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侍御

赠王侍御朗读

《赠王侍御》是唐代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侍御的情感和思念之情。诗意深邃,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诗中诗人以心境与野鹤相似,都远离尘世;诗句如冰壶见底清,表明诗人的诗才高绝,纯净清澈。府县指的是官府,趋昨日事表示王侍御与诗人共同经历的事情,升沉不改故人情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长久不变的心意。

诗中描述了春天的上阳,却有雨落萧萧,寒冷的洛水夜夜有声,这一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寂寞的氛围,诗人自叹独为折腰吏,感触到自己平凡的身份和境遇。骢马路傍行则是对自己身世的再次说明,与诗人与友人的身份相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无奈与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心与野鹤同,远离尘世纷。
诗似冰壶见底清,清澈如水泉。
官府同趋昨日事,升沉故人情不变。
春夜雨声细,上阳苍松陈。
自叹独为折腰吏,骢马路傍行。

赏析:
这首诗词以深沉而富有情感的笔触,表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友人王侍御和自己的身世身份的对比,展现了自己的无奈和感慨。诗中的自叹独为折腰吏,以及骢马路傍行,都彰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痛感。而对春雨和洛水的描写,则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愁和寂寞的氛围。

诗人用心、野鹤、冰壶等富有意象的词句,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诗才。诗词的朴实无华、含蓄隽永,给人以清新、静美的感受。通过描绘昔日情景和目睹当下状况,诗人在无奈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无奈和心境。整首诗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巧妙地结合,从而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雅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朗读
()

猜你喜欢

四楹虚彻地无邻,断送孤高与使君。
午夜坐临沧海日,半天吟泰山云。
青徐气接川原秀,常碣风连草本薰。

()

诸方游欲遍,栖息此山中。已悟法皆幻,定知身是空。

窗鸣蕉叶雨,帘捲枳花风。亦是耽閒者,清言喜暂同。

()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

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
武皇骑龙朝帝后,露湿铜仙古苔绣。
景初命名翁与仲,无复衣冠仍汉旧。
桓圭大剑高嵯峨,不动如山严镇守。
岂知屹立司马门,九鼎暗移司马手。
()

十二篇皆因新境追忆旧事,不能一一曲叙,但随而和之,
唯予与元知之耳

()

百二关河狼虎秦,连环难解献高臣。
若非纤手抽刀斩,应笑山东后有人。

()
黄叶聚墙角,青苔围柱根。
被经霜后薄,镜遇雨来昏。
半卷寒檐幕,斜开暖阁门。
迎冬兼送老,只仰酒盈尊。
()
少年已自乐杯觞,种秫安排老醉乡。
试问几回供酒事,真成三万六千场。
()

巉岩卓立几千秋,云气长时迥不收。散漫乘风如擘絮,冥濛成雨若浮沤。

朝疑巫峡重重起,暮见苍梧蔼蔼浮。灵运当年曾作咏,白云抱石两悠悠。

()

近署新层构,仙跗锡宝题。
凝章下天汉,布画俨星奎。
榜势虬檐负,缯华凤押栖。

()

龟田似大横,刚燥不容耕。秧瘦无新思,舟胶阻去程。

溽思梅雨后,寒厌麦秋晴。旱魃方为虐,无容顷刻生。

()
炎光炽。
枕簟凉如水。
芰荷覆沼双鸳戏。
香飘水阁藕花开。
()

势连坤轴近乾冈,地首东维镇八方。江不风波山不险,子孙千亿寿无疆。

()
一枝倾国又倾城,笑量香腮百媚生。
湘浦二妃窥宝镜,星宫双六下银泓。
金波影俪婵娟巧,玉露心分沈瀣清。
曾向鸳鸯屏上看,野花空得全叹名。
()

翛然数君子,落落俱长身。
东家每借看,步去不嫌频。
移栽幸许我,已自前年春。
自我得此辈,园居岂为贫。
()
栖托近佳人,应怜巧语新。
风光华屋暖,弦管牡丹晨。
远采江泥腻,双飞麦雨匀。
差池自有便,敢触杏梁尘。
()
山凝翠黛孤峰迥,淮起银花五两高。
天外绮霞迷海鹤,日边红树艳仙桃。
岸惊目眩同奔马,浦溢心疑睹抃鳌。
寄谢云帆疾飞鸟,莫夸回雁卷轻毛。
()

王俭风华首,萧何社稷臣。丹阳布衣客,莲渚白头人。

铭勒燕山暮,碑沉汉水春。从今虚醉饱,无复污车茵。

()
□花一叶。
比似前时别。
烟水茫茫无处说。
冷却西湖□月。
()

僧句多枯槁,舟公锦绣堆。
如何涉吾地,咄咄逼人来。

()

橹后风才顺,桅头日未斜。旧河通瓠子,新浪涨桃花。

得鲙因沽酒,闻鹃更忆家。迢迢云气外,北望是京华。

()
田园政尔无多子,连岁旱荒饥欲死。
今年何幸风雨时,岂意蝗虫乃如此。
麦秋飞从淮北过,遗子满野何其多。
扑灭焚瘗能几何,羽翼已长如飞蛾。
()

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

箸箸适我口,匙匙充我肠。八珍与五鼎,无复心思量。

()
垣屋参差绿树边,囚山光景饯华颠。
平川极目思秦地,大泽浮空忆楚天。
刺虎射麋俱已矣,举杯开剑忽凄然。
此生终遣英雄笑,棘没铜驼六十年。
()

客中忽动子长游,杨柳江边买去舟。淮甸经时天日曙,东吴望处海云浮。

山川去此多游览,诗卷从今有唱酬。回首风尘三载近,早携书剑入神州。

()

亮节金坚气玉温,入登廊庙出藩垣。
谈经每尽先儒息,议政居多长者言。
恩恤疲羸蠲重赋,礼加耆耄屈常尊。

()

为民那肯为身谋,岁月蹉跎志士羞。砌下有蛩还促织,眼前何草解忘忧。

湖光收入千军笔,世事催成两鬓秋。但愿丰年同一饱,巴歈正不减齐讴。

()

咫尺仙岩愧未登,使君携我上崚嶒。深潭隐见龙鳞跃,古洞硿砻鬼斧凝。

酾酒烦襟浑欲脱,倚栏尘虑若为澄。浮名已断人间锁,从此山阴兴可乘。

()
闻道重湖路未通,悠然身在碧湘中。
崎岖水国犹千里,牢落春花已半空。
江浪溅寒侵小睡,岳云筛雨音疏篷。
君诗亦说清幽趣,便觉年来气味同。
()

四崖环抱镜光平,数亩澄泓石底清。寒入井头千丈雪,净涵嵓际一天星。

傍人争出鱼依势,衔叶飞来鸟护灵。日日东风送潮出,只应绝顶透沧溟。

()
我所思兮在青州,欲往从之路阻修。
淄濰东下何悠悠,满园布谷鸣叚鸠。
母兮缲丝妹结?,弟兮刈麦行西畴。
道逢乡人寄衣裯,展衣拂袖双泪流。
()

山巅如可上,更上一重重。总断樵人路,低头谢旧峰。

()

百岁为浮名,一身恒旅寓。
鸦归野树昏,角散城云暮。
残壁窜秋蛩,空阶滴夜雨。

()
有鼓不自鼓,有琴不自弹。
端居习清燕,阒寂寡所欢。
寒泉盘户碧,坠叶满庭丹。
采采芙蓉花,云露何溥溥。
()

鞠室才穿约佽飞,香尘浮处曳单衣。晏安只恐髀生肉,且试轻蹻掣绛帏。

()
寄谢谯夫子,今年一出无?万绿随梦断,百念与形枯。
云护巢松谷,神呵煆药炉。
凭高应念我,白首学徵租。
()

琅玕出海底,枝叶何扶疏。劲节贯冰雪,秀色凌云衢。

美人爱之不能舍,斸根封植当庭隅。嘉实须期待鸾凤,长竿直欲钓鲸鱼。

()
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
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
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陌争牛卧作团。
老子従来兴不浅,向隅谁有满堂欢。
()
风撼梧桐影碎。
凄凉天气。
()

北溟有鲲,歕薄昆仑,
气吞积石摧禹门。过河河水枯,
从足困泥涂。垂涎向海若,

()

瑞叶纷飞太不纤,卜晴须问蜀城严。已倾旧酿屠苏酒,谁奏新声刮骨盐。

招隐门应开小径,寻梅车定驾长檐。少陵诗更添佳兴,万点山如玉笋尖。

()

我行过汉畤,寥落见孤城。邑里经多难,儿童识五兵。

广川桑遍绿,丛薄雉连鸣。惆怅萧关道,终军愿请缨。

()

近甸蒙尘日,南梁反正年。飘流茂陵碗,零落太官椽。

建纛非降楚,披图异录燕。堪嗟侍中血,不及御衣前。

()

分明得道谢自然,古来漫说尸解仙。

如花年少一女子,身骑白鹤游青天。

()
落叶昔日雨,地上仅可数。
今雨落叶处,可数还在树。
不愁绕树飞,愁有空枝垂。
天涯风雨心,杂佩光陆离。
()

临贺山泉清似政,公厨酿酒色如泉。
囚山相望虽千里,岂是江头无便船。

()
自把残书洗睡昏,欲求甚解与谁论。
乍然好鸟闻深樾,忽尔荒鸡听远村。
()
北园干叶旋空枝,兰蕙还将众草衰。
笼鸟上天犹有待,病龙兴雨岂无期。
身闲不厌频来客,年老偏怜最小儿。
生事罢求名与利,一窗书策是年支。
()

九衢艳质,看来怎比他闲靓。清韵。似照水横斜暮临镜。林间顿画阁,花底藏芳径。幽静。将绛烛、高烧照双影。
琼瑶皓素,未及肌肤莹。伊试省。我从今、远肯再孤另。记取兰房,夜深人迥。窗外月照,一方天井。

()

客星又转作魁星,蚤应文科策汉庭。

紫气初来朝北极,长鹍一奋刷南溟。

()
炉香滔滔水沈肥,水遶禅床竹遶溪。
一段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阴西。
()
红尘飞不到阑干,十二朱帘卷暮寒。
上苑莺啼花木暗,六桥人散水云宽。
春风玉佩骖黄鹤,夜月琼箫驻紫鸾。
檐外青青杨柳色,几回曾向画船看。
()

水没方城蔓草肥,司空旧第满斜晖。人亡劫火群书散,屋老秋风一剑飞。

广武勋名怜寂寞,式乾谏事记依稀。如何少目《鹪鹩赋》,却到封侯不解归?

()

几人夸咏雪,不如柳一绝。
几家说渔父,不如柳两句,
天阴岁晚寒江空,玉花四合为鸿蒙。

()
花萼楼前春正浓,濛濛柳絮舞晴空。
金钱掷罢娇无力,笑倚栏干屈曲中。
()
尊酒长飞亭忆离,参差吹断竟谁思。
我怀知己惭鬷蔑,公喜逢人说项斯。
一坞烟霞双鬓老,数椽风雨二天私。
钱塘日暮飞江阔,薄撷芳馨结桂枝。
()
愧师承。
宣路虽不逮,而寿过之。
结屋姑苏台之北,种花弄孙以自适,世念甚轻。
今七十有四矣,耳目聪明,髭鬓未白。
()
白粲十万艘,日夜随东流。
常平贯虽朽,还作苏民不。
()

尝闻五百岁,一有贤人生。议者实在公,仍与圣运并。

全资五岳粹,高挹太元清。与帝为元老,与国为名卿。

()

明湖碧浪,枉枉帆寻遍。
咫尺仙源路非远,讶杜兰香去,已隔多时,又谁料佳约三年还践。
纤腰无一把,飞入怀中,明月重窥旧面。

()
四只渔般叩板木,几家茅屋长儿孙。
天寒水浅江成路,地僻人稀郭赛村。
()

长相思。久离别。新燕参差条可结。壶关远。雁书绝。

对云恒忆阵。看花复愁雪。犹有望归心。流黄未剪截。

()
就得头来正好参,倚佗门户不相谙。
导师故有眠云句,应笑空生梦裹谈。
()

老病辄闻衰世事,无缘空抱古人心。闭门风静看花影,倚树日迟听鸟音。

三径久荒迟贵客,五陵夐绝托瑶琴。溪山莫笑无陶酿,也有清谈到夕阴。

()

霜气横秋雯,暮鸟归何迟。犬疾墓草枯,风劲冥鸿坠。

苍茫云树中,目极百忧萃。人各有其怀,浅深随所寄。

()

相逢炎月亦萧森,来处家乡是古斟。与论山川几人物,仕秦王猛亦何心。

()
水边林下逢衲子,我亦来追六月凉。
传得黄州新句法,茗搜文字响枯肠。
()

伊水渊源出未穷,故乡尸祝礼何丰。能崇命世真儒庙,全仗分司御史功。

伫见门墙登士子,岂徒伏腊走村翁。他时胜迹书图志,定把新安比洛崇。

()
羽书昨夜报居庸,百万雄师下九重。
天子垂衣临大漠,群臣端笏扈元戎。
禁中已乏回天谏,阃外谁成辟地功。
千古澶渊扶日毂,令人长忆寇莱公。
()
猎猎风吹屋上茅,夜寒都在早梅梢。
明朝管取东窗暖,又看羲经过一爻。
()
锦鞯白马出新河,簇队吴娃善凯歌。
谱得升平新乐府,内家休按旧云和。
()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
楚人不解听吴歌,我独灯前感慨多。
记得通波亭下路,画船归去雨鸣荷。
()

亭亭鹤羽戏芝田。看群仙。起青涟。绿盖红幢,千乘去朝天。留得瑶姬清夜舞,人与月,斗婵娟。凭阑有恨不堪言。倩谁传。曲声圆。写尽清愁,香弄晚风妍。不羡山头窥玉井,花十丈,藕如船。

()

鸾鹤每于松下见,笙歌常向坐中闻。

手持十节龙头杖,不指虚空即指云。

()
投老诛茆水竹村,未论避谤且逃喧。
屋低稳似于谁屋,园小贤于乐彼园。
待小车来时上阁,有高轩过勿开门。
蜗牛不晓虫鱼法,作意麻搽篆粉垣。
()

每叹两无极,欣闻岁有秋。直因穷得健,始信老无忧。

一举输鸿鹄,群呼任马牛。君看三尺剑,绕指亦成柔。

()
忆昔西戍日,夜宿僊人原。
风吹野梅香,梦绕江南村。
()

淮岸。向晚。圆荷向背,芙蓉深浅。仙娥画舸,露渍红芳交乱。难分花与面。
采多渐觉轻船满。呼归伴。急桨烟村远。隐隐棹歌,渐被蒹葭遮断。曲终人不见。

()

苍虬紫气动星辰,谁辩雌雄匣里新。神物有期终自合,一时雷雨满延津。

()

虫娘举措皆温润。每到婆娑偏恃俊。香檀敲缓玉纤迟,画鼓声催莲步紧。
贪为顾盼夸风韵。往往曲终情未尽。坐中年少暗消魂,争问青鸾家远近。

()

鹧鸪飞上罗襦绣,银屏春向夗央透。香袅鬓花风,玉钗胡蝶红。

柳丝千种碧,窈窕吴山色。山色正如眉,销残春不知。

()

帘箔沈沈昼影迟,忽颦忽忆忽相思。朝朝暮暮少年时。

晓镜都夸眉月小,西风不为鬓云吹。略无幽怨逗冰丝。

()

笼虚其底,免被炎驰。知白守黑,清黄一支。能忌阴秽,不逾百时。

延生大道,易解难知。

()

蘅若首春华,梧楸当夏翳。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
朔风吹别袂,草色冷萋萋。
凭高望佳人,天远浮云低。
恍然从之游,神魂坐飞越。
何当清夜语,分此半床月。
()
何年山股创禅房,陵谷迁移不易量。
旧日中流小浮玉,如今欲到只褰裳。
()
一别杜陵归未期,只凭魂梦接亲知。
近来欲睡兼难睡,夜夜夜深闻子规。
几岁干戈阻路岐,忆山心切与心违。
时难何处披衷抱,日日日斜空醉归。
()

翩翩才气逸轻翰,倒写波澜笔力宽。沈醉不辞金盏侧,清吟长占竹窗寒。

捧心欲效羞颦媚,斲鼻须烦尽垩漫。辱赠骊珠念无报,但惊怀袖有奇观。

()
木落天高庙妥灵,去来潮汐绕山青。
年登民俗饶怡乐,海近蛟虯入杳冥。
万里一身头既白,清樽三奠德惟馨。
出门更合烧沈炷,青草连云接洞庭。
()

石头路滑少人行,独我谈玄几叩扃。同德讲经如昨日,葛川扣角又来生。

云横古塔巢秋鹤,尘锁空堂照暮萤。玉麈不挥消息断,庭前柏树绿成阴。

()

夏至南风盛,维舟向河澳。问君何淹留,南园荔枝熟。

()

四大之身,水月空云。一轮湛湛,廓落乾坤。

()
吾闽三山妙天下,灵鳌背上罗高峰。
山环水绕龙虎伏,人在缥渺烟霞中。
()

万仞峰头碧玉坛,丹霞为佩月为冠。应知一化金仙后,象教唯从过去看。

()

奏书归阙下,祖帐出湘东。满座他乡别,何年此会同。

藉芳怜岸草,闻笛怨江风。且莫乘流去,心期在醉中。

()
微云淡日半昏明,初换春衫步屧轻。
行到小桥幽绝处,朗吟诗句答溪声。
()

解冻风轻暖尚微,天街夜色散清辉。香飘绮席回歌袖,烛射珠帘晃妓衣。

星斗渐随华月落,笙歌缓送醉人归。仙郎自笑才情减,谩忆传柑出粉闱。

()

韶华易促。早帘幕封尘,佩环零玉。燕子多情,也伴主人幽独。

不向乌衣觅偶,度春秋、依然孤宿。一任文禽比翼,趁晴波双浴。

()
士师我自出,爽迈凌清秋。
年少不饮酒,昏灯夜问囚。
尔家外大父,听狱代其忧。
备饥朝煮饭,驱蚊夜张帱。
()

少年妄意假韶鸣,忧患欺人两鬓星。
此去真当盟社友,向来不合诳山灵。
百年如夜何由旦,万古惟天只麽青。

()

年逾六十复奚求,多难频经浑不愁。劫运千年弹指去,纲常万古一身留。

欲坚道力凭魔力,何事俘囚学楚囚。了却人间生死事,黄冠莫拟故乡游。

()
读书老眼苦眵昏,茗饮无端遣梦魂。
到处相逢真可喜,只应酒是好知闻。
()

慈亲未识意如何,不肯令君画翠蛾。自是杏花开较晚,梅花占得旧情多。

()
天下本无事,吾生行且休。
关心惟酒盏,入眼独渔舟。
雁过三湘晓,云开二华秋。
殷勤驿楼柱,小草记曾游。
()
秩满三秋暮。
舟虚一水滨。
漫漫遵归道。
凄凄对别津。
()
齿发凋残志有余,一编聊复遂吾初。
老来每恨无同学,梦里犹曾得异书。
家世偏憎慕青紫,儿童切莫话龙猪。
正令世世皆农圃,廉让何妨化里闾。
()

()
少年喜结交,患难谓可倚;宁知事大谬,亲友化虎兕。
出仕五十年,危不以谗死。
始畏囊中锥,宁取道傍李。
老来多新知,英彦终可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