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石门道中)

鹧鸪天(石门道中)朗读

《鹧鸪天(石门道中)》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上飞泉万斛珠。
悬崖千丈落鼪鼯。
已通樵迳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
闲略彴,远浮屠。
溪南修竹有茅庐。
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山水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辛弃疾对田园生活和隐居退隐的向往。

诗的开篇写道:“山上飞泉万斛珠。”这里描述了山上的飞泉,泉水如珍珠般闪烁,形象生动。接着描绘了“悬崖千丈落鼪鼯”,表达了悬崖陡峭,有灵巧的松鼠跃然其间,增添了山林的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已通樵迳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描述了诗人行走于山林之间,尽管山路通畅,但仍然感到有人的声音,但却看不到人影。这里通过描绘诗人独自行走的情景,传达了一种寂寞和孤独的意境。

后两句“闲略彴,远浮屠。溪南修竹有茅庐。”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志趣。他轻松地在山间行走,远远望见了屹立在山巅的佛塔,又看到了溪水旁修建的竹屋。这里描绘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和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诗人表达了在这样的山水环境中,他乐意频繁地往来,不介意杖屦频繁踏过山间小径。并以“老夫”自称,暗示自己已经年过半百,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晚年的安逸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独自行走、修竹茅庐等场景,表达了辛弃疾对自然田园生活和隐居退隐的向往。他希望能够远离尘嚣,过上宁静自由的生活,享受晚年的安宁与乐趣。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辛弃疾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

猜你喜欢

夜久灯暂息,起坐披衣裳。楼高近明月,轩静纳微凉。

促织阶前响,芙蕖水面香。悠然乐清景,尘虑迥相忘。

()
作计寻山径,论交独两生。
相过真有意,多病只垂情。
老怯终年别,诗烦一夜程。
怀思几秋梦,月落晓溪横。
()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

暂寄行踪野水濆,雪霜毛羽夐超群。他时高展凌霄翮,万里扶摇掣海云。

()

昭陵玉匣去人间,定武皇孙未易攀。留得云仍隆准在,不教惆怅忆龙颜。

()
笔床茶灶素围屏,潇洒幽斋灯火明。
木落风霜初十月,坐寒星斗欲三更。
消磨永夜昼盈案,分付闲愁酒满觥。
干世愈疏身渐老,官闲何苦厌山城。
()

西躔东洛建皇都,四海梯航称贡输。楚霸恃强窥宝鼎,越裳遵化锡軿车。

铜驼卧棘侵羌种,野鹿衔花叛嬖奴。玉辇金舆俱寂寞,离离禾黍感丘墟。

()

簿书时复暇,聊得掩晴闺。卧觉衾犹薄,行来鸟正啼。

药畦深石畔,花径绕亭西。在远心常惬,春兼事事齐。

()

琅舆深出未央门,十里圜坛气象尊。圭璧三千周典备,貔貅百万汉兵屯。

青城浮霭连霜动,黄道微风带日温。不用灵光符圣武,从来精祲答乾坤。

()

黄落蓟门秋,飘飘在远游。不眠闻戍鼓,多病忆归舟。

甘雨从昏过,繁星达曙流。乡逢徐孺子,万口薄南州。

()

小朵生来便瘦斜,蕊宫桂殿即渠家。只言瘴雨无南雪,为底横枝雪作花。

()

东林生早凉,高枕远公房。大士看心后,中宵清漏长。

惊蝉出暗柳,微月隐回廊。何事沈痾久,舍毫问药王。

()

返照带微润,天似欲雨者。
轻阴灭遥翠,月已下弦也。
今日送行客,谈笑集兰若。

()

陌上何喧喧,匈奴围塞垣。黑云藏赵树,黄尘埋陇垠。

天子羽书劳,将军在玉门。

()
天下无双将,关西第一雄。
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
矫矫云长勇,恂恂郄縠风。
家呼小太尉,国号大梁公。
()
举世悠悠者,都非君所从。
有人相许可,垂老一从容。
小雨披群竹,清霜劲老松。
别无相对语,墙角远闻蛩。
()
凡骨何堪得再行,渴心犹要谒通明。
惊闻竹树连山雨,疑有风雷{左扌右暴}地声。
鹿啖黄精知岁久,人逢青箬便神清。
重来只要斋盏饭,副以常堂枸杞羹。
()
方扃北户逃生客,忽折南枝寄病翁。
雪里骑驴非俗格,茶边放鹤有家风。
写真影过于形好,凿窍香来与鼻通。
不敢袖归防电取,殷勤返璧锦囊中。
()
狭斜通凤阙,上路抵青楼。
簪绂启宾馆,轩盖临御沟。
西城多妙舞,主第出名讴。
列峰疑宿雾,疏壑拟藏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