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青松》一题,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冬夜杂咏》这一组诗最初发表于《诗刊》1962年第一期上。共12题19首,这里选其中一首。发表时有小序云:一九六〇年冬夜大雪,长夜不寐。起坐写小诗若干段,寄兴无端,几乎零乱。迄今事满一年,不复诠次。(诠次,选择、归类及排列的意思。)送登《诗刊》,以博读者一粲。(粲,形容笑的样子。)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一日仲弘记。(仲弘,是陈毅的字。)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作者写松是把它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一个近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松的抗争。我们似乎像松一样承受压迫,又像松一样挺直起来。那冷峻峭拔的松的形象,因为充溢其中的豪气激荡其中的力量而挺直起来。在压与挺的抗争中,我们似乎同时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涤荡,因为在这种抗争中,展现了那个时代飞扬凌厉的热情,展现了作者那令人起敬的人格力量。
读这首诗,总让人想起陈总的形象。想起那刚毅的面孔。勃发的神采,光明磊落的胸襟,刚直不阿、任何时候也不肯向恶势力低头的人格。真是文若其人。如果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诗句充溢着一种帝王之气,那么“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诗句也只有刚傲沉毅、满怀将帅气度的陈毅能够写出来!也许作者在这里的主要目的不是抒写个人。冬夜大雪,作者辗转难眠。1960年那是全国人民都在经受考验的时期。特大的自然灾害,党的工作失误,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背信弃义,帝修联合反华,正使中国内外交困。正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作者作为国内领导人,胸怀的是祖国的命运,承受的是民族的困厄,他考虑的是决不能丧失民族气节,不能丧失原则和立场,向各种反华势力妥协。而这时,全国人民正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迎接困难,战胜困难,顶住了世界性的修正主义的逆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对我们的党和人民,对雄气勃发的时代精神的盛赞。也许正是作者人格和时代精神相互融合,内外互动,共同投射在青松这个特定的象喻上,才使这首诗有一股凛然大气,读来令人感动。
陈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2年去世。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
陈毅。陈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2年去世。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再用韵贺计使高耻堂建台得雨。宋代。赵汝腾。皇华都骑访陈人,似洒仙瓢助守臣。亭午建台申大雨,作霖用汝泽先闽。物情是处皆忻吐,吏羽从今一洗新。陕事早知付韩范,尧夫定不叹天律。
浪淘沙令(菊)。宋代。王炎。秋色满东篱。露滴风吹。凭谁折取泛芳卮。长是年年重九日,苦恨开迟。因记得当时。共捻纤枝。而今寂寞凤孤飞。不似旧来心绪好,惟有花知。
宿僧寺。南北朝。王寂。解鞅招提日已西,强将懒脚污丹梯。深藏舍利天龙护,高出枝撑野鹤栖。尚忆云章留素壁,岂期俗物埽黄泥。低徊搔首无人会,风树萧萧鸟自啼。
白简丹心奉圣朝,犹能清念及渔樵。即看赪尾双鱼色,至自骢蹄万里桥。
夔子暮云应独袅,蓬婆春雪为谁骄。吕翁虚有邯郸赠,叱驭王尊岂惮遥。
赫侍御按蜀见讯以所作金紫桥诗刻及吕仙翁赠诗见示有答。明代。王世贞。白简丹心奉圣朝,犹能清念及渔樵。即看赪尾双鱼色,至自骢蹄万里桥。夔子暮云应独袅,蓬婆春雪为谁骄。吕翁虚有邯郸赠,叱驭王尊岂惮遥。
寿从叔母丘太孺人。明代。林文俊。年年问讯乡园使,齿发祗如初别时。共喜承恩当晚暮,曾闻卜寿过期颐。三餐不换公卿贵,内行还堪族党归。凭仗春风阶下竹,平安长报客边知。
满庭芳。清代。蒋春霖。黄叶人家,芦花天气,到门秋水成湖。携尊船过,帆小入菰蒲。谁识天涯倦客,野桥外、寒雀惊呼。还惆怅、霜前瘦影,人似柳萧疏。愁馀。空自把、乡心寄雁,泛宅依凫。任相逢一笑,不是吾庐。漫托鱼波万顷,便秋风、难问莼鲈。空江上,沈沈戍鼓,落日大旗孤。
桐溪。宋代。释文珦。修梧散瑶碧,溪水涵清漪。凡翼毋饮栖,凤鸟当来仪。山人以自鸣,俗士安能知。陵谷可变迁,此志当勿移。
往蒙丘宗元知县以佳句为寿今承解邱次韵赠别。宋代。周必大。百里人人卧去轮,儿从父老季从昆。飞凫空恋古仙伯,展骥难留庞士元。蟾桂影圆人欲别,骊驹歌阕客无言。太微已动哀乌色,应待循良款相垣。
题石恪画尝醋翁。宋代。黄庭坚。石媪忍酸喙三尺,石皤尝味面百摺。谁知耸膊寒至骨,图画不减吴生笔。
徙居祖印寺。宋代。赵蕃。十载依修竹,今秋始一辞。琴书与俱载,风月故长随。四海均为寓,旁观莫浪疑。全家肯同住,未愧鹿门期。
初秋游西园庵四首 其三。明代。曾受益。不谓人烟境,莲花涌陆离。香风传径竹,落景碍修枝。酒肆从他市,僧茶屡有施。回心观净理,坐久不知疲。
江上待客不至。宋代。朱翌。烟雾蒙蒙远岫埋,沙边特为小徘徊。行人又向去处去,客子未知来不来。诗似芙蓉临水出,人如杨柳待风开。何时见此消愁眼,更责后期倾玉杯。
杂兴效阮步兵。宋代。王铚。松巅负残雪,高映寒食辉。冲风忽飘堕,势若从天飞。庭虚四散入,凌乱侵人衣。衣重不忍佛,恐与清景违。援琴弄太古,声淡节亦稀。从笑已独赏,恍然迷是非。乃知绝弦意,千载同依依。
长相思。清代。屈大均。采莲泾。锦帆泾。几曲横穿花里城。鸳鸯处处迎。蛾眉桥。白头桥。风流那得几春朝。临风且玉箫。
送陈益之架阁。宋代。陈傅良。论事不欲如戎兵,欲如衣冠佩玉严重而宽平。作文不欲如组绣,欲如疎林茂麓窈窕而敷荣。桢干盍亦烦绳墨,滋味何如余典则。吾宗受才万人敌,排空所向无遗力。亲丧三年面漆黑,交情一语千金璧。明朝不爨鼾撼壁,裘马借人无德色。作掾闽山可踪迹,拟将秉秆空螟蟘。相君有令民未得,勿问堂高若干尺。春江瀰渺风张席,欲言江水何终极。贫贱相依鬓毛白,吾可雷同名送客,浩歌未放情弥激。君看风雅诗三百,亦有初章三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