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熟杂咏·灵墟山

姑熟杂咏·灵墟山朗读

《姑熟杂咏·灵墟山》是唐代诗人李赤创作的一首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拂衣向仙路,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
离开人世间,升仙的路上上仙人之服,通过九次炼制丹药成功,最后随着白云一同飞向天空。

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
苍松和茂盛的草木掩映在深邃的山洞中,桃树和杏树深深地隐藏在其中。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不知道自己何时已经化作仙鹤,多少次飞越辽阔的海洋返回人间。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通过修炼获得仙鹤身份,最终飞往仙境的过程。诗中的灵墟山象征了修炼的境地,山中的松萝、桃杏等景物则增加了山中的幽静和神秘感。整首诗气势磅礴,展示了唐代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赤

李赤,唐朝诗人, 代表作《天山门》。王小波在杂文《极端体验》中说:“唐朝有位秀才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因慕李太白为人,自起名为李赤。”如果王小波的这句话的依据是《李赤传》的话,就有些靠不住了,《李赤传》的开头是这么说的:“李赤,江湖浪人也。尝曰:‘吾善为歌诗,诗类李白。’故自号曰李赤。”...

李赤朗读
()

猜你喜欢

官身宁为倦知还,自忆青山对白间。有月有风俱是客,爱诗爱酒可能闲。

()
羞貌丹青斗丽颜,为君一笑静天山。
西京自有麒麟阁,画向功臣卫霍间。
()

柏桐有正性,梁琴岂其天。

丹雘自煇燿,弦徽漫锵然。

()

秃发无重绿,疏髯已半凋。识风摇老炷,大宅树衰标。

往事那堪记,幽怀不自聊。馀年傥穷健,犹及中兴朝。

()

一片雨,山半晴。长风吹落西山上,满树萧萧心耳清。

云鹤惊乱下,水香凝不然。风回雨定芭蕉湿,

()
坤德直方,博厚无疆。
秉险得一,静而有常。
实藏以发,乃育百昌。
肃祗禅祭,锡祉穰穰。
()

幕府新开紫气临,红莲绿水照初心。
宦游受用家庭训,公退寻盟湖海吟。
傍塔山居真吏隐,酌碑潭饮当官箴。

()

当年济北辞黄檗,索火之机屈未伸。
今日子孙开活眼,老南元是读书人。

()

波痕新绿草新青,有约寻芳芳不晴。
莎径泥深双燕湿,柳桥烟淡一莺鸣。
山围故苑春常锁,泉落低畦暖未耕。

()

可怪春光,今年偏早,闺中冷落如何好。
因他一去不归来,愁时只是吟芳草。

()
老民无一事,终日卧柴扉。
凿沼观鱼乐,勾帘待燕归。
架高藤叶密,土润药苗肥。
休退真吾分,无心学息机。
()
昨夜阴风透胆寒,地炉无火酒瓶乾。
男儿慷慨平生事,时复挑灯把剑看。
()

伊昔邗沟旧草堂,芙蓉叶是美人觞。十年长恨山阳笛,此日仍悬孺子床。

我自覆盆希日月,君能吹律转冰霜。相逢莫作风尘语,少室三花春正长。

()

征蛮破虏汉功臣,提剑归来万里身。

笑倚凌烟金柱看,形容憔悴老于真。

()
鬓丝萧散忙蚕月,笑靥匀停喜麦秋。
落照已斜犹曝茧,故人未渡莫横舟。
屋欹云影长年见,枕压豀声半夜流。
料得此生无好梦,却胜终日有閒愁。
()

算来浮世忙忙,竞争嗜欲闲烦恼。六朝五霸,三分七国,东征西讨。武略今何在,空凄怆,野花芳草。叹深谋远虑,雄心壮气,无光彩,尽灰槁。历遍长安古道。问郊墟、百年遗老。唐朝汉市,秦宫周苑,明明见告。故址留连,故人消散,莫通音耗。念朝生暮死,天长地久,是谁能保。

()

清籞披兰路,雕舆眷蕙辰。汉池平浴日,温树暗留春。

乐石来威凤,恩波上翠鳞。成文传睿唱,赓曲遍华绅。

()

彩云散后,空想象、镜中眉抚。忆桂月齐看,华灯双照,谁解分飞苦。

金屋装成人已远,知远嫁、明妃何处。怅心字香消,莺笺信杳,断肠谁诉。

()

脩身戒昏惰,学业贵精勤。圣人惜寸晷,志士耻无闻。

勤惰不自省,贤愚此中分。流观八纮内,矻矻穷朝曛。

()

师未多鱼遂漏言,如何此事竟推袁?柏人谁白孱王罪?改子终伤慈母恩。

金玦厖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五洲变法都流血,先累维新案尽翻。

()

流波逝不息,时序无停迁。嗟彼泉下人,一往不复还。

追惟在世时,卓荦称英贤。芳馨佩兰茝,被服夫容鲜。

()
三季分战国。
七雄成乱麻。
王风何怨怒。
世道终纷拏。
()

江亭秋望渺衡湘,埼岸枫林带夕阳。欲采蘋花愁远客,白鸥飞去水茫茫。

()

庐山觉未老,俨然旧风姿。树石亦仙骨,逢春更华滋。

爪分烟翠层,千丈垂白霓。贪看让争席,舍者尔为谁。

()

斗牛之墟有伏龙,宝气夜起天为虹。
雷公往矣不再逢,潭底高卧吟秋风。
忽羞珠宫薄且阙,返形化作红炉雪。

()

杜鹃声断日曈昽。过雨湿残红。老色菱花影里,客愁蕉叶香中。
柳梢飞絮,桃梢结子,断送春风莫恨春无觅处,明年还在芳丛。

()
散步持书卷,闲眠枕药囊。
驯獐随几杖,痴蝶入衣裳。
病起年光速,身闲日景长。
为怜红树好,久立向西厢。
()

黄昏歌舞促琼筵,银烛台西见小莲。二寸横波回慢水,

一双纤手语香弦。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

瑶林翠如织,玉立何森森。虚心濯冰雪,直节凌岑崟。

炎暑无六月,清风生满林。

()

铁衣玉项双红趺,入眼精神如燕乌。太湖峰下立相倚,徘徊顾影怜芳肤。

几色黄花傍幽沼,一阵西风动寒筱。传书能副曲江公,何羡当时上林鸟。

()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

石梁横谷口,花片逐残春。风响应茶臼,岚光下葛巾。

几时鹧鸪月,已照虎溪人。此是峰头路,潺湲好问津。

()

兰若依城市,萧条门巷深。夜阑春漏断,窗近晓寒侵。

书幌无灯火,禅堂有磬音。几番清梵罢,红日上遥林。

()
[黄簇为徽]北方之神,执槿司冬。
三时务逐,于焉告功。
礼备乐作,归功于神。
风马来游,永锡斯民。
()

石生涯于寒藤,藤耇造于崖树。鳌插翼而成鹏,隘六合而未翥。

我来兮自东,攀桂枝兮容与。倚嵌岩兮顾同来,谓公等其皆去。

()
青精饭熟思留客,碧涧芹香可厌君。
睡起茶瓯风两腋,功名何啻等池云。
()

酒场吟地五年同,忽饯青门往事空。三叠歌残人不见,秋风吹泪古云中。

()

菊朵寒浓,筠梢宵黑,锁住鱼云一片。漏点蟾光,照閒庭初遍。

去年里,今夜断桥露饮,多少隔霜人面。醉折杨枝,约明秋重见。

()
碑,傲立苍天真神威。
清明日,落在鲜花堆。
碑,迎送倾盆泪雨飞。
英灵在,来年更光辉。
()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馀茎。

见此溪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

客有歌阳春,阳春在石城。
石城二三月,花与侬齐年。

()
不死松篁劳借问,未开桃李与催妆。
已饶艳女纤腰舞,偏犯贫儒百结裳。
()

莺声流入锁窗里,唤醒香魂慵未起。几度东风作峭寒,梨花如雪春如水。

屏山曲曲昼愔愔,冷淡韶光转不禁。杨柳万条披弱絮,海棠一树罥轻阴。

()
温州今似古青州,温饱能轻百户侯。
沃力泉源那择地,岁寒砥柱屹中流。
要知蝉□三公府,便是黄扉四状头。
万事世间唐土尔,办将勋业到伊周。
()

梢立冻乌巢,远衬昏灯红烁。又见云争天罅,堕无穷芒角。

酒旗戴雪飐萧森,楼阁簇如削。多少游魂桥畔,祇慵怀非昨。

()

水阁映残霞。箫鼓迎神笑语哗。破碎湖山重点缀,繁华。

灯火宵明卖酒家。

()
早蚕上箔将成趼,晚界蚕方起大眠。
两月辛勤敢胥怨,成丝成绢更成绵。
()

金镜文高压万珍,开元宠遇号知人。范阳奏日言如用,安得西蒙蜀道尘。

()
江村一雨喜尘清,隐隐雷车意未平。
莽苍郊原来暮色,飕飀林壑起秋声。
书希简古终难近,诗慕雄浑苦未成。
白首愈悲知我少,从今一技不须名。
()

九壤卧龙呼不起,乳臭谈兵空满耳。
书生未识玉帐经,且抱此图究终始。
姬家出车咏,嬴家小戎诗。

()
披袍□[1]地红宫锦,莺语时啭轻音。
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2]步摇金。
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
娇羞不肯入鸾衾,兰膏光里两情深。
()

凤山山头日欲暮,北望风尘暗行路。喜君近向全椒来,别我将返青原去。

仓皇面目带风日,颠倒衣裳杂霜露。投身幸从异境脱,执手且慰同乡聚。

()

青玉紫骝鞍,骄多影屡盘。荷君能剪拂,躞蹀喷桑干。

踠足追奔易,长鸣遇赏难。摐金一万里,霜露不辞寒。

()

丰草茸茸软似茵,长松郁郁净无尘。相逢尽道年华好,不数桃源洞里人。

()
汉道初全盛,朝廷足武臣。
何须薄命妾,辛苦远和亲。
掩涕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

晚花露叶风条。燕飞高。行过长廊西畔、小红桥。
歌再起,人再舞,酒才消。更把一杯重劝、摘樱桃。

()
转转,两头不著中心选。
无位真人是阿谁,佛祖鼻孔穿成串。
()

金殿风微拾坠红,题诗聊寄御沟东。芳情有意随流水,细字无心学断鸿。

别馆乍凉霜透幕,长门深夜月移宫。才情偶尔成佳配,不道《周南》有国风。

()

秋容淡荡满晴江,鸂鶒鸬鹚锦翼双。红蓼滩头黄叶下,炼诗人正倚船窗。

()

仙侣王风。来化扶风。启虔诚、特显家风。出这主梦,跨鹤乘风。

要马风风,风取信,便随风。

()
晓出白下门,东山耸孱颜。
脱身廛市中,办此一日闲。
西风忽凛冽,秋容著坚顽。
烟树小摇落,寒云起斓斑。
()

雷电交冬夜,滂沱彻晓闻。老夫偏不寐,起立迥看云。

湿重菊垂槛,鸣哀鸿趁群。明朝传太史,应有纪祥文。

()

绿杨庭院雨如丝,已是梅林欲熟时。
惭愧春工起归兴,向来节物彼何知。

()

老懒天教脱世纷,山川到眼失尘昏。
绝怜千仞鸣飞瀑,一洒风中八表云。

()

谢舞仍宫柳,高奇世少双。侍中生不到,园令死须降。

班秩通乌府,樽罍奉碧幢。昭王有馀烈,试为祷迷邦。

()

大患应知为有身,鸢乌蝼蚁岂疏亲。只缘未达庄生意,尚以遗骸累故人。

()
昭王已死燕台废,珠玉无端尽属郎。
黄鹤孤飞千里志,不须悲愤托秦筝。
()

军中富馀暇,飞盖南城隈。雍容陪后乘,一一应刘才。

()

压囊红溜滴真珠,配食江南赤鲤鱼。
今日钱塘江上客,自怜吾亦爱吾庐。

()
这一粒,甚处生。
阴阳未判,芽孽先萌。
开花也一川雪霁,结实也万顷云横。
收拾归来香满钵,饭余散步自闲行。
()

杭州刺史新令好,不用西山取石劳。
拆得凤山杨琏塔,南城不日似云高。

()

蓬麻成蔽蔚,邻曲断经过。茶供同桑苧,香闻共补陀。

寒蒲空有节,古井久无波。尚病留馀习,诗成索细哦。

()
出处平生共,江淮恨不来。
宦游良误我,老病赋怀哉。
徇物终今世,量书尽几堆。
归耕少忧患,惟有仰春雷。
()
万个当时几席深,想摇寒碧邃阴阴。
青山甚富犹藏石,焦尾曾收更家琴。
篱脚稻花香绕梦,云梢桂树色分金。
他年寂子如更变,佛法从来不离心。
()

忆得从游日,青袍各少年。今来俱白首,相对共悽然。

我病秋山雨,君行瘴海烟。浮云分散后,明月几时圆。

()
公退不妨饮,夜凉犹未眠。
瓦檠鸣落炉,镴鼎湿霏烟。
露叶悄相煦,候虫欢自煎。
白头行万里,转眼过三年
()

白舫青帘半画图,金尊银烛夜呼卢。投簪元亮开三径,汎宅朱公住五湖。

太液新霜流菡萏,长安明月坠菰芦。荆高眼底看谁在,目断燕城旧酒垆。

()

星旗缥缈映仙幡,万朵彤云捧至尊。见说銮舆初御日,亲劳法从驻龙轩。

()

寺僻云深车马稀,踏来残雪弄芳菲。参禅香色怜俱淡,迟日风花莫乱飞。

拂□宝幡春袅袅,隔林清磬夕微微。老僧剩有孤山兴,放鹤湖边尚未归。

()

县尉卑官禄米微,教辞黄绶著戎衣。贼中何事先寒胆,海上连年数破围。

()

折竹声频夜已沉,梦寒应绕玉山岑。溪容隔岁将移棹,草色逢春映盍簪。

雨暗细评高士传,地深时见古人心。明朝更有南池约,吟对梅花思转深。

()

园菜初抽甲,林花正缀须。寻芳引藜杖,得句付奚奴。

是处馀三径,何天问五湖。仍闻歌楚调,真自托狂夫。

()

玉蕊离离,只飞琼可比。添多少、晚窗清气。风前小立,微嗅处、昵人娇意。

黄昏后、雨过新凉,金虫簪儿串起。

()

宋室偏安日,真忘帝业艰。但愁诸将在,不计两宫还。

鄂国英雄士,淮阳伯仲间。策名先部曲,薄伐自江关。

()

洞庭瀰漫接天回,一点君山似措杯。暝色已笼秋竹树,

夕阳犹带旧楼台。湘南贾伴乘风信,夏口篙工厄溯洄。

()

蓬莱空夜月,琪树不秋风。
霜畦老芝(左瓜右瓜),烟阙多麟龙。
灵龟不知岁,孤云杳无踪。

()

影浸龙楼彻凤城,昭明有意在澄清。
穿时深欲状溟渤,乐府当歌重润声。

()

碧云凉吹满林皋,奉檄东行属俊髦。百里为民常择尹,一官旌异得均劳。

河桥秋别犹攀柳,县郭春来莫种桃。齐鲁弦歌原接境,看君今日试牛刀。

()
黄花堆积若钱流,装点诗家富贵秋。
元亮不将渠贳酒,空留遗恨尚悠悠。
()

更筹渐尽,帘钩犹挂,翠被香消谁爇。见时也只是寻常,才不见、便增悲咽。

月华照罢,雁声啼过,懒把恨词重阅。梦魂夜夜隔妆台,料还是、相思未切。

()

客来山水际,为我鼓鸣琴。月泛三湘色,松流万壑音。

焚香消昼永,啜茗到更深。莫漫弹招隐,方怀桂树吟。

()
我校丹台玉字,君书蕊殿云篇。
锦官城里重相遇,心事两依然。
携酒何妨处处,寻梅共约年年。
细思上界多官府,且作地行仙。
()
听泉聊解带,望塔谩驱车。
山屋潜花犬,沙溪泛叶鱼。
野僧朝自碓,牧子夜犹耡。
风景浑生意,尘劳尽扫除。
()
田圃如燔木叶黄,火轮从早出扶桑。
伫观罪已侔汤德,更愿求言举汉章。
冤死岂能无孝妇,当烹应复有弘羊。
可怜野老吞声哭,此意何由达上苍。
()
品格高低各自春,大如玉斗满如轮。
前贤曾谱花王说,唯有姚黄始是真。
()
相公纳衡枢,卜筑来东里。
恤他匪足尚,自适乃云美。
中园兴夷爽,薄言谢朝市。
壤石非远迁,松竹皆故蒔。
()
剡曲东归日醉眠,冰衔屡忝武夷仙。
恩如长假容居里,官似分司不限年。
一扎疏荣驰厩置,两儿扶拜望云天。
坐糜半俸犹多媿,月费公朝二万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