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试早春残雪。唐代。姚康。微暖春潜至,轻明雪尚残。银铺光渐湿,珪破色仍寒。无柳花常在,非秋露正团。素光浮转薄,皓质驻应难。幸得依阴处,偏宜带月看。玉尘销欲尽,穷巷起袁安。
《礼部试早春残雪》是唐代姚康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微暖春潜至,轻明雪尚残。
银铺光渐湿,珪破色仍寒。
无柳花常在,非秋露正团。
素光浮转薄,皓质驻应难。
幸得依阴处,偏宜带月看。
玉尘销欲尽,穷巷起袁安。
译文:
微暖的春天悄悄来临,明亮而轻盈的雪仍然残留。
铺满地面的银色光芒渐渐湿润,白玉砚台的颜色依然寒冷。
没有柳花常年开放,不是秋天露水凝团。
洁白的光芒浮动而薄弱,纯洁的质地难以停驻。
幸运地在阴暗处停留,特别适合带着月光欣赏。
玉尘消散得趋近尽头,穷巷中唤起袁安之意。
诗意和赏析:
《礼部试早春残雪》描绘了春天初至时残留的雪景,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情绪。诗人通过对春天和雪花的描绘,展现了微暖春天即将到来的迹象,同时也表达了寒冷仍未完全褪去的冬季氛围。
诗中提到的银色光芒渐渐湿润,铺满地面,是对春天雪水融化的描绘。珪破色仍寒,描述了白玉砚台冷冽的质感。诗人以雪花和砚台作为意象,表达了春天初至时寒冷与温暖交替的景象。
诗中还提到柳花不再盛开,秋天的露水已经凝团,这些都是春天即将来临的迹象。素光浮转薄,皓质驻应难,表达了春天初至时微弱的光芒和纯洁的质地难以持久的含义。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幸运地停留在阴暗的地方,特别适合观赏月光。这种情景暗示着诗人的独立思考和宁静的心境,与外界寒冷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玉尘销欲尽,穷巷起袁安”,表达了玉尘消散得趋近尽头,而在穷巷中唤起袁安之意。这里的“玉尘”可以理解为冬天的寒冷,在春天的脚步临近时逐渐消散。而“穷巷起袁安”可能指的是袁安的心境和意境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升起。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初至时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通过对寒冷和温暖、光芒和质地的对比,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礼部试早春残雪》是唐代姚康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微暖春潜至,轻明雪尚残。
银铺光渐湿,珪破色仍寒。
无柳花常在,非秋露正团。
素光浮转薄,皓质驻应难。
幸得依阴处,偏宜带月看。
玉尘销欲尽,穷巷起袁安。
译文:
微暖的春天悄悄来临,明亮而轻盈的雪仍未融化。
地面上铺满的银色光芒渐渐湿润,白玉砚台的颜色依然寒冷。
柳花不再常年盛开,秋天的露水已凝结成团。
素净的光芒浮动而薄弱,洁白的质地难以持久。
幸运地依附在阴暗处,特别适宜带着月光观赏。
玉尘消散得近乎尽头,贫穷的巷子中升起袁安之情。
诗意和赏析:
《礼部试早春残雪》描绘了早春时残留的雪景,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情绪。诗人通过雪花和砚台的意象,表达了春天即将到来的迹象,同时也表达了冬季的寒冷氛围仍未完全褪去的感觉。
诗中描述了雪花渐渐融化的景象,铺满地面的银色光芒逐渐湿润,这是春天即将来临的象征。而白玉砚台的颜色依然寒冷,表达了冬季的冷冽质感。
诗中提到柳花不再盛开,秋天的露水已凝结成团,这些都是春天即将来临的迹象。素净的光芒浮动而薄弱,洁白的质地难以持久,表达了春天初至时微弱的光芒和纯洁的质地难以长久的含义。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幸运地停留在阴暗的地方,特别适宜带着月光欣赏。这种情景暗示着诗人独立思考和宁静的心境,与外界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玉尘销欲尽,穷巷起袁安”,表达了玉尘消散已趋近尽头,而在贫穷的巷子中升起袁安之情。这里的“玉尘”可以理解为冬天的寒冷,在春天的脚步临近时逐渐消散。而“穷巷起袁安”可能指的是袁安的心境和情感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升起。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初至时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通过对寒冷和温暖、光芒和质地的对比,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
次韵赵子玉书怀。宋代。于石。鹑结为衣鹬作冠,采芝何处问商颜。兴亡眼欲窥千古,俯仰心无愧两间。客路西风新白发,野花啼鸟旧青山。日高浓睡平川屋,安用鸡鸣度远关。
解连环 雪意。清代。周之琦。画檐岑寂。送寥空倦眼,乱鸦飞急。护冻云、戏玉犹悭,任剪取凤翎,不成抛掷。睡起痴龙,但小试、残年风色。照银灯点点,絮粉泪痕,何处相识。幽寻灞桥路隔。对薰炉篆缕,清梦难觅。做几番、酒醒天寒,唤山寺夜钟,水楼长笛。万里苍茫,倩谁问、飞琼消息。折梅花、故人故里,寄愁未得。
送月上人归乡。宋代。释正觉。西风木落山露骨,秋月在水波濯魂。客意归卧四明麓,三世佛从禅口吞。大千俱坏我不坏,三六相昏渠不昏。劫空照见造化种,回首应物亡尘根。
朱乔年风傅茂见访。宋代。刘子翚。校书兰台昔名士,怀□会稽今望郎。忽惊风采照户牖,便觉肺腑流冰霜。
风入松 元州画赠素安联床夜话图。明代。彭年。雨余山阁洗炎嚣,绛烛频烧。故人住近携琴至,岂烦折简相邀。新瓮景山斟酌,小团鸿渐烹调。画檐风动响芭蕉,梧竹翛翛。石床凉思清肌骨,纨扇都抛。辨马极谈申旦,闻鸡起舞中宵。
相思引。金朝。刘仲尹。蚕欲眠时日已曛。柔桑叶大绿团云。罗敷犹小,陌上看行人。翠实低条梅弄色,轻花吹垄麦初匀。鸣鸠声里,过尽太平村。
周尹潜雪中过门不我顾遂登西楼作诗见寄次韵。宋代。陈与义。晓窗飞雪惬幽听,起觅新诗自启扃。不觉高轩墙外过,贪看万鹤舞中庭。
送尧夫知陈州。宋代。韩维。亮节金坚气玉温,入登廊庙出藩垣。谈经每尽先儒息,议政居多长者言。恩恤疲羸蠲重赋,礼加耆耄屈常尊。白头但祝公归早,南陌或陂并短辕。
次南真宫龚道士壁间韵。宋代。楼钥。幽舍足留客,疎篁不用林。相过几樽酒,清坐一瑶琴。野鹤伴仙隐,閒云寄此心。黄冠如有许,来者为低簪。
看风花烟柳,浓又淡,少还稠。有小巧微虫,垂天布网,转地抟球。冲融一般春意,只啼莺语燕向人羞。收取尘间乐事,都归杓里舒州。绮筵珍馔醉青楼。光景信悠悠。柰蚋队虾群,空中聚散,水上浮游。谁知太和真趣,本无愁、何用更浇愁。问字频来未已,漉巾不要亲*。
木兰花慢 四用韵。元代。吴澄。看风花烟柳,浓又淡,少还稠。有小巧微虫,垂天布网,转地抟球。冲融一般春意,只啼莺语燕向人羞。收取尘间乐事,都归杓里舒州。绮筵珍馔醉青楼。光景信悠悠。柰蚋队虾群,空中聚散,水上浮游。谁知太和真趣,本无愁、何用更浇愁。问字频来未已,漉巾不要亲*。
送刘司直先生使淮府。明代。石宝。朔风吹南骑,宛转如游龙。中夜戒仆夫,行行未从容。麒麟殿前初降节,华萼楼外犹闻钟。君言入耳那敢宿,飞云极目何重重。翰林主人留不得,江南碧草生春色。乘风欲濯大江流,惊散鸳鸯与鸂鶒。江流潺潺几千里,君王恩深如厚地。赤社遥看金册来,故乡又见文星至。君不见昔日巴蜀还相如,县官先驱光里闾。佳哉此行良似之,志况不在驷马车。胸中锦绣万段馀,时乎可卷亦可舒。但恐江山未容尽高兴,讲殿日来催进书。
偶书。金朝。史肃。东风数点梨花雪,吹我伤春万里心。知有高亭堪眺远,惜无佳客共登临。晴云入户团倾盖,飞鸟随人作好音。寒食清明少天色,孤居未要酒杯深。
送前歙黟楚□□五首。元代。方回。歙山瘦露骨,歙水清□□。歙尹清瘦人,意与山水淡。居官俭以廉,饭茹或不糁。解官卒难去,抱疾偃破毯。冻僮仅缝补,羸马缺灌啖。客至棋一局,无客书自览。俗盲鬼神聋,跖徒肆豪敢。害盈殊不验,君子例坎壈。九关今可排,勿待雪生颔。去去翱天衢,离别何足惨。
寄钱水部。明代。李梦阳。我今在何所,牧钓睢川阳。子今在何所,飞盖临东方。高山大泽不我限,胡为日夜遥相望。鸿雁日南飞,不寄一封书。离别春草生,想思秋叶疏。朝看渤海云,暮眺沧洲月。树寒多天风,相思几时歇。
送陈曲江掌教归杭州。明代。贺一弘。秋晚河桥漠漠烟,离歌叠唱转凄然。才名未信郑虔后,风韵犹疑张翰前。閒访孤山君有日,踪游五岳我何年。江亭回首天涯暮,空想蒲团话学仙。
廉泉亭。明代。祁顺。山下流泉自古清,百年华构几经营。时人谩把廉名道,此水由来不为名。
诗奉送觉之奉使东川。宋代。王安石。三秋不见每惓惓,握手山林复怅然。後会敢期黄考日,相看且度白鸡年。畏途石栈王尊驭,荣路金门祖逖鞭。一代官仪新藻拂,得瞻宸宇想留连。
三家塘。清代。牛焘。山回路转石桥东,过客停骖柳一丛。十里邮亭乌哑哑,三家长傍夕阳红。
南海神祠。明代。释函是。祝融神庙千秋祀,圣代封题百粤名。乔木逾深沧海色,巨涛难荡古今情。厓门日月沉珠浦,南越风云俨穗城。几历兴亡香火在,年年铜鼓撼潮鸣。
辛亥元日送章德茂自建康移帅江陵二首。宋代。杨万里。西湖一别忽三年,白首相从岂偶然。到得我来恰君去,政当腊後与春前。醉余犯雪追征帽,送了凭栏望去船。待把衣冠挂神武,看渠勋业上凌烟。
出真阳峡十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细雨初来刺水纹,三针两线未教繁。不知忽有何忙处,急洒千千万万痕。
寻白石山真禅师旧草堂。唐代。刘长卿。惆怅云山暮,闲门独不开。何时飞杖锡,终日闭苍苔。隔岭春犹在,无人燕亦来。谁堪暝投处,空复一猿哀。
石射堋山。清代。顾炎武。寒日欲堕石射堋,环湖历历来渔灯。山下蕲王宋时墓,屹然穹碑镇山路。太白天弧见角芒,金山京口又沙场。尔来兀朮方深入,帝在明州正待王。
怀太白山人。明代。雪江秀公。阶前黄叶堆欲满,湖上白云闲自来。千里秋风悲断雁,两峰寒日忆登台。未能明月同移棹,想见黄花独举杯。吟遍长松千万树,南屏落日寺门开。
十六夜孤山看月歌四首。明代。王稚登。扬州西望隔沧波,花下楼台月下歌。好借清光骑鹤去,买将红袖斗嫦娥。
满庭芳。宋代。徐去非。凤历书元,龟图画泰,瑞蓂两两初开。舞风仙子,飞雪拥春来。平荡人间险秽,端为你没点尘埃。清明世,冰辉太洁,鸥鹭莫惊猜。儿孙,同劝寿,桃添西阆,兰绕南陔。看琼玉妆成,万瓦楼台。飘洒风流酥满盏,浑疑醉,月影蓬莱。从今去,诗高未老,点化尽多才。
征南二首。明代。岳岱。 安南易姓旧相仍,封锡还应到海滨。万里版图曾郡邑,殊方小丑亦君臣。炎风毒雾烦诸将,翠羽明珠入紫宸。想见乞降矜面缚,天威此日转阳春。
聂政篇。元代。杨维桢。齐国壮士侪要离,念母与姊生慈悲。既而母死姊同户。乌乎丈夫一死泰山重,胡为轻付市井儿。
醉太平十四首 其一。清代。俞樾。乘轩建牙。金张世家。五侯门第豪奢。听喧喧鼓笳。华堂日斜。朱门暮鸦。北邙华表如麻。看斑斑土花。
夜行船(赠赵梅壑)。宋代。吴文英。碧甃清漪方镜小。绮疏净、半尘不到。古鬲香深,宫壶花换,留取四时春好。楼上眉山云窈窕。香衾梦、镇疏清晓。并蒂莲开,合欢屏暖,玉漏又催朝早。
代人上父生朝诗。宋代。廖行之。杓携娵訾月华薄,瑞霭朝来溢帘幕。芙蓉犹解姹然红,要与诞弥寻旧约。霞觞举处金璀错,寿祝庄椿与龟鹤。鲤庭请学识昌诗,彩衣戏有承颜乐。
草堂春莫横披。金朝。冯璧。迁客倚楼家万里,五陵飞鞚酒千金。草堂澹与春山对,幽鸟一声春巳深。
试剑石。清代。荣汝楫。昔年虎阜忆登临,老石中分藓半侵。按剑徒增亡国恨,干将果是不祥金。
山坡羊·伏低伏弱。元代。陈草庵。伏低伏弱,装呆装落,是非犹自来着莫。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羚羊峡歌。清代。杭世骏。羚羊峡峙端江浔,山高高兮水深深。山高不见众木摇櫹椮,但见哀猿跳掷啼愁霪。水深不见碧浪横鳣鲟,但见渔子摈落栫淀涔。佛图仙观亦何有,远自太古春愔愔。扁舟乘晓溯空阔,支颐太息收孤衾。桂以膏自煎,象以齿自燖。含珠遭叉大璞剖,金钱截尾摧文禽。如神巧匠出乡里,日思推刃真难谌。是谁作俑石制研,墨海酣饱金壶斟。金星石末采未足,鼍矶雀瓦纷搜寻。远从洮河近黄海,斸掘已遍青霄岑。蛮荒也复破天巧,灵胡高掌穿元阴。磨刀霍霍剚石髓,东西坑洞穷雕锓。丁丁逸响彻天外,十里如奏丘中琴。分肌擘理恣剜剔,譬部孕腹观怀
舟中杂咏 其六。明代。童轩。薄暮推篷坐,吟怀自爽然。青山遮驿小,白鹭点波圆。野旷风生籁,江空月在船。夜阑清不寐,屡欲挟飞仙。
六祖 其二。明代。袁昌祚。灵骨千年在,禅心一物无。僧来勤洒扫,客到静传呼。古殿灯光续,层林塔影孤。祇缘观自性,闻者得醍醐。
新移瑞香旧曾作文忘之因今追忆去。宋代。叶适。一株当三春,名花不易得。百年等寻丈,不博千乘国。野人三十本,强卖青铜百。应怜跗蘤为薪米迫。移栽向明阳,妃媛俨行列。土膏合根性,功用成宿昔。除香出浅紫,泣露轻脉脉。含愁欲谁诉,折去情更惜。方求蔽芾阴,未受搔擢厄。嗟余自羁旅,何以慰新客。殷勤深夜来,少待山月白。
感旧。宋代。陆游。尘土暗貂裘,森然白发稠。年光真衮衮,吾事竟悠悠。马宿平沙夜,烽传绝塞秋。故人零落尽,追写只添愁。
木兰花慢(曲院风荷)。宋代。周密。软尘飞不到,过微雨、锦机张。正荫绿池幽,交枝径窄,临水追凉。宫妆。盖罗障暑,泛青苹、乱舞五云裳。迷眼红绡绛彩翠深偷见鸳鸯。湖光。两岸潇湘。风荐爽、扇摇香。算恼人偏是,萦丝露藕,连理秋房。涉江。采芳旧恨,怕红衣、夜冷落横塘。折得荷花忘却,棹歌唱入斜阳。
题钱舜举画梨花。元代。柯九思。洛阳城西千树雪,走马看花遍阡陌。金鞭换酒为沈□,烂醉花前扶不得。粉香薰透诗人脾,思入吴笺洒残墨。别来风雨难为春,客怀几度孤清明。壮游回首已陈迹,一声啼鸟心魂惊。苕溪居士获天趣,造化潜移不知处。玉容寂寞澹春寒,犹记香山旧时句。羡君好古清有馀,励志耻作黄金奴。梅边握手恨不早,老眼半世空江湖。画图诗笔耀当代,大嚼屠门意殊快。更须什袭为珍藏,静里春光常自在。
柳枝辞九首。宋代。成彦雄。轻笼小径近谁家,玉马追风翠影斜。爱把长条恼公子,惹他头上海棠花。鹅黄剪出小花钿,缀上芳枝色转鲜。饮散无人收拾得,月明阶下伴秋千。东君爱惜与先春,草泽无人处也新。委嘱露华并细雨,莫教迟日惹风尘。句践初迎西子年,琉璃为帚扫溪烟。至今不改当时色,留与王孙系酒船。绿杨移傍小亭栽,便拥秾烟拨不开。谁把金刀为删掠,放教明月入窗来。远接关河高接云,雨馀洗出半天津。牡丹不用相轻薄,自有清阴覆得人。掩映莺花媚有馀,风流才调比应无。朝朝奉御临池上,不羡青松拜大夫。王孙宴罢曲江池,折取春光伴醉归。怪得美人争斗乞,要他秾翠染罗衣。残照林梢袅数枝,能招醉客上金堤。马娇如练缨如火,瑟瑟阴中步步嘶。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二。明代。释函可。初至文殊寺,日暮雪绥绥。冻手解皮囊,短札外无馀。主人敬爱客,烧泉夜围炉。遂罄乡国语,一一与泪俱。或尔强欢笑,或自简残书。谈道欲抗昔,言诗每起予。得句必朗咏,时惊山鬼呼。寒腊亦易过,从予策蹇驴。遍视新流人,兼履旧边隅。一闻西岳言,跃跃动衣裾。爰登千山顶,翘望医巫闾。分题写怪石,摘食尽野蔬。冰解梨花落,兴尽春已徂。扶杖过金塔,寺小足安居。况复主人贤,善谑礼无拘。经夏复经秋,凉风满庭除。忽忆匡山期,掩卷赋归与。严命难再淹,令我立踌蹰。
古风送行陈省元。宋代。姜特立。梅山老人头雪白,摸索曹刘还认得。平生鹿鹿视余子,谁是诗中真巨擘。踵门忽得天下士,慕我虚声远相觅。袖中磊磈出奇语,和璧随珠暗相射。对之坐久神气定,言下分明箭锋直。傍观如堵相骇愕,颇复见我有此客。雄篇累日费酬答,但怪笔端飞霹雳。君才自是千里驹,鞭影不摇何待策。古人妙处应自知,悟解多端难指画。请君更去勘诸方,莫道梅山得消息。
览镜七首。明代。陶望龄。三十七年聊把玩,峻坡驰马只轮飞。陶潜官罢知今是,梵志人归叹昔非。白骨观成看世妄,青山招隐与心违。桃花一雨平湖满,且乞长竿守钓矶。¤
寄常执中长官弃官归霅上。宋代。郭祥正。高飞不上云,不如栖白蘋。屈身五斗粟,何似种松筠。闻君将挂冠,筑室苕溪滨。况有朱少翁,达论可相亲。攲枕待落月,寻花送馀春。市喧不入耳,休羡桃源人。我亦促归计,行当趋后尘。
梦采药王屋山小有洞。明代。孙一元。夜来何所梦,所梦在名山。采药小有洞,长镵乱云间。忽觉异人境,已知自不凡。青厓贴天日,下照芝草斑。双辕驾白虎,遥见仙人还。向前心自喜,飞步相追攀。手把翠云盖,恳求启秘关。长日不肯语,相待神自閒。但教食云霞,要留好容颜。一笑还自悟,白日游尘寰。
赠黄君俞。宋代。方惟深。紫书夕降御床边,门下褒衣绕数千。捧檄喜随亲色动,授经荣胜主恩偏。相如好赋真童子,贾谊多才患少年。道在不须忧绛灌,一时卿相尺知贤。
寄远曲 其三。清代。朱柔则。辛苦长安客,栖栖叹此行。故乡空自阻,逆旅亦何营。取友防轻薄,持躬问老成。寄言百君子,努力事身名。
元宵。宋代。陈杰。老去何心说看灯,一年还要此宵晴。暖风忽断檐间溜,繁吹初过枕上声。谁变惨凄成笑语,定回离乱作清平。不应淡薄梅花月,偏照诗人白发生。
还陕述怀。唐代。李世民。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齐天乐六首 其五。清代。蒋士铨。蒹葭水落栏干下,曾照老翁清影。水宿非舟,陆居非屋,剩得三椽蓬艇。诸公台省,让野鹤孤云,烟霞簿颁。书局随身,宛央湖上是箕颍。当时出岫归林,怕献嘲腾笑,终焉此境。古铁舟园,小长庐屋,转眼凭他兼并。儿孙追省。守处士蜗庐,百年何幸。换以华堂,问先生可肯。
洛阳河亭奉酬留守郡公追送(一作李益诗)。唐代。李逸。离亭饯落晖,腊酒减征衣。岁晚烟霞重,川寒云树微。戎装千里至,旧路十年归。还似汀洲雁,相逢又背飞。
吴中春暮寄友。宋代。陈昂。劳矣条风力,吹成万绿稠。杨花衔小燕,荇带曳轻鸥。别后多乡梦,贫深悲旅愁。东吴三月路,破碎黑貂裘。
慈云岭。宋代。董嗣杲。叠叠流云步步苔,九霄紫气限蓬莱。后唐刻石初开路,南宋郊天别築台。慰眼江湖空岁月,伤心陵寝堕尘埃。桃花争趁春风老,又引游人一度来。
薛道祖秘阁诗帖赞。宋代。岳珂。中秘法书之积,自淳化至于崇观富矣,而未加别也。翰墨博雅之能,自刘米逮于道祖著矣,而未多阅也。伯牙之珍,百世知音。伟奇能之表表,本和乐之愔愔。予尝叹太平之盛际,士大夫可以尽其好尚之心,盘薄时清,彷徉书淫。彼何预于帝力,殆有类乎鱼鸢在天渊,各自得以遂其高深也。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代。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版本一)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版本二)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版本三)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版本四)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版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