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秀才至舒州见寻,别后寄诗依韵和。宋代。徐铉。羁游白社身虽屈,高步辞场道不卑。投分共为知我者,相寻多愧谪居时。离怀耿耿年来梦,厚意勤勤别后诗。今日溪边正相忆,雪晴山秀柳丝垂。
印秀才至舒州见寻,别后寄诗依韵和
羁游白社身虽屈,高步辞场道不卑。
投分共为知我者,相寻多愧谪居时。
离怀耿耿年来梦,厚意勤勤别后诗。
今日溪边正相忆,雪晴山秀柳丝垂。
译文:
印秀才来到舒州探访,离别后寄诗以及应和。
离乡背井的我虽然身份卑微,但不愿在官场上奴性屈服。
投身其中与理解我的人共同追求,相见时多感到自愧,因为他们还在贫困的时候我已过上了舒适的生活。
离故乡后,我的思绪一直投注在追求梦想的岁月里,心怀厚意,不断写下离别之后的诗篇。
如今,在溪边,我正念念不忘和往日的朋友相聚,雪晴后的山川秀美,垂下的柳丝更是富有意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舒州的见面和离别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离别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作者自称为“白社”,意味着他出身低微。然而,他并不因此感到自卑,而是坚守自己的原则和态度,不卑不亢。这是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人格魅力。
其次,作者感谢那些与他共同追求的知己和朋友,这些人了解他,坚持和他在一起,相互支持。然而,作者在与他们相聚的时候,却感到愧疚,因为在他的贫困时期,他们一直坚守在他的身边。
离别后,作者的心思一直放在追求梦想的岁月里,对离别之后的朋友充满了深厚的感激之情,并用诗歌来表达爱意。
最后,作者以雪晴后的山川秀丽和垂下的柳丝作为寄托,表达了对往日友情的思念和珍惜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离别的深切思考和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清秀,给人以启迪和共鸣。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徐铉。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曲江三章章五句。唐代。杜甫。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波涛,游子空嗟垂二毛。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捎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往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十二月酴醾盛开。宋代。胡寅。不虞集霰与飞霜,可但寒梅度暗香。翠碧重敷秋后叶,玉明争绚晓来妆。庆怜高架袅清艳,谁道疎条无妙芳。折向清尊沾剩馥,与君冬日对春阳。
早秋监察许君见过。明代。李梦阳。五柳骢偏系,三山雨乍过。夏蝉犹咽竹,夕露欲倾荷。眷此青云客,怀余白石歌。相看恨易晚,灯火发烟萝。
文英阁二首。宋代。秦观。流落天涯思故园,散愁郊外任蹒跚。云归邃谷知无雨,风卷寒溪没近滩。已见雁将归楚泽,遥知春又到长安。桑林垄麦依稀是,只见秦川万里宽。
绩和李参政湖上杂咏。宋代。魏了翁。阴阳互推移,气数有信屈。涧松发贞姿,庭梅睟生色。虽无桃李容,桓桓保终吉。
湖山十咏。宋代。王希吕。瑟瑟轻冰拆御沟,沟边柳色弄春柔。数声啼鸟破幽梦,断送西湖寻旧游。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涌泉石。宋代。司马光。苍然片石寒,百道飞泉吐。高堂忽萧飒,坐失炎蒸苦。蛟龙卧欲飞,仰噀秋空雨。
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宋代。梅尧臣。共逢香刹住,万景笔头堆。池水蛟龙尽,汀洲鴈鹄来。远游情莫落,去国意徘徊。舟子休{左廉右攴}鼓,王程不尔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