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胜慢。宋代。曹勋。素商吹景,西真赋巧,桂子秋借蟾光。层层翠葆,深隐幽艳清香。占得秀岩分种,天教薇露染娇黄。珍庭晓,透肌破鼻,细细芬芳。应是月中倒影,喜余叶婆娑,灏色迎凉。移根上苑,雅称曲槛回廊。趁取蕊珠密缀,与收花雾著宫裳。帘栊静,好围四坐,对赏瑶觞。
《胜胜慢》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幅秋夜景象,充满了清新、幽雅的意境。
**中文译文**:
明媚的商贾之风吹拂着秋景,
西真山谷交织成绚烂的美景,
桂花如同借着皎洁的月光在秋夜中盛放。
层层翠绿的草地,深藏幽深、妍丽的清香。
如画的秀岩上,点缀着各种花卉,
仿佛是天上的仙女,用薇草露水染成娇艳的黄色。
宝贵的庭院在黎明时分逐渐明亮,
透过花瓣仿佛可以看到肌肤,闻到香气,细腻芬芳。
月亮的倒影应当是水中的画面,
欢欣地引领着叶子的轻摇,像是叶婆娑舞,
光彩耀眼地迎接凉风的拂过。
花木迁根到上苑中,
被雅称为曲槛回廊的地方。
在这里小心地采摘着花蕊如珠的宝贝,
搭在花朵上的雾气仿佛是宫廷美人的衣裳。
帘栊幽静,围坐着四人,品赏着美酒,
仿佛进入了琼宴美景之中。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中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感受,以及对清雅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花草的生长、月亮的倒影、花香的弥漫,诗人创造了一幅如画的美景。诗人借助对自然的描绘,抒发了对清新、幽雅的生活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如将山谷比作西真,把花蕊比作蕊珠,用“细细芬芳”形容花香,以及以“喜余叶婆娑,灏色迎凉”形容秋夜的景色,这些都增强了诗的意境和美感。
此诗所创造的深远意境和清新的美感,体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艺术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幽雅世界,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生活之美的向往。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雪集即事 其一。清代。陈秀贞。小鬟轻曳锦帏偏,报说平明雪满天。起掷绣鞋床下卜,远人身上合添绵。
画卷四虫 蠹鱼。宋代。萧立之。生无一点烟火食,死有千年书传香。饮墨为何疑罚谪,成仙缘此信荒唐。
苦雨五首 其一。宋代。范成大。河流满满更满,檐溜垂垂又垂。皇天宁有漏处,后土岂无乾时。
西风吹鬓,残发早星星。叹故国斜阳,断桥流水,荣悴本无凭。但朝朝、才雨又晴。人生飘聚等浮萍。谁知桃叶,千古是离情。正无奈、黯黯离情。渡头烟暝,愁杀渡江人。伤情处,送君且待江头月,人共月、千里难并。笳鼓发,戍云平。此夜思君,肠断不禁。尽思君送君。立尽江头月,奈此去、君出阳关,纵有明月,无酒酌故人。奈此去、君出阳关,明朝无故人。
阳关三叠。宋代。柴望。西风吹鬓,残发早星星。叹故国斜阳,断桥流水,荣悴本无凭。但朝朝、才雨又晴。人生飘聚等浮萍。谁知桃叶,千古是离情。正无奈、黯黯离情。渡头烟暝,愁杀渡江人。伤情处,送君且待江头月,人共月、千里难并。笳鼓发,戍云平。此夜思君,肠断不禁。尽思君送君。立尽江头月,奈此去、君出阳关,纵有明月,无酒酌故人。奈此去、君出阳关,明朝无故人。
偶成。宋代。刘季孙。每过杨子宅,时醉庾公楼。黄鹄云霄志,白蘋江海流。读书非世用,种树是吾谋。自识文章贵,多寻潇洒侯。
漫成二首。明代。高启。柴门药浦小江边,早得闲居是偶然。两岸晚风黄鸟树,一陂春水白鸥天。悠悠往事空书卷,碌碌浮生只钓船。犹记京华为客日,几回听雨忆归田。¤
偕梁兰溪谒白云师祠。明代。庞嵩。绝磴攀缘尽日同,白云递递出空濛。惊心杰阁宫墙迥,着脚当门石路通。满地渔樵饶我老,半空凫舄属谁雄。驱车且勿论迟早,万里天衢咫尺中。
访客南山僧舍。宋代。周密。入门都是竹,景象自然幽。爱此千竿碧,因成竟日留。月移山欲近,云起塔如浮。烟水秋城暮,疏钟送去舟。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偏眠船舷边。宋代。司马光。纵棹下清溪,波静地仍偏。日夕水风凉,萧洒成安眠。兀兀但高枕,悠悠不进船。中流忽惊寤,渔父歌扣舷。山川非曏时,回首去霞边。
送李侍御贬鄱阳。唐代。刘长卿。回车仍昨日,谪去已秋风。干越知何处,云山只向东。暮天江色里,田鹤稻花中。却见鄱阳吏,犹应旧马骢。
山居 其二。明代。张家珍。山居少邻并,田父两三家。夹岸流莺好,当门绿柳斜。春畦迟播谷,松径早收茶。最喜新晴步,溪头踏野花。
杨仲承秘书蹉跎三年今得荣州文学冬日贻书以。宋代。王洋。昔年曾叹小差池,官带荣名自有时。二火并光君有渐,一茅覆屋两相宜。心田自乐缘知足,世路无求亦少思。好是一丘藏曲拍,也无邻里共追随。
偶成 其十。明代。王世贞。少年谤法晚护法,□抨鲁公少温公。僧雏两耳掩欲尽,未必西天耳尽聋。
汉宫春。唐代。无名氏。梅萼知春,见南枝向暖,一朵初芳。冰清玉丽,自然赋得幽香。烟庭水榭,更无花、争染春光。休谩说、桃夭杏冶,年年蝶闹蜂忙。立马伫、凝情久,念美人自别,鳞羽茫茫。临岐记伊,尚带宿酒残妆。云疏雨阔,怎知人、千里思量。除是托、多情驿使,殷勤折寄仙乡。
食举乐十曲 其六。清代。佚名。牧野征。鸣条战。大齐家万国。拱揖应终禅。奥主廓清都。大君临赤县。高居深视。当扆正殿。旦暮之期。今一见。
减字木兰花(四侄过省候廷试席上作)。宋代。葛立方。摇毫铸藻。纵有微之应压倒。万里鹏程。南省今书淡墨名。胪传丹陛。月里桂花先著袂。雁塔高题。玉季巍科尚觉低。
过万年少隰西草堂。明代。程邃。值得渔夫棹,江梅隐雪津。黄河冰腹厚,白草马蹄春。既释隆中业,还为川上人。友生难解事,往行不须论。
公廨前梅花开戏作二首 其一。明代。陈琏。孤根生长近黄堂,烂熳花从雪里芳。政喜巡檐闲索笑,风情应不让何郎。
泰山四首 其四 观海楼。明代。欧大任。海雾冥冥远接天,蜃楼东与岳云连。十洲只在三山外,不遣楼船更候仙。
风草不留霜。唐代。王景中。繁霜当永夜,寒草正惊风。飘素衰蘋末,流光晚蕙丛。悠扬方泛影,皎洁却飞空。不定离披际,难凝蘙荟中。低昂闲散质,肃杀想成功。独感玄晖咏,依依此夕同。
三月六日再用韵二首。元代。方回。百杯不乱善食酒,如手拜玉肘生柳。貌醉心醒戒亢悔,一斟一酌乾用九。犹龙世岂无斯人,渔网可致皆常鳞。蜾蠃螟蛉勿浪语,得似刘伶鸡肋身。
见梅花。明代。庞嵩。万仞飞云锁铁桥,玉容冰骨老孤标。黄龙别去空遗迹,白鹤归来今见招。墙角早春先得信,枝头残雪未全消。试看渐结累累实,太鼎和羹待尔调。
晚泊虎山桥。明代。皇甫汸。独宿山中夜,还怜湖上春。桃花霞似浪,杨柳雾疑尘。寺秘禅栖寂,桥回禊水新。明朝觞泛处,是否在天津。
五贤咏·管仲。清代。旻宁。齐桓正不谲,鲍叔荐士公。一言为知己,任用即听从。射钩置弗问,大度何冲冲。夷吾竭才力,五霸论称雄。亲昵不可弃,宴安患无穷。片言得其要,政治昭齐东。菁茅贡不至,成周祭不共。伐楚责大义,问罪宜兴戎。修礼受方物,强弱国皆同。五命推盟主,赞襄德化充。平戎承宠命,执礼何其恭。贤哉管氏子,世祀酬勋庸。
大颠图 其一。金朝。李俊民。星斗文章世所传,狂澜回在禹功前。先生不踏潮阳路,震旦花开几大颠。
无言凭燕几,爱香袅、博山炉。正暖日辉辉,晴云淡淡,千里平芜。田家尽收刈了,见牛羊、下垅暝烟孤。闻说丰年景致,老农击攘呜呜。
狂夫。素乏良图。从上策、赋归欤。有千亩松筠,三洲风月,尽遂吾初。凭谁去西塞岸,问玄真、此意果何如。寂寞无人共乐,醉乡是我华胥。
木兰花慢(登楼观稼作)。宋代。吕胜己。无言凭燕几,爱香袅、博山炉。正暖日辉辉,晴云淡淡,千里平芜。田家尽收刈了,见牛羊、下垅暝烟孤。闻说丰年景致,老农击攘呜呜。狂夫。素乏良图。从上策、赋归欤。有千亩松筠,三洲风月,尽遂吾初。凭谁去西塞岸,问玄真、此意果何如。寂寞无人共乐,醉乡是我华胥。
黄鹤楼。宋代。王得臣。昔人已乘白云去,旧国连天不知处。思量费子真仙子,从他浮世悲生死。黄鹤一去不复返,光阴流转忽已晚。
初秋访唐寅仲先生青门不值 其一。明代。欧必元。乘凉閒出郭,驻马翠微岑。鸡犬云中乐,烟霞物外心。野桥沿涧度,乱竹隔溪阴。既有怜幽意,何妨费苦吟。
次韵程渠南。明代。陈镒。岁月已云暮,霜降林壑清。吟轩忽我过,乐此欢宴并。舂容接晤语,豁达倾真情。汲泉煮山茗,冻绠引孤瓶。
雾霏霏,云漠漠,新绿涨幽浦。梦里家山,春透一犁雨。伤心塞雁回来,问人归未,怎知道、蜗名留住。
镜中觑。近年短发难簪,丝丝不禁数。蕙帐尘侵,凄切共谁语。被他轻暖轻寒,将人憔悴,正闷里、梅花残去。
祝英台近(和辛稼轩“宝钗分”韵)。宋代。吴潜。雾霏霏,云漠漠,新绿涨幽浦。梦里家山,春透一犁雨。伤心塞雁回来,问人归未,怎知道、蜗名留住。镜中觑。近年短发难簪,丝丝不禁数。蕙帐尘侵,凄切共谁语。被他轻暖轻寒,将人憔悴,正闷里、梅花残去。
渡黄河抵吕梁再寄徐参知即景舒怀共十绝句 其二。明代。胡应麟。漫说陈登百尺楼,十年湖海浪成游。多情好是徐元直,一借仙槎问斗牛。
梦中作。宋代。许月卿。我来烟水远,渔艇夜鸣榔。万仞巫山耸,一宵秋梦长。金翘何婀娜,玉佩遽叮噹。月冷天鸡晓,空余枕屏香。
赠持《法华经》僧。唐代。齐己。众人有口,不说是,即说非。吾师有口何所为,莲经七轴六万九千字,日日夜夜终复始。乍吟乍讽何悠扬,风篁古松含秋霜。但恐天龙夜叉乾闼众,pg塞虚空耳皆耸。我闻念经功德缘,舌根可算金刚坚。他时劫火洞燃后,神光璨璨如红莲。受持身心苟精洁,尚能使烦恼大海水枯竭。魔王轮幢自摧折,何况更如理行如理说。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六首。宋代。范成大。传圣家人礼,凝神象帝先。勋华今历数,汾社古山川。众父尊归父,中天更有天。寿宫何所厌,亟上白云仙。
不出。唐代。白居易。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馀杯对早茶。好是老身销日处,谁能骑马傍人家。
挽友人。明代。李昌祺。旧说盘中隐,今为物外仙。识韩空有梦,交蔺竟无缘。未论宗支异,还叨阀阅联。学精多士许,孝笃众人怜。恬退忘轩冕,沉潜嗜简编。衣冠推典则,词赋擅清妍。世历沧桑改,家臻福庆全。遗荣身自在,占胜地幽偏。久悟浮生幻,俄随大化迁。敛裳真逝矣,易箦静萧然。漫诧骑鲸去,那因化鹤还。菊轩棋已罢,竹馆榻仍悬。帘捲风翻帙,窗虚雨慢弦。游山双屐在,钓濑一竿捐。雅操超今士,高标慕昔贤。新祠应得侑,遗稿或堪传。五桂凌霜秀,丛兰浥露鲜。年年寒食节,酾酒拜荒阡。
次韵和太僕钱少卿寄赠编修主人宋承旨李舍人。宋代。杨亿。春官宗伯鲁诸生,翰苑纶闱占大名。一代典谟资润色,满朝文物仰悬衡。分班月殿趋金马,侍宴天池见五鲸。即日云屏应隔坐,不须东观待书成。
直舍有书 其三。宋代。王安中。右丞笔力到诸孙,诗语元胜画不言。看取疏疏并寂寂,霜林烟坞欲黄昏。
送吴白楼。明代。边贡。清风亭上春风座,两月刚随杖屦游。岂谓除书下南国,遂教行色近中秋。三朝礼乐归清庙,一代词华仰白楼。珍重汉皇前席意,故乡山水莫淹留。
渔父词(其二)。南北朝。王谌。翁妪齐眉妇亦贤。小姑颜貌正笄年。头发乱,髻鬟偏。爱把花枝立柁前。
静中。宋代。胡仲弓。静中天地阔,岁月听悠悠。往事浑如梦,长江不尽流。恐吟似怀古,雁阵去防秋。习得看山痴,终朝懒下楼。
满江红。宋代。丁黼。梅腊宾春,瑞烟满、华堂馥郁。还又祝、屏垂彩帨,觞称醽醁。南浦西山开寿域,朱帘画栋调新曲。庆彩衣、龙节侍慈萱,春长绿。双鹤发,齐眉福。一麟瑞,如冰玉。看国封重见,五霞凝轴。王母瑶池鸾凤驭,麻姑金鼎神仙箓。数从今、椿算到何时,蟠桃熟。
谢前人。宋代。陈著。意行非夙盟,一见眼双青。款接生如熟,高谈醉易醒。夜床清老梦,晨粥洗余腥。须践杨梅约,重来水月亭。
失调名。宋代。李清臣。杨花落。燕子穿朱阁。苦恨春醪如水薄。闲愁无处著。去年今日王陵舍,鼓角秋风。千岁辽东。回首人间万事空。
送贾明谪三江。魏晋。陈寿。贾生年少最能诗,谪向南方众所悲。万里天涯嗟独往,百年心事有谁知。江山摇落猿啼处,海国苍茫日暮时。不久定膺宣室召,临歧何必泪双垂。
送吴宗师南祀归二首 其二。元代。邓文原。草木南薰候,神仙上界官。平生修月斧,万里御风翰。江雨鸣星剑,凉空忆露盘。白鸥秋水外,相与醉凭阑。
禅人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骨气能朴,精神愈憨。闲身无所系,冷眼莫相瞒。远霁摩秋兮天河斗转,清霜结夜兮月窟蟾寒。
题春江送别图。明代。陈谟。跨牛庵前松两株,跨牛庵中谁读书。金华仙伯黄太史,至今虹霓四壁光有无。往时闻人侯,独驾一篷雪。来从太史游,风致两奇绝。贤郎故是鸾凤雏,侨居奉母乐有馀。七千里外怀定省,新年欣得陜州书。黄河铁牛安且都,河中水暖多嘉鱼。民恬俗熙官府静,召南复颂贤大夫。贤郎江头买舟好,六月潘舆到家早。公馆甘棠蔽芾阴,寿觞先进安期枣。书史孙碧霄,写景春江浔。别意恒苦多,画意恒苦深。江清柳碧天沉沉,谁能赠君绿绮琴。沙鸥往来未近人,燕燕亦复多好音。江水去不回,柳条空尔长。松飘金粉缀离席,絮住净萍随去航。就中庞眉老禅伯,夙昔贤侯心莫逆。河梁日晏重牵衣,一望青山三叹息。叹息深深礼白云,但祝平安厚眠食。郎君归戏,綵衣,披图吟咏想依依。月明却忆金鱼浦,应是南来翔雁飞。
如梦令 其一。唐代。白居易。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见了又还休,愁却等闲分散。肠断,肠断,记取钗横鬓乱。
送顿起及第还蔡州。宋代。苏辙。诏书京辅起沉沦,岁贡仍居第一人。不愧得官名暂屈,自夸对策语深淳。读书饱足终无厌,従宦奔驰自此新。我去淮阳今不久,邻邦时得问音尘。
云中道上作。唐代。施肩吾。羊马群中觅人道,雁门关外绝人家。昔时闻有云中郡,今日无云空见沙。
感怀五首。宋代。陶梦桂。忆昔身章两度新,庭闱恨不拜双亲。虽然累赠光泉壤,还是酬恩未了人。
小轩潇洒清宵午,风正紧、门深闭。藜床危坐,竹窗频听,春虫扑纸。灯烬垂红,篆烟消碧,衣轻如水。料飞花未止,堆檐已满,时摧折、琅玕尾。
骨冷魂清无寐。这身在、广寒宫里。暗怀千古,浑疑一夜,冰生肠胃。岁事峥嵘,故园睽阻,归期犹未。向寒乡、不念丰年,只忆青天万里。
水龙吟(雪)。宋代。杨无咎。小轩潇洒清宵午,风正紧、门深闭。藜床危坐,竹窗频听,春虫扑纸。灯烬垂红,篆烟消碧,衣轻如水。料飞花未止,堆檐已满,时摧折、琅玕尾。骨冷魂清无寐。这身在、广寒宫里。暗怀千古,浑疑一夜,冰生肠胃。岁事峥嵘,故园睽阻,归期犹未。向寒乡、不念丰年,只忆青天万里。
落花图咏。明代。唐寅。能赋相如已倦游,伤春杜甫不禁愁。头扶残醉方中酒,面对飞花怕倚楼。万片风飘难割舍,五更人起可能留。妍媸双脚撩天去,千古茫茫土一丘。
书老子解后。明代。薛蕙。柱下遗编久翳如,偶将管穴赞玄虚。当年己自无知者,何事而今更著书。
偶成二首 其二。明代。何吾驺。世间极乐唯无事,淡饭粗羹野葛衣。不学后生讲清课,北窗高枕是和非。
宿云溪观,赋得秋灯引送客。唐代。杨衡。云房寄宿秋夜客,一灯荧荧照虚壁。虫声呼客客未眠,几人语话清景侧。不可离别愁纷多,秋灯秋灯奈别何。
次韵和石遗老人春分后一日莅怡园诗一首。清代。祝廷华。安车下莅满园春,遗老丰姿似颍滨。七十八龄犹健步,名贤风骨自嶙峋。
感怀八首 其六。元代。戴良。伐木音久废,交友竟吾欺。利害纷啖食,迫逐方交驰。晨起践零露,四顾将安之。东路阻山海,北走到临淄。临淄古齐国,淳风亦早衰。惟闻管敬仲,尝受鲍叔知。其人今已殁,乡里失其依。知音苟不存,仗剑起旋归。
懊恼曲。唐代。温庭筠。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玉白兰芳不相顾,青楼一笑轻千金。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钟铅绕指。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庐江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成尘。悠悠楚水流如马,恨紫愁红满平野。野土千年怨不平,至今烧作鸳鸯瓦。
迎春杂诗十首 其四。清代。陈忠平。和风轻吻柳芽初,换了人间旧市墟。好把柔情凝湛露,为侬一洗破烟锄。
秋日江行怀祁羡仲。明代。陈履。秋色满江湖,长天散凉籁。游子有孤兴,扁舟此行迈。采采江上蘋,愿言贻所爱。美人渺何许,怅望青云外。
和周仲嘉再示三篇。宋代。王洋。长篇大轴势如林,慰我穷愁正结阴。数首娱忧兼寓物,几人对面便知心。多求笔吏供濡墨,乘买筠筒给浩吟。闲静心情如此少,能听贺若是知琴。
寄远其五。唐代。李白。远忆巫山阳。花明渌江暖。踌躇未得往。泪向南云满。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断。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短。
采石道中。唐代。王质。闻说前年事,分明是偶然。群雄誇好手,万事有苍天。浪沫埋椿木,波声撼战船。萧条苦斗者,挥泪立江边。
菩萨蛮 题画八首 其一。清代。龚翔麟。春山一抹垂杨外。春花千点晴霞缀。春水碧于蓝。春阳远近含。春衫丝襻解。春酒划皮载。春望转悠然。春风容醉眠。
鹧鸪天·晓日迎长岁岁同。宋代。晏几道。晓日迎长岁岁同,太平箫鼓间歌钟。云高未有前村雪,梅小初开昨夜风。罗幕翠,锦筵红,钗头罗胜写宜冬。从今屈指春期近,莫使金尊对月空。
赠丘道士还龙虎山。明代。王恭。吹彻瑶笙一鹤东,只含明月喷芙蓉。到来沧海樽前雨,归去丹丘鸟外峰。月洞夜凉蟾养魄,露房秋早鹿生茸。仙裾玉佩悠悠去,未拟人间几日逢。
哭临川公。明代。高启。身用已时危,衰残况病欺。竟成黄犬叹,莫逐白鸥期。东阁图书散,西园草露垂。无因奠江上,应负十年知。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宋代。洪炎。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村。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看插秧针欲忘返,杖藜徙倚到黄昏。
贺内侄钱北江乡试中式六首 其一。清代。瞿士雅。春风濯濯柳容仪,一战文场拔赵旗。孤进自今开道路,英才咸喜遇明时。十年未称平生意,一日承恩天下知。无限春光言不得,路旁花笑景迟迟。
伤我明所用不得人致有今日之祸 其二。明代。张家玉。北向天骄愤未平,无衣痛哭不成声。摅忠若个真披沥,报国何人死战争。汉室威仪他日望,商郊禾黍此时情。鏖兵几厌民心苦,犹见经天太白横。
戏赋段桥风筝。宋代。杜范。段桥牵纸鹞,儿戏亦关心。风快应难挽,云高径欲侵。人夸无限力,身直不多金。说与须知道,明朝不似今。
偶成。宋代。丘葵。风雨三间屋,乾坤一腐儒。营生妻笑拙,学古客言迂。坐久灯花落,吟成砚水枯。方书俱遍览,无药可医愚。
次韵君泽夜坐示子侄三首。元代。方回。两脚如麻坐到明,雨楼听尽五更声。无人共唱寻寻觅,有子聊教仄仄平。凌室不能藏腊冻,稼场或至误秋成。谁知忧世书生意,惟愿天阶正玉衡。
浣溪沙。宋代。王采。 珠箔随檐一桁垂。绣屏遮枕四边移。春归人懒日迟迟。旧事只将云入梦,新欢重借月为期。晚来花动隔墙枝。
喜赵宾旸杨华父两儿两女互姻。元代。方回。十年役严陵,心服赵宾旸。绝口不方贫,其气常扬扬。一诵贯千古,一醉举百觞。俗士或近之,白眼视昊苍。包山岭可巍,子云孙姓杨。江海一扁舟,倒屣倾侯王。见人有闰病,赐以药饵良。朋友负微过,责善尤谆详。两翁我独识,非狷亦非狂。两家结姻好,古道颜色光。赵男与杨女,年向十五强。一朝驰聘币,互写红笺长。赵有五岁女,杨有五岁郎。是日并纳采,酒雁填高堂。两翁自为媒,两家门户当。匪为门户当,芝兰同一香。不羡积金璧,不受丰缣缃。各喜所脔婿,诵书声琅琅。已能临法帖,已解工诗章。何惭昔羲之,坦腹双东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