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病起不见杏花作)。宋代。葛胜仲。杏花零乱。拟把百觚来判断。病卧漳滨。不见枝头闹小春。吾衰老矣。一醉花前犹不遂。情绪厌厌。虚度韶光又一年。
《减字木兰花(病起不见杏花作)》是宋代葛胜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杏花零乱。
拟把百觚来判断。
病卧漳滨。
不见枝头闹小春。
吾衰老矣。
一醉花前犹不遂。
情绪厌厌。
虚度韶光又一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葛胜仲在疾病中的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躺在漳江边,看不到杏花盛开的枝头,杏花已经凋零散乱。他打算用百朵花来作比较,判断自己身体的状况。诗人感到自己已经年老衰弱,尽管他依然热爱花卉,但即使在花前痛饮一场,也无法满足内心的愿望。诗人的情绪沮丧而烦闷,他觉得自己虚度了美好的时光,又一年过去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杏花凋零、自身病痛和时光流逝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衰老和光阴流逝的感慨之情。诗中的杏花凋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躺在漳江边,无力欣赏春天的美景,寓意着疾病使他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他希望通过用百朵花来判断自己身体的状况,表现出他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病痛的思考。诗人感到自己已经年老衰弱,一醉花前也无法遂愿,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机会的无奈和遗憾。最后,诗人的情绪厌厌,心情沮丧,他意识到自己虚度了美好的时光,又一年过去了,对时间的消逝感到深深的忧虑。
这首诗词以简练、凄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疾病和衰老中的苦闷和对光阴流逝的思考。通过杏花凋零的形象,以及对自身状况和时光流逝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深深忧虑和无奈。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度光阴的悔恨之情,给人以深思和触动。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葛胜仲。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雨霁。宋代。陆游。雨霁禽鱼乐,风生草木香。老惊时易失,闲觉日偏长。合合蛙何怒?翩翩蝶许忙!闭门真得计,切勿变轩昂。
文懿大师院假山。宋代。强至。绕郭非无海上山,更收紫翠入禅关。竺峰飞过传闻后,蓬岛移来想像间。草树细含生意足,云烟轻带野情还。主人高卧嵩衡畔,应放幽寻杖履閒。
书事 其二。清代。谭宗浚。衮衮鹓鸾又一时,上林阿阁最高枝。朝恩别自求新剑,世事休教覆旧棋。宛马蒲萄前代略,河鲂杨柳中兴诗。宣光盛烈非难嗣,燮鼎调羹望禹夔。
酬谢司直晦斋寄宋湖州见柬 其一。宋代。释居简。春无十日好,又是去堂堂。柳借鹅黄重,花消蝶粉香。清和宜晚步,零落课残芳。北牖华风煖,朝来尚宠光。
燕燕谣。明代。石宝。燕燕飞,入翠微。越罗为君裳,齐纨为君衣。披香殿里双宿栖,茅次旧垒生光辉。张公子,来击鼓。按红牙,歌金缕。一曲阳春掌中舞,弱佩随风坠鸣雨。君王为尔金刻栌,可怜窠成不将雏。腐木作柱能几时,栋焚火灭犹未知。废昭台,徙长信。前雉雊,后星陨。恼乱春心君莫问。锦衾夜夜裹宫奴,温乡老人朝不苏。
善拳洞。宋代。释居简。一山三洞幽,两洞碧通流。龙占层渊沕,鱼凭四足游。远舒云际望,凉惬水边留。更卜重来约,岩前石点头。
陋屋。宋代。张耒。陋屋秋霖后,荒城落叶中。坏墙朝插菌,幽草昼闻蛩。岂是不浪出,直缘无奈慵。何劳求季主,吾自了穷通。
文同风篁萧瑟图。元代。吴镇。翠羽参差自一丛,湘江清影澹微风。开图忽睹题痕处,羡杀当年笑笑翁。
过章戴二首。宋代。刘克庄。曾向明时雪李邕,又闻名在聘贤中。忆言鸱吻施茅屋,忍见龟趺立柏宫。杯酒昔常陪贺老,只鸡终待哭乔公。情知客泪先难制,邻笛那堪咽晚风。
抱一庐绎志。明代。王问。上古一真人,容若春华敷。忧乐通四时,动止常于于。登高靡为栗,入水不能濡。问之胡能尔,涵神同太虚。下士晚闻道,山中来结庐。苫茅蔽风雨,斩荆揉为枢。委形寄虚榻,阖户动旬余。寒梅倚清艳,素心自如如。情知无因触,悠然返其初。
尚书惠蜡面茶。唐代。徐夤。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沈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田家杂兴 其二。清代。沈德潜。白云护山村,红叶隐茅屋。门前跨板桥,户后罗修竹。牛闲系道旁,磨痒向古木。是时秋风高,霜重粳稻熟。老农颜色喜,早晚食新谷。惟苦欠文墨,举动成鄙俗。今年幸有秋,送子入里塾。
黄漕祠堂。宋代。吴泳。古谊寥寥千载间,却从宾主得窥斑。道同元不分穷达,礼重何妨尚往还。拄杖过桥声易识,壁纱笼墨句难攀。篝灯试取丰碑读,名压三犀石更顽。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唐代。韦庄。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次和张泰寰别驾元旦试笔。明代。李之世。笑拂头颅与岁新,前街挝鼓赛门神。云山有约偏留客,花鸟无端却殢人。近海岚烟霏宿雨,夹蹊桃杏报芳春。椒盘随办香醪熟,其奈朱衣拜谒频。
过休宁访汪禹乂邵长孺。明代。欧大任。雪霁山城曙色开,冲寒犹为故人来。柴门下马惊相问,稚子牵衣绕几回。河洛风尘千里梦,广陵花月十年杯。只今世路头堪白,莫漫飘零说剑才。
与钱忠。宋代。吴江女子。昨日相逢小木桥,风牵裙带缠郎腰。此情不语无人觉,只恐猜疑眼动摇。
春帖子词 其五。宋代。欧阳修。玉殿签声玉漏催,綵花金胜巧先裁。宿云容与朝晖丽,共喜春随曙色来。
项大著挽诗。宋代。薛嵎。耳为恩门屈,宁辞御史迁。力陈归老疏,自尽读书年。秘府神游地,浮荣梦觉前。世间真不死,未必属苍天。
渔家傲。金朝。王哲。跳出凡笼寻性命。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亲禅定。虚中转转观空迥。认得祖宗醒复醒。红红赫赫如金定。渐渐圆明光又莹。通贤圣。无生路上长端正。
霜楮刳皮,冰花擘茧,满腔絮湿湘帘。抱瓮工夫,何须待吐吴蚕。水香玉色难裁翦,更绣针、茸线休拈。伴梅花,暗卷春风,斗帐孤眠。篝熏鹊锦熊毡。任粉融脂涴,犹怯痴寒。我睡方浓,笑他欠此清缘。揉来细软烘烘暖,尽何妨、挟纩装锦。酒魂醒,半榻梨云,起坐诗禅。
高阳台·霜楮刳皮。宋代。王沂孙。霜楮刳皮,冰花擘茧,满腔絮湿湘帘。抱瓮工夫,何须待吐吴蚕。水香玉色难裁翦,更绣针、茸线休拈。伴梅花,暗卷春风,斗帐孤眠。篝熏鹊锦熊毡。任粉融脂涴,犹怯痴寒。我睡方浓,笑他欠此清缘。揉来细软烘烘暖,尽何妨、挟纩装锦。酒魂醒,半榻梨云,起坐诗禅。
和李判官见新榜为兄下第。唐代。贯休。失意荆枝滴泪频,陟冈何翅不知春。心中岐路平如砥,天上文章妙入神。休说宋风回鹢首,即看雷火燎龙鳞。从兹相次红霞里,留取方书与世人。
张助甫席上同吴峻伯白伯伦再饯朱主客南还赋得江飞兢渡日草见踏青心十韵 其二。明代。宗臣。朔雪寒无赖,胡云冻不飞。海门波浪急,莫使近春衣。
湖滨作。明代。顾璘。雾渚烟汀散客愁,江南佳丽梦中游。群飞白鹭浑翻雪,翠滴垂杨不受秋。凶岁萧条伤稼穑,野情摇曳傍渔舟。年年负却莼鲈约,岂为人间斗米谋。
四月五日后圃酴醾芍药侍郎三花盛开醉吕成三。宋代。陈著。芍药又将开,那堪夜雨催。密铺萱草衬,巧傍牡丹栽。省砌休思著,扬州曾看来。芳菲概如许,俯仰亦悠哉。
和杨褒早春二首 其一。宋代。刘攽。雪色留寒风弄和,新阳浅浅故阴多。池冰渐尽泉初洁,径草犹微菊未莎。归雁声音矜久客,晴云意态似妖娥。杖藜穷巷贫非惫,隐几衡门啸也歌。身外閒愁从拨弃,眼前诗景得遮罗。亦知白发非春事,老伴相寻奈我何。
过梁王寺书家君祠堂。宋代。洪适。生还未列麒麟画,旧德犹怀鸾凤栖。共问翰林今孰似,凛然眉宇染风㙠。
题梅卷赠虚上人 其二。明代。王世贞。陇头玉笛吹遍,哀响不到僧家。为问阿师微笑,世尊拈示天花。
九日同何仲默出郊。明代。薛蕙。九日登高会,同人载酒来。寒城一以眺,秋色正堪哀。零雨晨初霁,浮云午未开。南飞有鸿雁,为尔立徘徊。
咏伊尹。明代。王渐逵。吾闻有莘士,道义自珍贵。一介不取人,岂为万钟谜。莘川多白云,陇上堪稳睡。虞皇既已矣,夏殷复何世。不有三聘勤,幡然岂深际。
浪淘沙(康州泊船)。宋代。朱敦儒。风约雨横江。秋满篷窗。个中物色侭凄凉。更是行人行未得,独系归艎。拥被换残香。黄卷堆床。开愁展恨翦思量。伊是浮云侬是梦,休问家乡。
答陈公甫。明代。罗伦。青天回白首,霞外送冥鸿。沙界无穷树,霜空见此松。君王留一剑,老病息孤蓬。试问云台趣,农谈信野翁。
春思三绝。宋代。洪咨夔。细草荒烟古墓田,知经寒食几年天。雪条花下翩翩纸,疑是曾分白打钱。
草。宋代。王珪。袅如垂线软如茵,古流蒙茸映晓痕。解憾有情迷雾雨,恣生间地杂兰荪。绿铺春色围茺寺,远榇斜阳接钓村。波翻别浦情无尽,日下重楼望欲迷。独鸟自飞烟漠漠,行人不驻雨凄凄。王孙何事征鞍晚,兰泽空闻杜宇啼。
月夜二首 其二。清代。费墨娟。蛙鸣虫响漏迟迟,花满雕栏月满池。今夜莫辜风景好,与兄分韵各吟诗。
劝农六首 其四。宋代。张嵲。春到逢花犹眼乱,老来对酒便心降。须知渴肺难禁醉,鸭绿潾潾酌玉缸。
送沈亚之歌·并序。唐代。李贺。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隐几愿经年,垂杨左肘穿。虚空战雷雨,血骨袅霜烟。
萦蚓通幽迹,惊鱼遣熟眠。天情随近远,何有息双肩。
因林塘小曲筑草庵开南窗不知复几年晏坐漫成六首呈桃坞老人暨家兄石崖先生同作六首 其六。明代。王夫之。隐几愿经年,垂杨左肘穿。虚空战雷雨,血骨袅霜烟。萦蚓通幽迹,惊鱼遣熟眠。天情随近远,何有息双肩。
感时二首。宋代。陈著。国事如今到底输,九天难叩哭穷途。精忠无一郭中令,异志居多刘寄奴。经哨地空如大漠,逃生山险甚飞狐。回头钟鼎王侯宅,今是谁人便豢刍。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一。宋代。汪元量。僧道恩荣已受封,上庠儒者亦恩隆。福王又拜平原郡,幼主新封瀛国公。
达怀歌。明代。周是修。天下万事如浮云,倏忽变化不可测。鸾凤终非枳棘栖,蛟龙曾是池中物。君不见孔明南阳卧,安石东山游。三顾幡然鱼水合,七辟始为苍生忧。大贤抱材思济世,时止时行付天意。区区取誉焉足论,长笑望尘潘氏子。古今兴废两悠悠,声利难将屈巳求。且唱樽前三五曲,都消心上百千愁。
怀仙志。明代。胡翼运。罗敷愁逐楚山云,偏向东方恼使君。披咏莲香长恨句,断猿三叫不堪闻。
足亭张康节南亭也台数尺亭在其上。宋代。李廌。人生天地间,海中一浮沤。欲求无厌心,无乃不胜求。知足有真乐,不然多悔尤。浅儒急名誉,夸人矜智谋。语默偕蟪蛄,生死等蜉蝣。不如知足者,澹然乐忘忧。袖手阅万变,默坐观九州。众舍吾独存,同波终异流。君看至足处,无得亦无修。万物固皆备,反照靡不周。昧者强务外,巧伪日向偷。昔饥止愿饱,既饱思膳羞。昔寒止愿温,既温思孤裘。非徒漫自苦,动辄成赘疣。相圃有足亭,可见好善优。公孙皆秉哲,克念践先猷。欲种岂弟德,求异恩泽侯。秀岭耸苍玦,寒溪摇翠钩。云传邓林雨,月送沧浪秋。晓暝竹烟暗,午薰花气浮。凉颸泛南荣,返照过东畴。所遇皆可乐,觞咏友浮丘。岂必朝玄圃,弭节夕瀛洲。永怀树亭意,足焉此优游。
相和六引 其一 宫引。南北朝。萧子云。宅中为君。声之始。气和而应。律生子。四宫既作。阴阳理。
风雨。唐代。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次韵李道士观南山三首 其一。宋代。张纲。濛濛烟雨忽晴开,坐觉群山爽气来。谁向此间寻贺老,相逢莫放酒船回。
偈 其二。宋代。释祖镜。吾顶从来似月圆,虽冠其发不成仙。今朝抛下无遮障,放出神光透碧天。
雨涨三山滞客津,吴江夜半越潮沦。遥知宋渡新来岁,再见苏堤旧日春。
身在峰飞观折水,心如湖止任游人。扁舟几度思洄溯,无那秋风欲楚蘋。
季夏买舟白水将赴楚蕲阻雨未发却寄仁和宋尔孚明府。明代。郭之奇。雨涨三山滞客津,吴江夜半越潮沦。遥知宋渡新来岁,再见苏堤旧日春。身在峰飞观折水,心如湖止任游人。扁舟几度思洄溯,无那秋风欲楚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