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乐府十二首·下客谣。唐代。元结。下客无黄金,岂思主人怜。客言胜黄金,主人然不然。珠玉成彩翠,绮罗如婵娟。终恐见斯好,有时去君前。岂知保忠信,长使令德全。风声与时茂,歌颂万千年。
《系乐府十二首·下客谣》是唐代诗人元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下客无黄金,岂思主人怜。
客言胜黄金,主人然不然。
珠玉成彩翠,绮罗如婵娟。
终恐见斯好,有时去君前。
岂知保忠信,长使令德全。
风声与时茂,歌颂万千年。
诗意:
这首诗以下客与主人之间的对话为主题,表达了下客对主人的惋惜和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珠宝华饰和美丽的服饰,表达了下客将自己的言辞和才华视为比黄金更有价值,但主人对此持怀疑态度。下客担心主人会错过这种美好,但他希望有机会再次见到主人。他认为忠诚和信任应该被珍视,以保持美德的完整。最后,诗人表示这种风声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传扬,赞美将永远流传下去。
赏析:
《系乐府十二首·下客谣》通过下客与主人之间的对话,展现了下客的情感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宝石和绮罗等形象描绘,营造了华丽的氛围。下客将自己的才华和言辞比作珠宝,认为这种价值超过了黄金。然而,主人对此表示怀疑,这种对话凸显了下客对主人的思念和希望再次相见的渴望。
诗中还融入了对忠诚和信任的思考,下客认为保持忠诚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保持美德的完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首诗的自信,认为这种赞美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传扬,流传千年。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下客与主人之间的情感对话,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美德的思考,同时运用华丽的描写手法,使诗词充满了华丽而又深情的韵味。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 。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元结。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 。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和洪叔昞主簿浮玉亭韵。宋代。袁说友。亭为君来又得名,公余赢取眼双明。溪光影碎黄金艳,波面声流白玉琤。夜半吴歌缘底恨,晚来山色不胜情。风光我欲平分破,故把吟边当结盟。
双洲。元代。许有孚。吾闻东海之上有十洲,群仙出入洲上头。瑶花琪树聚麟凤,不与尘世同春秋。吾池不啻涔蹄水,孰谓蓬瀛敢相拟。独怜亦复椭双洲,云霞嶪岌烟波里。飞桥子午凌空虚,朱阑绿柳阴扶疏。亭台倒影山色好,四顾弥望皆芙蕖。清风为宾月为友,但恨不将池变酒。恍如乘槎泛天河,又疑身在无何有。从知云海空复空,仙凡一笑将无同。浪游不必访弱水,人间亦有蓬莱宫。吾侪小人可惜无仙骨,由来二洲不是池中物。
丙戌除夕次韵仁近二首。元代。方回。岁穷犹此客,不早见几微。岂易赊邻酝,何惭典故衣。余寒当有几,小忍未为非。野烧回青润,春山饱蕨薇。
画梅仙歌。元代。杨铸。玉虬夜饮灵潭水,喷出珠玑春满纸。骑牛吹笛煮石翁,五百年来神不死。某伯丰格如元章,醒眼如醉神洋洋。爱梅合眼测梅理,一扫百纸花低昂。枝头明月情惆怅,照汝横眠作罗帐。倒骑胡蝶入罗浮,茫茫花海云涛涨。诗笔夭矫如梅龙,一洗臃肿真玲珑。虎山桥畔执我手,两枝健笔俱凌空。尊前讶我头未白,狂名久播溪南翁。画船粉黛休顾盼,酒徒性与青山浓。何时放艇缥缈峰,与君一罄平生胸。
杂诗二十二首 其五。明代。曹于汴。好鸟鸣高枝,声如管弦流。池水尺有咫,鱼跃何悠悠。人生欲无涯,忽忽起蜃楼。不见青春子,两鬓倏成秋。呼酒酬今日,勿为明朝忧。
题徐子英小园。宋代。戴复古。奉亲营小圃,僻在水之湄。霜露蔡公赋,假山慈竹诗。人皆称寿母,我独喜佳儿。八行家风在,三迁忆旧时。
夜来四鼓枕上闻雨声喜而不寐。宋代。虞俦。雨声天外倒银潢,枕上才闻喜欲狂。鼓吹不须教两部,稻粱行庆有千仓。青缸照影花无睡,红袂行云梦有香。最好空阶泻檐溜,却疑并舍压糟床。
蝶恋花(深秋)。宋代。赵长卿。一梦十年劳忆记。社燕宾鸿,来去何容易。宿酒半醒便午睡。芭蕉叶映纱窗翠。衬粉泥书双合字。鸾凰鸳鸯,总是双双意。已作吹箫长久计。鸳衾空有中宵泪。
腊後。宋代。杨万里。云暗虚疑暮,江空分外寒。如何山雨过,便尔岸沙乾。柰此诗愁得,怀哉岁事阑。梅残吾更忍,不折一枝看。
和吴仲庶上巳游学射山。宋代。范纯仁。天涯春色蜀川多,胜赏相从到薜萝。绕郭烟芜深似染,隔林山鸟静能歌。花边密拥青丝盖,陌上轻驰白玉珂。察俗自知无远术,祇于民乐验时和。
三月游延平溪源。宋代。陈宓。溪源数里近,半载始能之。鸑鷟一峰耸,相参如有期。昔人卓庵地,惜不谭伫尼。我与五士游,正值暮春时。修梁四三所,尽得庐阜奇。清波映文石,珠玉光陆离。贫者反不顾,留为贫窭资。飞雪涌千石,宁为寒暑移。触热褦襶子,岂知世有斯。题名峻壁间,用惬异日思。
别圆澄禅师。宋代。陈师道。法施老人卧不出,呼我取别行问疾。摩盘拭箸劝一饱,少待须臾莫苍猝。早年著眼觑文字,万卷初无一言契。多生绮语未经忏,半世虚名足为累。此去它来尚有缘,头童齿豁恐无年。殷懃三请久住世,弊恶可念未可捐。平生准拟西行计,老著人间此何意。他生佛会见头陀,知是当年老居士。
述游篇。明代。徐熥。去年仲冬束行李,掩泪辞亲赴燕市。今年五月将中旬,方能税驾归田里。中间辛苦难具陈,万里风波愁杀人。从来痛定才思痛,回看往事徒沾巾。闽溪山水何太恶,水似瞿塘山剑阁。仙霞岭上气不平,黯淡滩头胆将落。浙中水浅易胶舟,苍头牵缆如伛偻。一日才行十数里,舲前兀坐空百忧。岁除才到云阳下,县官正闭奔牛坝。停舟三日不得行,关吏相逢便相咤。扬子长江天际流,江豚吹浪神鼍浮。长年捩舵神色丧,可怜身世同轻沤。黄河之水名九曲,由来舟楫愁倾覆。石尤风急水奔腾,隔江少妇将儿哭。北方景物更荒凉,满目黄沙古战场。瘦马驱驰髀肉损,酸风射眸肢体僵。驰马冲寒过涿鹿,四郊倏忽飞滕六。千山万径少人行,暮抵良乡无处宿。长安上策不见收,百金用尽存貂裘。难从北阙操齐瑟,犹戴南冠学楚囚。男儿致身苦不早,驱车复出长安道。风景萧条倍去时,尘土侵人颜易老。三吴两浙竞繁华,此际令人转忆家。归家幼子牵衣泣,鬓衰面黑咸咨嗟。奔走天涯过半载,岁月无情不相待。人生得志在丘园,何必飘零寄湖海。行路难,空悲酸,世情反覆同波澜。有璞莫向王庭献,有铗莫向侯门弹。笑杀刘蕡空不第,且将高卧学袁安。
送资深知潼川府。宋代。袁说友。昔日班行忆旧游,天涯今已说离愁。珠玑咳唾频倾倒,风月江山几倡酬。三接自应还北阙,一麾犹欲惠东州。与君久赋莼鲈约,更约同登竹笮舟。
过暨阳书院追悼申耆先生。清代。谢蕙。夫子论文地,重来倍黯然。空阶曾种竹,涸沼旧存莲。大业千秋在,高名四海传。钟期今已渺,凄绝伯牙弦。
送朱僚长可大南归省觐司空公五首 其二。明代。欧大任。楚天西望逼匡庐,玉笥烟霞大保居。自昔韦贤辞相早,玄成偏受箧中书。
夔州竹枝歌九首。宋代。范成大。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云安酒浓麴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
题逍遥楼伤故韦大夫。唐代。熊孺登。利及生人无更为,落花流水旧城池。逍遥楼上雕龙字,便是羊公堕泪碑。
岭上逢乡人。唐代。李贞。相逢遥极目,相见且停骖。我至自江右,君来从岭南。拊心悲国事,附耳说乡谈。去往俱惆怅,离离总不堪。
次韵。宋代。叶茵。看月过天中,贪幽臭味同。竹光延野碧,灯影染窗红。听客谈时务,呼儿诵国风。还思浮世事,到底是匆匆。
月夜怀董叔宏闻其入京未得振。宋代。戴复古。酒醒兴未已,诗成吟不休。一凉风满座,半夜月明楼。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州。故人何处在,谁作置书邮。
送师相陈大观文。宋代。喻良能。化国熙熙日自迟,棠阴无讼草含滋。何人剩伐南山石,大刻详书德政碑。
摸鱼儿 七夕忆小池白荷。清代。苏穆。渐西风、送秋来也,天涯离思如许。银塘独立无人赏,脉脉此情谁诉。回首处。正月暗、楼阴愁下窥鱼鹭。仙桥已度。算天上人间,都是清泪,并入冷香句。湘云远。无限明珠翠羽,遥遥那见归路。冰魂月魄黄昏后,定记小窗调护。秋且住。莫便把、仙衣轻辟书中蠹。凌波缓步。待一棹归来,盈盈水际,相对话离绪。
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宋代。陆游。雨滴大梧叶,风转孤蓬窠,秋色固凄怆,二物感人多。日月行黄道,倏过如飞梭,大计百年间,贵贱俱销磨。东家及西舍,更代哭与歌。若无杯中物,如此摇落何!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 其十五。明代。陈镒。秋水溶溶绿一湾,青山叠叠白云闲。而今不作功名念,容我逍遥山水间。
过徐礼郎状元坊。宋代。林景熙。名坊临里渡,曾此产魁豪。湖带诗书润,山增科第高。劫灰遗断础,鬼火出深蒿。东海扬尘久,无人钓六鳌。
炊烟真欲与云齐,山半幽居隔路岐。家犬小怜迎远客,野蔬新摘带春泥。
徐舒醉眼犹疑梦,狂放诗心不忌辞。草木自然成境界,人间笔墨岂堪题。
谷雨江右诗社周年萍乡小石源雅集 其三 初访小石源次韵汝启兄用进退格。清代。陈忠平。炊烟真欲与云齐,山半幽居隔路岐。家犬小怜迎远客,野蔬新摘带春泥。徐舒醉眼犹疑梦,狂放诗心不忌辞。草木自然成境界,人间笔墨岂堪题。
露华 輠孔手。清代。龚自珍。一痕轻软,受尽日沈沈,禅榻香满。别样珑松,小擘露华犹泫。斜挑玉柱停匀,握处兜罗难辨。幽佳地,龙涎罢烧,银叶微暖。空空妙手亲按。是金粟如来,曾现好相曾现。祗树天花,一种庄严谁见。想因特地拈花,悟出真如不染。维摩室,茶瓯经卷相伴。
新秋泛舟过西庄听雨话旧三首 其二。明代。张祥鸢。蓬蒿长门径,客到旋教锄。稚子炊菰米,邻家馈野蔬。浦沙云淰淰,梧竹雨疏疏。草阁昼如水,坐听儿读书。
寄四舍弟。宋代。孔武仲。赣水南边北势回,层城中起郁孤台。忆初二陆同登此,喜有阿连相继来。旧事前游休感叹,清风佳景且徘徊。天涯未有从□日,百里区区亦象雷。
以露雾风烟月晴雨江山雪为题咏梅十首 其十。元代。周巽。九天飞瑶华,千树洒香雪。空谷寂无人,相看两清绝。
采诗官-监前王乱亡之由也。唐代。白居易。采诗官,采诗听歌导人言。言者无罪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泰。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若求兴谕规刺言,万句千章无一字。不是章句无规刺,渐及朝廷绝讽议。诤臣杜口为冗员,谏鼓高悬作虚器。一人负扆常端默,百辟入门两自媚。夕郎所贺皆德音,春官每奏唯祥瑞。君之堂兮千里远,君之门兮九重閟.君耳唯闻堂上言,君眼不见门前事。贪吏害民无所忌,奸臣蔽君无所畏。君不见厉王胡亥之末年,群臣有利君无利。君兮君兮愿听此,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
汤阴。明代。符锡。借问汤阴路,皇州第几程。雪山人面起,云阵马头横。烟火村村莫,樵歌处处声。功名是何物,天地苦留情。
琐窗寒 十六夜雪用樊榭韵。清代。叶大庄。昨雨刚停,晚寒峭甚,烟禽跳瓦。细听折竹,兽炭铜盆新冶。□□□□□□□,水边蓦记丁家树。正鮰鱼欲上,青裘贳酒,冷吟闲话。浅浅。分水汊。却在孤村,夜舂声罢。好事南中,堪卜丰年团社。似明朝千峰草堂,琉璃屏风和粉写。诏山僮迟迟开门,满径香云惹。
忠孝祠。明代。梁元柱。气凛山河壮,名高带砺长。衣冠仍竹帛,俎豆类桐乡。世后荣如此,生前死不妨。千秋腾史帙,何但颂甘棠。
题王蓑江绘事寿刘夫人六十。明代。徐渭。君不见蓑江子,钓鱼穿柳溯溪水。美花春蝶嫩须黄,古木寒鸦夕阳紫,事事无不收画里。王家大甥归自燕,记得大姑花甲旋,百岁今始六十年。却邀蓑江子,令画黄萱夹红蕊。大椿从傍拔云起,直接蓬莱三万里。阿姑身姓陈,阿翁水澄之刘阶缙绅。刘纲元是天上之仙人,阿母乃其配宁,得不双举而齐升。二字宁馨儿,兰垂至兮芝朵云。为捧小图醉青春,母不怒兮翁欣欣。
读张文襄诗 其四。唐代。张鸿。持尺焚香属望深,选贤扶国老臣忱。专求忠孝成虚语,应悔当年荐士心。
和寄花诗。宋代。宋庠。省访春丛艳最殊,寄来犹识锦霞舒。名园自宝仙葩种,可是全因勿翦馀。
喜见吕元锡闻往谒李仁甫奉简短作。宋代。晁公溯。关塞三峨北,山川五渡西。喜逢连璧友,来自钓璜溪。先世施行马,高才滞割鸡。平生李元礼,好士必提携。
秋雨园居容九闳过访留酌 其二。明代。李之世。微雨飒沓过,凉飔透薄帘。侵阶时沥沥,映草复纤纤。谑语堪成韵,轻杯剧可拈。飞腾君自爱,吾著老夫潜。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贵妃阁。宋代。洪咨夔。佩袭芳兰碧,钗明宝篆红。深宫三十六,同被二南风。
呈余清老。宋代。吴则礼。俯仰寒境断,追随春事幽。碧山朝曳屐,白浪晚维舟。钟鼓鸣江渚,烟云暗郡楼。下帘煮新茗,聊为道人留。
彭澄之告以卜筑佐之一缗一石二绝句以为亲旧。宋代。曾丰。家无储粟况储钱,佐费吾其以义先。一石一缗未为厚,量渠背负与腰缠。
寄高象州。宋代。项安世。闻向君王乞象州,只贪州宅有高楼。山西日薄老无瘴,海外风来早见秋。蟋蟀已非今角匠,鹧{左石右鸟}犹是旧亭侯。南崖石壁宽多少,题偏新诗意未休。
和蹇受之 其三 醉。宋代。徐积。醉乡恍惚在空虚,若论真恬世所无。坐客任贪清者圣,今人何作古之愚。宜教侧帽穿花过,更好敲门趁月沽。谁似陶潜最潇洒,篮舆归去不须扶。
送黄学士还永嘉 其二。明代。杨士奇。宠章一何盛,㴑源嘉所生。文锦盘双龙,奎光焕然明。岂但隆褒敡,重以命秩荣。馀龄沐天泽,感激深中情。
送李仁甫运判赴召三首。宋代。李流谦。累岁徵贤诏,于今始一业。已令人意满,更着驿书催。白璧有成价,蛾眉无巧媒。经纶夙昔事,吾驾不须回。
晚出国门以畏热自艮山门出始见稻田际天。宋代。项安世。路转东门五里塘,夹塘寒水绿泱泱。平生枉踏湖洲市,不悟田间有此凉。
十六至十九日雨未已。宋代。陈宓。一夜蛟龙怒虎烋,卧听檐溜不分交。拍天溪浦迷西极,万里耕耘尽业郊。蛙黾无舟乘野外,寒鸦不笠待林梢。要看杲杲东方白,鱼自清波燕自巢。
白杜鹃花。宋代。杨公远。 从来只说映山红,幻出铅华夺化工。莫是杜鹃飞不到,故无啼血染芳丛。
鄞城通守厅和潘文叔梅花韵。宋代。孙应时。未将春草贮鸣蛙,寂寞西湖处士家。正喜数枝斜更好,聊沽一醉醒还赊。骨清是我氷霜侣,心赏从渠锦绣华。不厌相过娱夜永,摘芳和雪试煎茶。
对酒。元代。王冕。含笑看长剑,开怀对酒樽。江风生席面,山雨湿云根。去国愁征戍,丰年荷圣恩。莫辞情烂漫,白首壮心存。
汴京元夕。明代。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行脚。清代。万寿祺。杖钵孤踪去,凄其驿路间。水喧沂北道,风撼穆南关。飞鸟移前浦,归云满故山。五年江上客,今有几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