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之池

东门之池朗读

东门之池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沤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相对唱。
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沤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聊天话家常。
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浸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诉衷肠。

注释
1.池:护城河。一说水池。
2.沤(òu):长时间用水浸泡。纺麻之前先用水将其泡软,才能剥下麻皮,用以织麻布。
3.淑:善,美。一作“叔”,指排行第三。姬:周之姓。一说是古代对妇女的美称。
4.晤(wù)歌:用歌声互相唱和,即对歌。
5.纻(zhù):同“苎”,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皮含纤维质,可做绳,可织布。
6.晤语:对话。
7.菅(jiān):菅草。芦荻一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浸渍剥取后可以编草鞋。

东门之池鉴赏

  这是一首欢快的劳动对歌。可以想像,这种场面,时至今日,还屡见不鲜。沤麻的水,是有相当强烈的臭味的。长久浸泡的麻,从水中捞出,洗去泡出的浆液,剥离麻皮,是一种相当艰苦的劳动。但是,在这艰苦的劳动中,小伙子能和自己钟爱的姑娘在一起,又说又唱,心情就大不同了。艰苦的劳动变成温馨的相聚,歌声充满欢乐之情。

  全诗三章十二句,其实只是一个意思,一章已经把全部意思包容了。二、三章只是复沓。而复沓,相同或相近意义的字语反复吟唱,正是中国民歌传统的语言形式。这种反复吟唱,既表现劳动青年感情的纯朴强烈,又以复沓的手段加强诗歌的主题。这种方式,一直沿用到现代。如果说变化,三章只换三个字,一个沤的对象不只是麻,还有苎麻菅草;一个是晤的形式变了,还有言来语去。这说明随着劳动过程的延续,爱情的温度也在渐渐提升。

  诗以浸泡麻起兴,不仅写明情感发生的地点,也暗示了情感在交流中的加深,麻可泡软,正意味情意的深厚,而根本的还在于两人可以相“晤”,有情感的相互对话的基础。

  大麻、纻麻经过揉洗梳理之后,得到比较长而耐磨的纤维,成为古时人们衣料的主要原料,织成麻布,裁制衣服。白色麻布制成的衣服,不加彩饰,叫深衣,是诸侯、大夫、士日常所穿;洗漂不白,保留麻色的粗麻布,就是劳动者的衣料。因此,每年种植、浸洗、梳理大麻、芝麻,是春秋前后很长历史时期农村主要劳动内容之一。

东门之池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谓“《东门之池》,刺时也。疾其君之淫昏,而思贤女子以配君子也”,苏辙《诗集传》谓“陈君荒淫无度,而国人化之,皆不可告语。故其君子思得淑女,以化于内”,都将诗意与政治联系起来。而理学家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此亦男女会遇之词,盖因其会遇之地,所见之物以起兴也”。按照朱熹的说法,就是一群青年男女,在东门外护城河里浸麻、洗麻、漂麻。大家在一起,一边干活,一边说说笑笑,甚至高兴得唱起歌来。小伙子豪兴大发,对着爱恋的姑娘,大声地唱出这首诗,表达对姑娘的情意。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朗读
()

猜你喜欢

遥夜复遥夜,遥夜忧未歇。坐对风动帷,卧见云间月。

()
元鼎诗仙,知音少、喜君留迹。
还有恨、故山飞去,石城琼壁。
万里征西天有意,四方问舍今何日。
便金虬、飞驭解移文,知无及。
()

各还朝政遇尧年,鹤发俱宜预道冠。
乍到林泉能放旷,全抛簪绂尚盘桓。
君恩至重如天覆,相坐时亲畏地寒。

()

右军高致极清真,盛集兰亭咏暮春。文彩风流那复见,摩挲遗墨想丰神。

()

我行之宜阳,便作大仰游。
上有参天松,下有漱石流。
群峰拱梵宇,层层閟清幽。

()

凤叫丹山鹤在林,吾生只合老墙阴。学琴未解幽忧疾,去国常怀浩荡心。

亲见蛾眉成碧血,何来骏骨市黄金。不才自分终无补,敢向明时怨陆沉。

()

镜湖水如月。
耶溪女似雪。
新妆荡新波。

()

旧国迷江树,羞将泪对花。老魂招不得,明月落谁家。

()

潦倒津途日复迷,枣林千树出深溪。三年厌说长安道,倚剑漳河首重低。

()

去年看雪在商州,使君命我山寺头。
峰峦草树六百里,饥鼯冻鸟声啾啾。
山城穷陋无妓乐,何以销得骚人愁。

()
园林落粉吹香雪,魏光黄独步春。
明日插花同一醉,小闲谭麈岸纶巾。
()

几度书来说乞身,果然跳出软红尘。
推黄粱枕了无梦,对紫薇花他有人。
杜老诗犹怀主相,瞿昙法贵等冤亲。

()

汤沐无时类水淫,蹒跚坐起笑还颦。佳人未怪肌生粟,烈士何伤腹有鳞。

鬻技易售龟手药,论交难得嗜痂人。焉知小疾非佳事,养护疏慵又一春。

()
谤焰谗波岂易然,功成方验古无前。
十年险阻忠偿国,万口纷纭诚格天。
已遣烽消边障火,行看贯配大农钱。
如今闻道持盈业,旦旦开陈黼扆边。
()
缟袂相逢半时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暝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种当时,不引渔郎入洞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