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和张文伯对月词)。宋代。王之道。斜阳明薄暮,暗雨霁凉秋。弱云狼藉,晚来风起,席卷更无留。天外老蟾高挂,皎皎寒光照水,金璧共沈浮。宾主一时杰,倾动庾公楼。渡银汉,D54C玉露,势欲流。不妨吟赏,坐拥红袖舞还讴。暗祝今宵素魄,助我清才逸气,稳步上瀛洲。欲识瀛洲路,雄据六鳌头。
《水调歌头(和张文伯对月词)》是王之道写的,描绘了一个傍晚的景象。诗中有许多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整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形象语言,展示了自然景物的美感,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斜阳明薄暮,暗雨霁凉秋。
弱云狼藉,晚来风起,席卷更无留。
天外老蟾高挂,皎皎寒光照水,金璧共沈浮。
宾主一时杰,倾动庾公楼。
渡银汉,D54C玉露,势欲流。
不妨吟赏,坐拥红袖舞还讴。
暗祝今宵素魄,助我清才逸气,稳步上瀛洲。
欲识瀛洲路,雄据六鳌头。
诗意和赏析:
《水调歌头》描绘了一个傍晚的景象,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斜阳下的世界。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天空中的云彩和明亮的月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诗中的“暗雨霁凉秋”,形象地描绘了暮秋时节的天气和氛围。诗人通过形容“弱云狼藉,晚来风起,席卷更无留”,表达了风起云涌的场景,也隐含了逝去的时光不复返的主题。
诗中的“天外老蟾高挂,皎皎寒光照水,金璧共沈浮”,将月亮比喻为高挂在天外的老蟾,形象地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照耀在水面上的美景。这里的金璧共沈浮也暗示了光阴的流转,寓意着人生的短暂而珍贵。
诗的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清才和自由的向往。他希望通过吟赏和歌舞来表达对美的热爱,同时希望自己的才华和气概能够得到提升,稳步达到理想的境地。最后两句“欲识瀛洲路,雄据六鳌头”,表达了诗人渴望探索未知领域并取得成功的愿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傍晚景象,并借此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自由与理想的向往。同时,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形象语言,诗人创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让读者在阅读中沉浸于诗人的美好想象和情感世界之中。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挽朱吏部子明二首。宋代。刘克庄。忝居言偃室,偶在郑公乡。尽识阶庭秀,多窥屋壁藏。数行杜陵泪,一瓣孔林香。吾老无行役,何由沥奠觞。
听康都阃弹琴。明代。朱诚泳。金炉香篆袅,玉轸韵铿然。玄酒真无味,清商不在弦。带霜鸣候雁,和月泻寒泉。一曲猗兰古,将军妙莫传。
虞美人(红木樨次谢主簿)。宋代。赵以夫。素娥冷淡愁无奈。小作施朱态。霓裾霞珮下瑶台。一朵绿云围绕、送春来。玄霜捣尽丹砂就。拼醉长生酒。羡君幽壑狎流年。把住西风长对、广寒仙。
调李教授。宋代。李复。君不见屈平放逐南辞楚,憔悴行吟并江浦。一闻鼓枻笑独醒,搔首低回愧渔父。又不见渊明鼓泽投簪缨,退隐衡门依五柳。凝尘满匣不鸣弦,头上接{上四下离}亲漉酒。尔后寥寥几百年,醉乡途路隔云烟。空看青鉴悲毛发,不向芳尊问圣贤。天边酒星叹寂寞,太白相逢发嘲谑。悲风苦雾动星愁,欲恼寒蟾对杯酌。舞袖低回双鶂退,曾忆婆娑拂仙桂。云间月下两茫然,牢落江山无胜气。星星今古梦中身,巧力争求身后名。卫鹤莫矜轩冕贵,鲁鶋曾见鼓钟惊。园林昨夜春风满,待得花开春已半。流莺才怨晓红飞,布谷已催秋种晚。藻间养子碧鱼肥,石上拳牙紫蕨齐。柳下惊逢金騕褭,花深闻唱白铜鞮。须知向眼光阴好,忍困饥肠守枯槁。明年虽见旧花开,却恐花枝笑人老。终南紫翠倚天高,渭水东流入海潮。水去不回山不改,茫茫曾历几昏朝。君看旷达是刘伶,宠辱冥心过一生。枕麹潄醪方自得,任从耳畔发雷霆。
唱到阳关,暗魂销、数声残笛。最难忘、故园风景,明湖山色。
芳草年年随意绿,垂杨处处伤心碧。算多情、潭水与桃花,深千尺。
满江红 丙辰春仲,余将赴吴,同人饯别,湖上山容水态,倍觉依依,别后感填此阕,以寄同人。清代。赵我佩。唱到阳关,暗魂销、数声残笛。最难忘、故园风景,明湖山色。芳草年年随意绿,垂杨处处伤心碧。算多情、潭水与桃花,深千尺。繁华境,常相忆。笙歌梦,空陈迹。怅踏青人杳,翠钿难觅。燕子归来应寂寞,杜鹃别后无消息。惜匆匆、渡口挂轻帆,兰桡急。
北门竹枝词十首 其一。清代。方仁渊。北门近日好秋光,络绎游人来往忙。银杏豆儿堆碧玉,桂花栗子劈鹅黄。
哭内八首 其八。明代。倪岳。恨压双眉百感增,生平偕老竟无凭。图书空对春风笔,帘幕深愁夜雨灯。落落金瓶沉翠绠,泠泠瑶瑟断朱绳。嗟予命蹇怜君薄,永诀心知两不胜。
贞溪初夏(六首)。元代。邵亨贞。楝花风起漾微波,野渡舟轻客自过。沙上儿童临水立,戏将萍藻饲黄鹅。
荅人见寄滕王阁铁柱观 其二。元代。郭奎。列宿参差楼上头,千年剑气为谁收。云低南浦神仙去,日近长安帝子留。歌舞已销亡国乐,英雄终作济川舟。水边阑槛今陈迹,秪使骚人念昔游。
忆朝宗。宋代。欧阳澈。饫聆舌铎向鸡窗,深愧葭蒹倚玉傍。妙论乍离人吐屑,渴心欣破橘含霜。颇多好景撩人笑,独赏幽丛扑面香。数笔江山吟未得,何时对榻细商量。
缺题。明代。李东阳。极意穷幽隐,虚怀仰治平。近臣常造膝,阁老不呼名。道合君臣义,恩深父子情。化机元不偶,天意竟何成。¤
寄赵宰三首。宋代。陈造。北山何意阻清游,似为江山挽得留。客未言归君好事,此盟端肯再寻不。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十。明代。区大相。每岁中官出,人思答圣情。闾阎敛愁叹,神鬼害骄盈。不复忧天坠,何曾见海平。愚夫劳过计,小物有微诚。
游石室山。明代。梁敏。七星何年陨为石,壮观南溟镇坤极。平原散作青莲花,元气沦浑护苍碧。岩峦耸峙争嵯峨,杓行直上联奎壁。洞然一室张虚明,高越匡庐几千尺。腾龙跃虎分形胜,势拥浮岚转昕夕。峰棱侧立磨剑石,上割烟霞断鹏翼。雄观伟视足奇怪,擎天众柱排云直。蓬莱之山在何许,此境尤为人爱惜。苔花叠锦灿石文,钟乳垂珠散膏液。凉蟾清吹飒秋意,异草名葩自春色。忆从天地开辟初,沧海桑田几更易。岩中神仙何渺茫,岩前版筑留遗迹。古人游览为盛事,地灵人杰今犹昔。皇华使者乘骢游,涧谷林峦总光饰。临花傍柳开绮筵,拂苔洒墨诗无敌。岩居老人深感激,再拜向前诉衷臆。乃言岩龙长晏眠,一春霖雨无消息。使者奏奉上帝敕,呼之起布阳春泽。生民早得服田亩,温衣饱食咸帝锡。我生世住灵岩前,歌诵太平昭圣德。
生查子 杨花飞去图,为于汉卿赋。清代。蒋春霖。画桥杨柳枝,生小成连理。不解作花飞,绕树东风起。郎归如路尘,侬去随流水。今夜梦弹筝,还似朱门里。
送王适徐州赴学。宋代。苏辙。送别江南春雨淫,北方谁是子知音。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万里同舟宽老病,一杯分袂发悲吟。明年榜上看名姓,杨柳春风正似今。
渔人野祭。金朝。李龏。婆官赛却坐江隈,烟水悠悠霁景开。精魄不知何处在,野风吹起纸钱灰。
独酌谣四首 其一。清代。洪亮吉。独酌谣,独酌无所好。生来菖蒲花,不解向人笑。阿三为我提壶,阿二而我行沽。风吹门开,蝴蝶自来。挥之不去,落我酒杯。一杯邀春风,一杯待明月。哜哜嘈嘈声不歇,市上人催酒钱切。
叙州弟挽诗。宋代。魏了翁。与女为兄弟,前年五十年。并驱骖接革,偕立雁羞肩。此意春融泄,中年俗纠缠。每期身蚤退,白首对床眠。
浪淘沙。唐代。无名氏。春色入横塘。变尽凄凉。青梢弄粉雪溪傍。疑是化工偏著意,欲试新妆。玉蓓锁春藏。占断寒芳。他时鼎鼐不须忙。泄漏清香方有思,别是春光。
江行诗。南北朝。江洪。日没风光静,远山清无云。潮落晚洲出,浪罢沙成文。挟琴上高岸,望月弹明君。去家未千里,断绝怨离群。
戏作贫诗。宋代。陆游。左券频称贷,西成少盖藏。苦饥炊稻种,缘病卖桑黄。土焙怜烟暖,藜羹爱糁香君看首阳叟,穷死亦何伤?
放言。宋代。王禹偁。人生唯问道如何,得丧升沉总是虚。宁可飞鸟随四皓,未能鱼腹葬三闾。傅岩偶梦谁调鼎,彭泽高歌自荷锄。不向世间争窟穴,蜗牛到处是吾庐。
春日送家大阮读书城中。明代。佘翔。春风拂面意何如,柳色黄金映别裾。十里江城从此去,枕边惟有伏生书。
巫山高。明代。陆德蕴。攒峰十二青丛丛,层台曲房雕绮栊。行云逗雨春迷濛,软风吹梦春无踪。兰香滴露啼幽翠,江波粼粼月光碎。老蛟踏波呼木魅,青鸾何处迎飞佩。
秋日登滕王阁。明代。王鸣雷。一束临流四面清,滕王高阁敞秋声。白云带雁归江楚,青草随人入石城。酒不终杯何处醉,诗因满首已留名。南州亦在孤帆里,怀抱空伤孺子情。
春日旅泊桂州。唐代。张泌。暖风芳草竟芊绵,多病多愁负少年。弱柳未胜寒食雨,好花争奈夕阳天。溪边物色堪图画,林畔莺声似管弦。独有离人开泪眼,强凭杯酒亦潸然。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唐代。黄公绍。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陪发运右司叔父集金山次韵。宋代。晁补之。报国身无用,还山计欲成。烟霞异尘世,江海慰高情。幸继阮咸集,恐惭疏受声。清诗逢绝景,未觉负平生。
次韵白雁二首 其一。明代。陆深。秋传孤雁过潇湘,人在高楼望故乡。颜色总疑新变态,羽毛错认旧随行。关山雪后寒无影,禾黍风前夜有霜。赢得光辉照尘世,久从灵沼近文王。
自适。宋代。晁说之。避难三年百感生,众虽溷浊自澄清。闲窥鸟雀往来势,静听儿童读诵声。但道孤生元废业,莫言频数论平生。大河今岁如为用,即看千官赴上京。
续董子温咏陶潜诗八首 其六。宋代。刘攽。道术既分裂,人人得其偏。丹青照千载,始觉真检全。尔时扬仁风,到今犹慄然。
挽黄夫人。宋代。王洋。官棲枳棘莫消魂,身吒丝萝在德门。三后姻联门户重,贰卿阅阀德名尊。伤心结蚁灵{乾乞换需}远,保室鸣鸠道化存。为问如何慰冥漠,饱闻中外有兰孙。
虞美人·一声鶗鴂催春晚。宋代。叶梦得。一声鶗鴂催春晚。芳草连空远。年年馀恨怨残红。可是无情、容易爱随风。茂林修竹山阴道。千载谁重到。半湖流水夕阳前。犹有一觞一咏、似当年。
送惟敬兼怀思。明代。欧大任。綵毫东省旧词臣,君到长安万事新。将略直须论騕袅,主恩还待画麒麟。广陵别后空遗散,碣石年来更几人。同舍翩翩金尽起,燕歌能不念江滨。
谢建阳宰刘潜夫寄酒。宋代。陈宓。建阳则有王,桐城则有孟。王酝清而淳,孟盎和而劲。一酌适我情,再酌养我性。充腹皆阳和,阴慝不得并。或隔千里遥,或馀百里径。水陆有远近,非好遂无胫。苟不遇益友,吾瓶讵能罄。
游竹林深处因赠拙归居士。明代。王恭。深林霁初霭,氤氲逗萝径。烦熇遍朱火,爱此山中静。拂石云共眠,横琴鸟皆听。神閒境自玄,物澹心逾迥。超然维摩居,水月初见性。行苦人未归,岩栖独清净。
分题得南武城送顾仲瑛之濠梁。明代。袁华。南武城,在娄水,阖闾昔筑候越兵,槜李兵交竟伤指。夫差一战虽复雠,尝胆毋忘会稽耻。大夫种至请行成,属镂卒赐忠臣死。争长黄池盟,宁知甬东徙。南武城,城己堕,我来览古仍赋诗,棠梨花落雨丝丝。游子西行何日归,怅望不见令人悲。
丹阳得风。元代。贝琼。出门平地即羊肠,白戾应添镜里霜。今日天风亦怜我,尽情相送过丹阳。
柳枝词。清代。冯班。汴水东来欲下迟,千条依旧袅金丝。萧娘流落宣华死,当日春风为阿谁。
再题小西湖。宋代。姚勉。合前白倚竹扶疎,梅似逋仙柳似苏。待向山椒结茅屋,更添伟观占江湖。
蒲州道中杂诗六首选二 其一。清代。顾印愚。平生得句誇三上,苦为推敲信马蹄。今日诗情何品次,晚风残月过关西。
守宫谣。清代。朱曾传。嘈嘈急杵秋声细,石龙夜捣焉支腻。别君帐底月如水,花魂一断千年死。人间无物柰愁何,黄金屈戌银河波。君乎莫羡苏台乐,梧官红过胥江落。万古春归梦不归,罗裙化作蝴蝶飞。
寄兄弟(又见《许浑集》,题作寄小弟)。唐代。杜牧。江城红叶尽,旅思倍凄凉。孤梦家山远,独眠秋夜长。道存空倚命,身贱未归乡。南望仍垂泪,天边雁一行。
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唐代。陈子昂。寂寥守寒巷,幽独卧空林。松竹生虚白,阶庭横古今。郁蒸炎夏晚,栋宇閟清阴。轩窗交紫霭,檐户对苍岑。凤蕴仙人箓,鸾歌素女琴。忘机委人代,闭牖察天心。蛱蝶怜红药,蜻蜓爱碧浔。坐观万象化,方见百年侵。扰扰将何息,青青长苦吟。愿随白云驾,龙鹤相招寻。
绿绮七咏 其一 新马棚。宋代。曹勋。新厩翚飞万马还,珠缨金埒綵旗间。已看騋牝三千骏,更识君王十二闲。
秋社。宋代。陆游。明朝逢社日,邻曲乐年丰。稻蟹雨中尽,海氛秋後空。不须谀土偶,正可倚天公。酒满银杯绿,相呼一笑中。
寒溪寺拈香时国丧罢宴锡已三岁二首 其一。宋代。薛季宣。社舞莫㛹娟,当修晋白莲。林梢开远嶂,花片落寒泉。钟鼓铿锵甚,松篁影带妍。如来本无象,长老亦逃禅。昔者溪为虎,如今突暂烟。万松晨径滑,九曲夏云连。畦町苗初实,池塘滴尚涓。洁斋朝五日,清净乐三年。要祝南山寿,南山寿十千。
咏史二首。宋代。刘克庄。虏入中原力不支,洛阳名胜浪相拥。可怜挥麈人如璧,半夜排墙尚未知。
功臣惨报。清代。张洵佳。汉明两始祖,开创戮功臣。鸟尽良弓藏,毋乃嫌不仁。岂知为将者,无不多杀人。昆冈炎炎火,玉石慨俱焚。有时王师败,白骨撑黄尘。愤兵扫贼穴,捷奏达枫宸。一人享其名,万姓亡其身。道家忌为将,炯戒宜懔遵。嗟尔诸功臣,惨报岂无因。安得下江南,人人如曹彬。
赠道者。唐代。张蠙。得道疑人识,都城独闭关。头从白后黑,心向闹中闲。饥渴唯调气,儿孙亦驻颜。始知仙者隐,殊不在深山。
诉衷情。宋代。曾觌。晚妆初试蕊珠宫。随步异香浓。檀槽缓垂鸾带,纤指捻春葱。莺语巧,上林中。正娇慵。暂教花下,帘影微开,多谢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