤云须信少常期,未作祯祥又欲归。霖雨祇宜滋大旱,山川终称养沈机。夜寒放意文章险,春尽平心笋蕨肥。若是蒲轮重到日,让辞牋表莫重飞。
杭山八景。宋代。章鉴。内史名题古钓台,高风凛凛势崔嵬。晚烟杨柳垂青缕,春雨桃花点绿苔。百尺丝纶波荡漾,一宗诗派水潆洄。何时来借閒灯览,涤尽尘襟万斛埃。
与李景和叙情。元代。陈钧。每因风景负幽期,聊折寒梅寄一枝。吴下阿蒙非旧日,郢中高曲即当时。听鸡走马君须努,附凤攀龙我不知。若使烟霞换台阁,孟郊韩愈自相随。
次同叔见寄二首。宋代。胡仲弓。归期何日卜,雁不到天涯。谤有书盈箧,愁无地种花。吟梅销旅况,刻竹记年华。心事凭谁说,凭栏数暝鸦。
皖山纸帐送宋居士。宋代。裘万顷。翦裁不惜楮先生,要护高人雪屋眠。只恐鹤书催起去,长留空帐北山巅。
太原。明代。赵进美。漠漠寒沙映戍楼,乱馀烽火未全收。天清句注连云起,木落汾河抱郭流。白草昼明吹角晚,黄榆风冷射雕秋。亦知万里轻行役,岁暮旌旗发旅愁。
太平州二首 其一。宋代。徐俯。便风击鼓太平州,斜日落帆大信口。二年两见黄山塔,平生不饮姑孰酒。
百字令。清代。曹贞吉。田光老矣,笑燕丹宾客,都无人物。马角乌头千载恨,匕首匣中如雪。落日苍凉,羽声慷慨,壮士冲冠发。咄哉孺子,武阳色怒而白。试问击筑渐离,此时安在,何不同车发。负剑祖龙惊掣袖,六尺屏风堪越。贯日长虹,绕身铜柱,天意留秦劫。萧萧易水,至今犹为呜咽。
宿窦使君庄水亭。唐代。白居易。使君何在在江东,池柳初黄杏欲红。有兴即来闲便宿,不知谁是主人翁。
怀寄彭城朋好十首之十王三。宋代。贺铸。试吏王文举,俄缠风树哀。明年道濉上,为尔一徘徊。
送何子温提刑奉使江东。宋代。张舜民。奉使江东知几春,此行重驾赤车轮。青绫故被留归我,白发祠郎便乞亲。老大岂堪愁桂玉,秋风依旧长鲈蒪。宦途出处何须较,且与庐山作主人。
小适园桃花忽开 其三。明代。王鏊。朝陵欲去更迟迟,还向花前举一卮。说与东风莫吹落,我行三日是归期。
小疾治药偶书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禦戎虚上策,治疾阙全功。安得如神禹,常行无事中。
次韵沈兴这税院岁幕即事二首。宋代。林表民。穿云时有一鸿声,唤雪风来冷更清,腊意未教梅萼老,春风先放柳条成。乱离每叹兵难戢,贫贱还忧道不鸣。节物一番空自好,暗添年纪却堪惊。
次韵和郭佑之双桔堂赵母寿时。宋代。戴表元。严亲不待高官秩,一刻欢娱胜千日,赵郎宦薄母八旬,自采芳甘充俎实。堂前酣酣双桔红,童儿见客笑满容。有田得耕我亦去,绣衣御史语生风。
洞山十咏·中峰。宋代。金履祥。高岩南下走群龙,两小源头合一峰。问道是中人不识,先生信善择中庸。
凌歊台六首。宋代。吴芾。簿书终日困拘挛,每到凌歊意豁然。千里日光斜照水,一川草色远连天。青山顶上玄晖宅,采石江头太白船。俱在目中浑可乐,何妨时复一扬鞭。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八解 其八。明代。宗臣。自与君相别,剪刀日夜利。君有云锦裳,吾当为君制。
琐窗寒 奉和司徒公寒食悼亡,次原韵。清代。徐釚。禁火清明,春归天上,空传佳丽。梨花飞雪,吹落阑干如绮。掩流苏、环佩姗姗,壁间遗挂生绡腻。剩千堆麝粉,子规啼煞。柳绵初起。遥睇。纱窗畔,恰宝镜尘封,瑶台迤逦。綵鸾飞去,红杏词添憔悴。怅蕉林、退食归来,返魂香冷薰笼倚。漫伤神,奉倩诗成,只裹珍珠泪。
牟献这提刑来杭纳婿庆予七十次韵二首。元代。方回。扁舟一水接湖杭,久别先生道德光。名子我方思右咳,隔邻公此选东床。彭聃上寿终澌尽,刘白同年各健强。梅子黄时雨如许,小留信宿共清觞。
六朝门。又吟。唐代。周昙。水影星光怪异多,不思修德事干戈。无谋拒谏仍轻敌,国破身擒将奈何。
赠汪水云。宋代。李吟山。青云贵戚玉麟儿,曾逐銮车入紫闱。王母窗前窥面日,太真膝上画眉时。沧溟六阔龙何在,华表秋深鹤未归。三尺焦桐千古意,黄金谁与铸锺期。
送王宗望罢宣城尉归京。宋代。梅尧臣。南土梅已黄,北人舟竞发。去意方若渴,望林殊未歇。言归向梁宋,独叹滞楚越。行闻拜卿属,恩下苍龙阙。
摸鱼子。清代。龚翔麟。弄轻桡、濯枝风外,笋芽长浸波际。看看荡入烟藻去,八九点鸥惊起。呼姊妹。听一片莺声、多在荷香里。争攀并蒂。渐霞散鱼天,月窥菱鉴,才转木兰尾。归来近,半霎柳根篱觜。小蛮窗未深闭。钗茸溜也还慵整。且向青觚添水。双蕖媚。爱插傍、灯前影射玻璃碎。好消翠蚁。有莲子冰调,鲤花鲙斫,伴取夜凉醉。
再次韵谢惠诗。宋代。陈造。小家茨竹即为堂,暇访深林索豫章。平日床头但周易,看人笔落便灵光。庳隆赋质嗟多样,良楛论材要当行。莫向黔娄问奇货,长沙舞袖可能长。
祥符寺得句。宋代。许必胜。安蔬自足慰平生,峰静松闲涧水平。山意悟时僧不语,落花声间梵音清。
中秋前两日别刘彦纯彭仲庄於白马山下。宋代。杨万里。忽忽离合梦非梦,续续谈谐眠不眠。莫道对床容昜著,试思分手几何年。长亭更放金荷浅,後夜谁同壁月圆。要得长随二三友,不知由我定由天。
寄渭州刘太保求市堪乘稳駃马。宋代。梅尧臣。有马齿加疲且劣,欲求中驷问将军。为言身老趋朝熟,只要驯良不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