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和韵)

水龙吟(和韵)朗读

《水龙吟(和韵)》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曾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归来袖手江湖,不妨左右持螯白。
回到家中,放下了手中的事务,无妨左右拿起螃蟹来玩耍。

凉宵幸对,一轮端正,娟娟秋色。
凉爽的夜晚,恰好对面,圆月端正,美丽的秋色。

万宇冰清,千林霜缟,更无云隔。
天空明澈如冰,千林覆盖霜纱,再无一丝云障。

对金茎露冷,铜壶漏静,梧阴转、画桥北。
面对金茎上的露水寒冷,铜壶中的水声静谧,梧桐树的阴影转移,画桥位于北方。

堪叹平生辙迹。算纷纷、为谁驱役。
感叹自己一生的辗转和痕迹。一切的计算和纷争,为了谁而奔忙?

兔蟾应笑,蝇蜗累我,中年虚历。
兔子和蟾蜍或许会嘲笑我,而苍蝇和蜗牛缠绕着我,中年时的经历虚度而无成果。

抖擞吟情,徘徊舞影,可怜佳夕。
振奋起来吟咏情感,徘徊起舞蹈的影子,可怜美好的夜晚。

怅力微心在,梦中一曲,似黄楼笛。
感到力量微弱,心灵在内心沉思,如同黄楼笛声的一曲在梦中。

这首诗词《水龙吟(和韵)》表达了作者李曾伯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凡生活的感慨。他归来江湖,放下了世俗的纷扰,通过观察自然景色,借物抒情,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平淡生活的思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如明亮的月光、清澈的天空、霜纱覆盖的林木,以及金茎上的露水等,营造出一幅秋夜的宁静和美丽画面。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经历的痛感,感叹自己一生的辗转和虚度。最后,他以抒发内心情感、徘徊舞蹈的形式,表达了对美好夜晚的珍惜和内心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感慨和思索,同时也抒发了对美好时刻的珍惜和对内心情感的发泄。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

猜你喜欢

冰霜谁识抱关情,三辅河流一洗兵。楼阁城悬新日月,桑麻色起旧屯营。

龙回地轴开戎幕,水合风门远戍城。应是太平还有象,金汤万世奉神京。

()
送裘偃蹇钓烟沙,不肯云台定等差。
汉室了无尘土在,满江风月自芦花。
()
少昊行秋正疾驱,洒然凉色已侵肤。
翠空碧水涵高下,淡霭苍烟半有无。
风露已经生惨戚,菰蒲且欲慰斯须。
谁将霜竹横云外,似有悲声与恨俱。
()
白鹤南翔何日返,香云不断春风转。
屋为鳞次枕江安,江作蛇行到门远。
的的明灯金殿寒,沉沉复道长廊晚。
老翁矍铄皓须眉,爱客将迎笑盈面。
()

含情悄倚屏山立,春宵怕见如眉月。眉似月纤纤,愁痕连夜添。

两枝红烛并,浓淡人双影。蓦地眼波回,相看还自猜。

()

闻君江上拥旌旄,共羡书生胆气豪。家学旧传黄石略,汉恩新赐紫貂袍。

一身许国风霜苦,半壁支天汗马劳。此日艰难知不惜,沙场麟阁属吾曹。

()

狐鸣工作崇,鸦噪每为凶。
鲁观初尸罪,丘门永削踪。
谋身真有窟,凿趾欲无墉。

()

都门楼阁倚中天,暇日登临思渺然。树绕西山浓著雨,地连东海淡浮烟。

尘消绮陌填车马,香煖歌台醉管弦。独有道人清似鹤,谩从华表记归年。

()
踏破草鞋参到了。
等闲拾得衣中宝。
遇酒逢花须一笑。
长年少。
()

东合三朝多大事,营丘二载足闲辞。
近诗留作归荣集,何日归田自集诗。

()
花落苔香,断无人肯行鹓甃。
晚风翻绣。
吹醒东窗酒。
犹卧氍毹,明月知人瘦。
()

同为武帝一时人,忠逆分违感慨深。早信子卿归汉去,泪痕滴滴滴黄金。

()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
头上高垂碧玉盆,谁将漂絮尚残痕。
青天幸自秋江样,须若三丝两缕云。
()
赐羹佳事传青简,续寿长丝献紫宸。
帝祉薦彰符盛德,圣心勤恤为生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