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途归石门旧居

下途归石门旧居朗读

译文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是难以抑制别离时的伤情。
就要告别您扬帆而去,离魂正萦绕着春郊的树丛。
此时我心中的郁结有谁知晓呢?真是有愧于当初承受您对我以国士相待的恩情。
为赏春我们一起在春城三月畅饮,每当迎接节候,我们一起接受王公贵族的宴请。
我常常羡慕您案上摆满素帛道书,那上面的朱字与素帛就像云霞在空中相映。
我也曾为学道而钻研道经与学仙,往往梦中都在仙山上游行。
总盼着有一天会得道解脱而玉,进入那壶中别有日月的仙境。
人生本来短暂,如花一样易于凋零,又如同这窗前钟山上的白云,飘忽聚散不定。
前次伤别是您去嵩山玉女窗访仙学道,归来时我兴奋地对您这洪崔仙子握手相迎。
隐居山,隐居寺,那里曾留下陶公当年炼丹修行的踪影。
当初我诚心诚意地攀登在那里,顿时觉得心旷神抬,恬然清静。
那里一些人己长寿得说不清自己的年龄,一个个肌肤如冰雪,还带着处子的面容。
自从我离开那里,一年年的发生了变化,但今天我还是能够将那一木一石辨清。
莫要悲伤今天的相别不能尽欢,我预料那里自有诗酒为东的朋友对我远接高迎。
石门就像《桃花源记》里描写的那样,到处是溪水绕着桃花。我要访问的人家也是不知有汉,有唐,更不知世间的情景。
不知从那里弄来的鸡肉、猪羊招待我,人家周围是一片片桑麻丛生。
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世外,有时又骑弯驾鹤,不知道他们的游踪。
有这么好的地方,我何必整天和那些权贵们打交道呢?费心巨力,即使能聚万贯家产也是徒劳无用。
告别您,长相思,往日的欢聚就像云散雨停。
要想知道我在此别离时心情有多悲伤,您可以看看那傍晚的杨柳在春风中依依舞动的情景。

注释

⑴按《太平府志》:横望山,在当涂县东六十里。春秋楚子重伐吴,至于横山,即此山也。实为金陵朝对之山。《真诰》称其石形瓌奇,洞穴盘纡,陶隐居尝栖迟此地炼丹,故有陶公读书堂、石门、古祠、灰井、丹炉诸遗迹。书堂今为澄心寺。石门山水尤奇;盘道屈曲,沿磴而入,峭壁二里,夹石参天,左拥右抱,罗列拱揖,高者抗层霄,下者入衍奥。中有玉泉嵌空,渊渊而来,春夏霖潦奔驰,秋冬澄流一碧,萦绕如练。观诗中所称隐居山寺、“陶公炼液”、“石门流水”诸句,知石门旧居,盖在其处矣。
⑵虞炎诗:“聚学从烟郊,栖遁事环荜。”
⑶五侯,五侯七贵,泛指达官显贵。
⑷《神仙传》:王烈入河东抱犊山中,见一石室,中有素书两卷。按:古人以绢素写书,故谓书曰“素书”。含丹者,书中之字,以朱写之,白者绢色,丹白相映,烂然如霞矣。
⑸江淹诗:“一时排冥筌。”闵赤如注:冥,理也。筌,迹也。言理、迹双遣也。一说:冥,幽也。筌,迹也。冥筌,道中幽冥之迹也。
⑹《汉书·郊祀志》:天子曰:“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颜师古注:“屣,小履。脱屣者,言其便易无所顾也。”《列仙传》:王子乔乘白鹤驻山头,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⑺《灵台治中录》:“施存,鲁人,学大丹之道三百年,十炼不成,唯得变化之术。后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
⑻《名山洞天福地记》:钟山,周回一百里,名朱湖太生之天,在润州上元县。五云,五色云也。
⑼玉女窗,在嵩山。洪崖,三皇时伎人得仙者。《广博物志》:青城山洞,周回二千里,昔洪崖先生服琅环之华而隐,代为青城真人。
⑽《因话录》:宣州当涂隐居山岩,即陶贞白炼丹所也。炉迹犹在,后为佛舍。
⑾《左传》: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
⑿桃花注水、鸡豕桑麻,比之秦人之桃源也。
⒀《庄子》:“翛然而往,翛然而来。”陆德明《音义》:“翛,音萧。徐音叔。李音悠。向云:翛然,自然无心而自尔之义。郭、崔云:往来不难之貌。”
⒁江淹《别赋》:“驾鹤上汉,骖鸾腾天。”
⒂七贵,泛指达官显贵。庾信诗:“惜无万金产、东求沧海君。”
⒃挹,即“揖”也。古字通用。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01-803

下途归石门旧居创作背景

  李白天宝九载(750)曾隐居在此石门,故称石门旧居,此诗为天宝十三载(754)在金陵时作。王琦注:“题下似缺别人字。”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曾认为此诗为李白逝世之年与吴筠诀别之作。安旗先生《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又认为是李白别其友人元丹丘所作。但都不能作为确论。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01-803

鉴赏

  此诗开篇云:“吴山高、越山青,握手无言伤别情。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村。”结尾云:“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可谓感人至深,然则别人之义却不见于题目。郭沫若先生曾褒扬李白性格中天真脱俗的一面,批评其看重功名的一面,而最后落脚在对李白临终那年写的《下途归石门旧居》一诗的诠释上。他对这首向来不受重视的诗评价极高,视之为李白的觉醒之作和一生的总结,说它表明“李白从农民脚踏实地的生活中看出了人生的正路”,从而向“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整个市侩社会”“诀别”了。

  全诗可分为三段,下面就逐段进行分析。

  诗的开头五句,是写李白与元丹丘在茅山告别的情形。“吴山高,越水清。”这是点出告别的地理环境,在吴山越水之际。此地应指的是茅山(在今江苏句容县),而不是横望山(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六十里)。因茅山在东汉以来,就是道教的圣地和中心,而且在吴山越水之间。南朝道士陶弘景所隐居之地,据《南史》本传中说是在“句容之句曲山”,即茅山。《弘志句容县志》中记载,陶弘景的隐居之所和炼丹之处也都在茅山。元丹丘在天宝末到江东访道,当在茅山而不是横望山。此五句说,在吴山越水之间的茅山,李白紧紧握着老友元丹丘的手,在默默无言地告别,马上就要乘船离去了,但是他的心还萦绕在老友的身边不忍离去,河岸边但见烟绕郊树,情景凄迷,一派黯然伤别的气氛。

  这对交情深厚的老朋友,在无言泣别之际,几十年交往的情景,都油然涌向心头。以下十四句是他们对往事的回忆。

  首先是李白和元丹丘在长安交游的回忆。元宝元年(公元742),元丹丘入长安为西京大昭成观威仪,他曾通过玉真公主(唐玄宗的御妹)将李白推荐给唐玄宗。玄宗一开始像对国士一样对待李白。李白初到皇宫被召见时,玄宗皇帝“降辇步迎,如见园、绮。……遂直翰林,专掌密命。”(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李白对元丹丘这一推荐之恩,终生都不会忘记的,所以在这首赠给元丹丘的诗中,首先就提到这件事。当时二人同在长安。春天,他们一同在长安酒市中饮酒;年节时,他们又一丽封王公显贵家里去赴宴。接着又回忆他们一同求仙学道的事。李白非常羡慕元丹丘道书满架,素书满案。在洁白绢素上写满了朱色的字迹的道经和符箓,在李白看来竟如霞光一样的灿烂。“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这段文字是李白当时热衷道教神仙的忠实写照。“穷冥筌”就是探索成仙得道的奥妙和绝窍。“脱屣’是说抛弃尘俗的牵挂,就像脱去鞋子一样,不值得留恋。“壶中”句是引用了一则道教神仙故事。有一个叫施存的人学道,邂见一个叫张申的老人。此老人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能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可宿壶内。此人自号为“壶天”,别人称他为“壶公”(见《灵台冶中录》,《后汉书·费长房传》亦载此事,文字有所不同)。这里“壶中”指的是不同于人世间的神仙世界,所以说是“别有日月天”。李白为什么这样热衷于神仙道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在人间“行路难”,“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在政治上遭到惨重的失败才不得不遁入道流。另一方面是道教的神仙世界,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对于在现实中遭受挫折,受到压抑的人们,道教的神仙世界无疑是他们展现精神自由的理想天国。在这里他们受伤的心灵可以得到慰藉,疲惫的身心可以暂时得到休息和恢复。

  从“俯仰人间”以下四句,写的是李白与元丹丘从嵩山分别以来到今日茅山相逢的经历。“易凋朽”句,是感叹人生时光易失,二人相别之久;“锺峰五云”句是即目抒情,同时以青山的不朽感慨人生的易朽。“锺峰”是指金陵的锺山,茅山离金陵不远,晴日镳山在茅山可见。“五云”是指茅山的五云峰,二峰在元丹丘茅山的隐居处的窗口上即目可见。“玉女窗”是嵩山峰顶上的一处名胜风景,此处代指嵩山。“洪崖”是道教中的仙人,此指元丹丘。开元中,李白曾从元丹丘在嵩山求仙学道,他们曾一同游过嵩山上的玉女窗等风景名胜。后来二人就分别了。如今他们又在道教名山茅山上会面怎能不令人把手高兴呢?以上是本诗的第一段,写李白与元丹丘在茅山告别的情景,并回忆了几十年的友好交往,二人在长安的交游,一同求仙学道具的经历,昔日从嵩山分手,今日在茅山重逢等种种情景。

  从“隐居寺”至“遥相待”十一句,是本诗的第二段。描写回忆李白与老朋友见面、重游茅山的情景和感慨。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陶公是指道教茅山宗的开山人陶弘景。他曾在茅山长期隐居炼丹。隐居寺,隐居山自然都是在茅山。此句中的陶公,当也有暗喻元丹丘的意思,说他在茅山修道炼丹。“灵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此二句是说李白年轻时曾攀登过茅山,那时是步履轻健,如走平地,觉得非常轻松。言外之意是说自己的腰脚如今已大不如昔了。“数人不知几甲子,昨来犹带冰霜颜。”此二句是指此次重见面的茅山几个老朋友,他们如今也都是满头霜雪,鬓发皆白了。“几甲子”,即几百岁之意,一甲子是六十年。说不知道他们有“几甲子”,是故意神而奇之。犹如说他们是“老神仙”,不知道他们有多大岁数。“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识所在。”此二句说,我离开这里的年岁已久,虽然时过景迁,许多地方和景物都改变了模样,但是,对以前的旧游处,我还是能清楚地辨认出来。郭沫若将“如今了然识所在”一句,解释成“表明李白是觉悟了,要和一切迷信幻想脱离了。”(《李白与杜甫》第91页)这显然是望文生义,是不符合此诗原意的。“别君莫遭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意即这次重游虽然时间仓促,旋即告别,君莫要因没有尽欢而感到歉意,在我未来之前你就早做好了迎接我的准备,你的好客之情我是早就予料到的。

  从“石门流水”以下的十二句,是本诗的第三段。写李白辞别元丹丘将要回到石门旧居的情况和感想。紧扣了此诗的题目,《下途归石门旧居》。石门竟在何处?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清人王琦说此诗中的石门在横望山。我们不同意他的说法。冲国叫石门和石门山的地方甚多,有十几处,在李白的诗中就有丘家中去,也不会将朋友的家说成是自己的旧居。鲁郡石门,薄李白东鲁的家很近,极有可能有旧居在那里,但与此诗中所写的石门不合。诗中写道:“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诗中的石门,显然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翻版“不知”二句,显然是《桃花源记》中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改写。李白所说的“秦人家”当是指桃花源一类的避世之所,决非是他,鲁郡故居附近的石门山。而应是李白所一直艳羡的南朝山水诗人所最喜游览的永嘉石门。“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喷壁洒素雪,空潆:生昼寒。”(《送王屋山人魏万至王屋》)这个永嘉石门的所在地,就是道书中所谓的“元鹤洞天”、“乃三十六洞天第三十”(《浙江通志·处州·青田县》)的道教胜地,又是谢灵运笔下的名胜之地,当然也是李白所向往的世外桃源了。所以诗中说;“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就是说他要逃遁世事,远离人间,乘鸾驾鹤,远远地飞向神仙世界。所以说,诗中的石‘门,不可能是他东鲁故家附近的鲁郡石门,而只能是桃源仙境、门,不可能是他东鲁故家附近的鲁郡石门,而只能是桃源仙境、神仙洞天的永嘉石门。

  这样,诗题中的“下途”二字也好解释了,就是离开茅山李一自所要去的下一站,就是永嘉“石门旧居”,因李白多次在浙东漫游,永嘉石门也有他的旧居,是极可能的。“何必”二句,显示李白藐视权贵、轻视富贵的思想,表现了李白受道家影响所形成的旷达超脱、不受外物所役的自由人格。可以说这是道教影响,所给予李白的积极面。

  “揖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云游”一句,郭沫若解释说“这不仅是对于吴筠的诀别,而是对于神仙迷信的诀别。……更可以是说对于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整个市侩社会的诀别。”(《李白与杜甫》第98页)这样解释虽可以拔高李白的思想境界,但可惜大违诗人的原意。李白的意思不过是与老朋友元丹丘揖别而去,从此他们就像云飞雨散一样,天各一方,彼此只有两地长相思了。仅此而已,并没有与道教神仙、与市侩社会诀别的微言大义。因为在魏晋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道、释三教的思想就像是思想血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流动在每个中国文人的血脉里,只不过各种思想成分的比例在各个人身上不同罢了。或者是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各种思想在他心中的地位,发生了此涨彼落或彼涨此落的变化,但决无完全向某一思想诀别之说。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正如李白此诗最后二句所说。“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这本来是说他相思别离之情思,绵绵不绝,如同春天的柳丝一样坚韧,不易折断。我们也可以借此解释,说他对道教的感情,就如绵软的柳丝一样的细长坚韧,是很不容易折断的。尽管在他的晚年对道教的神仙迷信确实有所觉悟,但他对道教仍还是一往而情深。

参考资料:

1、葛景春著.李白思想艺术探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02:363-368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朗读
()

猜你喜欢

圣贤在世龙行天,出处何至为物牵。
後人竞作驹伏辕,未死奄奄如九泉。
郫孙公者山泽僊,巉岩玉骨寒入肩。
哦诗调苦乱嘒蝉,燥墨瘦字丑不妍。
()

几日层城春漏泄,小槛调莺,宛转新柔舌。好梦不堪春后说,空林犹有啼鹃血。

兰麝罢熏山枕热,酒醒阑干,满面杨花雪。羌管有情吹不彻,乱云过影中庭月。

()

山郭推篷见,钟声出峡闻。岩扉晴拂雨,洞口晚留云。

谷响传樵语,江空饮鹿群。归来看屐齿,犹带落花薰。

()

风搅晴空日色和,柳花故故恼诗魔。绣床渐觉香毬满,渔艇初疑雪片多。

随意飞来无定著,捲春归去欲如何。颠狂到底风流在,又化浮萍漾绿波。

()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梧云初暗露,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徘徊今夜月,孤鹤正南飞。

()

久雨妨好春,朝暮无休息。出门欲有行,苔滑泥馀尺。

四望人烟稀,千山鸟声寂。饕寒不肯归,青帝觉无力。

()
有牲在绦,从以骍牲。
或肆或将,有洁其俎。
神嗜饮食,铋铋芬芬。
莫腆于诚,神其顾歆。
()

驱车兮与马,蹇吾行兮胡为乎在中野?登彼兮崇丘,下茫
茫兮九州,思君子兮不得与驾以游。
山有出云兮木亦有柯,我将归兮忧之如何?登青丘,有怀

()
十月瑞庆节,真人降中天。
万国葵藿心,虔祝一炉烟。
龙图凤历等乾坤,睿算弥隆亿万年。
()

焦山东,金山西,金山排霄南斗齐。天将三江五湖水,并作一江字杨子。

来从九天上,泻入九地底。遇岳岳立摧,逢石石立碎。

()

九十春光,看飞絮、凭空潇洒。昼渐永、短红长绿,香飘兰麝。

寂寞燕归芳草岸,凄凉烟锁斜阳下。怎风轻云淡养花天,都催谢。

()

前殿欣观六礼成,千门容物动班迎。欢声欲满双龙阙,春色先归五凤城。

拟向宫闱歌燕喜,敢期帏幄被恩荣。行看宝祚开兰戺,愿托华封祝泰宁。

()

沙堤杨柳绿阴凉,倾盖华堂尽几觞。潮涨浮槎归路渺,满天离思度沧浪。

()

湖头雨过树如荠,落日祇林一杖藜。渔唱半归孤屿外,钟声已过断桥西。

浮生始觉迷初地,往事谁堪问旧题。尚喜中天台百尺,可容元度独攀跻。

()
如何天与出尘姿,不得芳名入《楚辞》?春后春前曾独采
,江南江北每相思。
微云淡月迷千树,流水空山见一枝。
拟折赠君供寂寞,东风无那欲残时。
()

面面晴峦锦绣重,太虚元气浥空蒙。高斿下来神鸡吉,锡福从教海宇同。

()

山云叆叇节初暄,景色清明春水涟。谷鸟喜鸣花沐雨,岩猿悦跃树笼烟。

仙家麦饭云蒸熟,旅馆薇美气育鲜。最好满川浑似锦,涨溪新水印晴天。

()
里中诸老皆公识,破戒相过问故人。
顾我那能来重客,知公不薄少年新。
()

去岁朝天报政成,恩沾雨露复专城。京华耆旧推文翰,村落老翁知姓名。

尘土半生蝴蝶梦,云山三月子规声。一琴一鹤重来郡,多少居民出郭迎。

()

夭桃临水自照,翠竹梢云半斜。燕掠城头山色,莺啼东岸人家。

()

斜日侵帘上玉钩,檐花飞动锦文浮。
湖光写出千峰秀,天影融成十里秋。
翠鹬翻风窥浅水,片云随意入沧洲。

()
多谢天公佐好晴,只今载酒作郊行。
飞花恋客閒中意,远笛吟春景外声。
已把物情归幻相,且将足力趁浮生。
南堂办得休休计,燕雀充庭亦贺成。
()

半载幽思孰共怜,几番愁梦倍凄然。人间亦有伤怀者,未必钟情似我坚。

()

南阳偃息养衰颜,天暖风和近楚关。
欲少祸时当止足,得无权处始安闲。
心怜好鸟来幽院,目送微云过别山。

()

世事何曾有到头,此心安处便休休。田园竟老陶元亮,乡里谁如马少游。

乐施轻财知气概,飞觞举白见风流。吁嗟四十年前梦,追怆经行泪莫收。

()

妾住在长干,离居岁欲阑。洞庭归客少,浦口去人难。

雨落吴天暮,云横楚岫寒。含情何所待,憔悴碧江湍。

()

传闻归路尚盘桓,南国人将傲吏看。不为老亲宁作尉,更缘瞻母早休官。

潘舆拟借甘棠祝,莱綵新裁薜荔寒。此日交游情倍切,苦吟重忆别离难。

()

使君朝北阙,车骑发东方。别喜天书召,宁忧地脉长。

山行朝复夕,水宿露为霜。秋草连秦塞,孤帆落汉阳。

()

将谓如庐阜,因迂数里行。
问俱无古迹,来等慕虚名。
借榻眠难熟,逢碑眼暂明。

()

乐丘遥枕暮云寒,一日全归事最难。赢得墓前新石在,铭文留与后人看。

()

屋下疏流水,屋上列青山。先生跨鹤何处,窈窕白云间。采药当年三径,只有长松绿竹,霜吹晚萧然。举酒高台上,仿佛揖群仙。
转银汉,飞宝鉴,溢清寒。金波万顷不动,人在玉壶宽。我唱君须起舞,要把嫦娥留住,相送一杯残。醉矣拂衣去,一笑渺人寰。

()

越女收龙眼,蛮儿拾象牙。长安千万里,走马送谁家。

()
金门待漏马嘶寒,月落宫墙未晓天。
争子莫教容易扫,恐伤一片惜花心。
()
风流何处有崔庐,委曲此君为我模。
草梦枕仙幽意在,烛奴灯婢故情疏。
偶人飘荡泥何恨,居士神通木谩书。
叶可作冠聊复尔,恨为如意亦何如。
()

有客磊落江海情,袖中取笛时一鸣。初闻浪捲水龙咽,静听铁击珊瑚声。

汉戍三秋泣沙碛,胡雁中宵悲月明。感时去国意无那,折柳落梅能自生。

()

秋风凋众叶,桂树晚应开。几日空深院,清香伴碧苔。

拂衣人共觉,移席雁初回。念独能为客,看花是再来。

()

楚天如梦,冷清清、飞入半湾斜照。枉渚回汀,三十六、一曲一波肠绕。

水约裙拖,风催簟卷,遣尽闲怀抱。骚魂何许,愁根种满香草。

()

江城雾树远相连,半是龟蛇隔岸烟。渐减寒衣回暖后,独逢人日落梅前。

沧洲结社留吟稿,红袖凭楼费酒钱。彩笔还时歌扇歇,旧游唯向梦中传。

()

曹刘不免死,谁敢负年华。文士莫辞酒,诗人命属花。

退之如放逐,李白自矜夸。万古忽将似,一朝同叹嗟。

()

仙人海上来,驾言游苍冥。乃逢浮丘伯,驻之紫霞城。

凤凰不可招,梧桐何青青。焉知碧山月,期子待吹笙。

()

鲜支形相小,石罅解蟠根。香凑芝兰室,居便水月村。

()
生平酌与吟,谁是见君心。
上国一归去,沧波闲至今。
钟繁秋寺远,岸阔晚涛深。
疏放长如此,何人更得寻。
()

一雨初收细细凉,碧云西畔见残阳。
归期只觉刀头远,别恨偏教带眼长。
梅驿使稀谁托信,蕙盘烟冷不成香。

()
倚楼极目思无涯,溪上幽居似浣花。
未信年华欺客鬓,也知春色到邻家。
柳塘汗漫生新水,桃径参差叠绛霞。
欹枕竹床浑欲梦,不禁啼鸟隔窗纱。
()
皖上相逢昔少留,登楼隐几听鸣鸠。
山峰游处今何在,溪水流来此有不。
就食四方甘不击,为生一世信长浮。
共知局促京沙里,回首当时始觉羞。
()

一别动经年,相思隔远天。秋怀闻雁后,春梦落花前。

朗澈黄山月,清吟白马泉。何时重把麈,樽酒茂林边。

()

晚慕玄真与季真,床头金尽不忧贫。
六如偈简常持念,四勿箴佳最切身。
古有德衰年亦暮,今谁齿宿意犹新。

()

亦有渔人出钓矶,江鱼得似海鱼肥。无端忽作张郎想,不到秋风也忆归。

()

韩干画出曹将军,干惟画肉犹逼真。昂藏四顾欲飞去,老奚安知马有神。

想当此马未画时,朝刷吴越暮燕秦。顿辔长鸣风动地,不数骅骝与骐驎。

()

经台西峙五台东,白阁阴森紫阁融。群山罗列重云外,圭峰拱立碧天中。

()

长悬青紫与芳枝,尘刹无应免别离。马上多于在家日,

樽前堪忆少年时。关河客梦还乡远,雨雪山程出店迟。

()

雨洗槐枝绿放黄,可人秋色孰担当。天风打扫青云路,吹送双飞折桂郎。

()

山深地僻尘嚣隔,斜荫茆堂百尺松。石壁有斑凭雨凿,柴门无钥倩云封。

盘岩曲磴留麋迹,绕砌平沙印鹤踪。梦觉南窗何所事,独吟独酌尽从容。

()
周家天球祗一只,张家今有双白璧。
前称紫薇後文昌,衙官二陆仆两唐。
金章玉句迭清锵,天孙云机织锦裳。
松心竹节争老苍,冰壶水镜明秋霜。
()
梧桐生高冈,上有朝阳枝。
凤从南方来,览煇面下之。
一鸣寒暑平,再鸣风雨时。
啾啾百鸟群,振翼长追随。
()

莫笑当年梅子真,区区吏事走风尘。风尘自是南昌事,谁识庵中不动人。

()

绝壁衔飞阁。倚寒空、嶒嵘窈窕,是谁雕琢。六代兴亡如逝水,烟冷千寻铁索。

梦不到、乌衣帘箔。结绮临春歌舞散,大江流、尚绕青山郭。

()

白发因缘短犊车,可怜小德外家无。蚌生珠后何嫌老,凤有毛时亦自殊。

会看伯仁兴络秀,不妨节信论潜夫。刘生谁谓难成事,将相从来有种乎。

()

脉脉情何似,微微一两蝉。夏云高岭没,秋气草堂先。

鹤怨初残梦,鸡鸣欲曙天。年来多肺病,彻夜不成眠。

()

峙苍古洞偶一至,石作天风海涛势。将崩未崩压人顶,扰扰蛟龙塞天地,忽闻春雷殷有声,石屋以外飞泉鸣。

訇然玄关昼不扃,扪苔拄竹衔尾行。半空斜掠蝙蝠翎,扑我炬火如繁星。

()

我生本无生,安有六十五。
生来逐世法,妄谓得此数。
随流登中朝,失脚堕南土。

()
风撼芙蕖入座香,水轩闲坐趣何长。
相怀不是人间景,隔岸归禽噪晚凉。
()

至日春云,万般祥瑞朝来奏。太平时候。乐事家家有。
玉指呵寒,酥点梅花瘦。金杯酒。与君为寿。只愿人长久。

()

光拂星榆,轮高金掌,暮烟飘尽澄空。素娥幽恨,霜艳洗铅红。醉把摩云妙手,教纤翳、不点青铜。知多少,天高露冷,争占九秋风。
歌钟。邀胜侣,园攀琼树,帘卷珠宫。算庾楼吟赏,今古应同。多谢秦娥绝唱,声声为、飘入云中。留仙住,莫教清影,容易转梧桐。

()

章、皆雷老人宾馆,三月二十八日也谷雨*晴,柳风吹暖,春在绿阴深处。

青鸟传书,羽仙清道,天香暗满窗户。

()
溪山隔岸好,风雨过桥危。
何似高楼上,停云且赋诗。
()
白昼俯层台,千山万山月。
若不犯高寒,安知此奇绝。
()

风急云轻鹤背寒,洞天谁道却归难。

千山万水瀛洲路,何处烟飞是醮坛。

()
悠悠心厌出江沙,过得丘亭转落斜。
村店自知行客倦,劝尝新酒卖甜瓜。
()

溪交流兮谷幽,山作屏兮层丘。
木偃蹇兮枝相谬,皇胡为兮于此留。
蔼冠佩兮充庭,洁芳馨兮载陈。

()

两度吴门值岁移,风光如约兴难支。春来客里无多日,人别天涯又及期。

彩胜喜看红锦灿,椒盘空系白云思。梅花有意怜孤寂,旋放清香入酒卮。

()

瑶池先进汉江卮,转眼增筹十载期。初拟高盟循洛下,那知清宦隔天涯。

三台元属君家旧,七帙犹耽吏隐奇。尔不负丞丞负尔,铜龙应有御音驰。

()

触热客行苦,惊心秋色新。友生那可仗,僮仆岂相亲。

已说逢迎少,胡然道路频。侬非红粉辈,君是白头人。

()
追随城西园,残暑欲退席。
夜凉雨新休,城谯挂苍璧。
佳人携手嬉,调笑忘日夕。
刘侯本将家,今为读书客。
()

藻烟布地不须芟,云鸟依人著隐衔。
雨歇江干流一裛,风平树杪没孤帆。
冬深蜃岛天长黑,潮入渔汀水不咸。

()

浔阳江上无毡客,别后音书杳未通。蕉鹿定应邻左计,莼鲈端是待西风。

谩怀离思人犹远,欲寓吟情句未工。朝列鹓鸿问消息,一笺莫靳寄诗筒。

()

令君初下车,随车一丈雪。嗣岁麦有秋,远近总驩说。

继此三周星,风雨常应节。老天锡贤侯,不遣民望觖。

()

白浪掀天万丈飞,夕阳闪闪动渔矶。有钱家始煨红芋,无罪人多著赭衣。

但听狂风连日吼,难逢零露见朝晞。台阳咫尺偏殊俗,三熟犹闻稼穑肥。

()

春愁积。一片角声清急。天上佳期无信息。行云何处觅。

静掩流苏帐额。还似见伊颜色。梦破五更风瑟瑟。纸窗凉月白。

()

三万六千刻,四千三百时。
不思人事汩,只怪岁华驰。
拚命尝因道,忘家亦为诗。

()

高士不羁世,颇将荣辱齐。适委华冕去,欲还幽林栖。

虽怀承明恋,忻与物累暌。逍遥观运流,谁复识端倪。

()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
江流一直还一曲,淮山一起还一伏。
江流不肯放人行,淮山只管留人宿。
老夫一出缘秋凉,半涂秋热难禁当。
却借楼船须流下,逆风五日殊未央。
()

仙穴逢羽人,停舻向前拜。问余涉风水,何处远行迈。

登陆寻天台,顺流下吴会。兹山夙所尚,安得问灵怪。

()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
壬戌同登日,秋崖尚见之。
王家子敬字,谢氏惠连诗。
乡校六龙渡,宗盟七桂枝。
残碑麟笔绝,后死叹吾衰。
()
珍重徐斯远,兹行岂漫游。
过江探禹穴,下水到严州。
损益观其友,渊源问所由。
我居如有絷,君去莫能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