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风

晨风朗读

晨风翻译及注释

翻译
傍晚光景小鹰隼疾飞掠过,栖落在郁郁苍苍的北树林。至今我还没见过他的踪影,内心里忧心忡忡满怀担心。真想不到你怎么会这样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
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栎树,洼地里梓树榆树繁茂成荫。至今我还没见过他的踪影,内心里满怀悒郁忧心如焚。真想不到你怎么会这样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
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唐棣,洼地里生长着如云的山梨。至今我还没见过他的踪迹,内心里忧心忡忡如醉如痴。真想不到你怎么会这样呢?早忘了我啊没有丝毫记忆!

注释
⑴晨风:鸟名,即鹯(zhān)鸟,属于鹞鹰一类的猛禽。
⑵鴥(yù):鸟疾飞的样子。
⑶郁:郁郁葱葱,形容茂密。
⑷钦钦:忧思难忘的样子。朱熹《诗集传》:“忧而不忘之貌。”
⑸如何:奈何,怎么办。
⑹苞:丛生的样子。栎(lì):树名。
⑺隰(xí):低洼湿地。六驳(bó):木名,梓榆之属,因其树皮青白如驳而得名。
⑻棣:唐棣,也叫郁李,果实色红,如梨。
⑼树:形容檖树直立的样子。檖(suí):山梨。

晨风鉴赏

  一个女子痴心地渴望着,等待着重新见到那位朝思暮想的“君子”,她望穿秋水,等得心碎神伤。其实那位“君子”,恐怕压根儿已将她忘个罄尽。这首诗的内容实有揶揄嘲弄这位“君子”“二三其德”的况味。

  全诗三章,章六句。首章用鹯鸟归林起兴,也兼有赋的成分。鸟倦飞而知返,还会回到自己的窝里,而人却忘了家,不想回来。这位女子望得情深意切。起首两句,从眼前景切入心中情,又是暮色苍茫的黄昏,仍瞅不到意中的“君子”,心底不免忧伤苦涩。再细细思量,越想越怕。她想:怎么办呵怎么办?那人怕已忘了我!不假雕琢,明白如话的质朴语言,表达出真挚感情,使人如闻其声,如窥其心,这是《诗经》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从“忘我实多”可以揣测他们间有过许许多多花间月下、山盟海誓的情事,忘得多也就负得深,这位“君子”实在是无情无义的负心汉。不过诗意表达得相当蕴藉。

  “山有……隰有……”是《诗经》常出现的起兴成句,用以比况物各得其宜。上古时代先民物质生活尚不丰富,四望多见山峦坑谷正是历史的必然。那颙望着的女子瞥见晨风鸟箭样掠过飞入北林后,余下所见就是山坡上有茂密栎树和洼地里有树皮青白相间的梓榆。三章则换了两种树:棣和檖。之所以换,其主要作用怕是在于换韵脚。万物各得其所,独有自己无所适从,那份惆怅和凄凉可想而知,心里自然不痛快。三章诗在表达“忧心”上是层层递进的。“钦钦”形容忧而不忘;“靡乐”,不再有往事和现实的欢乐;“如醉”,如痴如醉精神恍惚。再发展下去,也许就要精神崩溃了。全诗各章感情的递进轨迹相当清晰和真实可信。

晨风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背景,历代学者尚有分歧。《毛诗序》持“刺秦康公弃其贤臣说”,朱谋玮《诗故》持“刺弃三良说”,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秦穆公悔过说”。朱熹《诗集传》说此诗写妇女担心外出的丈夫已将她遗忘和抛弃,为了自圆其说,他还特意举了例证说:“此与《扊扅(yǎn yí)》之歌同意,盖秦俗也。”《扊扅歌》的本事是这样的:百里奚逃亡后当上了秦相,宴席时厅堂上乐声齐奏。有个洗衣女佣说自己懂得音乐,于是操琴抚弦而奏,并唱道:“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富贵,忘我为!”百里奚听后询问,方知是失散的妻子,于是夫妻团圆。朱熹用秦俗来证秦风,也颇有说服力。不过诗无达诂,见仁见智,也不必泥于一说。高亨《诗经今注》云:“这是女子被男子抛弃后所作的诗。(也可能是臣见弃于君,士见弃于友,因作这首诗。)”这后面两个“也可能”,说明了此诗的多义性。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朗读
()

猜你喜欢

娇小垂头立,丰盈出面来。花王休相妒,侬不向春开。

()

南山雪接北山松,云气何曾离两峰。无色飞扬常类鹤,有时变化忽从龙。

乐天偶向诗中道,弘景还于岭上逢。忽忆鄱阳亲舍远,凭高望极几千重。

()

岂为弥天盖世,却来作戏逢场。可是因人尔尔,要非皆我堂堂。

()

义兵昔来过,石上马蹄在。遗响寄滩声,英风凛何代。

()
不时徇铺路纵横,小队戎衣自出城。
天假汉儿灯一炬,旁人只道是官行。
()

游子离群感故游,名园烟景令回头。春山选胜堪持赠,灯夜风光惜未酬。

漫忆千花明晓洞,因思片月挂宵楼。朝来把笔题前句,无数行云带远眸。

()

楚江二月送朱轮,江上千家长白蘋。宫锦尚留丛桂色,仙舟不住广陵春。

云间鳷鹊含香入,日下夔龙佩玉新。一自周南归太史,石渠视草更何人。

()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
画工虽巧岂堪凭,妍丑何如一见真。
自是君王先错计,爱将耳目寄他人。
()

握手临河别,应伤吾道穷。总如璧易玷,始信瑟难工。

经阁长连汉,尘途但转蓬。千年庭下草,犹自识春风。

()

嘉树丛生秀,兹楼层汉傍。
飞甍临万井,伏槛出垂杨。
卷幕晴云度,披襟夕籁凉。

()

今年大雨水,家住九河边。不虑贫无食,翻思买钓船。

()

奉劝离俗修持,自有清清雨。雨变雪花飞,得见青莲浦。陪伴脱尘云霞侣。不要起、攀缘心绪。莫恋金笼共鹦鹉。听马风真语。

()

邯郸枕上梦无痕,兵革馀生彩笔存。自写胸怀伤阮籍,早凭骨相识虞翻。

苍穹力倦春风薄,大地阳回晓日温。我对晴窗新索句,不教剥啄到蓬门。

()

我家昔住吴山麓,绕屋曾栽万竿竹。
如今见画却题诗,忆在山中春雨时。
暮云作团飞不起,空翠满衣秋欲洗。

()
诗翁憔悴老一官,厌见苜蓿堆青盘。
归来羞涩对妻子,自比鲇鱼缘竹竿。
今君滞留生二毛,饱听衙鼓眠黄紬。
更将嘲笑调朋友,人道弥猴骑土牛。
()
赭袍红映缕金衣,笑来花骢酒力微。
试间六龙西幸日,有人曾侍翠华归。
()
石壁参天驻冷云,一声幽鸟忽惊人。
庵前庵后山如旧,朽柏年来不再春。
()

绝笑诸郎似乃翁,荃翁又自去哦松。救焚赏必先焦额,欲雨香非后土龙。

徵调苦多忘惜日,燮调伤煖不成冬。吴江短楫华亭月,称副茎齑藐万钟。

()
王下之恶,不如一僭。
天下之善,不如一俭。
物有不足,于我何欠。
人欲无穷,俭乃防检。
()

景龙仙驾远,中禁奸衅结。谋猷叶圣朝,披鳞奋英节。

青宫阊阖启,涤秽氛沴灭。紫气重昭回,皇天新日月。

()

谁谓贵公子,乃如寒士家。
真宜举敦朴,已自胜浮华。
洲荻藏迷子,溪篁拥若耶。

()
红手素丝千字锦,故人新曲九回肠。
风吹絮雪愁萦骨,泪洒缣书恨见郎。
()

一官聊自免,万事若无营。琴综逍遥罢,书诠道德成。

惠连嗟令弟,法护愧难兄。何悟桃园赏,重来异死生。

()

独对一烛坐,看书犹未眠。不知疏雨过,星月满凉天。

()

淮安城壁空楼橹,风雨半摧鸡粪土。传闻兵火数年前,西观竹间藏乳虎。

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

倚胸交戟事谁怜,埋骨犹临大道边。结束新春儿女队,苍凉古巷姓名传。

浮图旧俗还仍汉,匕首遗谋竟误燕。细饱炙鱼三月味,只应身寄太湖船。

()
蜡月全晦岁华暮,原烧偷青春微露。
突冷连朝待束薪,床空半夜抖残絮。
年年逼除贫泥人,今岁颇得贫中趣。
小厖狺狺吠欲喑,操券都来征逋负。
()

万事人人咨伯始,他年文采动词场。
轩墀喜色回天眄,鞍马青春照地光。
社燕宾鸿催日月,乔松翠竹饱风霜。

()

晓度三郎山,云深径盘湿。斜迤下阳坡,人牛竞来集。

汲泉吹野火,煮饭分馀汁。扶难感藜杖,欹倒仅能及。

()

试歌清庙篇,馀音遏流云。千人掩耳过,万人不为闻。

转歌后庭曲,和者日纷纭。已矣何足论,吞声泪沄沄。

()

圣君封太岳,十月建行旃。辇路开千里,寒云霁九天。

故人多侍从,二子留伊川。河兖冰初合,关城月屡圆。

()
重九思嘉节,追欢从谢公。
酒清欺玉露,菊盛愧金风。
不待秋蟾白,须沈落照红。
更将门下客,酬和管弦中。
()

夜来风雨。怅小园梅萼,飘坠无数。才见花开,又见花飞,转眼便成尘土。

但教落去人知惜,更何必、重幡深护。只愁它、没个知音,枉自魂销千古。

()

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折。海门空阔月皑皑,依旧素车白马夜潮来。

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须臾误。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