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六首·其一。唐代。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0-122
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68-173
《塞上曲》这组诗当作于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载)。此前一年李白初入长安,此时供奉翰林,胸中正怀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本首诗即是组诗的第一首。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68-173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起首四句是说,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没有花草。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起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季(尤其冬季)的寒冷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第三句“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遍地闻笛,实际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是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这四句意脉贯通,一气直下,措语天然,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这两句是说,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五、六句紧承前意,既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击鼓,以整齐步伐,节制进退。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符合军中的生活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更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此两句则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也强。全篇只此两句作对仗,严正的形式与严肃的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末两句是说,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以上六句全写边疆生活的艰苦,若有怨思,末两句却急作转语,音情突变。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两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字与“直为”,语气斩钉截铁,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这是此诗点睛结穴之处。
本诗的结尾雄壮有力,与前面六句的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示如此卓绝的精神。此诗所以极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是因为有了前六句的铺垫。如果一开口就豪言壮语,转觉无力。这写法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不但篇法独造,对仗也不拘常格,自是五律别调佳作。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0-122
2、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43-244
3、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36-139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五哀诗五首 其四。明代。卢楠。有子有子骄且冲,两儿如玉垂琼英。花翻蛱蝶纨绮丛,意态婉娩双冥鸿。阿爷衔冤在网栅,汝心长望成永隔。桑树那忘白玉环,梦魂哭汝东山陌。呜乎四哀兮歌正苦,回飙萧飒吹庭树。
云松轩杂韵六首寄呈轩中诸君子 其三。元代。刘崧。引泉近注白云根,斸地新成翠竹园。为惜苔痕斜贴石,爱因松树特开门。
和黎惟仁得吴明卿书问次韵。明代。区大相。旧游吴质报音初,老大衡门物态疏。明月频悬千里梦,十年始得一行书。溪边拄杖寻鸥往,竹下幽亭载酒如。除却武昌鱼雁字,飞尘应不到君庐。
泉。宋代。王安石。宋兴古刹今长干,灵曜喜殿荒檀栾。二泉相望弃不渫,西泉尚絫三石盘。其流散漫为沮洳,稍集小砾生微澜。车泉土梗久蔽塞,穿治乃见甃甓完。道人慈哀波及远,沟荡两取合土山。山前灌输各自足,辘轳罢转井口闲。取遥比甘觉近美,与旧争冽知新寒。爞爞夏秋百源乾。抱瓮复道愁蹒跚。疾倾横逗势未足,嗟此善利何时殚。虑长易脆有大檀,伐坚羌庐窟孱颜。金多匠手肯出巧,风水千里安知难。没羽之虎行林间,箨龙失赋因藏跧。循除静投悲瑟瑟,映瓦微见清潺潺。三年营之一日就,有口共以成为欢。论功信可侈後观,何似当时万竹蟠。
杏园花落时招钱员外同醉。唐代。白居易。花园欲去去应迟,正是风吹狼藉时。近西数树犹堪醉,半落春风半在枝。
如梦令。宋代。范成大。罨画屏中客住。水色山光无数。斜日满江声,何处撑来小渡。休去。休去。惊散一洲鸥鹭。
暮草堆青云浸浦。记匆匆、倦篙曾驻。渔榔四起,沙鸥未落,怕愁沾诗句。碧袖一声歌,石城怨、西风随去。沧波荡晚,菰蒲弄秋,还重到、断魂处。
酒易醒,思正苦。想空山、桂香悬树。三年梦冷,孤吟意短,屡烟钟津鼓。屐齿厌登临,移橙后、几番凉雨。潘郎渐老,风流顿减,闲居未赋。
湘江静。宋代。史达祖。暮草堆青云浸浦。记匆匆、倦篙曾驻。渔榔四起,沙鸥未落,怕愁沾诗句。碧袖一声歌,石城怨、西风随去。沧波荡晚,菰蒲弄秋,还重到、断魂处。酒易醒,思正苦。想空山、桂香悬树。三年梦冷,孤吟意短,屡烟钟津鼓。屐齿厌登临,移橙后、几番凉雨。潘郎渐老,风流顿减,闲居未赋。
戏咏石榴晚开二首 其一。宋代。谢薖。靡靡江蓠只唤愁,眼前何物可忘忧。楝花净尽绿阴满,才见一枝安石榴。
过郑处士。唐代。白居易。闻道移居村坞间,竹林多处独开关。故来不是求他事,暂借南亭一望山。
为石龙吴簿写竹并题吴住岭南横浦。明代。乌斯道。大庾岭上梅花多,劳我梦思无奈何。昨日亲从岭头过,梅花不见空烟萝。回头岭下有横浦,翠竹娟娟照窗户。山云不起清风来,乱叶联翩似飞舞。横浦扬尘曾几年,独有此君经岁寒。况复春雷子孙长,何人不为停车看。我今陵水每追忆,貌得疏枝慰寥阒。不愁作伴无梅花,只保冰霜好颜色。
往年尝拜徐内翰外祖像追作此诗。明代。石宝。文章见说献麒麟,内苑年年翰墨新。帝爱贾生知治体,世传孙策好丰神。九泉别入修文馆,千载重宣作记人。书疏满堂凋落尽,不堪登拜为沾巾。
题高房山尚书著色山水。元代。倪瓒。白云孤鹤暮知还,晚泊钱唐看越山。珍重今朝重展卷,吟诗作赋北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