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

少年游(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朗读

《少年游(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雨水洗净娟娟嫩绿的叶子。
微风吹拂着细细的青竹,带来香气。
秀丽的景色渐渐侵入书册的晚间。
帘卷起来,清凉的阴影微微地透过酒杯。
画中的竹子身材饱满肥硕。
何须靠先生的笔触赢过萧郎。
记得曾在小轩的寂静夜晚,
走廊上,月亮与稀疏的影子映在东墙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青年游子在一个夏日的午后,与朋友王文甫一起喝着自家酿造的白酒醉倒,激发灵感写下的墨竹词。诗中通过自然景观和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酒后的愉悦感受的流露。从雨水洗净的嫩叶到微风拂过的绿竹,再到夜晚书帙中透出的秀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凸显了竹的优雅和不羁之气。整首诗抒发了对自然和酒的沉醉和享受,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赏析:
《少年游(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展示了苏轼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诗中的自然意象通过雨洗的嫩叶、微风吹过的绿竹等描绘,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同时,通过描写夜晚书帙中透出的秀丽景色,进一步烘托了整个诗词的意境。而对竹子的描绘,则显示了苏轼的独特之处。他通过对竹子身材饱满肥硕的描写,以及与萧郎的对比,突出了自己的自信和对自己诗才的自豪。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景和诗歌创作的热爱,并通过描绘细腻的意象,将读者带入到一个清新、宁静的境界。同时,酒的存在也为诗人带来了愉悦和放松,使他在醉态中能够更加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展现了他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同时带给读者一种宁静、愉悦的感受。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示了苏轼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

汉兵飞度下朝鲜,十万旌旗鸭绿悬。烽戍祗今寒月色,可闻杨仆将楼船。

()

一年又朱夏,残生如白鸥。

未须愁热去,且得及清游。

()

孟秋高飙荡焱热,太白当头映佳月。天地始肃禾乃登,长歌送君思激烈。

青骢马肥青刍秣,公子为郎亦材杰。台端象贤重耳目,天边北斗司喉舌。

()

柳色青天雨乍晴,鸭头细草绕堤生。林间野日依依见,水底春光寸寸明。

犹喜乱花时入眼,可能万事顿忘情。无端景物相料理,屡欲颠狂兴不成。

()
时平更觉宦情闲,次第春光烟水间。
独向尊前问明月,多从马上看青山。
陵藏衣剑传龙远,台绕笙歌想凤还。
可道繁华同上国,只凭清梦到朝班。
()

斜绾香云倚镜台。春已输梅。人欲欺梅。护寒帘蟆手初开。

翠羽飞来。白雪飘来。

()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枝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
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
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

鸣驺向城市,缓带复郊坰。海色遥吞白,天光自与青。

汝无惭地主,吾敢应山灵。便欲依岩卧,停杯问摘星。

()
何处采菱归暮。
隔宵烟、菱歌轻举。
白苹风起月华寒,影朦胧、半和梅雨。
脉脉相逢心似许。
()
每到炎天只愿秋,如何秋到却成愁。
官居也有寒蛩语,不似山间听得幽。
()
数点青来海上山,山根断处水漫漫。
为无南雪地偏暖,才有北风天便寒。
生理尽归蛮贾去,宦游直作瘴乡看。
尘迷钜野家何在,纵有云梯见亦难。
()

溪山相似路人疑,众目详观固易知。厚貌深情怀险阻,离朱子羽谩扬眉。

()
我老愿为臧丈人,君今少壮岂长贫。
好须自致青冥上,可且相从寂寞滨。
深谷黄鹂娇引子,曲碕翠碧巧藏身。
寻幽触静还成兴,何必区区九陌尘。
()

曾话平生志,书斋几见留。道孤心易感,恩重力难酬。

独立千峰晚,频来一叶秋。鸡鸣应有处,不学泪空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