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宋代。张孝祥。试问宜楼楼下竹,年来应长新篁。使君五岭又三湘。旧游知好在,熟处更难忘。尚念论心舒歗否,只今湖海相望。遥怜阴过酒尊凉。举觞须酹我,门外是清江。
《临江仙》是宋代张孝祥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试问宜楼楼下竹,年来应长新篁。
使君五岭又三湘。旧游知好在,熟处更难忘。
问问那宜楼下的竹子,这些年一定长出了新的嫩笋。
使君游历过五岭和三湘。旧时的游历知道哪里最美好,在熟悉的地方更加难以忘怀。
尚念论心舒歗否,只今湖海相望。
遥怜阴过酒尊凉。举觞须酹我,门外是清江。
还在思念着心中的烦恼是否已经舒缓,此刻只有湖海相连接。
遥望着阴影掠过酒杯的凉意,举杯必须先给我敬酒,在门外是清澈的江水。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变化、使君的游历经历和自然景观的美丽,表达了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怀念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旧游与熟处、论心舒歗与湖海相望、阴过酒尊与清江等形成鲜明的对照,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感染力。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对美好回忆的怀念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张孝祥。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再答并简康国兄弟四首。宋代。黄庭坚。日中一饭蒙头睡,黄叶堆门莫扫除。夜半枕前师子吼,起来烧却野狐书。
赋得石梁泉送崔逵。唐代。皎然。架石通霞壁,悬崖散碧沙。天晴虹影渡,风细练文斜。举陟幽期阻,沿洄客意赊。河梁非此路,别恨亦无涯。
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清代。佚名。俎豆纷披,金石繁会。侑以贰尊,匪渎匪怠。我画既周,我心孔砑。憺兮容兴,彷佛如在。
友人招泛秦淮以病未赴作此柬之。清代。金学莲。酒气香痕总寂寥,珠帘踠地咏娇娆。秦淮水冷无三伏,杨柳烟深有六朝。几日清歌方宛宛,近来篷顶已萧萧。青溪白塔都依旧,祇欠闲情过板桥。
都城元夕。明代。刘侃。一夕春从天上回,六街火树彻明开。叮咛莫似吹芦管,才报梅开又落梅。
题祝公辅静得斋。元代。方回。郑卫撼俗耳,姬姜接凡目。醇酎诳渴吻,大房诱饥腹。一阈内外间,鲜不妄举足。堂堂七尺躯,顷刻万感触。人生性本静,情动乃有欲。静善动亦善,尧舜可同躅。动恶丧厥静,为桀为禽犊。恭惟方寸心,性情赖管束。勿狎宁孔畏,匪狂尚箕肃。思精造诣深,察久酬应熟。北辰居其所,初九不远复。可待豶豕牙,故已童牛牿。性静人所同,心静我所独。心静非不动,存性情乃伏。天地与我者,所宝不盈掬。完我所因有,得之异逐鹿。苦辛子祝子,为亲营半菽。颇欲谢湖海,归欤卧茅屋。清夜一孤灯,不疚内自烛。养气非养体,未藉台馈肉。胸中线五色,笔底泉万斛。谁其相料理,回首送鸿鹄。离娄下十四,三自养何缛。紫阳居资对,我亦当熟读。
题梅杓司藏卷,卷中乃诞北、颖侯、昆铜、伯。清代。蒋易。梅生海内结交繁,架上邮筒无数存。独宝数公残翰墨,欲留书种在乾坤。
过常思岭憩福海庵次韵。明代。徐熥。白云深处梵王家,回望千层鸟道赊。满室空香薰贝叶,一声残磬落松花。听经野鹿群依草,出定山僧独施茶。礼罢瞿昙留偈别,寒鸦影里夕阳斜。
谢陈正字送荔支三首。宋代。黄庭坚。斋余睡思生汤饼,红颗分甘惬下茶。如梦泊船甘柘雨,芭蕉林里有人家。
岁晏行。明代。庞尚鹏。黄雾飘飘朔风起,岁除日月今馀几。炉烟欲尽书生寒,三阳开泰从兹始。钓鱼台上独盘桓,雪消云散海天宽。罗浮东望如咫尺,神游曾入梅花村。多暇田园依竹榻,挂壁藤蓑悬短锸。牛犊长鸣扣角歌,黄鸡白酒过残腊。羽檄宵传海若惊,献俘方喜来夷庭。蛮荒复报群酋乱,壮士何人愿请缨。闾阎纷纷按图籍,里中鸡犬无宁夕。尺田寸宅鱼鸟身,公家何苦相驱逼。我本江南一布衣,逢时经略愿多违。太平天子勤南顾,谁向苍生为察眉。
耄志十首。宋代。刘克庄。善和坊里早多病,翰墨场中竟策勋。径以文辞擢臣向,俄而科第与刘蕡。止方好问经疑义,予不能通史阙文。拈起祈招犹未识,安知五典与三坟。
归来。宋代。释文珦。归来岩下养衰形,日日眠云听瀑声。但爱一閒堪佚老,翻思万卷是劳生。人嫌草座麻衣陋,自守芝翁木客盟。没齿如斯吾事足,更无他事可关情。
晋陵喜闻于子遂庵归里却寄十二韵。明代。潘高。八月风露清,林端枣红皱。喜我故人归,归与穷昏昼。离绪依僮仆,欢情隔老幼。如此二十年,思之令人瘦。似我客京华,卖文救颠仆。官长怕逢迎,溪田忆耕耨。悠悠寄征旆,披披拂归袖。及来故山边,壶榼争相就。懒说短长亭,梦惊东西堠。翻思君在远,岁月荒难究。去者松楸古,来者年齿茂。君犹住燕山,缥缈亲句读。如今事已然,志愿颇稍售。出入有儿郎,孙亦复娟秀。茗碗列前轩,炉香置几右。主客醵钱刀,亲朋罗饤饾。笑语多旧事,契阔喜新觏。时杂往来客,中有草木臭。是时江南天,烟雨寒橘柚。明当少有携,一醉为君寿。
谢范老问病。宋代。范成大。三椽一席度秋冬,造化儿嬉困此翁。帖有王书难治眩,文如陈檄不驱风。骨枯似櫱肤如腊,发织成毡鬓作蓬。点检病身还一笑,本来四大满虚空。
山中作。唐代。冯道之。草堂在岩下,卜居聊自适。桂气满阶庭,松阴生枕席。远瞻惟鸟度,旁信无人迹。霭霭云生峰,潺潺水流石。颇寻黄卷理,庶就丹砂益。此即契吾生,何为苦尘役。
子启见和再用韵奉简。明代。杨士奇。东里何如西墅清,广庭深巷足閒行。近栽杨柳高于屋,况复新来少送迎。
戊子十一月朔冬至次仪真。明代。钟芳。长至曾闻晷影添,瑞香霄喷掩朱帘。心依宸极朝元客,暖似阳春数九天。潮长邗沟千艇入,鼓严官坝万灯悬。寒温自是江南别,上谷而今恐未然。
宫词 其七。明代。朱诚泳。舞凤飞鸾绕汉宫,湘帘罗幕影重重。佩环声细香风暖,花底何人见玉容。
草亭远望。宋代。郑刚中。酴醿试玉在新条,风肃朝阳宿雾消。侵晓不知花有露,清寒惟觉梦无聊。
小重山。宋代。李莱老。画檐簪柳碧如城。一帘几雨里,近清明。吹箫门巷冷无声。梨花月,今夜负中庭。远岫敛修颦。春愁吟入谱,付莺莺。红尘没马翠埋轮。西泠曲,欢梦絮飘零。
踏莎行 金钱卜欢。元代。沈禧。默祷金钱,频占宝镜。几回鹊噪无凭准。文犀一点暗通灵,青鸾忽报瑶池信。风月情怀,漂流心性。归来燕子楼台暝。风厢几度立黄昏,凌波
题盛彦光丘壑轩。宋代。洪炎。盛子卜居南涧滨,开轩自比葛天民。一丘一壑有能事,三浴三薰无俗尘。閒逐逸人同执射,偶逢渔父亦垂纶。此轩成毁吾何预,画著岩间恐未真。
管太仆同年出示往年登楼之作别后次韵奉寄。明代。程敏政。留题高阁四周星,诗味那能敌韭萍。驱我不情尘滚滚,向人无恙柳青青。弹棋败却心仍喜,读易精来体自醒。夜倚船窗忆故友,不知风雨透虚棂。
送僧在己归秀州。宋代。梅尧臣。前岁嘉兴火,僧居化劫灰。四方持钵去,千里渡江来。心向王城讲,缘从海客回。水天闻唳鹤,不复有尘埃。
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宋代。陆游。道士成金丹,青云可接翼;小夫岂知此,危坐学数息。如持一畚上,自谓河可塞。生不遇硕师,几何不自贼。
念奴娇。魏晋。张野。翠微秋晚,试闲登绝顶,徘徊凝伫。一片清凉兜率界,几度风雷貔虎。钟阜盘空,石城瞰水,形势相吞吐。江山依旧,故宫遗迹何处。遥想霸略雄图,蚁封蜗角,毕竟无人悟。六代兴亡都是梦,一样金陵怀古。宫井朱阑,庭花玉树,偏费骚人句。此情谁会,橹声摇月东去。
和亦翁韵。宋代。舒岳祥。斜日照疲蹇,茅茨葺未成。觇梅天气好,卧雪梦魂清。叶脱悬星大,豀长去火明。诗翁如退将,谁守五言城。
和宋郎中孟秋省直。宋代。司马光。夜久残暑尽,好风来满襟。床空唯唯轩,冠小不施簪。竹影乱凉月,林梢转晓参。人心有喧寂,何必欲云岑。
七月四日与姚时望放舟过南浦。明代。陆深。早秋烟水带云山,江上扁舟信往还。潮力渐随青草短,野心元共白鸥閒。爱谈旧事消残暑,赖有青尊破老悭。四十年前钓游地,归来双鬓已成斑。
祝英台近。清代。周之琦。剑江云,犀浦雨,长日药炉近。侍疾维摩,灯背峭寒忍。夜阑细检刀圭,偷祈瓦卦,都不是、等闲情分。蜀鹃恨。颠倒瓶钵依然,人先散花陨。瞥眼荣枯,天意杳难问。那回准拟相如,茂陵遗草,待访取、远山眉晕。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灯山阴杖屦忘其痴不了事矣随所赋录之得二十首 其十七 鹰爪菜。宋代。徐瑞。何人品小草,乃以鹰爪名。吾舌安用甘,且得吾眼明。
伍子胥。南北朝。鲍几。忠孝诚无报,感义本投身。日暮江波急,谁怜渔丈人。楚墓悲犹在,吴门恨未申。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粻,牛繫轭下,引帆上樯。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挈俦,去故就新,驾尘彍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欻嚘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门神户灵,我叱我呵,包羞诡随,志不在他。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陵。太学四年,朝齑暮盐,唯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於何听闻,云我当去?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齅臭香,糗粻可捐。单独一身,谁为朋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
送穷文。唐代。韩愈。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粻,牛繫轭下,引帆上樯。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挈俦,去故就新,驾尘彍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欻嚘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门神户灵,我叱我呵,包羞诡随,志不在他。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陵。太学四年,朝齑暮盐,唯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於何听闻,云我当去?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齅臭香,糗粻可捐。单独一身,谁为朋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 主人应之曰:“予以吾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园喜方,羞为奸欺,不忍伤害;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而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仇怨。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於时,乃与天通。携持琬琰,易一羊皮,饫于肥甘,慕彼糠糜。天下知子,谁过于予。虽遭斥逐,不忍于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 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