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宋代。贺铸。轰醉王孙玳瑁筵。渴虹垂地吸长川。侧商调里清歌送,破尽穷愁直几钱。孤棹舣,小江边。爱而不见酒中仙。伤心两岸官杨柳,已带斜阳又带蝉。
《鹧鸪天》是宋代诗人贺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鹧鸪天》
轰醉王孙玳瑁筵,
渴虹垂地吸长川。
侧商调里清歌送,
破尽穷愁直几钱。
孤棹舣,小江边。
爱而不见酒中仙。
伤心两岸官杨柳,
已带斜阳又带蝉。
中文译文:
醉得天旋地转,贵族王孙在珍宝华丽的宴席上。
渴望的彩虹垂落地面吸饮长江水。
在侧商的音调中,清澈的歌声送别,
用尽所有的财产来消磨无尽的愁苦。
独自驾船,靠近小江边。
爱却看不见那位隐居于酒中的仙人。
悲伤的心情,两岸的官方杨柳,
已经承载着斜阳,又带有蝉声。
诗意和赏析:
《鹧鸪天》描绘了一个放纵而忧伤的场景,通过对于饮酒、音乐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宴席上的热烈气氛和醉酒的场景,王孙们犹如轰鸣一般地酣畅淋漓。这种豪华、放纵的描绘,体现了当时的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种世俗的富贵生活的反思。
其次,诗中以渴望的彩虹垂落地面吸饮长江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渴望。这种对于自然的描绘,与宴席上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追求真理的渴望。
接着,诗中描述了侧商的音调中清澈的歌声,以及用尽所有财产来消磨愁苦的场景。这里的清歌和消磨愁苦的行为,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音乐和欢聚来排遣内心的痛苦和困惑,寻求一种情感上的宣泄。
最后,诗中描绘了两岸的官方杨柳,已经承载着斜阳,又带有蝉声。这里的杨柳和斜阳,作为寓意象征,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光阴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伤感和离别的思考。
整首诗以饮宴、自然和音乐等元素为线索,通过对于不同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意象,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共鸣和思考的深嚀。
总体而言,《鹧鸪天》通过对于热闹宴席、自然景色和音乐的描绘,表达了贺铸内心的孤独和对于人生无常的思考。这首诗词具有鲜明的宋代风格,融合了宴会场景、自然景色和内心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富贵生活的反思和对于真理和情感的追求。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中庸·道不远人五首。宋代。陈普。穆王八骏鱼千里,汉武末年狐首丘。驰鹜崩奔何日了,灵台咫尺不回头。
过洛阳故城。明代。郑岳。伊阙山高伊水清,洛阳形胜旧曾名。累朝遗迹今俱尽,断堑荒郊只废城。
邓川西湖秋望。清代。牛焘。涌金门外荡扁舟,西子名湖我旧游。水光山色浮空翠,花港柳堤入晚秋。晚秋风雨孤山客,回首烟波廿年隔。残山剩水动关情,昆池苍洱吟成癖。邓赕城西拓镜湖,罗时江上长蘼芜。双潭碧影明瑶圃,一抹烟痕入画图。画图仿佛断桥雪,瑶圃依稀苧萝月。名亚钱塘讵效颦,貌比若耶非唐突。我来芳草春萋萋,麦浪风初乳燕低。岁晚荻花秋槭槭,柳丝烟暗暮鸦啼。春光易老秋光薄,雨叶才黄风叶落。夕阳半在湖心亭,野水虚涵云外郭。夕阳野水共娟娟,远浦孤帆去渺然。舟子横竿拦鸭过,老渔沽酒趁墟还。欲寻诗客停桡路,不见高人濯缨处。独立明湖一片清,伊人宛在蒹葭渡。
刁景纯学士寄示嘉篇述前后过颍游览之乐不鄙。宋代。苏颂。昔岁寓文馆,雅志慕藩屏。尝闻近畿州,胜绝惟南颍。十年走京华,官局苦间冷。欲求一麾去,数奏囊章请。适会择兹守,乘时窃侥幸。君相宠儒林,念久贷諐眚。旋蒙左符赐,上戴天恩并。扁舟促行役,洪渠逐奔猛。飘然离尘嚣,有若出机穽。从容光景多,历览江山迥。去都时值秋,到官月逢寎。此邦信名区,民愿俗无警。昔守皆巨公,今犹蒙镇靖。非才偶承乏,继治实多幸。前贤有规模,遇事见要领。因此颇间暇,得以探物景。溪湖绕郡郭,台榭跨冈岭。春媚花百名,秋香荷十顷。野色连莽苍,水容迷渌净。虹驾逵路长,鷁泛源流永。幽寻穷胜处,登陟疲足胫。适意自留连,对人成诧逞。是时汴流阻,北客多过境。景纯罢山阴,前旆亦南骋。予逢丈人行,再拜肃襟袊。君待同舍生,抗礼均侪等。公斋荐具薄,主席奉陪鼎。馈以清淮鱼,报我龙山茗。西园复追从,继日承音謦。胸怀坦而夷,不事畦与町。杯盘命镌简,丝竹烦正订。横管教吹羌,新声赏歌郢。善谑剧笑谐,尽欢忘醉醒。自兹别经秋,多故值忧梗。七月会同轨,远臣伤吊影。交旧少经涂,酒希但虚皿。兀然坐空合,何异蛙在井。故人勤眷盼,尺书询动静。新诗三百言,斫句露锋颖。念旧起悲伤,曾游皆记省。眷予忝畴曩,被爱逾踵顶。感嘅知己心,中藏聊自儆。景纯书阁老,二纪酬申丙。当年文雅誉,久合登西省。心贪为郡乐,旌旄屡操秉。徊翔成淹留,前辈今谁并。复闻乞淮藩,早已饰归艇。南河如可棹,北渡时引颈。溪亭待清扫,宾具重消整。还当揖前尘,晤语慰悬耿。
甘棠即事简孙何。宋代。王禹偁。甘棠风雅美贤臣,伐树凄凄亦圣人。因感得时留蔽芾,更嗟无位泣麒麟。谁知素教长多难,我向清朝自不辰。听讼何如使无讼,与君忧道合沾巾。
赋得闻晓莺。唐代。惟审。捲帘清梦后,芳树引流莺。隔叶传春意,穿花送晓声。未调云路翼,空负桂枝情。莫尽关关兴,羁愁正厌生。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宋代。苏轼。生长兵间早脱身,晚为元佑太平人。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
吴子夜四时欢歌 其四。明代。邓云霄。踏青晚醉归,郎醉且休寝。上堂问舅姑,挑灯还制锦。
题搨本姜楚公鹰。宋代。陆游。忆昔呼鹰塞草枯,妖狐狡兔笑谈无。明窗见画空三叹,恍若霜郊遇猎徒。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宋代。释智朋。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佛色。三分光阴二早过,普天匝地逐春忙。辜负春光,肠断春光。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点绛唇·采药归来。宋代。陆游。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诸生和韵复吟三绝 其一。宋代。陆文圭。荒城戍卒打残更,道上无人天未明。一似衔枚蔡州去,只无鹅鸭混军声。
宴嘉兴谢守乐语口号。宋代。李曾伯。辄从荀玉镇扶风,政事龚黄一样同。白发归田嗟我老,黑头入相属之公。萧然旧菊荒芜里,欣在甘棠蔽芾中。诏下鸳湖天咫尺,好风行送画船东。
存斋牟端明挽诗。宋代。高斯得。硕德千人表,高风一世钦。师承文靖正,识拔秀岩深。奥学方前古,雄文独擅今。史筵新发轫,儒馆力抽簪。萧艾俄当路,蘅兰夐出林。螭头恩舄奕,豹尾步嵚崯。斮胫思全玉,围腰肯待金。绶甘辞若若,戟喜对森森。孽火遭千劫,谗波沸百壬。然脐机陷巧,拔眼计谋阴。诬诋渊衷监,成蠲宠命临。一麾犹偃蹇,三节又侵寻。听履星辰近,司纶雨露湛。世方期汲直,人已感迟任。披腹平生节,攀髯晚岁心。幅巾朝第就,遗服暮庭廞。书殿荣封冢,玄台閟在岑。鹤山初共被,苕水晚同襟。感旧须成雪,怀人涕作霖。元成负文采,端可嗣徽音。
浣溪沙。宋代。吕渭老。彩选骰儿隔袖拈。整钗微见玉纤纤。夜寒窗外更垂帘。好事灯花双作蕊,照人月影入斜檐。新愁日日座中添。
和斌老悟道颂。宋代。黄庭坚。终日忙忙本圆觉,只为魔强令法弱。不疑更问决疑龟,无病还求除病药。昔人梦中见捕逐,两手无绳元自缚。黄鹂临梦啼一声,白日当窗始知错。
访元德。明代。王鏊。楼台叠叠路重重,家住横山第几峰。半壑夕阳垂橘柚,五湖烟水浸芙蓉。神仙未觉三山远,荣贵甘辞万户封。返棹匆匆重回首,白云天际杳难从。
入施州杂咏六首 其五。明代。潘希曾。一派清泠数曲来,青蒲白石浅澜洄。风光不落流觞手,捧得芙蓉露几杯。
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宋代。王之道。万事当从酒到休,子山那得许多愁。绿樽翠杓梅花夕,不醉翻令恶客羞。
景福东厢诗·读武士策。宋代。司马光。汉家求猛士,云集示央宫。天外朝星淡,山西将种空。奇谋纷并进,壮节凛生风。八阵纵横势,依然见目中
忆巢云居。宋代。黎廷瑞。弃家锦宫城,结屋庐山前。退鷁空悠悠,冥鸿自翩翩。吟章一倾盖,见赏朱丝弦。及此再承晤,交情重缠绵。冥赏富云壑,清听穷风泉。攜壶流雪台,吹笙落星船。重阴閟华景,平陆成修川。君应有先识,化鹤不待年。重来访旧隐,满目空悽然。琴书竟奚属,诗画知谁传。拊怀重感叹,回首还延缘。摇摇松梢云,疑是巢中仙。
九日类试院雨中制司送酒关子二首。宋代。李石。老去轻时节,忧来稔岁年。黄花关上戍,青草渡头船。望眼知谁属,归心只自怜。仅沾微禄在,未敢计良田。
和观新历 其一。宋代。韦骧。玉琯初回太簇春,新颁中朔到淮滨。眼前节物南来雁,出处知时似智人。
读雪窦禅师祖英集。宋代。张伯端。曹溪一水分千派,照古澄今无滞碍。近来学者不穷源,妄指蹄洼为大海。雪窦老师达真趣,大震雷音椎法鼓。狮王哮吼出窟来,百兽千邪皆恐惧。或歌诗,或语句,丁宁指引迷人路。言辞磊落义高深,击玉敲金响千古。争奈迷人逐境留,却将言相寻名数。真如实相本无言,无下无高无有边。非色非空非二体,十方尘刹一轮圆。正定何曾分语默,取不得兮舍不得。但於诸相不留心,即是如来真轨则。为除妄相将真对,妄若不生真亦晦。能知真妄两俱非,方得真心无罣碍。无罣碍兮能自在,一悟顿消穷劫罪。不施功力证菩提,从此永离生死海。吾师近而言语畅,留在世间为榜样。昨宵被我唤将来,把鼻孔穿放杖上。问他第一义如何,却道有言皆是谤。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清代。曾国藩。二月长安春姑归,觚棱回首梦魂飞。宫鸦掠日槐阴瘦,厩马嘶风柳絮肥。东阁赐茶双凤阙,西效扈跸九龙旗。十年苦忆钧天奏,老大真怜未拂农。
赋何明府爱山堂。宋代。刘黻。终日看山终日好,山不悦人人不老。爱山谁识爱山心,瘦竹长松兼碧草。
浪淘沙 其三 咏昭君套。清代。尤侗。一握小丁貂。艳色茸毛。金珰满座总粗豪。妆向美人头上去,别样妖娆。双尾鬓云交。秀映眉梢。若教上马更多娇。从此香闺添小字,唤作昭昭。
清音楼次大宗伯李老师韵。明代。卢兆龙。百尺清泉两岸峰,层峦终日有云封。风前倚杖人疑鹤,涧底吹箫声作龙。浪迹只应随故武,薄游何处问仙踪。不因此日探奇赏,谁识深山有赤松。
凤凰山园杂咏(二首)。明代。徐祯卿。仙人好博弈,时下绿云中。一片苍苔石,落花长自红。
别泪芳襟尽染丹,至今啼血未曾乾。天风一动声如诉,江水微含影已寒。
南郡有香徒烬落,华林无凤共盘桓。美人千里魂何去,极目伤心不忍看。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 其四 秋枫。明代。韩上桂。别泪芳襟尽染丹,至今啼血未曾乾。天风一动声如诉,江水微含影已寒。南郡有香徒烬落,华林无凤共盘桓。美人千里魂何去,极目伤心不忍看。
夜饮朝眠曲。唐代。李贺。觞酣出座东方高,腰横半解星劳劳。柳苑鸦啼公主醉,薄露压花蕙园气。玉转湿丝牵晓水,熟粉生香琅玕紫。夜饮朝眠断无事,楚罗之帏卧皇子。
尤溪山中。宋代。胡仲弓。山中寒意足,自笑索裘迟。野店鸡声饭,颓垣鸦字诗。雨余松径滑,溪涨板桥危。问讯恬轩老,乡邻总不知。
次韵。宋代。叶茵。竹满园林水满沟,幽深地位度春秋。坐中不可无侯喜,歌处何须有莫愁。别墅帘栊风飐燕,远村笞笠雨耕牛。老来应物犹强健,多少壮年成梦休。
题画兰卷兼梅花。元代。王冕。湘江云尽湘山青,秋兰花开秋露零。三闾已矣唤不起,□莸萧艾春娉婷。次飚吹香散郊坰,山蜂野蝶何营营?幽人脱略境色外,竟坐不读离骚经。西湖昨夜霜月明,梅花见我殊有情。逋仙祠前尘土清,老鹤彳亍如人行。天边缥缈来凤笙,玉壶美酒颠倒倾。酒阑兴酣拔剑舞,忽觉海日东方生。
再次韵答程帅高机宜四首。宋代。陈造。倒海翻湖袖手观,揆子才思坐天悭。愁攻心折仍无赖,债压头低不办还。坐想赓酬联白璧,只令翘企仰高山。拙疏却喜便衰病,赢得萧斋尽日闲。
病起游近村。宋代。陆游。老人摧颓绝造请,门设常关草生径。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病。一日不病出忘归,绕村处处扣柴扉。水东溪友新酒熟,舍北园公菰菜肥。平生养气心不动,黜陟虽闻了如梦。从今病愈即相寻,共听糟床滴春瓮。
寄怀东林寺匡白监寺。唐代。齐己。南岳别来无约后,东林归住有前缘。闲搜好句题红叶,静敛霜眉对白莲。雁塔影分疏桧月,虎溪声合几峰泉。修心若似伊耶舍,传记须添十九贤。
杨柳枝词。宋代。释行海。一阵杨花一阵愁,绿阴阴处暂停舟。莫嫌不折长条赠,有个黄莺在上头。
送羽林陶将军。唐代。李白。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诉衷情 风景。宋代。丘处机。长安风景古今奇。吾道少人知。天心地肺时正,生杀按枢机。灵物秀,玉芝肥。射虹霓。山头凝望,目下三川,压尽华夷。
和东轩见寄长相思一首。明代。释宗泐。长相思,何终极,有美人兮淮之侧。攀援桂枝歌小山,盛服峨冠好颜色。昔年遗我双龙刀,紫锦作襓县素壁。中夜寒光贯斗牛,但恐屋头飞辟历。朝朝见物不见人,欲往从之脚无力。长相思,何终极。
尚古六首 其三 供奉靴彭泽带。明代。郭之奇。供奉殿上靴,能驱力士辱。彭泽腰间带,不为督邮束。拂衣归去来,时异神相瞩。高风邈何存,青莲与黄菊。
仲冬朔舟次南旺闺中暮夜得雄镫下发书报家大人信笔志喜四律 其三。明代。胡应麟。但说充闾庆,都忘立壁愁。百年今始慰,五岳暮仍游。入掌珠先媚,看肌玉并柔。茆庐三万轴,累汝瀫江头。
访表弟梁应和留饮代谢二首 其一。明代。苏仲。门外溪流泛落花,水香风送客浮槎。主人意好诗情远,老子心欢酒量加。连日世情言不了,满天风月兴无涯。秋光更有传芳意,一炷炉香一煮茶。
雨中客至。明代。陈凤。新水柴门涨碧沙,孤村烟树隐渔家。客来湖上偏逢雨,春到江南又见花。沽酒隔邻传小瓮,打鱼深夜出枯槎。浮生莫遣浮名误,醉里还惊两鬓华。
夜闻秋声。元代。仇远。西南振响使人惊,未必秋声作此声。万骑奔驰鼙鼓动,千夫翻踏桔槹鸣。初疑潮汐还疑雨,只在山林不在城。人道今年丰稔兆,灯前起舞待天明。
张约啸岩书院。金朝。李龏。雅调背时流,月分吟外秋。墨研青嶂石,茶泛碧霞瓯。果熟猿难唤,松寒鹿自游。风前横一笛,不必更登楼。
归舟暂泊京口。明代。范景文。空航亦号五湖游,胜地真堪与唱酬。唯许卜邻招隐地,三山虽好懒淹留。
大涤洞 其七。宋代。槻伯圜。松筠玉立见长身,琼馆沉沉远楚氛。裂石看倾三峡雪,解衣同试一瓯云。朮畦晓露初收药,兰径秋风静吐薰。为拂苍崖题岁月,重来应复感斯文。
予甲戌岁与惠州麦少韩始相会于都下后十九年复会焉今又六年而少韩见予益勤将东归为诗四章以别 其二。宋代。程洵。与君南北昧平生,倾盖论心若弟兄。长笑区区市朝客,白头重欲定交情。
清心镜 少华薄公丈丈索。金朝。马钰。薄丈丈。薄丈丈。八旬有四,因甚发心修养。看重阳、文集全真,得知些味况。勿言老,休寿相。外貌苍苍,内容侗傥。气不断、亦可修持,
为沪学会撰文野婚姻新戏册既竟系之以诗。。弘一。床第之么健得耻,为气任侠有厅女。鼠子胆裂国魂号,断头台上血花紫。东邻有儿背佝偻,西邻有女犹含羞。蟪蛄宁识春与秋,金莲鞋子玉搔头。河南河北间桃李,点点落红已盈咫。自由花开八千春,是真自由能不死。誓度众生成佛果,为现歌台说法身。孟旃不作吾道绝,中原滚地皆胡尘。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四。明代。夏良胜。衰服营城越一年,才登山麓泪潸然。乾坤异待千金直,首领同归拱璧全。马鬣新封当易合,牛眠故道不虚传。许多狐兔冗孤冢,安用苏公负郭田。
贾生。宋代。朱淑真。文帝为君固有馀,岂容流涕复长吁。单于可击非无策,表饵陈来术已疏。
将归。近现代。钱钟书。结束箱书叠箧衣,浮桴妻女幸相依。家无阳羡笼鹅寄,客似辽东化鹤归。可畏从来知夏日,难酬终古是春晖。田园劫后将何去,欲起渊明叩昨日。
听邻女吟。唐代。李涉。含情遥夜几人知,闲咏风流小谢诗。还似霓旌下烟露,月边吹落上清词。
补茅鸱(茅鸱四章,章八句)。五代。丘光庭。茅鸱茅鸱,无集我冈。汝食汝饱,莫我为祥。愿弹去汝,来彼凤凰。来彼凤凰,其仪有章。茅鸱茅鸱,无啄我雀。汝食汝饱,莫我肯略。愿弹去汝,来彼瑞鹊。来彼瑞鹊,其音可乐。茅鸱茅鸱,无搏鷅鶹.汝食汝饱,莫我为休。愿弹去汝,来彼鳲鸠。来彼鳲鸠,食子其周。茅鸱茅鸱,无ew我陵。汝食汝饱,莫我好声。愿弹去汝,来彼苍鹰。来彼苍鹰,祭鸟是徵。
宿新安村步。唐代。朱景玄。淅淅寒流涨浅沙,月明空渚遍芦花。离人偶宿孤村下,永夜闻砧一两家。
满宫花•南园。清代。彭孙遹。试青鞋,褰翠袖。春色南园堆绣。白头犹说广陵王,能使行人回首。锦衣城,今在否。见说当时宫囿。陌上谁歌缓缓归,只有花开如旧。
桑乾道中。明代。陈鸿。征程十里见桑乾,二月谁怜尚苦寒。沃野北来边地近,流澌东下早春残。风疑竹箭穿貂帽,雪作杨花点马鞍。旅况垆头消不尽,琵琶纤指莫教弹。
和颜长官百咏·负薪。宋代。朱继芳。有薪可卖未须悲,满百青铜况有奇。十指束枯从秃尽,不堪棘刺罥人衣。
旗山勾漏洞 其四。明代。徐熥。仙都在人境,一步一嵓峦。怪石各有态,脩篁难计竿。松烟烧处煖,萝磴坐来寒。别去仍回首,馀生几度看。
祠堂新构用雪湖韵述怀二首 其一。明代。谢迁。白屋栖迟本固穷,青云寥廓误登崇。永思端荷流光远,优典真逢泰运隆。温饱平生俱分外,孝忠两字只胸中。同休愿效华封祝,国祚无疆日正东。
题卢鸿学士堂图?此诗当为苏辙作?。宋代。苏轼。昔为太室花,卢岩在东麓。直上登封坛,一夜茧生足。径归不复往,蛮壑空在目。安知有千老,舒卷不盈轴。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嗟予缚世累,归未有茆屋。江干百亩田,清泉映修竹。尚欲逃世名,岂须上图轴。
先曾大父作竹夫人铭北窗蘧蘧偎尔冰肌毋徇其。宋代。吴龙翰。水沈为骨玉为肌,专宠凉台会有时。长得夫人容两足,客星不遣史官知。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送杨寘序。宋代。欧阳修。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顷入南华僧仲有诗为次其韵仲欲见予诗集。宋代。朱翌。促驾难求马一寻,行缠快走任山深。上方首入文公谒,小语能披逸少襟。三尺盆池清照影,五更窗月默传心。更烦细看门前水,昔日西流何似今。
梅花绝句五首要明叔仲威同作。宋代。赵蕃。陈君胸中殊不粗,胡子臞甚语则腴。梅花佳处我不识,付与二妙烦追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