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残春)

小重山(残春)朗读

诗词:《小重山(残春)》

清晚窗前杜宇啼,
游仙惊梦醉,断魂迷。
起来窗下看盆池,
伤春去,消瘦不胜衣。
柳陌记年时,
行云音信杳、与心违。
空教攒恨入双眉,
人已远,红叶莫题诗。

中文译文:
傍晚清净,窗前杜宇啼鸣,
仙境游玩使我梦醒,陷入心魂的迷惘。
起身来到窗前,凝视着盆中的池水,
伤感春光已逝去,消瘦的身姿无法抵挡外衣。
柳林小道上的岁月留痕,
行云飘渺,音信已消逝,与内心相背离。
徒然让愤恨积聚于双眉之间,
身影已远去,红叶不再题写诗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长卿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残春景色的感怀和追忆。诗中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窗前杜宇啼鸣的景象,展现了淡淡的寂静和凄凉的氛围。诗人游仙一般的想象和梦幻,却被现实的断魂所迷惑,使得心灵陷入困惑和迷失。

诗人起身来到窗前,凝视着盆中的池水,这种动作体现了对逝去春光的思念和对时光消逝的感叹。伤感春光已逝去,自己的身躯消瘦,无法抵御外界世俗的冷漠,感觉孤独和脆弱。

柳陌记年时,描绘了柳树所在的小道,表达了岁月无情的流转和时光的飘渺。行云飘渺,音信渺茫,诗人感到与时光和世界渐行渐远,内心的期望与现实背道而驰。

诗末表达了诗人的愤恨和无奈,让愤恨积聚于双眉之间。诗人的身影已远去,红叶也无法再题写诗篇,暗示了诗人的心境已逝,无法再为世俗所动。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对逝去时光和残存春光的思念和感伤,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迷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离愁别绪和对人生的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长卿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赵长卿朗读
()

猜你喜欢

晓禽呜,透纱窗、黯黯淡淡花影。小楼昨宵听尽夜雨,为著花事惊醒。

千红万紫,生怕他、随风不定。便匆匆、自启绣帘看,寻遍芳径。

()

一年最是中秋好,八月欣逢两度过。彩耀桂轮前夕满,凉生玉露此时多。

入帘喜若重来客,照席欢宜续旧歌。自笑闲情谁得似,漏深更恋赏金波。

()

清酒今朝买百壶,拟邀佳客醉屠苏;玉山倒处人争看,可有连城一璧无?

()
莫向扬州唱竹西,枯桑海水自相知。
笼中老鹤千年翅,冰下寒蚕五色丝。
官小暂淹山谷驾,庭閒好和老坡诗。
凌风更上丹山顶,应笑人间蚁垤卑。
()
蒲萄盘屈如修蛇,春来螫起纾横斜。
延之升架鳞甲动,旧枾粲粲生光华。
盘堆马乳未敢望,殷勤灌溉意非他。
要听暑雨鸣大叶,窗间致榻围青纱。
()

吾观天下理,聚散不可期。纣聚尘台财,武王乃散之。

财聚则民散,古语岂吾欺。财散则民聚,君人所宜思。

()
寂寞郊居远,晨晡四马驰。
日惊东逝水,心感岁寒枝。
霜色朝如洗,云容莫不怡。
梁园将密雪,不饮亦奚为。
()
凭阑独。
南山影蘸杯心绿。
杯心绿。
悠然忽见,卧披横轴。
()

尝闻继老聃,身退道弥耽。结宇倚青壁,疏泉喷碧潭。

苔石随人古,烟花寄酒酣。山光纷向夕,归兴杜城南。

()

中兴功业竟如何,决胜终疑算未多。使者出疆思陆贾,君王当馈忆廉颇。

深思社稷堪流涕,闻说风尘合枕戈。自叹书生无远略,五湖烟浪整渔蓑。

()
洞门九锁是天关,出世那知在世间。
行客冲烟排洞户,主人失足到人寰。
饱餐蔬笋弃朝暮,便与孤云结往还。
因为群仙作家主,却应我到胜君闲。
()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
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
莫作寻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
坐忘是非,默见离微。
佛祖之陶冶,天地之范围。
髑髅眉底眼,空劫句中机。
青原赭色麒麟步,药峤金毛师子威。
()
郑声良可厌,闲抱七丝琴。
欲识调弦意,理人先理心。
()

口里雌黄任爱憎,只求心似玉壶冰。清高赵老琴同鹤,神骏支公马与鹰。

身外功名甘落寞,胸中意气尚崚嶒。有时醉把吴钩舞,一片寒芒百丈腾。

()

江小不久计,要适暂居心。况念洛阳士,今来归旧林。

()

关路下昆崙,蛮封迤逦分。春光偏著草,雨意不离云。

俗异君修德,时平将用文。临溪照绿水,老鬓雪纷纷。

()
紫燕穿帘若有求,不人端作置书邮。
诗翁别后犹能酒,妄尉归来亦未侯。
江合香温留语笑,花楼月好记从游。
即今满眼悲凉意,投老宁禁此段愁。
()
秋空日澄霁,秋气日萧瑟。
塞马健嘶风,候虫悲吊夕。
卉木敛华滋,天地失颜色。
来鸿谋稻粱,飞隼快搏击。
()

钓筑收贤辅,天人与圣能。
辉光唐六典,度越汉中兴。
百世神宗庙,千秋永裕陵。

()

长惭无地起楼台,觅果寻花颇受猜。且向园林聊寓意,不教丝管逐人来。

()

县官崇化育,君复一毡青。吾道春回谷,诸生刃发硎。

岷山开浩荡,剑水见仪刑。要使民邹鲁,飞腾迈迅翎。

()
暗撒骊珠成瓦砾,閒倾鸩毒是醍醐。
冤将恩报灭胡种,举眼无亲真丈夫。
()

念尔兼辞国,缄愁欲渡河。到来河更阔,应为涕流多。

()
着壁骊珠五月寒,行人到此泣阑干。
亭前好景慵回首,恐跨征鞍不得看。
()

渐向浮生老,前期竟若何。独身居处静,永夜坐时多。

厌逐青林客,休吟白雪歌。支公有遗寺,重与谢安过。

()
文杏堂开华渡西,九天雨露正来肥。
漫夸奕叶光先宅,却羡新裁出故知。
千载暖回唐苑树,一时春足谢家枝。
欲将俚语依金玉,把盏共论觉醉迟。
()

此夕六年楚水涯,坐看岁月度衙斋。匆匆去腊归何处,恋恋残年动客怀。

爆竹角声催斗转,梅花雪色逐风排。无心更把椒盘酌,惟祝二疏愿早谐。

()

拈花微笑破檀唇,悟得尘埃色身相。
办取星冠与霞帔,天台明月礼仙真。

()

剑试一痕秋,崖倾水断流。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

()
孤灯深夜半,何乃抚床为。
道左时通料,心方世岂知。
孰刊前代史,肯作近人诗。
黠鬼应相笑,乾坤一老痴。
()

昔日种梅悟养生,如今丹火愧难成。百花头上人争羡,十客图中尔独清。

颜子潜心忘久坐,伊川瞑目觉初晴。有诗多在无言处,习静千回绕树行。

()

病中雅量岂堪论,澄水能清挠即浑。除却妙香无长物,只应静坐洗烦言。

几丛晚菊今耆旧,一树寒梅老弟昆。曾住钟山安石里,旁人犹恐我争墩。

()

忆昔西施人未求,浣纱曾向此溪头。

一朝得侍君王侧,不见玉颜空水流。

()

散木今何幸,良工不弃捐。力微惭一柱,材薄仰群弦。

且喜声相应,宁辞迹屡迁。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

()

欲与东风说,休吹堕絮飞。吾行正无定,魂梦岂忘归。

花暖能醺眼,山浓欲染衣。只嫌春已老,此景也应稀。

()

水鸟修其胫,插彼茄菰泽。俛咮啄虾鱼,深不下三尺。

况乃嗉中仓,可内寸鳞百。江海饶此州,何往不充噱。

()
楼起霄宫里。
五福中天纷绛瑞。
弦管齐谐,清宛振逸天外。
万舞低回纷绕,罗纨摇曳。
()

家住桃花源上村,编松为屋鹿为群。匡床尽日临门坐,閒看青山起白云。

()

谁识天闲老骥,不争日暮长途。送尽青云九子,归去扁舟五湖。

()

扶杖偶然去,沿溪不知远。日入白云深,天迥丹枫晚。

清磬出深壑,残雪点绝巘。披萝到梵刹,碍径松枝偃。

()
黄鹤山前汉水濆,一时英俊总能文。
金钗佐酒年俱少,银烛钞书夜每分。
雁杳鱼沉劳远思,狼贪羊狠绝前闻。
兵戈故国知谁在,目断西南日暮云。
()

宿云解駮远峰青,谷鸟惊呼报午晴。屋冷篱疏茅店迥,路平沙软笋舆轻。

行穷坡岭山方好,捲尽旌旗眼更明。慷慨未须关世务,胸怀得酒暂能平。

()
纵火烧山腊月时,衲衣下事为全提。
几多拨草瞻风底,燎尽眉毛总不知。
()
护根带土我亲移,荷锸汲泉君自种。
悦目宁将恶草殊,扶危或比兼金重。
()

千年尧舜心,心成身已殁。始随苍梧云,不返苍龙阙。

宫女衣不香,黄金赐白发。留此奉天下,所以无征伐。

()
闻说龙泉县,儒风最可人。
墨池千涧缩,石室四山邻。
北学中连剡,南音渐带闽。
峨冠作宾客,罄折不须频。
()

夏至北风至,晚清凉意增。江船逼新月,沙色乱疏灯。

暗桨故相拨,浮阳还自蒸。倚樯看剑气,仍见斗间曾。

()
明时乐事输诗酒,帝里风光剩占春。
况是白衣重得侣,不堪青旆自招人。
早知玉漏催三鼓,肯把金貂换百巡。
大抵仁人怜气类,不教孤客作囚身。
()
细君散发抱婴儿,底事移安膛我眉。
有句曾嘲穷处士,四婆元自解吟诗。
()
小家三两户,荒巘万千重。
有月犬时吠,无人泉自舂。
()

金风萧瑟五湖秋,好趁烟波把钓舟。正忆往时司马渴,至今还抱杞人忧。

寸心漫许中流柱,一木宁支镇海楼。南浦归来万里雁,飞飞长写一天愁。

()
忆昨秋风吹马蹄,瓦关分袂涕交挥。
淮阳春物应如锦,犹在柯山送雁归。
()
春去无踪绿满堤,空移征棹过涟漪。
自惊朱墨抽身晚,不及青红倒影时。
()

脩涂残暑仆夫劳,午憩茅檐尺许高。忽有凉风飒然起,小松呼舞大松号。

()

诏会蟾宫籍里人,召还仙阙作仙宾。

王宫专席谈先圣,朝路分班谒上真。

()
梧竹绕高堂,清阴满坐凉。
春风人似玉,芳草句生香。
绿酒倾鹦鹉,瑶笙引凤凰。
诗成欢未撤,月色转回廊。
()

烧丹海上未成仙,襆被归来学种田。一霎秋风生木叶,廿年春梦渺云烟。

无才愧我青衫老,有弟输君白日眠。勉向郊原寻乐事,晚山迢递驻吟鞭。

()
浓春酒暖绛烟霏,涨水天平雪浪迟。
绿岸翻鸥如北渚,红尘跃马似西池。
麦苗剪剪尝新面,梅子双双带折枝。
试比长安水边景,祗无饥客为题诗。
()

炎蒸一室困尘编,坐忆山房滴暗泉。古寺晨游聊复尔,清溪夜发岂其然。

一天凉雨怀逋客,半壁残灯对老禅。清旦坐谣还至夕,空馀陇月向人圆。

()

白鹤峰头秋色多,木鹅城下横秋波。罗衣轻薄秋风起,客子少年当奈何。

()
忆寒烟古驿,淡月孤舟,无限江山。
落叶牵离思,到秋来,夜夜梦入长安。
故人翦烛清话,风雨半窗寒。
甚宦海漂流,客毡寂寞,忍说闲关。
()

我昔曾为阳羡游,正值雪花大如掌。开门恍讶天地白,云涌群山入书幌。

铜官远并玉峰寒,罨画暗流冰片响。千岩万壑争出奇,应接高低迷俯仰。

()

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独酌还独尝。

熏若春日气,皎如秋水光。可洗机巧心,可荡尘垢肠。

()
人到中年万事慵,我今况是六旬翁。
归心已薄西湖水,余力重修古泮宫。
官里简书尤可畏,案头笔砚岂无功。
迩来士习殊轻陗,愿与醇儒振义风。
()

泸水南州远,巴山北客稀。岭云撩乱起,谿鹭等闲飞。

镜里愁衰鬓,舟中换旅衣。梦魂知忆处,无夜不先归。

()

阁门双辟约人还,后苑芳菲一望间。台榭参差春更好,瑶津绕岸耸眉山。

()

独寻招提游,果得世外欢。昔贤所栖集,画像藏屋端。

山僧启锁鱼,不待啜茗乾。修广各异制,精采俱生完。

()

眼债未全无,惜春心尚有。
喜闻幽兰臭,寻过东出口。
披丛见孤芳,正似得佳友。

()

喜气腾秋日,清飙洒夕霏。醉眠门得掩,散步袖堪挥。

奇遇千年盛,生还此日稀。庆云遥入望,五色绕金扉。

()
冻云阁雨,长风送雪,万里无凝滞。
斜斜整整,纯白入素,应同太始。
袁巷萧条,冷光寒透,有人曾至。
但圆虚上下,澄明莹洁,如□□、混元气。
()

按谱新求洛下栽,朱栏围土事深培。
半妆晓日争光照,一笑春风喜竞开。
得地自依孙相合,飞香欲绕邺王台。

()

轻红浅绿殿芳晨,野水凌寒避软尘。一曲楚辞渔子去,隔江愁杀采花人。

()

青鞋不踏远公社,偶共濂溪嗜好同。少待薰风开玉镜,与君来赋月明中。

()

曾饵仙人换骨丹,霞裳翠舞月华寒。暗香疏影终非俗,莫比桃花一样看。

()

赐帖不知其几,而今犹其一。
四印之错出,百年之湮郁,
神呵鬼护,见此遗物。

()

芹芽相浅江渌深,江南画船载楚心。
因君余梦瓜州渡,期君水宿梦相遇。
梁间敝笋江底鱼,三年意密见面疏。

()

出门见青山,幽意日潇洒。修竹绕舍东,流水在田下。

衣冠不须着,犁锄亦时把。日与山翁游,礼貌乐疏野。

()

山人挂绿萝,乱后到人多。夜久积空翠,天深闻棹歌。

祷龙疑井厌,看鹤值仙过。搔首愁纷白,无穷奈此何。

()

我于落落中,见此铮铮铁。聊持一寸舟,赠子千里别。

()
论事从违数,题诗窜定频。
客君徒得重,爱我不言贫。
薄俗无兄弟,我曹相主宾。
别觞终作恶,别语要须真。
()

奇人纵可敌扬雄,才鬼那能胜葛洪。仙字齧完还作蠹,古文雕尽仅名虫。

迂谋欲寄千秋后,夙业都收一寸中。最好祖龙真解事,谈天非马顿成空。

()
()
三峰烟霭碧临溪,中有骚人理钓丝。
会友少于分袂日,谪居多却在朝时。
丹心历历吾终信,俗虑悠悠尔不知。
珍重韩君与高子,殷勤书札寄相思。
()

拟将今古付诸篇,三伏劳劳手万年。寡陋独凭贤圣启,虚心或倩鬼神怜。

()

黄柳城边风雨多,白头宫女有遗歌。东坡《哨遍》无知己,赖有人间春梦婆。

()

温塘溪水清涟涟,数椽旧筑温塘边。罗浮仙子尚清适,月中飞佩来翩翩。

东阁诗呈久已矣,西湖少微今不起。神交独有温塘君,冰雪襟期许同美。

()

德望三山重,勤劳一节忠。
丹心明贯日,英气浩如虹。
趣召恩方急,跏趺事已空。

()

狂歌击碎村醪

()

赳赳仪容,桓桓英武。出甲陇西,散其部伍。心拱北辰,威镇西土。

肇造秦邦,为我始祖。

()

邑小无城郭,零星二百家。可怜同燕雀,何处种桑麻。

藉火聊分照,荒檐任自斜。往来工所近,缓步踏平沙。

()
晚路交游绿酒,平生志趣青霞。
霜风时节近黄花。
泛宅舟将益鸟画。
不分两溪明月,夜深只属渔家。
()

先生一笑春如海,唤起寒梅病里魂。卒岁温燖消雨雪,新诗蕃衍长儿孙。

胜游归后久悬榻,僵卧别来今闭门。愿挟高情越溟渤,吟边独与太冲论。

()
舟之来兮风高,荡汩潏兮帆招。
燎薰在堂兮洁涓牲牢,望神俨然兮敛袵,愿速济我兮不崇朝。
舟之去兮风微,波渺瀰兮迅于,飞帆拂兮茫无涯。
眼眩胆栗兮将安之,我有愿兮惟神焉依。
()

地远会面难,情深嗟别速。今冲微雨去,欲向谁家宿。

山城碧云里,茆舍清溪曲。莫厌官寂寥,终期化夷俗。

()
何人种此玻璃橘,挂在空高寒露湿。
秋风吹堕清泠中,惊杀神髯夜深蛰。
钴鉧潭中岂无月,冷光长照衰羁泣。
何如阿孙屋头月,时时投取杯中吸。
()

岁岁逢春春可怜,争禁三起又三眠。丝丝愁绪随风乱,濯濯丰姿著雨妍。

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一声长笛河桥晚,回首苍茫几树烟。

()

叶磨数仞剑,惟有清风剪不断。根乱一窝丝,缠定白云寒不散。

水无沙,石无苔,师乎一片心清哉。

()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