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粮僧

休粮僧朗读

《休粮僧》是唐代诗人周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一斋难过日,况是更休粮。
养力时行道,闻钟不上堂。
唯留温药火,未写化金方。
旧有山厨在,从僧请作房。

诗意:
这首诗以僧人为题材,描绘了一位禅修的僧侣在清晨的禅修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诗人描述了一种情境,即僧人在禅修时不得不忍受饥饿的痛苦。他们坚守修行的道路,不去享受尘世的物质享受,甚至不去听钟声,以免打扰心灵的宁静。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坚持燃起温暖的火炉,煮药保养身体,但他们没有时间去写药方,也没有精力去追求金钱财富。诗末提到,以前有山上的厨房,僧人请人为他们建造房舍,意味着他们将长期坚守这样的清修生活。

赏析:
《休粮僧》通过描绘僧人的禅修生活,折射出唐代僧侣对于精神追求的坚持和忍受。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僧人在禅修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抉择。他们舍弃物质享受,忍受饥饿之苦,全心全意地专注于修行,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升华。

诗中的"一斋难过日"表达了僧人在禅修过程中饥饿的困扰,"况是更休粮"进一步强调了他们不食人间烟火的决心。"养力时行道"表明他们通过修行来培养内心的力量,"闻钟不上堂"则体现了他们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

诗中的"唯留温药火,未写化金方"描绘了僧人们保养身体的方式,但他们并没有将这些经验和药方记录下来,因为他们并不追求物质财富。最后两句"旧有山厨在,从僧请作房"则表明他们对清修生活的长期坚守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唐代僧人的坚持和追求,折射出他们对于精神修行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物质世界的超越。它呈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让人感受到禅修者内心的宁静和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周贺

周贺,[唐],约唐穆宗长庆元年前后在世(即约公元八二一年前后在世)字南乡,(全唐诗作南卿。此从唐才子传)东洛人(今四川广元西北)。生卒年均不详。初居庐山为浮屠,名清塞。后客南徐,又来少室、终南间。工近体诗,格调清雅,与贾岛、无可齐名。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姚合守钱塘,因往谒。合见其哭僧诗有云:“冻须亡夜剃,遗偈病中书”。大爱之,加以冠巾,复姓氏,更名贺。后亦不得志,往依名山诸尊宿自终。贺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周贺朗读
()

猜你喜欢

烟花三月暮,客行须及春。看君持节意,犹过宦游人。

世路谁同调,襟期合有邻。相将报圣主,且莫厌缁尘。

()
杜门芳草与苍苔,况是囊无挑药财。
莫汉劳生三十九,人间万事要寒灰。
()
风波满平地,世路绕羊肠。
忽欲逃尘纲,遥登选佛场。
云深午犹暝,竹密夏生凉。
兴逸忘归去,高眠借石床。
()

杏花桃叶尽芳菲,曲水春风半掩扉。玉羽乍窥池上影,霓裳如舞月中衣。

画梁多是无心绕,金屋谁同作伴飞。回首凤笙云路杳,雕笼争道不如归。

()
我闻九华名,未登九华峰。
睨视百里外,烟翳尝冥濛。
快意一披抉,几欲挟长风。
庶识真面目,高下俱迎逢。
()

立我谨外揵,逐物戒内热。樊然辨物我,此意犹屑屑。

是身本虚空,何者为六结。虽慧念不起,虽定照不灭。

()
长忆在庐岳,免低尘土颜。
煮茶窗底水,采药屋头山。
是境皆游遍,谁人不羡闲。
无何一名系,引出白云间。
()

石桥流水带斜晖,应有人家隔翠微。坐久不知明月上,露华偏湿薜萝衣。

()

车马不暂驻,年光如泻波。
人间欢乐少,陌上别离多。
往事只如此,浮生终若何。

()

风腾电火射云红,霹雳前驱海若从。跃出禹门千尺浪,大施霖雨赞天功。

()
邗沟缭绕上云空,坐阻层冰不得通。
赖有东风可人意,为开明镜玉奁中。
()
蹄豚盂酒祝瓯窭,一饱人间百事休。
已约山妻同野饭,今年又胜去年秋。
()

良朋多雨散,生计总萍浮。贫也吾非病,何哉尔好游。

扁舟常访戴,孤剑欲依刘。行橐空如瓠,神钱讵肯留。

()

出栊金锁鸟,杀羽向山丘。不啄黄金盌,空栖青树头。

往还愁俊鹘,居止学巢鸠。长翮虚空阔,高低纵晚秋。

()

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总是此中皆有恨,更堪微雨半遮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