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春镜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春镜朗读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春镜》
宝镜凌曙开,
含虚净如水。
独悬秦台上,
万象清光里。
岂虑高鉴偏,
但防流尘委。
不知娉婷色,
回照今何似。

中文译文:
宝镜在晨曦下展示着美丽,它透明如水。镜子独自悬挂在秦台上,它的光芒照亮了万象。并不担心高官的刁钻眼光,只是担心灰尘会附着在镜子上。宝镜不知道婉转美丽的容颜,它只会反射出现在今天的景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面宝镜的美丽和功能,以及对宝镜现状的思考。宝镜被比喻为清晨的太阳,它散发着纯净的光芒,照亮了万物。作者说,宝镜并不担心高官对其鉴定的偏见,因为它只担心镜子上的尘土。这种描述暗指当时官场的险恶,官员们常常对待政治上的官员有所偏见。然而,宝镜并不受其影响,它只是关心尘土会影响到它的功能。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宝镜对镜子的不解,它不知道它自己展示了怎样的美丽,它只能反射出当前的景象,无法认知自己。这种自省也可视为作者对当前政治局势的思考。整首诗以宝镜为象征,展示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中的虚伪和表面现象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朗读
()

猜你喜欢

三年送尔大鄣回,千里寻余汝水来。雪后蒯缑孤剑在,星前桑落一尊开。

门庭冬至惟凋柳,河洛春迟未见梅。谁料他乡还把袂,天涯须尽故人杯。

()

白起小竖子,为秦开封疆。可怜三晋卒,如虎驱群羊。

八十九万命,累累魂归乡。彝陵至武陵,楚尸莫殚详。

()

河沙古寺临江干,山如蜿蜒翠龙蟠。
入门双石踞虎豹,排云万竹森琅玕。
山中有景开屏面,路入西崖羊角转。

()
奴颜婢膝走人间,羞见羊裘七里滩。
文叔虽为天子贵,子陵只作故人看。
()
朝日出邯郸。
照我丛台端。
中有倾城艳。
顾景织罗纨。
()
先辈多达士,后人罔知死。
苦为声色迷,蚩蚩竟如彼。
我当半百年,已悟此中理。
富贵随所望,贫贱随所以。
()
除夜将阑晓星烂,粪扫堆头打如愿;
杖敲灰起飞扑篱,不嫌灰涴新节衣。
老媪当前再三祝,只要我家长富足
轻舟作商重船归,大牸引犊鸡哺儿;
()

燕双飞,莺百转,越波堤下长桥。斗钿花筐金匣恰,

舞衣罗薄纤腰¤

()

百夫正欢助鸣橹,舟中对面不得语。须臾人散寂无哗,惟闻百丈转两车。

呕呕哑哑车转急,舟人已在沙际立。雾敛芦村落照红,雨馀渔舍炊烟湿。

()
往年淦水驻行轩,引得清流似月圆。
自有谿光还碧甃,不劳人力递金船。
润滋苔藓欺茵席,声入杉松当管弦。
珍重诗人频管领,莫教尘土咽潺潺。
()

落日蒸烟起乱山,烟光山色有无间。一绷水墨无人识,分付归鸦自带还。

()

繁蕊初开满玉条,碧梢低亚影萧萧。天寒冻雀双栖稳,却怪朝来雪未消。

()

山送月来,水漂花出,一片吴墟焦土。坡陀衰草下牛羊,镇苍凉、废谯沈鼓。

青芜漫赋。叹残霸、都倾一顾。话遗尘、有故宫归燕,伤心高处。

()

青溪欲尽转逶迤,卧对阳山舟自移。闻有高人何处在,白云红叶影离离。

()
海气生华蜃,天光落采虹。
穹阶曾帝陟,飞观有仙通。
燕士何年召,周民不日攻。
禁西伤旧事,七校指离宫。
()

忽羡后生连榻话,独依寒烛一斋空。

时流欢笑事从别,把酒吟诗待尔同。

()

造物劳人亦懵哉,又驱疲马上崔嵬。经从野店初尝笋,行尽江村始见梅。

千里短书先梦寐,半生多难足风埃。桔槔俯仰成何事,已念渔蓑归去来。

()

生平未睹此中天,好向居人叩末颠。遍地槟榔传几代,从头乞为话便便。

()

诸贤世皇朝,重庆冠时选。俊鹗抟谏垣,彩骝躏文苑。

余志属象贤,凤毛何宛宛。赋海几玄虚,谈天类邹衍。

()

汴洛山河亦壮哉,师班朔漠志难灰。紫龙鳞甲逐沧浪,丹凤楼台空绿苔。

禁宇终天归燕恨,厓门千古暮猿哀。当时早用文山策,未必銮舆入海来。

()

归梦不觉远,合眼海门潮。罗浮刚咫尺,风吹断铁桥。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