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朗读

中文译文:《减字木兰花》
朝代:宋代
作者:马光祖

多情多爱,还了一生的花柳债。
好一个才貌出众的檀郎,即使娶个室女为妻也没有关系。
他聪明才智卓越,送给他三百束青蚨作为礼物。
烛光的影子摇曳成红色,记住媒人是马公。

诗意:这首诗以花木兰的减字形式表达了对多情多爱的赞美。诗人说自己已经还清了一生中在花柳世界中所欠下的债务。他赞美了一个檀郎(才貌双全的男子)并表示,即使他选择娶个普通的室女为妻,也没有关系。诗人还称赞了檀郎的杰出才华,并送给他三百束青蚨(象征着爱情和美好的祝福)。最后,诗人提醒自己记住介绍婚姻的媒人是马公。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才貌出众的檀郎的赞美和对爱情的向往。通过减字的形式,使诗意更加集中而深刻。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例如把花柳债比作一生的感情债务,将青蚨作为对檀郎的礼物,以及用烛光摇曳红色的影子来表达浪漫和温馨的氛围。整首诗流畅而清新,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马光祖

马光祖(约1201—1270),字华父,号裕斋,宋浙江东阳马宅镇(一说城西)人。赐号裕斋,封金华郡公,谥号庄敏。生于南宋庆元庚申年八月二十四日(公元1200年),宝庆丙戌年(公元1226年)“试南宫叨进仕”。后历任沿江制置使、江东转运使、知临安府(今杭州)、三知建康府(今南京)、户部尚书、大学士,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拜参知政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升授为知枢密院事,以金紫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者的光禄大夫)致仕。马光祖卒于咸淳癸酉年(公元1273年)五月十五日,享年七十有四。马光祖是与范中淹、王安石等齐名的宋朝名相,《宋史·卷四一六》有传。...

马光祖朗读
()

猜你喜欢

欧公思颖终归颖,老我怀乡不得归。剩水残山傒我久,老妻稚子竟谁依。

在阴独鹤鸣无和,向晚栖禽倦尚飞。手植故园松与竹,绿阴盈亩碧成围。

()

俛仰不能去,如逢旧友同。曾因春雪散,见在华山中。

何处有明月,访君听远风。相将归未得,各占石岩东。

()

快阁西南引兴长,高城落日晚苍凉。江通牛吼疑巴峡,山入龙门似太行。

季子敝裘终相国,长卿驷马未还乡。登临日对芳樽酒,莫遣秋风近绿杨。

()
仙君重瞳衮衣明,红云一朵当殿楹。
千官拜舞环佩鸣,中有一人摄齐升。
琅琅敷诵百辟惊,首云有臣许月卿。
合在帝所式群英,煌煌召节来帝廷。
()

启事许谁当首肯,谋生休自谩牙欸。系风捕影非吾事,问柳寻花醉去来。

()

阖闾葬后三千岁,霸气销沈虎亦亡。留得当时旧园寝,重重楼阁祀空王。

()

闲中秀句多,静里尘襟少。泉石助弹琴,清响琅然好。

临水卷书帷,隔竹支茶灶。游绿一壶寒,添入诗人料。

()
泥滑滑,苦竹冈。
雨萧萧,马上郎。
马蹄凌兢雨又急,此鸟为君应断肠。
()
两朱阁,南北相对起。
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
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飖飞上天。
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
()

绿叶阴浓花正稀,声声杜宇劝君归。相如千里悠悠去,不道文君泪湿衣。

()
堂开金色界,梵客为钩帘。
山影碧侵座,水声清绕檐。
粉云埋石脚,珠露泣松髯。
终拟携孤笛,凭栏唤玉蟾。
()

岊河江水古今流,送尽年光与客愁。莫叹寒门空草色,五陵佳气散成秋。

()
少妇石榴裙,新妆白玉面。
能迷张公子,不许时相见。
()
此水虽非禹凿开,废丘山下重萦回。
莫言只解东流去,曾使章邯自杀来。
()

碌碌天涯走只身,一生行止任天真。极知直道难容世,敢更低头学媚人。

天地几翻成又败,龙蛇须看蛰还伸。茫茫世路无知己,欲访渔翁楚水滨。

()
偶无公事独凭栏,领略风烟万顷宽。
说似西廊曾懋父,倩君椽笔写郊寒。
()

微笑忽破睡,情梦媚幽独。春烟定后痕,荡漾在心目。

欲说境已志,鸟语碎空绿。

()

十载隐潭衡,居然腑肺清。
枯禅参懒瓒,老气激弥明。
笔底烟云妙,人间势利轻。

()
弃权万乘金轮,栖六年雪岭。
相从外道游,不离那伽定。
无奈凶星照命宫,积世箕裘都丧尽。
虽云自业所招,且喜因邪打正。
()
知是几年竿,细察早颟顸。
一声无孔笛,寥寥天地宽。
()
艳色不须妆样。
风韵好天真,画毫难上。
花影滟金尊,酒泉生浪。
镇欲留春,傍花为春唱。
()
齐地谷翔贵,排门无爨饙。
二仲有甘旨,奉亲亦良勤。
原田水洸洸,何时稼如云。
无民愿岁丰,正自不忘君。
()

俗口喧喧利与名,到君风品即难凭。
曾将五老关秋梦,只爱南薰是正声。
鸟恋药棚长独立,树欺诗壁半旁生。

()

白杨十字巷,北夹湖沟道。

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

()
牂牁水阔嶲山高,仁敖君长曾纷搔。
时移事变今安有,百里相望皆城壕。
我住涪江一区宅。
颇恨长安远如日。
()

山中足清赏,独恨不能箫。吴市人堪在,秦楼凤可招。

参差临夜月,凄冷度商飙。似诉萦愁梦,传歌伴寂寥。

()
离家当日尚炎风,叱驭归时九月穷。
朝渡藤溪霜落後,夜过麾岭月明中。
山川道路良多阻,风俗谣言苦未通。
唯有鄱君人共爱,流传名誉满江东。
()
婆饼焦,车载板。
饼焦有味婆可食,有板盈车死不晚。
君不见比来翁姥尽饥死,狐狸嘬骨鸟啄眼。
()

我来犹恨百年迟,想见雄风气不疲。今日潮平江已下,狂澜砥柱待伊谁。

()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

两月清谈未觉穷,归装何事复匆匆。匡时愧我浑无术,怅望东林旧竹丛。

()

青天一碧翠遮空,浪捲云奔夕照中。郭外荷花三十里,清香散作满城风。

()
挺挺祖风烈,瑞岁滞偏州。
元龙豪气。
宜卧百尺最高楼。
万丈文章光焰,一段襟怀洒落,风露玉壶秋。
()

眉尖早识愁滋味,娇羞未解论心事。试问忆人不?无言但点头。

嗔人归不早,故把金杯恼。醉看舞时腰,还如旧日娇。

()

长留天地知何物,不在寻常文字间。莫信萤光生腐草,须知宝气出名山。

乱馀制作和平少,删后篇章采录难。曹桧有人思雅颂,百年气运总相关。

()
休惊双鬓二毛加,且喜东君发物华。
未向林梢开嫩叶,先於檐际舞飞花。
鼠须正好书春帖,蟹眼偏宜试露芽。
便欲扁舟访安道,不堪山驿水程赊。
()

李家自古两诗仙,太白长吉相后先。
蟠螭屈曲作妙语,到今气焰干云天。
君家家里二奇子,眼如明珠头玉峙。

()

一年三百六十日,今宵正是结交头。

移身换步无多子,六合清风来未休。

()

木落蓬飞天已寒,束书火急出燕山。霜蹄暂蹶终超忽,风翮高抟祇等閒。

文度且应归膝上,士龙能久在云间。深秋送尽南辕客,一夜思家鬓欲斑。

()

诗书世积儗菑畬,孝友人传遍里闾。清代光华腾五色,凤凰池上凤凰雏。

()

湖山旧隐最从容,诗酒闲中杖履同。总喜高年荣禄养,亲逢圣代沐褒封。

辽东鹤化惊秋月,江上猿声堕晚风。令子词林久相识,为吟楚些兴无穷。

()

南奔千里已途穷,更向长江避贼锋。
十口未容谋去住,片帆那暇择西东。
乞钱不忍从司业,食粥新来似鲁公。

()

千官朝退下昭阳,花萼楼高碧树香。一掷乾坤呼五白,玉人催进紫霞觞。

()

爱诵清凉白石词,秋泉明净或同之。又如冰镇新莲藕,寒脆甘香入口时。

()

翰苑同官二十春,况兼同舍更情亲。分携莫学浮云散,时有音书慰故人。

()

夜半乌鸡抱鹄卵,天明起来生老鹳。
鹤毛鹰觜鹭鸾身,却共乌鸦为侣伴。
高入烟霄,低飞柳岸。
向晚归来子细看,依稀恰似云中雁。
()

大荼毒鼓,轰天震地。
转脑回头,横死万里。
()

蜃楼峍屼倚苍空,下瞰冯夷碧玉宫。珠树三千尘不染,画阑十二路相通。

兰台客往曾鸣凤,芸馆人传昔射龙。千载源流知有属,是谁清梦度江中。

()

暂随红旆佐藩方,高迹终期卧故乡。

已近水声开涧户,更侵山色架书堂。

()
一境新开雉堞西,绿苔微径露凄凄。
高轩夜静竹声远,曲岸春深杨柳低。
山霁月明常此醉,草芳花暗省曾迷。
即随凤诏归清列,几忆风花梦小溪。
()

儒雅皆传德教行,几崇浮俗赞文明。龙门昔上波涛远,

禁署同登渥泽荣。虚散谬当陪杞梓,后先宁异感生成。

()
诸公听我,自有神京。
垆中亦有蓬瀛。
五色霞光上下,来往飞升。
识得水云活计,更无劳、足力游行。
()

雁去悲银海,螭蟠泣鬼工。黄肠迷汉柏,野火上秦蓬。

浓翠凝螺黛,鲜朱溃守宫。漆添灯晕黑,文灭绣奁红。

()

怀人对月坐更阑,木雁题门指又弹。月闰玉盘今再转,秋中桂影却重攀。

去年此夕秋将尽,此夕明年秋亦残。安得年年逢此闰,长分末照奉清欢。

()

何须耕种论肥跷,千足牛羊尽富饶。却怪贫人好生计,乳茶入腹不愁枵。

()

隙驹不肯驻,驶景感深情。两地俱岁暮,一心愁月明。

相思及关塞,独立倚轩楹。有酒那堪把,芳樽徒自盈。

()

莲花峰头望帝舟,双忠祠前吟古愁。日星河岳浩然气,大笔更向蚝墩留。

里人敬忠宝遗字,未入南中金石志。我来下马读残碑,吊古茫茫满襟泪。

()

丕叶遥兴,鸿源遐吐。于赫祚

()

山苑西风落木秋,碧天万里海东流。分明认得蓬莱岛,正儗归来一叶舟。

()
父虽得死所,儿岂望生存。
忠孝古难并,於今萃一门。
()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伤心哉!秦欤汉欤?将近代欤?

  吾闻夫齐魏徭戍,荆韩召募。万里奔走,连年暴露。沙草晨牧,河冰夜渡。地阔天长,不知归路。寄身锋刃,腷臆谁愬?秦汉而还,多事四夷,中州耗斁,无世无之。古称戎夏,不抗王师。文教失宣,武臣用奇。奇兵有异于仁义,王道迂阔而莫为。呜呼噫嘻!

()

看了题名看跋文,自怜不及晦翁门。野僧惜打残碑卖,时共山猿洗墨痕。

()

绝怜梅事晚,与客到林塘。
瓦碗村醪酽,杯羹野菜香。
旧游看壁字,新岁尚他乡。

()
竹弟虽让客,不敢当客恩。
自惭埋没久,满面苍苔痕。
()

芳树吐佳花,时近君子居。君子惜芬香,且爱枝叶敷。

外饰内不德,细叶含辛毒。妖蝗群飞来,四野无嘉谷。

()

一曲传奇乐事新,竹林歌宴动香轮。沉酣元属清醒客,不饮翻为醉梦人。

天上仙流多酒圣,世间俗物只钱神。逢君已悟丹丸诀,清淡能轻鹤背身。

()

未习脂韦媚世资,闲官冷署且栖迟。《四愁》平子兼多病,五短文通祇自知。

尺素偶然贻友讯,寸长何敢作人师。青云冠盖多如许,齿及衰翁恐未宜。

()

闽中乌府小清都,列郡山峦紫翠纡。王化直来天北极,文星多聚海南隅。

暖尘花气随骢马,春日榕阴满鹧鸪。况有翰林持使节,宪郎应得效驰驱。

()

万里传持白纸书,往来无伴莫踌躇。父翁消息全凭汝,兄弟天涯欲慰予。

云水不教沾一滴,衲衣珍重更无馀。仙歌日待辽阳鹤,早晚溪桥认旧庐。

()

火轮飞燄天中央,湘帘高捲开堂皇。长吟挥汗苦炎热,窗明几净空徬徨。

一歌再鼓不成曲,陈陈相因惭秕糠。捧君佳什回环读,幅幅击拊如琳琅。

()
二月水堪爱,泮流清复浑。
影深天在底,红乱日摇痕。
鹜没小舟度,鱼喁新藻翻。
有人无限思,惭愧仲长言。
()

辕门齿德重新安,颜色如童发未残。秋水深藏三尺剑,春风初试九还丹。

佳辰谢客心能静,老境看孙梦亦驩。愿把庄椿祝君寿,八千遐算此开端。

()

遣日将诗也自宜,故乡犹幸有新知。吟成自漉炉头酒,权当黄龙痛饮时。

()

春风吹梦蓦江飞,行尽江南只片时。
深院无人自惊觉,夕阳芳树乳鸦啼。
背立妆台髻鬟懒,镜鸾应见茸茸眼。

()

空郊不可行,积砾与蒿平。菌耳悬枯木,烧痕入古城。

按图知旧垒,认柳识邮程。一望淮阴墓,今人百感生。

()
夕阳尘土涨郊墟,六六峰头梦觉余。
竹色唤人来下马,乱蝉深处有图书。
()

七载不相见,玉兰如我长。香多王者物,花是老人粮。

养寿宜閒事,留春在醉乡。东园公寡友,相与只张良。

()

步入金沙地,相邀坐竹林。僧归青嶂寂,龙卧碧潭深。

石涧流春乳,松堂落午阴。高怀殊未已,临别更沈吟。

()

自与君为友,知君真可师。亦惭非远志,谬欲托深期。

握手忍分去,停杯怅别离。无由生羽翼,相望但相思。

()

元戎台鼎旧,大府节旄新。
边候正无事,宾筵况得人。
山寒太行晓,水碧晋祠春。

()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

桂父服芝房,山图事陇乡。种来三作秀,掇取五成芳。

凤吐充人饵,霞披缮月粮。玉禾虽不艺,自可岁年长。

()

教法西来,万天秋洗,千江月静。三乘印证。大破群迷、悟即为贤圣。

镕金冶铁,妙相庄严,烧灯爇鼎。慧观顿觉,圆明不灭,方寸涵宗镜。

()

少日凌兢履畏途,抽身云水补桑榆。负薪未便惭翁子,学句犹能傲达夫。

勋业尽抛青琐客,形容尚类列仙癯。萧条四壁空无有,新挂庐山瀑布图。

()

目断斜阳雁不来,碧空无畔绝尘埃。此心久矣坚如石,生意萧然冷似灰。

之子入官偏局蹐,谁人为我暂徘徊。秋风已到桂枝上,借问缘何花未开。

()
有德由来必有邻,得齐潜德感人深。
不劳渠听甘棠讼,解使偷儿自革心。
()

曦车日亭午,浮箭未移晖。日光无落照,树影正中围。

草萎看稍靡,叶燥望疑稀。昼寝惭经笥,暂解入朝衣。

()

旌旆悠悠拂晓霜,河梁携手思茫茫。家依海峤惭荒僻,路隔江关奈阻长。

蹇步可能追逸乘,离筵犹共促吟床。香山社会从今始,松竹梅花耐晚芳。

()

商山巍巍,上有紫芝。
采芝可疗饥,何独西山薇。
西伯养老去古远,而独夫杀士,吾将畴依。

()

芳时忽不乐,怅然思美人。美人天都上,宫阙何嶙峋。

手把瑶华草,远寄越江濆。念欲往从之,弱水不可亲。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