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缪公恩。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宋代。黄庭坚。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游小身岩。宋代。胡仲弓。各古岩隈迹未尘,几多斧凿幻全身。金身丈六犹言小,绝倒侏儒世上人。
吴驾部公择斋中听李生歌得声花二韵 其一。明代。欧大任。二十年前李节筝,吴郎今有陇西生。陇山鹦鹉陇头水,散作歌喉窈窕声。
夜宿宝石精舍。明代。胡翰。出郭随稚子,薄暮投山扉。叶落故园树,危柯风更悲。劳生各已息,不知夜何其。上人池阁中,灯火深相依。盈樽岂无酒,多病久不持。啖我园中果,饱我以豆糜。出户见明月,踏月褰裳衣。悠悠故意长,落落新知稀。冉冉岁云暮,百尔慎所归。
水龙吟 庆陈仲洪造家庆楼。元代。舒頔。人间何处无楼,算来积善应难得。操持一念,应乎万事,尽皆阴德。伯仲怡怡,亲朋济济,云仍蛰蛰。任才高王粲,兴同庾亮,谁敢与、元龙敌。珍重刘郎好事,好溪山、为君拈出。眼前标致,壁间图画,屏间松竹。春晚凭高,秋晴眺远,翠红如识。待他年,看取飞来五凤,记如椽笔。
竞渡曲 其二。明代。陈堂。木兰舟渡采莲歌,粉黛娥眉奈乐何。水映杨花娇欲舞,尊前飞雪落清波。
水晶帘 绿牡丹。清代。熊琏。碧玉无消息。讶相逢、天然倾国。对试新茶,是翠羽衔来,欧家春色。漫买胭脂传富贵,淡抹处、蠃儿染出。认花光叶影迷离,蜂藏蝶觅。湖山晓清寂。爱垂杨掩映,露华同浥。隔疏棂谁见,窗纱自碧。金谷前身应记取,压多少、红妆旧识。逗相思、无语风前,兰心脉脉。
勉众。明代。释函是。一念依违百念生,谁能转处不留情。须知事梦心非梦,若待因成果已成。明镜当台毫发现,空华翳目鬼神惊。劝君慎勿随生灭,覆水难收后日名。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宋代。苏轼。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丙子郧台偶题十绝 其四。明代。王世贞。莫欺憔悴鬓苍浪,片纸能为百邑霜。昨夜尚书来尺一,始知身是夜郎王。
程枢母永嘉郡夫人挽诗二首 其一。宋代。洪适。华族鸣徽久,闺风蔼德门。鸿枢看子贵,象揥拜君恩。纯孝缠吹棘,端忧陨得萱。板舆无复御,旧迹识家园。
弈秋。先秦。孟子及弟子。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宿赵山采别业。唐代。唐彦谦。溪山兵后县,风雪旅中人。迫夜愁严鼓,冲寒托软巾。摧藏名字在,疏率馔殽真。今代徐元直,高风自可亲。
颂古五十五首。宋代。释绍昙。破镜生儿借似金,晨昏不敢离烟林。羽毛长就飞求食,聚口纷争吃母心。
步虚。宋代。陆游。微风吹碧海,细细生龙鳞,半醉骑一鹤,去谒青华君。归来天风急,吹我过缑山,锵然哦诗声,清晓落人间。人间仰视空浩浩,远孙白发尘中老。初见姬翁礼乐新,千九百年如电扫。
蝶恋花。宋代。张抡。□□□□□□□。□□□□,□□□□□。□影□□□□□。□□□□□□□。□□□□长不老。天□□□,□□□□□。□□□□□物表。广寒宫殿□□□。
渭北即事书呈太素。宋代。田锡。渭北居来似塞垣,三逢尧历度寒暄。家贫老幼思归国,性僻交朋少及门。天暖忆游沙苑寺,雪中会过洛河村。流年又日重阳节,赏菊论诗酒一樽。
夜坐偶成。宋代。文天祥。萧萧秋夜凉,明月入我户。揽衣起中庭,仰见牛与女。坐久寒露下,悲风动纨素。不遇王子乔,此意谁与语。
题陈命美壮游册十首 其十 珠江汎月。明代。李之世。春水碧如油,珠江汎月游。女郎不相识,并著木兰舟。
六安察院题壁。明代。王缜。十月淮南未殒霜,六安殊觉有春阳。山围城郭风尘静,水接江淮气脉长。桥市月明歌管沸,村家云焙乳花香。自知浅薄无裨补,合采民风献帝旁。
兰亭序墨本。宋代。罗颂。文皇嗜好非声色,偶爱兰亭亦其癖。河南犹恐后来闻,竟使昭陵饿真迹。世閒能悟知几人,墨本珍传意愈勤。有似春云隐明月,光影还到行江分。法曹得此深恨晚,有客携从大梁远。多言南渡罕曾见,大胜薛家蝉翼本。嗟我学书从少年,较计点画分媸妍。老拈撅笔万事懒,忽见锦轴心凄然。真行姿媚公所取,篆隶何妨更兼有。退之但作石鼓歌,谈笑讥诃换鹅手。
送倪敦复往池州决狱。宋代。郭祥正。忽领外台檄,离家不辞艰。破雪陟远道,侵星出重关。提刀聊四顾,决狱谈笑间。旦经五峰寺,遂发九华山。朗饮云泉秀,妙依松石闲。琳琅如得句,先寄南风还。
赠净土嵩长老。宋代。强至。林泉久安住,心境两无尘。禅外牵馀想,诗中老此身。虚怀延海众,雄辩服谈宾。伟特如师少,相逢悟宿因。
寄邓洵美。宋代。王溥。衡阳归雁别重湖,衔到同人一纸书。忽见姓名双泪落,不知消息十年余。彩衣我已登黄阁,白社君犹葺旧居。南望荆门千里外,暮云重叠满晴虚。
句曲道中奉怀王司马先生寄讯八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夙世元戎业,明时上将材。大开貔虎幕,长啸凤凰台。记室班扬聚,胡床陆谢陪。昨宵江上笛,飞尽帝城梅。
集句拟刘文纲少参悼亡 其四。明代。朱诚泳。感时心绪杳难平,无处登临不繫情。寂寂海棠枝上月,清光此夜为谁明。
王大卿挽词 其三。宋代。楼钥。图史但环堵,江湖几问津。虽多暮年乐,谁忍半生贫。海内清名满,毫端秀句新。风流嗟顿尽,晋韵更何人。
清商怨 圣女古祠。清代。庄盘珠。神鸦啼散古庙静。只晚风未定。零乱斜阳,红灰飞没影。秋花狼藉满径。密远树、野烟催暝。跨鹤归来,云深环佩冷。
又和闻蛙。宋代。杨万里。春来真底好,此辈政纵横。身作泥中计,声从雨後增。北人餐未惯,南食限犹生。灰洒知虚实,於渠似可行。
送贾元英之照潭。元代。钱惟善。照潭遥望九华山,弓马萧萧日暮还。梦里无题惟寄内,胸中有策欲平蛮。落花闭户眠黄犬,明月开笼放白鹇。绛灌何曾轻贾谊,早随鸳鹭入朝班。
杂曲歌辞·行路难。唐代。薛能。何处力堪殚,人心险万端。藏山难测度,暗水自波澜。对面如千里,回肠似七盘。已经吴坂困,欲向雁门难。南北诚须泣,高深不可干。无因善行止,车辙得平安。
次韵衡山徐监酒同考府学试八首。宋代。项安世。夜久看书眼倍明,春来觅句思偏精。不嗔科举遗佳士,更把时文教后生。
刘郎才滚滚,赠汝若干言。是否西来意,将非不二门。
细应探业识,难是铲名根。我更沉沦者,群经空自翻。
金山上人苦行头陀行若一切无涉者得刘子威赠言数百字而犹乞余诗未已为子威所迫勉成一律老夫其尤罪魁也哉。明代。王世贞。刘郎才滚滚,赠汝若干言。是否西来意,将非不二门。细应探业识,难是铲名根。我更沉沦者,群经空自翻。
奉和圣制中和节赐百官宴集因示所怀。唐代。权德舆。万方庆嘉节,宴喜皇泽均。晓开蓂叶初,景丽星鸟春。藻思贞百度,著明并三辰。物情舒在阳,时令弘至仁。衢酒和乐被,薰弦声曲新。赓歌武弁侧,永荷玄化醇。
次韵寿彭警庵舅氏。清代。刘炜泽。章门放棹洒然还,归奉慈帏色笑间。绕屋碧生春涧水,登楼青送隔城山。兴来诗思何曾灭,老至名心已渐删。新酒熟时浇甲子,醉吟镇日自追攀。
夏日园中清暑二首 其一。元代。吴志淳。青山地僻车马稀,十载倦游歌《式微》。傍溪卜筑面流水,拂石展簟消炎晖。老翁过从就蔬食,幼女补缀成絺衣。西亭去家苦不远,日暮共逐渔樵归。
励志诗 其二。清代。计元坊。士人乏奇才,动辄咎贫贱。岂处贫贱中,抱负遂难见?曲逆方宰肉,一乡已称善。诸葛当躬耕,三分定佐汉。内反无足凭,气馁徒炫乱。不见玉韫山,与石自有辨。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方丈后聚仙亭。唐代。无名氏。高敞山斋立乳巅,飘飖云驭聚群仙。百灵听讲开坛夜,大法将临报语宣。
潘宰见余三生图诗广一篇见示再赋谢之。宋代。曾丰。担水谁家渡,牧牛何处村。未能逃劫数,犹是弄精魂。毛颍含云冻,鹅溪带雨昏。强从泡影里,摹模去来痕。
和冯大尹九日见寄二首 其一。唐代。王翰。昔住吴山岁月深,归来聊复别儒林。喜逢佳节陪高宴,未向明时叹陆沉。官俸请教供色养,芳樽沽得称閒吟。太平无事双亲健,为表当年忠孝心。
登高和李太守 其一。明代。区越。遥闻天末表随阳,瀹茗泉头客滥觞。钝笔独无诗似画,诸公真有绣为肠。孙登坐石只长啸,王灿登楼何太伤。野菊欲令开顷刻,仙人谁为觅韩湘。
题读碑图。宋代。刘克庄。二人共读道旁碑,一敏一钝天赋之。敏者过目跃骑去,钝者停鞭方凝思。哀哉德祖丹颈祸,伏于柏喈黄绢辞。古人服善有公是,回也知十赐知二。圣师笑曰女弗如,未闻端木惎颜氏。鸣呼向使颜氏逢若人,未知何地堪容身。
大雪同官皆不入独坐道山简南湖张直阁。宋代。项安世。久矣招渠不受催,忽然过我已佳哉。更于群玉峰峦里,拣得孤吟时节来。入竹叶间添茗供,点梅梢上献诗材。个般清绝今谁有,未必南湖此日开。
过方山旧居处。明代。黄玄。曾逐孤舟背远村,清溪一去不知源。于今莫辨秦人处,野鸟潭花即故园。
题玉光亭。宋代。王安石。传闻天玉此埋堙,千古谁分伪与真。每向小庭风月夜,却疑山水有精神。
芰荷香(金陵)。宋代。朱敦儒。远寻花。正风亭霁雨,烟浦移沙。缓提金勒,路拥桃叶香车。凭高帐饮,照羽觞、晚日横斜。六朝浪语繁华。山围故国,绮散余霞。无奈尊前万里客,叹人今何在,身老天涯。壮心零落,怕听叠鼓掺挝。江浮醉眼,望浩渺、空想灵槎。曲终泪湿琵琶。谁扶上马,不省还家。
马坊冷大师清真道院。金朝。元好问。枯蒲折苇障清湾,十里风荷指顾间。安得西湖展江手,乱铺云锦浸青山。
端阳相州道中题魏家营壁 其一。清代。张问陶。满面尘沙减带围,文章无命合西归。故人半是中朝贵,细葛含风正赐衣。
东郊。元代。赵孟頫。晨兴理孤榜,薄言东郊游。清风吹我衣,入袂寒飕飕。幽花媚时节,弱蒋依寒流。山开碧云敛,日出白烟收。旷望得所怀,欣然消我忧。中流望城郭,葱葱佳气稠。人生亦已繁,惠养要须周。约身不愿馀,尚恐乏所求。且当置勿念,乘化终归休。
拟古三首 其一 拟行行重行行。明代。陆深。悠悠日将远,思君心甚迩。所嗟异居处,同生不同里。别离既以苦,会合谅以难。逝川期东海,行云恋故山。自知去日貌,难比旧时颜。出门即远道,两雪纷浩浩。潦泥缁素衣,安得白日照。矫首念征人,忧伤易终老。
岐王宅。唐代。唐彦谦。朱邸平台隔禁闱,贵游陈迹尚依稀。云低雍畤祈年去,雨细长杨纵猎归。申白宾朋传道义,应刘文彩寄音徽。承平旧物惟君尽,犹写雕鞍伴六飞。
和秀卿梅二首。宋代。张明中。月中仙子解征骖,不是株林见夏南。松竹不凋霜后翠,玉肌得共岁寒三。
中和吟。宋代。邵雍。性亦故无他,须是识中和。心上语言少,人间事体多。如霖回外旱,似药起沉痾。一物尚不了,其如万物何。
再至居庸二首 其二。明代。边贡。山云冉冉石垂垂,公暇焚香晚对宜。窥牖乱峰青似戟,穴城孤涧白于丝。人家高下缘蹊见,风气寒暄入塞知。凭语抱关休偃仰,云中日夜羽书驰。
题胡骑纵猎图四首 其二。明代。倪岳。黄沙漠漠吹西风,高原草树交深丛。嗟哉狡兔自三窟,失身何处潜其踪。猎人手挽明月弓,追逐更骋胡青骢。眼中得丧君莫讶,归来欲慰君庖充。
阴那山吟。明代。李士涟。云里青山山里僧,曾闻梵语送钟声。迎风柏叶时吹面,落涧松花半点缨。金界香浮空鹤舞,钵池月浸碧荷新。何当共吸菩提露,合作西来一味清。
次韵季共月夜见怀竹坡用子绍韵 其十二。宋代。周紫芝。十事如意八九无,暮年犹喜见子都。那能从公得三绝,但可一身观六如。
求发白。清代。洪亮吉。染髭须,染鬓发,染黑作白求宰执,染白作黑媚侧室。君不见,今人古人何太远,宁作寇准无陆展。
临江仙·远来犹自忆梁陈。宋代。邢俊臣。 远来犹自忆梁陈。江南无好物,聊赠一枝春。
卖花声。清代。易顺鼎。竹外一枝斜。凉透纹纱。晓风吹梦堕天涯。输与胎仙眠未醒,抱月偎霞。芳讯到林家。幽思偏赊。南楼倚笛鬓先华。解道暗香疏影句,不负梅花。
秋夜吟。宋代。章甫。秋景尤于秋士宜,每逢秋夜每眠迟。风摇花馥东西院,水定天空上下池。好趁云微河淡后,来看练洗月明时。居心我亦清如许,玉宇无尘合有诗。
东游口占授小儿及诸生 其二。明代。吴与弼。一息犹存未敢閒,几车行李又江山。逐时旧典供朝夕,随地新诗赋往还。
道傍曲二首 其一。明代。张元凯。磊砢嵚巇路不平,少年场里莫相倾。肝肠在舌人皆听,尽是清商激楚声。
危楼。清代。郑孝胥。落木危楼对陨霜,北风吹雁自成行。云含海雨千重暗,秋尽篱花十日黄。已坐虚名人欲杀,真成遗老世应忘。烧城赤舌从相逼,未信河东解祟方。
和纪姑公五首 其五。清代。费墨娟。莫因感慨欲悲秋,富贵如云总是浮。须要随缘随处乐,人生一世几春秋?
杏花天。宋代。卢炳。镂冰翦玉工夫费。做六出、飞花乱坠,舞风情态谁相似。算只有、江梅可比。极目处、_瑶万里。海天阔、清寒似水。从教高卷珠帘起。看三白、年丰瑞气。
谪蜀过谒双忠之祠。魏晋。曹嘉。直谏匡前代,孤忠激后臣。光犹争日月,色岂变松筠。吊古千行泪,投荒万里身。回思犯颜日,斧钺在枫宸。
岸贫。宋代。梅尧臣。无能事耕获,亦不有鸡豚。烧蚌晒槎沫,织蓑依树根。野芦编作室,青蔓与为门。稚子将荷叶,还充犊鼻裩。
减字木兰花(寿词)。宋代。刘辰翁。脾神喜乐。寿酒一杯胜服药。过却明朝。顶上新霜也合销。小春三日。便觉春暄梅影出。醉把梅看。比似茱萸更耐寒。
范箕叟啜茗一首。宋代。苏籀。无穷赏物胡名达,希世纤柔不计金。爱雪并花也延命,掷丝与竹却知音。情閒未绝毫厘念,文艳何妨铁石心。雅倩樊蛮诵长恨,饮茶亦可拟芳斟。
送张少卿赴召十首。宋代。李新。四海倾瞻调鼎手,朝廷侧席待伊周。江城父老休遮道,可是星车肯少留。
酒熟书喜。宋代。陆游。小槽春夜压春醪,天与龟堂慰作劳。喜似系囚闻纵释,快如苛痒得爬搔。未陈尊杓心先醉,傍睨江山气已豪。久厌膻荤愁下筋,眼明湖上得双螯。
代仍六弟吊程贡元三首。宋代。许月卿。松下草不殖,豪家多不仁。惟君淡於水,与物静为春。多为流涕者,应无切齿人。墓前有梧槚,那复见荆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