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孤山看月歌四首。明代。王稚登。扬州西望隔沧波,花下楼台月下歌。好借清光骑鹤去,买将红袖斗嫦娥。
《十六夜孤山看月歌四首》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作品。该诗以夜晚观赏月亮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仙境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
十六夜,独自登上孤山观赏月亮,创作了四首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扬州的西边,通过波浪的隔离,眺望远处的孤山,那里的楼台倚靠在花丛之下,月亮高挂在天空。诗人借清朗的月光,希望能骑着神鹤去仙境游玩,与传说中的仙女嫦娥相比美。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仙境和诗人的想象力,展示了王稚登对于美好自然和远离尘嚣的向往。
这首诗以清新雅致的表达方式,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追求超凡境界的愿望。通过描绘扬州西边的山水景色,以及花下楼台与月亮的交相辉映,诗人创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他希望通过借助月光的力量,驾着鹤飞入仙境,与仙女嫦娥相会。这种对仙境的向往和超脱世俗的憧憬,反映了明代文人士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越尘世的情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意境,通过描绘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观,呈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诗人通过这种描写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仙境的向往,以及对于远离世俗烦恼和追求精神追求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和月亮的描绘,以及与仙境和传说中的仙女的联想,创造了一种诗意的氛围。它展示了王稚登对于自然美和超越尘世的向往,以及对于心灵自由和追求的渴望。整首诗朴素而含蓄,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追求。
纸。唐代。李峤。妙迹蔡侯施,芳名左伯驰。云飞锦绮落,花发缥红披。舒卷随幽显,廉方合轨仪。莫惊反掌字,当取葛洪规。
永兴廖邓二君邀宿石角山僧阁是侍先君及仲兄䃘斋游处。明代。王夫之。十月寒潭改,三年客艇过。画櫩星影近,甃草夜霜多。急难迷原隰,飘零废蓼莪。郴江无限水,不与挽流波。
陶村送别友人。明代。曹于汴。相逢何造次,一夕成分岐。但念相逢喜,不念行当离。河梁携手处,别恨摧肝脾。怅余卧孤馆,寒风袭人肌。鸡鸣天未晓,君马已南驰。古道木叶脱,不似送来时。嘉言永不忘,于以沃吾思。
入桃花源 其四。明代。袁宏道。洞外一长揖,人仙从此分。看君如水影,要我似溪云。花气薰崖户,霞光绕茜裙。往来江海上,鸾鹤冀相闻。
天台道中。宋代。夏竦。驱马天台路,悠悠渐向晨。云开忽见寺,山尽偶逢人。细雨疏篁长,微烟古木春。行行遥驿道,落吹起轻尘。
雷阳书事 其二。宋代。秦观。一笛一腰鼓,鸣声甚悲凉。借问此何为,居人朝送殇。出郭披莽苍,磨刀向猪羊。何须作佳事,鬼去百无殃。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尽道 一作:自作)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宋代。苏轼。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尽道 一作:自作)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周颂·访落。清代。佚名。访予落止,率时昭考。於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从白水砌过访浴日主人不遇诗以怀之 其二。明代。张萱。野鎑新炊云子香,村前村后半登场。诸孙亦识原田好,笑向翁前羡渭阳。
送严居厚弃官归建阳溪庄。宋代。陆游。曼容不过六百石,渊明仅留八十日,寥寥千载有两公,海内至今推绝识。放翁贪禄老始归,自今不作一钱直。见人勇退辄欣慕,亟欲起拜忘衰疾。吾庐近在官道傍,门外未扫车马迹。溪庄有地肯见分,会结茅斋傍青壁。
满江红九首 其六。清代。奕绘。砖老苔荒,高寒外、斜阳影卧。蹑危蹬、级寻鱼贯,梯旋蚁磨。山海万重秋万里,虚空如寄云如堕。瞰齐州、九点渺茫烟,如星大。金刚顶,莲花朵。转轮藏,须弥座。省禅机、又且胡卢提过。天会九年名姓在,老僧百岁袈裟破。唱新词、独立最高头,无人和。
省谒观文之茔留题。宋代。范公。先帝龙飞第一年,囊封夜半达甘泉。朝来急召明光殿,谠论能回不夜天。遐想神□今已远,永怀帝德浩无边。他时信史传遗事,悟主应□数百篇。赞书褒显下重泉,嗣圣初临建武年。河洛图书光似日,商周盘诰远如天。孤墓岂意留空谷,直意犹能御二边。彷佛音尘如在目,遗风雅颂纪新篇。
李夫人三首。唐代。李商隐。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的。独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寿宫不惜铸南人,柔肠早被秋眸割。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土花漠漠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苍。
暂归桂隐杂书四首 其三。宋代。张镃。诗料无穷满目前,只须拈出见成篇。骑兵莫道随官俗,也解争奴曲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