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朗读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是徐铉的作品,这是一首唐代的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萧郎中在小雪这一天的生活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征西府里日西斜,
在征西府的日暮斜阳时,
独试新炉自煮茶。
独自品尝着新炉煮的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
篱笆上的菊花倾倒在水中,
塞鸿飞去远连霞。
南方候鸟飞向远方,在霞光中消失。
寂寥小雪闲中过,
寂寥的小雪悄悄降临,
斑驳轻霜鬓上加。
淡淡霜雪点缀着鬓发。
算得流年无奈处,
想来岁月流转无奈之际,
莫将诗句祝苍华。
不要把这首诗祝福给苍华。

这首诗词以萧郎中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寂静的小雪日子。萧郎中独自在征西府内试着新炉自己煮茶,享受着这安静的时光。篱笆上的菊花已经倒下,覆盖在水面上,南方的候鸟飞向远方,消失在霞光中。小雪悄悄而来,斑驳的轻霜点缀着萧郎中的鬓发。最后,诗人表示岁月的流转和无奈,不希望这首诗能给苍华(意为玉皇大帝)带来任何祝福。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通过描绘寂静的冬日景象,表达了人们面对岁月流转的无奈以及对安宁时光的向往。诗中运用寒冷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通过对细小事物的描写,表达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这种写景交融情感的手法,使得整首诗词充满了诗意和抒情色彩。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徐铉朗读
()

猜你喜欢

潦倒云岩日惘然,听泉时枕石头眠。且非有意逃人世,那得閒情结俗缘。

盖代勋名都是梦,大家生死倩谁肩。年来老大心须歇,百劫光辉在目前。

()

禁漏无声昼刻移,天家敕旨出廷墀。诸公且尽仙洲乐,未到分番上直时。

()

朅来范公亭,闻昔范老子。盛德自有铭,逸事有来纪。

如彼沙汇坟,实葬外舅氏。累累冢十四,谁计后不祀。

()

东舍茶浑酒味新,西城红艳杏园春。衣冠会集今为盛,里社追随分更亲。

分手共伤千里别,低眉常愧六年贫。他时细数平原客,看到还乡第几人?

()
双溪月。
清光偏照双荷叶。
双荷叶。
红心未偶,绿衣偷结。
()
()

榆荚雨疏还养神,楝花风急欲侵真。偷藏翠叶栖边鸟,戏摘赪葩醉后人。

细看始能知绝韵,偶飞深为惜娇尘。对花我欲长歌舞,怕数阶蓂几荚真。

()

难振宗风似昔年,两山狮象卧寒烟。佛门各斗无边法,僧讼传家袖影田。

()

名臣不世出,百工之所求。况乃非常器,遭逢兴运秋。

符彩照千里,铨衡综九流。经纶资百物,樽俎寄皇猷。

()
书贤从事我非刘,杰句君争万壑流。
拟学岑参酬杜甫,可能列子识壶丘。
倦游审已县车矣,问字犹多载酒不。
无限相思梅发处,手催残雪嗅枝头。
()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
越境能来访我,扶筇颇肖游僧。
得与坐间语味,谅其胸底怀冰。
()

积水吞寒濑,孤舟宿暮烟。邀人壶蚁泛,作赋烛花悬。

发变风波境,神惊四十年。壮心空感激,夜起拂龙泉。

()

西园公,真奇绝,不愿乞巧偏乞拙。七夕铺张香粉筵,低头拜向天孙说。

天孙玉梭织七襄,霞丝虹线组天章。园公胸藏锦绣肠,天工人巧相低昂。

()

南州秋色初流火,西方月向梧桐堕。当时欢会草堂前,一月词人满高座。

主人命倒玉缸春,小奴跪进雕盘果。飞觥授简恣所为,画地书天无不可。

()

山泉清可爱,绝顶日淙淙。一派已奇甚,飞来况复双。

()

雨花台畔草茸茸,到处清妍到处浓。诗料携将云满袖,谈资贮得锦为胸。

人贪揽胜难言别,月好逢秋不厌重。明日偏宜江上去,推窗两岸看芙蓉。

()

丛篁灌木丽霜晴,忠孝岩岩父子名。举扇西风虽自洁,受遗不至亦何情。

()
燕山雪花大如席,与儿洗面作光泽。
怳然天地半夜白,闺中只是空相忆。
点注桃花舒小红,与儿洗面作华容。
欲问平安无使来,桃花依旧笑春风。
()

雪压疏林香满枝,夜深微露濯冰肌。巡檐未许尘心赏,惟有孤山处士知。

()

胜日登临云叶起,芳风摇荡雪花飞。

呈晖幸得承金镜,飏彩还将奉玉衣。

()
谋[B16J]
落魄齐昌偶曳裾,风光屈指一年余。
君延南郡沙棠楫,我问东湖水竹居。
两地经春无客信,三韩旁午有军书。
行吟亦抱灵均恨,鼓枻愁逢楚泽渔。
()

千有馀年两鎈股,传玩微沾汉宫土。当时贵姊应嘉辰,此物曾经踊跃陈。

同心七宝苔花结,连理交枝竹节新。昭阳燕子无消息,瞥见钗头无比翼。

()

门外喧车马,欢声震四邻。
争疑来陋巷,不道访诗人。
枉驾屈三老,开樽愧一贫。

()

清晓开门泪已披,梅花一别永无期。寒冰到死为朋友,便是春来也不知。

()

第一峰头彻底贫,重来且莫辨疏亲。檐楹星月年年绕,不信尘中坚密身。

()
拟去竹坞间,煎茶炷新料。
从容二士谈,领会一语妙。
()

名遂功成累复轻,鲈鱼因起旧乡情。履声初下金华省,

帆影看离石首城。化剑津头寻故老,同亭会上问仙卿。

()

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

深谢灞陵堤畔柳,与人头上拂尘埃。

()
青青琉璃手可拈,寒花多在雨中添。
高风不捲银河浪,仿佛康王谷里帘。
()
公论由来重,高怀此去轻。
吾非厚知己,感叹此苍生。
()

不应杨秘监,无暇问南湖。
桂树又花发,莲池和叶枯。

()

寂寞秋江上,经霜木叶殷。数村高下屋,一路浅深山。

隐吏洁身去,荒城终古闲。我行愧飞鸟,意倦不能还。

()

半枕轻寒泪暗流,愁时如梦梦时愁。角声初到小红楼。

风动残灯摇绣幕,花笼微月澹帘钩。廿年旧恨上心头。

()

生长污渠野水滨,转侵人境漫缤纷。劳劳用尽如针嘴,扰扰无过半粟身。

闷杀终宵挥扇客,何辜千载露筋人。纵饶饱吮腥腥血,万死西风有几旬。

()
予何人、此何时节,驾言我欲行志。
青原煮豆然萁后,谁豢龙蛇赤子。
心为碎。
宽底是、翻疑又怕严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