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古梅吴府教

见古梅吴府教朗读

《见古梅吴府教》是宋代诗人杨公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木风饕冻欲痴,
孤根逗暖正斯时。
树槎牙历百千岁,
花摘索开三两枝。
兄弟山礬应未称,
交朋松竹恐相宜。
玉堂标致和羹味,
可是香名满世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古梅为主题,通过描绘梅树在寒冷的冬季中的坚韧和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梅花品质的赞美和敬仰。

首先,诗中描述了万木寒风饕餮冻得几近发呆的情景。这里的"万木"代指众多的树木,而"风饕冻欲痴"则形象地表达了严寒的天气。接着,描绘了孤根的梅树在这寒冷的时刻迎来了温暖和生机。"孤根逗暖正斯时"一句,表达了梅树在冬季中能够迎来一丝暖意的难得时刻。

然后,诗中提到了梅树的坚韧和历史悠久。"树槎牙历百千岁"暗示了梅树的根系经历了百千年的岁月,历久弥新。接着,诗人以"花摘索开三两枝"来形容梅花的开放,虽然只有三两朵,但也足以显现其傲立在严冬中的美丽和坚强。

接下来,诗人转而表达了对梅花的评价和自己的担忧。他认为梅花的品质不仅仅是兄弟山礬所能称颂的,而是在与朋友松竹相交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得到体现。这里的兄弟山礬指的是有学问的友人,松竹则是指诗人自己,他担心自己的评价不能与兄弟山礬相比。

最后,诗人提到了梅花的香名在世间广为人知。"玉堂标致和羹味"意味着将梅花与美味的佳肴相提并论,表达了梅花的香气和美感。"可是香名满世知"一句则强调了梅花的声誉和知名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梅树在严寒中的坚韧和生命力,以及对梅花品质的称赞和担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敬仰和对自身评价的思考。它展现了梅花在寒冷季节中的独特美丽,以及它所象征的坚韧和品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公远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杨公远朗读
()

猜你喜欢

面拥旌旗鼓乐随,谁知锦被裹疮痍。
吏那秋敛充春赋,兵待朝输作暮炊。
缩手判支穷措大,攒眉书准老沙弥。

()

朝阳有干。
布叶萋萋。
思皇威矣。

()

伯阳仙家子,容色如青春。

日月秘灵洞,云霞辞世人。

()
人间无处著青蛇,池水清泠浸落花。
几度清风明月夜,怅然无语忆张华。
()

凭栏吊古望咸阳,秦焰才消又汉唐。四塞雄关虚锁钥,万年王道是金汤。

连营边徼勤输挽,屈指乾坤几战场。落日挥戈情不浅,黄河那似寸心长。

()

逃閒闭关坐,忽有卖花声。老大自多感,依然京洛情。

()
於穆圣皇,六叶重光。
太原刻颂,后土疏场。
宝鼎呈符,歊云孕祥。
礼乐备矣,降福穰穰。
()

曾看竹马聚儿童,空想登龙有路通。南国甘棠公奭去,中原礼乐孔明终。

白泉自照青山色,黄鹤空闻玉篴风。炎瘴只今归帝德,伏波不数汉时功。

()

一纪不出门,三年不窥园。有谁曾得似,高士李东轩。

()

几载炎方。总两粤诸侯,师保堂堂。衮衣开府,彤矢安疆,五井星宿光芒。

笑汉时大长,逾百岁、魋结称王。我君公,但南方虎拜,东海鹰扬。

()

鸢鱼飞跃道形容,花柳名园绿更红。疆域世途原自异,乾坤物我大家同。

诞登周岸棱层上,凝望尼丘咫尺中。立日梅花天历定,秪今何处认英雄。

()

谁能一日忘天下,高枕青山白发深。凤鸟河图终此梦,白云流水亦何心。

明良契合从天地,孔孟行藏自古今。俯仰百年供抱膝,不须閒起卧龙吟。

()

江南才子许浑诗,字字清新句句奇。

十斛明珠量不尽,惠休虚作碧云词。

()

万里碧云开暮色,一条银汉在秋天。

()

破寺寻僧又五年,香花重见昔人贤。壁间高韵迟投老,槽厂行人欲解禅。

谷口白云何处入,溪流黄叶旧时缘。通玄顶上应无憾,满目河山只偶然。

()

城上啼乌晓欲狂,楼前争看捷旗黄。略驱部曲千馀骑,不折将军半段枪。

乐土异时为贼窟,太平今日有官方。弱翁治行今如此,何待天边下凤凰。

()

握别分符适豫章,萧萧琴鹤伴行装。临民并可稽神物,考古应宜问职方。

铸就雌雄曾隐伏,气冲牛斗忆光芒。当年令尹何从得,莫惜双鱼寄八行。

()
林子勇报国,太华欲力学。
吾尝叹其材,浮海中巨舶。
向来固不用,今用犹迫迮。
此兴柑累累,霜饱实未摘。
()
兴事常苦易,成事常苦难。
不督雨中役,安知民力殚。
年来上功勋,智者争雕钻。
山河不自保,疏凿非一端。
()

寒风吹朔雪,霏霏日云暮。广庭列瑶阶,空林挺琼树。

有伟高堂上,宗工陈矩度。抠衣侍绛帷,悬河启谆谕。

()
春风动是隔年期,更对残花把一卮。
少待和烟和月看,依稀犹似未开时。
()

黄榜天门外,胪传玉殿头。敕缄朱篆湿,袍剪翠云流。

喜协三槐瑞,真成驷马游。草堂今寂寞,还许俸钱修。

()

圜丘围绕万松青,石磴萦纡忆旧经。乘月试观仙陛乐,倚风遥听属车铃。

力堪供奉丁年健,心到斋明午夜醒。欲效杜陵歌大礼,书成谁为达皇扃。

()

男儿自有四方志,离别岂能动刚肠。
功名未遂身未死,白眼青青频举觞。

()
郡将移书卧阁频,假提千骑出班春。
校中宁免时髦诮,欲作宣明面向人。
()

搔首问青天,奇事古未有。卓卓邦之良,伐木难求友。

彼哉复彼哉,蝇营而狗苟。遇合转有期,黄金印悬肘。

()

永叔爱清颍,明仲乐阳羡。
投老获所归,为计亦良便。
何如强健时,从官山水县。

()

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

()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

灵芝生,粲若英。来百福,世其昌。灵芝生,光且奕。

庆斯钟,象乃德。灵芝生,铜池中。和致祥,寿无疆。

()

朝耕原上云,暮宿云间屋。云来动丹霄,云去澄翠麓。

坐看云变化,卧见云起伏。斯须不可期,飘忽鸟过目。

()
江昏山半晴,南阻绝人行。
葭菼连云色,杉松共雨声。
早秋仍燕舞,深夜更鼍鸣。
为报迷津客,讹言未可轻。
()

昨夜三更里,还乡梦却成。朦胧半惊觉,连唤小儿名。

()

仗剑夜巡城,衣襟满霜霰。贼火遍郊坰,飞焰侵星汉。

积雪似空江,长林如断岸。独凭女墙头,思家起长叹。

()

芙蓉露浓红压枝,幽禽感秋花畔啼。
玉人一去未回马,梁边燕子三见归。
江头白苹老波底,尺书不来空相望。

()
倚石为城竟是痴,春风秋雨柰何其。
山容似铁犹能改,世事如棋未可知。
庙食孙郎馀草莽,龛灯弥勒賸流离。
相逢一笑真难得,把笔赓诗记此时。
()

画师不作胭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真。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

泽畔吟初就,溪头望未涯。坐携青竹筱,行趁碧桃花。

锦曳千林雾,绡疑万树霞。秦人遗核在,一种帝王家。

()

小学新翻墨沼波,羡君琼树散枝柯。

左家弄玉唯娇女,空觉庭前鸟迹多。

()

名家鲁国旧登坛,初捧贤书解鹖冠。贡篚璆琳天府受,闾门羔雁里人看。

灯分夜色青藜迥,笔拥春云紫殿寒。儒术年来多所遇,明经半补汉郎官。

()
圣贤事业浩无疆,未易孤闻寡见穷。
友善更资天下士,时推一二附南鸿。
()

驱车右北平,孤竹遗风古。缅怀采薇人,高义长虹吐。

逃名非所知,祇不愧仰俯。孔孟许成仁,黄农歌自苦。

()
良宵三月十五,依旧神歌鬼舞。
未须三四吐吞,且看七八吞吐。
临济瞎驴倒跨,云门正法眼普。
三人证鳖成龟,一任衲僧气鼓。
()
晓翠初分,挂藤窈窕穿深静。
乌啼风径。
竹舞千蛟影。
又过重阳,感叹伤流景。
()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敧枕卧江流。

()

越有杜生,既文且哲。龙跃颍豫,有声彰澈。赖兹三益,如琢如切。

好以义结,友以文会。岂伊在高,分定倾盖。其人如玉,美彼生刍。

()

过圆旁死魄,过缺哉生明。尚赖玉斧手,再修然后成。

()
岁岁春寒欲去时,麦牵蚕惹不放归。
早知今晓犹差冷,未肯疏它旧裌衣。
()
雨滴空阶晓,无心换心香。
井桐花落尽,一半在银床。
()
白袍昔纷纷,相与会东堂。
帝梧碧萧瑟,翔集皆鸾凤。
伊余素空疏,滥吹翰黑场。
不为群隽遗,出处聊簪裳。
()

溟濛烟雨湿征轺,滑上汶阳白板桥。晚傍酒家寻旧宿,主人强半尚萧条。

()
我自甘心欲背时,舟行一任逆风吹。
去帆今日夸轻捷,只恐前滩也怨迟。
()

松岭云峰步步佳,芒鞋竹杖极幽遐。使君不得同清赏,正恐山将翠幕遮。

()

万机分子路,一局笑颜回。

()

漫说陈登百尺楼,十年湖海浪成游。多情好是徐元直,一借仙槎问斗牛。

()

白头宰相受封年,黄阁辞归孝独全。东海灵椿元气盛,上林仙桂露华偏。

村翁每遇携松酿,水鸟相迎出稻田。绿野开晴留返照,苍峰叠秀带浮烟。

()

金钱片片篱边叠,买得天家一段秋。橙橘饱霜黄树顶,芙蓉印水茜江沤。

纵横数阵飞归雁,欸乃一声歌牧牛。人世都来能几日,床头诗债会须酬。

()
谬叨虚奖每惭颜,奇字新经未一斑。
除却骑驴搜句外,了无些子似钟山。
()

承家书已授,似舅业如何。宅相皆双戟,门风自五紽。

惊秋朋好散,送远路岐多。为约陂中客,沧洲访薜萝。

()

但分离处即天涯,若个离家不忆家。自笑欲归归未得,也将归信卜灯花。

()

银烛青烟散绮霞,柳塘环映玉堤沙。芳尊水榭邀明月,不数扬州万树花。

()
松峦特立士,君也为之子。
异同诮歆向,父子自知己。
向来知名人,得此多失彼。
愿君考其然,九十半百里。
()

榕溪有隐者,幽事在溪曲。
治地可十亩,方整如弈局。
始行入荆扉,渐进至茅屋。

()
粉销香减红兰泪。
总是文君初别意。
春风织就闷情怀,夜月砌成愁况未。
迢迢归梦频东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