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冬长安旅舍。唐代。周贺。湖外谁相识,思归日日频。遍寻新住客,少见故乡人。失计空知命,劳生耻为身。惟看洞庭树,即是旧山春。
《暮冬长安旅舍》是唐代诗人周贺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长安旅舍的暮冬时节的感慨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湖外谁相识,思归日日频。
遍寻新住客,少见故乡人。
失计空知命,劳生耻为身。
惟看洞庭树,即是旧山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周贺在长安旅舍里度过的寒冷冬天。诗人心怀乡愁,思念故乡,并感叹长安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他认为自己的努力和冒险没有得到回报,感到自己的命运是空虚的,他为了生计而感到羞耻。然而,当他看到洞庭湖边的树木时,感觉到了旧山的春天,给予了他一丝安慰和希望。
赏析:
《暮冬长安旅舍》通过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情感。
首句"湖外谁相识,思归日日频"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对故乡的强烈思念。在陌生的长安,他追寻着熟悉的面孔,但却很少见到熟悉的故乡人。
接下来的两句"失计空知命,劳生耻为身"揭示了诗人的失落和对生活的无奈。他感到自己的努力和冒险没有得到回报,使他对自己的命运产生怀疑。他认为为了生计而劳累是一种耻辱。
最后两句"惟看洞庭树,即是旧山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安慰和希望。当他看到洞庭湖边的树木时,他联想到了故乡的山景和春天的景象,这给了他一些慰藉和力量。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在异乡漂泊的辛酸和挣扎。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体经历的描写,抒发了人们对故乡、对生活的复杂情感,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
周贺,[唐],约唐穆宗长庆元年前后在世(即约公元八二一年前后在世)字南乡,(全唐诗作南卿。此从唐才子传)东洛人(今四川广元西北)。生卒年均不详。初居庐山为浮屠,名清塞。后客南徐,又来少室、终南间。工近体诗,格调清雅,与贾岛、无可齐名。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姚合守钱塘,因往谒。合见其哭僧诗有云:“冻须亡夜剃,遗偈病中书”。大爱之,加以冠巾,复姓氏,更名贺。后亦不得志,往依名山诸尊宿自终。贺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周贺。周贺,[唐],约唐穆宗长庆元年前后在世(即约公元八二一年前后在世)字南乡,(全唐诗作南卿。此从唐才子传)东洛人(今四川广元西北)。生卒年均不详。初居庐山为浮屠,名清塞。后客南徐,又来少室、终南间。工近体诗,格调清雅,与贾岛、无可齐名。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姚合守钱塘,因往谒。合见其哭僧诗有云:“冻须亡夜剃,遗偈病中书”。大爱之,加以冠巾,复姓氏,更名贺。后亦不得志,往依名山诸尊宿自终。贺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绍兴登门肆赦二首。清代。佚名。拜况于郊,皇哉唐哉。熙事休成,六騑鼎来。天间以决,地垠以开。陨祉发祥,如登春台。
读弇州集赠王元美先生 其三。明代。佘翔。秣陵佳丽帝王州,京兆奚为厌壮游。马曳吴门还匹练,弓藏范蠡合扁舟。荷衣楚楚湘累怨,雪调泠泠玉女愁。漫道出山称小草,弇中高卧是丹丘。
宿净寺四首 其三。明代。王守仁。百战归来一病身,可看时事更愁人。道人莫问行藏计,已买桃花洞里春。
秋日临浴贤池。明代。汤珍。嵌石穿云历翠微,地中哀壑一泉飞。晴光漾日沈苔碧,秋色题诗度叶绯。萦岸霜花低袅袅,傍人沙鹭炯依依。要知昔日临雍意,真脉流源自有机。
东林寺。明代。游朴。虎溪笑后几人来,空说山中有讲台。青嶂冥蒙谁是主,白莲零落不须开。只闻樵子吹芦出,何处山僧负钵回。一壑消沉千古事,欲寻往迹转生哀。
游仙都五首。宋代。吴谨微。山下霏微雨洒尘,门前嘹唳鹤迎人。遂成一觉仙都梦,更访遗踪得隐真。
蜀中寓止夏日自贻。唐代。郑谷。展转攲孤枕,风帏信寂寥。涨江垂螮蝀,骤雨闹芭蕉。道阻归期晚,年加记性销。故人衰飒尽,相望在行朝。
雨中夕食戏作。宋代。陆游。高秋滴阶雨作泥,黄昏争林雀欲栖。临窗一饭颇简快,半升脱粟浇黄齑。
梅花。宋代。王令。风吹冬暖变春暖,江梅艳艳横新枝。经年不逢间何久,忽此相遇如有期。初开珊珊尚寂寞,仙人缀佩悬瑶玑。从日重来不可辨,漫漫月树留寒辉。清香芬敷去何远,可惜不使蝶得知。游人争至无弱夜,对之但笑果喜谁。不知春工用何术,抟造万物皆可为。得非各使出所巧,约与斗竞合一时。不然裁剪未易给,鞭役众鬼宁不噫。终年成功财几日,旋亦堕坏良可悲。传闻昔时大烹享,九牛合鼎羊豕随。一取所实荐滋味,神啜不吐人食宜。安知後世无所用,儿嚼不美还弃之。古今万事皆若此,为尔绕树成嗟咨。
赋鹿岩贾司理所筑怀京台。宋代。刘黻。铜驼无万里,长忆再游难。岁月英雄老,山河草木寒。梦随归雁远,愁赖酒杯宽。寂寞先朝事,斜阳莫倚阑。
菩萨蛮。宋代。张先。藕丝衫剪猩红窄。衫轻不碍琼肤白。缦鬓小横波。花楼东是家。上湖闲荡桨。粉艳芙蓉样。湖水亦多情。照妆天底清。
送荷渚兄自永嘉归越 其一。宋代。赵汝绩。荷渚盟鸥冷不飞,此番可与报归期。结庐虽小尚堪隐,负郭纵荒何虑饥。吟得四灵无避处,铸成一错在来时。吾家浸碧幸无恙,草梦何须必谢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论语十二章。清代。佚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秋日与施生言别。明代。李士允。斗酒一为别,携琴何处归。雨催花早放,人与雁同飞。节序侵吹帽,风霜未授衣。离人如落叶,日见故林稀。
移居后谩述 其一。明代。区大相。故园归梦绕云涯,犹向风尘阅岁华。暂载图书游帝阙,乍开林馆拟山家。清阴渐匝龙池柳,小径新移鹿苑花。忆昨山中期道士,绿槐庭下煮胡麻。
门屋纳凉。宋代。陆游。机裂齐纨如素月,床敷蕲簟起微澜。行人远不分眉目,过鸟高犹响羽翰。新长庭槐夹门绿,无穷陂稻际天宽。今年项里杨梅熟,火齐骊珠已满盘。
生涯。宋代。陆游。旧业桑麻在,颓龄耄耄过。虞卿著书晚,伏叟授经讹。井上磨椎斫,村东买钓蓑。倾身营一饱,自笑又蹉砣。
郡将夜醮分贶斋酎。宋代。宋祁。殊庭夜醮肃真仪,奏罢云章月已低。自笑谈宾真俗骨,不斋犹得醉如泥。
习静山房 其四。宋代。王称。庄生守宇泰,老氏念无为。惟应屏物累,可与悟玄机。狂流射波澜,世路多险巇。此心方寂如,安能为变移。
喜张圣民得登州。宋代。司马光。昼日少闲暇,中宵梦亦劳。符移空浩浩,榜楚镇謷謷。敢说今求郡,番思昔坐曹。羡君乘五马,东去一何高。
苦热。宋代。王安国。出门无路避飞沙,长夏那堪暑气加。永昼火云空烁石,华堂冰水未沉瓜。月明葱岭千秋雪,风静天河八月槎。终借羽翰乘兴往,烦冤谁此恋生涯。
放后遇恩不沾。唐代。李白。天作云与雷,霈然德泽开。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独弃长沙国,三年未许回。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
菩萨蛮。唐代。温庭筠。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闻丘丈晚集庆寿作诗戏之。金朝。刘迎。桃李欲开风雨多,花时犹得屡经过。缓听一曲玉连琐,满汎十分金卷荷。红烛影纱闻唤马,翠罗承袜见凌波。杜陵老矣孤春事,奈此诗愁恼乱何。
十月已酉西山讫事悼亡二首。宋代。徐瑞。我已空诸幻,君今断后缘。圆明应顿悟,成坏不须怜。玉宇行孤明,冰溪破冥烟。儿曹修非荐,再拜酹寒泉。
上行杯。五代。孙光宪。草草离亭鞍马,从远道、此地分襟。燕宋秦吴千万里¤无辞一醉。野棠开,江草湿,伫立,沾泣,征骑駸駸。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金船满捧。绮罗愁,丝管咽,回别,帆影灭,江浪如雪。
寄致政杜相国。宋代。宋庠。多年零雨咏公归,得谢高怀与世违。池凤何尝嗟见夺,冥鸿终不更低飞。寿觞应举三朋酒,师衮閒抛一品衣。我亦摧颓踰耳顺,异时惇史托馀辉。
陪诸老夜饮。元代。黄溍。世故不可料,忽若浮云移。坐令百年内,颠倒殊欢悲。顾惟我与公,异代同一时。览古既深慨,抚今亦馀噫。长川去悠悠,青山莫委蛇。向来远游意,我行方迟迟。咄哉有志士,卒岁恒寒饥。况复托渺茫,欲与千载期。盈虚信天运,废兴岂人为。愿公姑舍是,一觞聊可持。
展园次兄遗札。清代。吴麐。草绿池塘梦已残,西堂无复共盘桓。空余怀袖三年字,零落银钩忍眼看。
题王路分容膝轩。宋代。释德洪。诗眼爱云泉,玉骨含富贵。精神画牒开,怒威亦和气。材宜侍至尊,广殿俨剑履。胡为檐隙间,仅止容膝耳。譬如横海鳣,蛣屈见脊尾。卷而为一发,寓此涔蹄水。何当黑月夕,戏逐风霆起。悬知王氏轩,又补湘中记。
黑白云花涌作堆,芙蓉墉外殷轻雷。风从荇藻交时见,雨自菰蒲响处来。
投树禽喧山寺暝,荷蓑人去野花开。每逢佳景思君共,恨不僧寮话茗杯。
净业湖雨小憩僧舍得句有怀李四侍郎次雷字韵。清代。觉罗崇恩。黑白云花涌作堆,芙蓉墉外殷轻雷。风从荇藻交时见,雨自菰蒲响处来。投树禽喧山寺暝,荷蓑人去野花开。每逢佳景思君共,恨不僧寮话茗杯。
闻时事。宋代。戴复古。昨报西师奏凯还,近闻北顾一时宽。淮西勋业归裴度,江右声名属谢安。夜雨忽晴看月好,春风渐老惜花残。事关气数君知否,麦到秋时天又寒。
送潘允章归天台定省。元代。丁鹤年。从师久客鄞江馆,重忆庭闱问起居。五彩早成莱子服,一经今授伏生书。落花芳草春停骑,斜日孤云暮倚闾。暂尔南归仍北上,万言敷对玉阶除。
寄李汝培太仆 其四。明代。余继登。君已将身隐,谁能为国谋。投珠悲按剑,积羽诧沉舟。莫叹塞翁马,恐惊海上鸥。难兄有令弟,相对可忘忧。
导引。唐代。无名氏。乘云英圣,千载仰皇灵。垂法蔼朝经。禹金熔范肖仪刑。日角焕珠庭。琳宫翠殿凤文屏。迎奉庆安宁。孝思瞻谒荐惟馨。诚悫贯青冥。
摸鱼子 吴门客中,九日,次魏彦文韵。元代。邵亨贞。雁来时、晚寒初劲,青灯摇动窗户。商声暗起邻墙树,触景乱愁还聚。秋又暮。柰合造凄凉,无处无笳鼓。狂吟醉舞。记满帽簪花,分筹藉草,骑马忘归路。怀人远,有恨凭谁寄语。虚名长是相误。天涯节序浑非旧,留得满城风雨。心万缕。漫自喜、孤高不惹沾泥絮。羁怀倦诉。好分付儿曹,耘*三径,早晚赋归去。
蕲口道中三首。宋代。王令。舟行邈栖迟,江流潏排荡。鱼惊跃或出,鹭下飞何扬。交游偶相舍,偃息聊自放。回首失匡庐,云霏暮方上。
全虚花十咏 其八 镜花。清代。敦敏。得意看花莫认真,是空是幻正难论。金光遥映春光好,鉴彩潜生缯彩繁。明月寒夜侵桂影,澄潭秋静印霞痕。相看悟向禅心净,色相无庸滞语言。
秋宵辞。宋代。白玉蟾。佳人遽成古,冰魂唤不譍。料得冥冥中,怜我身如僧。松间一太息,树吼苍云崩。幽愁积如山,心上一层层。成连与瓠巴,枯骨悲荒陵。
荔枝。唐代。徐寅。朱弹星丸灿日光,绿琼枝散小香囊。龙绡壳绽红纹粟,鱼目珠涵白膜浆。梅熟已过南岭雨,橘酸空待洞庭霜。蛮山踏晓和烟摘,拜捧金盘献越王。
师林十二咏 其九 玉鉴池。元代。王行。方池开玉鉴,炯炯湛虚明。瘦影休烦照,心凉已共清。
予今春多入城戏作村里来绝句村里来是蛱蝶名。宋代。晁说之。胡蝶催花一夜开,却愁春尽重徘徊。我身亦使滕王恨,日日随渠村里来。
闻时事。宋代。戴复古。昨报西师奏凯还,近闻北顾一时宽。淮西勋业归裴度,江右声名属谢安。夜雨忽晴看月好,春风渐老惜花残。事关气数君知否,麦到秋时天又寒。
送张高安入京。宋代。裘万顷。青衫十载蟾宫客,黑绶三年凤岭头。循吏声名武阳令,故家风味富平侯。江边休叹双凫去,天上行看一网收。八簉鵷班立仙仗,莫忘回首顾沙鸥。
病余。清代。李超琼。病余未损是诗心,镜里添多白发侵。香绕碧帘盘古篆,树留绿叶护秋阴。年华如水消沈易,时事关怀感慨深。闻道东征军大溃,惊呼三叹自愁吟。
过黄狗步。宋代。赵蕃。古步经黄狗,平沙隐白鸥。顺流翻逆浪,欲去若苛留。历历川原路,萧萧风雨秋。颓然怕看镜,白尽几分头。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宋代。释师范。十四十五,贱如泥土。十六十七,贵如金璧。此意分明说向谁,天上人间惟我知。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栏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
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梦扬州·晚云收。宋代。秦观。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栏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