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道会饮。宋代。邵雍。众人之所乐,所乐唯嚣尘。吾友之所乐,所乐唯清芬。清芬无鼓吹,直与太古邻。太古者靡佗,和气常絪纭。里閈旧情好,有才复有文。过从一日乐,十月生阳春。洛阳古神州,周公尝缕陈。四时寒暑正,四方道里均。代不乏英俊,号为多缙绅。至于花与木,天下莫敢伦。而逢此之景,而当此之辰。而能开口笑,而世有几人。清衷贯金石,剧谈惊鬼神。天地为一指,富贵如浮云。明时缓康济,白昼闲经纶。莫如陪欢伯,又复对此君。商於六百里,黄金四万斤。不能买兹乐,自馀恶足论。接{上罒下离}倒戴时,蟾蜍生海垠。小车倒载时,出翁归天津。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以露雾风烟月晴雨江山雪为题咏梅十首 其七。元代。周巽。微雨落寒梢,楼前绿珠坠。霏霏湿琼琚,暗滴湘娥泪。
白受采。唐代。无名氏。皛皛金方色,迁移妙不穷。轻衣尘迹化,净壁缋文通。沙变蓝溪渍,冰渝墨沼空。似甘言受和,由礼学资忠。皎洁形无定,玄黄用莫同。素心如可教,愿染古人风。
朱明曜真仙人京,太守入山天乐鸣。洞天日月一沐浴,碧鸡红翠生光明。
天教太守主双岳,神君元是长庚生。药市酒田暮治事,琪花瑶草朝省耕。
次和惠州王子千太守初入罗浮宿冲虚观用东坡同子过游罗浮韵并以为寿。清代。屈大均。朱明曜真仙人京,太守入山天乐鸣。洞天日月一沐浴,碧鸡红翠生光明。天教太守主双岳,神君元是长庚生。药市酒田暮治事,琪花瑶草朝省耕。仁爱使民尽眉寿,岂徒一身聃与彭。东浮西罗恣攀陟,车轮蛱蝶同身轻。鲍女飞猿尚蹩躠,葛公哑虎徒狰狞。铁桥自可到银汉,玉柱何用探金庭。踏穷四百三十二,一峰一峰图且经。泉源福地置飞阁,真一法酒留丹铭。金马且复隐星宿,玉蟾岂必辞公卿。冲虚玉简多秘祝,先为苍生求太平。
野望二首 其二。清代。陈忠平。徘徊丘壑上,不为羡渔樵。游屐印孤石,吟眸放九霄。水穷舟自远,云起鹤相招。欲驾长风去,蓬山横一箫。
寄玉溪林逢吉六首。宋代。戴复古。问君那向城中住,赖有清风濯市尘。门外数根杨柳树,细看别作一家春。
吴中春感次韵。元代。韩奕。桃李于人强自开,江城寒食客归来。宫蛙鸣处空存冶,野鹿游时尚有台。春事梦中三月破,繁华去后几时回。流传庾信《江南赋》,不信当年事可哀。
夏景园庐。唐代。韦应物。群木昼阴静,北窗凉气多。闲居逾时节,夏云已嵯峨。搴叶爱繁绿,缘涧弄惊波。岂为论夙志,对此青山阿。
赐藕。明代。李东阳。只向名花看画图,忽惊仙骨在泥涂。轻同握雪愁先碎,细比餐冰听却无。郭北芳菲怀故里,江南风味忆西湖。渴尘此夜消应尽,未羡金茎与玉壶。
下方山诗。南北朝。何逊。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元符亲郊五首。宋代。仁宗。无为靡远,深厚广圻。祭神恭在,弁冕兗衣。粢盛岂美,明德声辉。以祥以佑,非眇声析。
甲辰送淮东黎漕趋朝二首。宋代。李曾伯。始焉来此学分弓,定计初筵画诺中。击楫少能思祖逖,同舟多赖有娄公。老怀不奈周南滞,佳客今成冀北空。天上故人如见问,为言憔悴已成翁。
福帅生朝二首 其二。宋代。张元干。金貂赫奕照来仍,雅意诸郎以寿称。矍铄仪形千岁鹤,扶摇风力九霄鹏。黄云䆉稏人皆醉,丹荔芳敷俎正登。请看君侯高阁宴,层梯无用一枝藤。
曾涤生师奉命督师江南 其一。清代。赵树吉。百战孤军在,临危用乃神。诸侯皆秉钺,圣方自知人。兵气缠吴会,天威仗老臣。诏书信勤恳,喜极欲沾巾。
题陆丞相祠。明代。佘翔。不见南朝帝子家,灵祠犹锁旧烟霞。龙从玉玺沉沧海,星陨厓门扈翠华。风雨长嘶天外马,英雄谁斩泽中蛇。即今边将平沙漠,精爽无劳咽暮笳。
飞来寺留题。明代。邓云霄。廿年湖海漫夷犹,频过飞来忆旧游。往日僧徒还岁月,重来陵谷变春秋。犀沉猿去名空在,洞古云深境自幽。欲识西方真面目,寒潭不与峡江流。
赠溧水崔少府。唐代。杜荀鹤。庭户萧条燕雀喧,日高窗下枕书眠。只闻留客教沽酒,未省逢人说料钱。洞口礼星披鹤氅,溪头吟月上渔船。九华山叟心相许,不计官卑赠一篇。
感遇二十五首。宋代。张耒。穰侯抵关中,颇畏诸侯客。搜车计已迟,终困范公策。庸夫吝富贵,百计私自惜。势移祸败至,智巧竟何益。至公览英俊,苴补乃无隙。请看桑林饿,亦脱赵子厄。
将归二首。宋代。苏辙。为客不满岁,还家见两孙。遥知临竹户,相对引瓢樽。老罢那嫌瘦,心宽尚喜存。风波随处有,何幸免惊奔。
石湖秋泛同段户部子辛文太史徵仲。明代。王宠。濩落类庄瓠,沿洄依孔桴。冥心委江海,屏迹逃人徒。鹤厉申独往,蠖屈谢当途。持此百年操,居然山泽癯。两贤顾同调,枉楫临家湖。骈筵属秋序,啸侣遘元夫。初旭泄云翳,落景鲜霞铺。重霖豁朗霁,商气集高梧。南陵绚丹碧,北渚冒菰蒲。瑶甍递隐见,羽节时有无。陟岘礼精室,乘峰眺名郛。神超礼自逸,世往迹与徂。吊古指游鹿,欢今怀过驹。请君谢天伐,毕虑收桑榆。
送林观察备兵金衢。明代。徐熥。使节翩翩浙水过,东山那许久蹉跎。一门剑履闽中少,百将櫜鞬越绝多。露布星驰官负弩,霜台月满士横戈。九重正尔资筹算,无暇寻仙访烂柯。
依前韵奉送才元和甫使北。宋代。司马光。析木带天津,会星随去人。扬旍逾绝漠,负弩候前尘。出塞风霜苦,归涂杨柳春。会书专对美,烨烨满秋筠。
诸生夜坐。明代。王守仁。谪居澹虚寂,眇然怀同游。日入山气夕,孤亭俯平畴。草际见数骑,取径如相求。渐近识颜面,隔树停鸣驺。投辔雁鹜进,携盖各有羞。分席夜堂坐,绛蜡清樽浮。鸣琴复散帙,壶矢交觥筹。夜弄溪上月,晓陟林间丘。村翁或招饮,洞客偕探幽。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缅怀风沂兴,千载相为谋。
悼倪尚书。宋代。卫泾。入馆论心旧,同朝托契长。鲈乡各归去,鸥水久相忘。正喜山中隐,俄传橘里藏。遗铭最奇绝,读罢泪淋浪。
步月。宋代。韩维。初阳夺残凛,和气不待春。况兹华月白,光彩清路尘。整我巾与屦,迢遥步城闉。仰观众星色,收芒避孤轮。虚无一境间,岂复知吾身。嗟哉御风者,有待奚足珍。
宫词 其八十六。宋代。周彦质。三卫千官侍冕旒,君王郊祀款圆丘。彩棚夹路瞻天表,一半珠帘上玉钩。
谒金门。宋代。刘辰翁。娇点点。困倚春光欲软。滴尽守宫难可染。浓欺红烛艳。寂寂露珠啼脸。翠袖不禁风飐。芳径相逢惊笑靥。日长初睡转。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宋代。梅尧臣。云中峰午午,潭上树亭亭。久作大梁客,贫留小阮醒。滩愁江舸涩,祠信楚巫灵。日暮渡头立,山歌不可听。
过五羊有感。明代。林廷选。三年梦绕五羊津,重到秋风起白蘋。在昔繁华付流水,而今寂寞问苍旻。沈鱼过雁皆知我,碧海丹山自可人。为语贪泉何日竭,庶令清惠泽斯民。
逍遥咏。宋代。宋太宗。逍遥密化道希夷,宗习群充我咏之。应是有情听譬谕,莫教虚度悟参差。深穷动静宜消息,恻隐玄元善所为。性识更能通幻梦,恬然存相似生知。
次韵季弟善权阻雪古风。宋代。李纲。岁晏江南三尺雪,奕奕瀌瀌遂连月。意浓岂是天纲疏,势重便疑坤轴折。溪行小艇碎琼瑶,自胜缟带随车辙。暝投兰若寄僧房,更觉千岩鸟飞绝。忆昔宣和全盛年,嘉瑞应期来自天。千官朝贺未央里,仰视龙尾垂蜿蜒。珠树莹煌青琐闼,玉花浮动苍龙阙。但将歌舞赏清妍,肯信山河会分裂。自从国步多艰难,胡骑长驱窥汉关。阴风惨淡随杀气,见雪翻使摧心颜。古来治理初无别,中国浸强胡浸灭。坐令和气变阳春,肉食于今未宜忽。迂愚放逐恩已宽,敢惮道远貂裘寒。空馀炯炯寸心赤,中夜不寐忧千端。素发飘萧头已满,百年光景行将半。未知梦幻此生中,几回看雪光凌乱。会当扫动豺狼穴,国耻乘时须一雪。酒酣拔剑斫地歌,心胆开张五情热。中兴之运我期皇,江汉更洒累臣血。
送崔琦赴宣州幕。唐代。卢纶。五马临流待幕宾,羡君谈笑出风尘。身闲就养宁辞远,世难移家莫厌贫。天际晓山三峡路,津头腊市九江人。何处遥知最惆怅,满湖青草雁声春。
秋夜。元代。倪瓒。空林漙露气,疏钟时独闻。清夜息群动,高居无俗氛。恬淡诚吾事,荣名非所欣。乐哉咏王风,忘年栖白云。
和单君范古意六首·猎。宋代。陈著。虎投止三跳,气暴志匪深。入皆望而畏,所宅在崎嵌。时乎出山谷,爪利牙齿森。岂无勉有力,激烈尽杀心。我闻亦一快,细思又沈吟。就然射石者,未必能生擒。
净明。宋代。戴复古。林峦相掩映,岩谷独玲珑。下置维摩室,上通龙伯宫。灵珠四时雨,秋水一帘风。甚欲观新月,山高脚力穷。
金陵曲。明代。欧大任。三山二水帝王州,南朝昔日爱风流。朱扉画栋鸳鸯殿,绮翼雕甍翡翠楼。槃上金灯停白鹤,壶中铜箭咽苍虬。薰垆苏合频移座,羽帐流苏半上钩。婵娟夜向窗前度,倾城二八留人住。一曲能歌杨叛儿,谁家更有莫琼树。碧玉何年始破瓜,可惜风光荡子家。不羞并命娇春鸟,愿作同心照日花。点黛图黄纷旖旎,褰芳拾翠斗繁华。桃叶岂堪留几月,竹枝闻已下三巴。惟有采桑南陌里,使君五马车曾止。夫婿东方千骑归,君看日暮红尘起。
和刘端礼 其二。宋代。王庭圭。白面书生铁作肝,风雨未动剑长闲。何时去斩匈奴首,直取西凉尽处山。
秋夜即事。明代。夏云英。西风飒飒动罗帏,初夜焚香下玉墀。礼罢真如庭院静,银缸高照看围棋。
己丑正月二日入山中题岩石二首 其一。宋代。徐瑞。一掬岩下水,不满数寸深。当其伏坎时,已有东注心。
上灵州令狐相公(一作赠高仆射自安西赴阙)。唐代。李洞。征蛮破虏汉功臣,提剑归来万里身。笑倚凌烟金柱看,形容憔悴老于真。
山中寓意。宋代。释斯植。白发今如许,自吟还自愁。满山晴叶雨,四壁老恐秋。看水知心静,观云觉事浮。数年衰感意,挥泪不能收。
题孙元京近诗。元代。方回。后生如猬总能诗,骨弱瞳昏俗不治。忽似再生萧德藻,已应突过李之仪。扫红紫阵观黄落,悬万千钧系一丝。精刮洁磨犹未已,直须陶谢与同时。
次韵叶希虞秘校同游天竺寺五绝句。宋代。苏颂。蜡屐终朝践石苔,飞鸢不动绝尘埃。片云忽作人间雨,尽道灵山应祷来。
江城子。清代。屈凤辉。春雨濛濛草色齐。绣帘垂。暮云低。愁听林中,时有一莺啼。无奈落花留不住,乱红飞过小桥西。
梅花。宋代。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