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马二首。唐代。唐彦谦。紫云团影电飞瞳,骏骨龙媒自不同。骑过玉楼金辔响,一声嘶断落花风。崚嶒高耸骨如山,远放春郊苜蓿间。百战沙场汗流血,梦魂犹在玉门关。
《咏马二首》是唐代唐彦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写马匹为主题,通过对马的形象描绘,表达了马的快速奔驰和威武雄壮的特点,赞颂了马匹的勇猛和忠诚。
诗词的中文译文:
紫云团影电飞瞳,
骏骨龙媒自不同。
骑过玉楼金辔响,
一声嘶断落花风。
崚嶒高耸骨如山,
远放春郊苜蓿间。
百战沙场汗流血,
梦魂犹在玉门关。
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头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示了马匹的威猛形象——紫云团影、电飞瞳,显示马匹骏马的特质。接下来的两句"骏骨龙媒自不同"表达了骏马的非凡气质。"骑过玉楼金辔响"一句意味着王公贵族骑马快马的犹如龙奔腾之威,给诗增添雄壮气势。而"一声嘶断落花风"则表达了马蹄踏得震天响,以至于折断了飘落的花瓣,这种细节的描写突出了马匹奔驰时的速度和力量。后面两句"崚嶒高耸骨如山,远放春郊苜蓿间"以高大威武的形象再次描绘了马匹的气质,同时也抒发了对马匹牧放的向往之情。最后两句"百战沙场汗流血,梦魂犹在玉门关"则是赞扬了马匹忠诚的品质,表达了马匹在战场上无惧一切的精神。整首诗以豪放激昂的笔调,展示了马的矫健威武和奔腾狂热,让人感受到了马的力量与自由,表达了对马匹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唐彦谦。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眼儿媚 怀远,代人作。清代。商景兰。将入黄昏枕倍寒。银汉指阑干。半轮淡月,一行鸣雁,云老霜残。凭著飘英风自扫,小院掩双镮。离情难锁,迢迢江水,何处关山。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韵 其二。明代。张天赋。碧天摇落琼花片,太极根荄岂有垠。柳絮也应擅才调,隔帘尤有看花人。
慈相寺。宋代。邓德秀。小桥横过一溪长,因访梅花到上方。山到尽时逢怪石,楼于高处带斜阳。殿经几劫壁多坏,碑刻前贤诗数章。三百年前钟尚在,可怜阅遍几兴亡。
与从弟正字、从兄兵曹宴集林园。唐代。李嘉祐。竹窗松户有佳期,美酒香茶慰所思。辅嗣外生还解易,惠连群从总能诗。檐前花落春深后,谷里莺啼日暮时。去路归程仍待月,垂缰不控马行迟。
独行过柳桥而归。宋代。陆游。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草枯狐兔见,鹰隼方纵搏。老翁卧蓬户,疾痛在腰脚。忽觉意稍佳,快若解束缚。呼童扶下堂,西出度略彴。浮波见凫雁,决起惊乌鹊。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俛啄。霜余桑叶积,春近柳枝弱。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岁暮农事休,羡尔群饮乐。
醉桃源·春景。宋代。严仁。拍堤春水蘸垂杨。水流花片香。弄花喈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帘半卷,露新妆。春衫是柳黄。倚阑看处背斜阳。风流暗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