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常汉度知县

送别常汉度知县朗读

《送别常汉度知县》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朝倾盖更倾心,
颇畏人惊语太深。
乍可陶庐烦送酒,
难堪偃室傍鸣琴。
君今此去班群玉,
我亦何言吒断金。
啼鴃飞花春又了,
萧萧风雨卧山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孙应时对好友常汉度知县的离别之情。诗人倾心倾意,感到担忧,因为他们的交谈太过深奥,担心会引起他人的惊讶。诗人感到矛盾,他想要陪伴常汉度知县度过最后的时刻,但又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场合并不合适,无法做到像送酒那样轻松自在,或者像在家中弹奏琴音那样自然。最后,诗人用春天啼鸟飞舞、花朵凋谢来象征时光的流逝,用风雨卧在山林中的寂静来表达离别后的孤独。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含蓄的语言表达了离别之情。诗人通过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矛盾情绪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离别的忧虑和无奈。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使诗意更为深远。诗人将自己和常汉度知县相比较,用珍贵的群玉和断裂的金来形容他们各自的命运和前景。最后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转和离别带来的寂寞孤独之感,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强了离别的凄凉情绪。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准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感,充分展示了孙应时的诗人才华。同时,诗中的隐喻和象征也增添了诗词的艺术魅力,使读者能够深入思考和感受离别的苦涩与无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朗读
()

猜你喜欢

三更趋役抵昏休,寒呻暑吟神鬼愁。从来鼓铸知多少,铜沙叠就城南道。

钱成水运入京师,朝输暮给苦不支。海内如今半为盗,农持斗粟却空归。

()
凉生椽笔试乌丝,妙语便作星斗垂。
我亦小窗无一事,细倾新酒和公诗。
()

白玉桥东迥绝尘,小轩深贮十分春。药阑雨足参苓茂,花径风恬杞菊新。

刁约未归仍有坞,苏耽如在岂无邻。满怀拍拍皆生意,何用悬壶寄此身。

()

觅句先须莫苦心,从来瓦注胜如金。
见成若不拈来使,箭已离弦作麽寻。

()

故人曾约看花游,及到花时亦缪悠。鸿雁影沈江上雨,洞箫声断水边楼。

风光自是难留物,身世真如不系舟。宦辙东西念儿子,天涯回首不胜愁。

()

至诚旁达,柔祇格思。奉以琮币,致诚在兹。

()

剡渚推冰纸,并州剪水刀。轻明新雅制,丽巧极纤毫。

不让琉璃贵,浑疑锦绣韬。皱纹萦细縠,叠缕引长缲。

()

三五良宵,乞浆且喜年逢酉。只今无复万枝灯,也自游骢骤。

迤逦瑶街左右。闹蛾儿、盈盈茜袖。玉梅香暖,爆竹烟深,听残莲漏。

()

太丘落日东郊昏,兰风桂露啼幽痕。
年周九十笑语温,冲头雪矣花仍存。
仙裾拂拂始倚门,扶挟何必烦诸孙。

()

恰当岁日纷纷落,天宝瑶花助物华。自古最先标瑞牒,

有谁轻拟比杨花。密飘粉署光同冷,静压青松势欲斜。

()

残雪西郊路,依稀已似春。
初程何必远,相识况如亲。
久远交宜淡,沉绵饮戒醇。

()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

()

桓桓司马公,文武实天授。大笔摅云雷,穹碑揭宇宙。

横飞北地前,独步弇山后。伟哉词人场,百代归领袖。

()

蛩动一台秋气深,酒浮灯影唤微吟。不禁骚雅多悲兴,且与枯禅话息心。

()

狐白仅一腋,胜彼千羊皮。
壮士出片言,万诺空奚为。
毛生奉平原,自脱囊中锥。

()
松桂论交久,诗书造道深。
犹于官事日,不忘岁寒心。
此地赓酬句,他年蔽芾阴。
男邦有佳政,应促诏纶音。
()

佳节交重九,疏篱日几回。江山绚秋色,风雨愿追陪。

空有爱花癖,曾无辨种才。屐痕遍三径,朝夕印莓苔。

()

万竹成行列,风吹几竿折。丛林影渐疏,不碍天边月。

百物有荣枯,世事多圆缺。况此草木俦,那能不消歇。

()

遐方不许贡珍奇,密诏唯教进荔枝。

汉武碧桃争比得,枉令方朔号偷儿。

()

但爱梨并栗,不传琴与书。
乃翁莫惆怅,它日举篮舆。

()

帝说于兑。执矩固司藏。百川收潦。精景应金方。

()

藏径多花,环檐有竹,静阁纤埃不到。屏六曲、香深烛烂,尚携得、金樽共倒。

剧怜他、玉骨梅臞,更郁匿、青杜红蘅怀抱。甚雨拉湘弦,虹挥吴铗,绮想离愁都扫。

()

岩扉昼静白云生,一枕松涛入梦清。华发故应知老态,淡交还复见真情。

参玄已悟三乘法,汗简何须万古名。我住荡南君荡北,平生怀抱几时倾。

()

□天迷濛日脚消,雪花散乱风飘萧。重裘著体如压铁,呼酒不来寒正骄。

东风匹马去千里,仰视王屋当云霄。到家方慰母心喜,入门更听儿啼娇。

()
尾宅才蜗大,身躯与蚓般。
楚王吞不得,敕赐鹭鸶餐。
()

牛斗三分国,龙骧一统年。智高宁受制,风急肯回船。

有策擒吴嚭,无言让范宣。援孤因势屈,功重为谗偏。

()

玉露寒凝颗,银河澹泻流。
每年才到此,无处不惊秋。
便有清凉意,潜消旱涸忧。

()
取不得,舍不得,状不得。
西天碧眼胡,尽力道不识。
识不识,临际德山,太平奸贼。
()
潋滟长波迎鹢首。
雨淡烟轻,过了清明候。
岸草汀花浑似旧。
行人只是添清瘦。
()
万顷荒林不敢看,买山容足拟求安。
田园失计全芜没,何处春风种蕙兰。
()
天台山里五百牛,跳出颠狂者一头。
赛尽烟花瞒尽眼,尾巴狼藉转风流。
()
山郭灯火稀,峡天星汉少。
年光东流水,生计南枝鸟。
()

事业功名在读书,圣贤妙处着工夫。
区区只为潭潭府,不敢如韩训阿符。

()

山崦移来玉一丛,竹林深映小桃红。别来消息知何似,依旧无言对晓风。

()

遥望建康城,江水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

()
穷冬自萧疏,小垒玄云开。
使君掷虎符,行矣何遽哉。
父老相与言,未言心已哀。
自云好使君,抚我如婴孩。
()

绵绵钟漏洛阳城,客舍贫居绝送迎。

逢君贳酒因成醉,醉后焉知世上情。

()

父兮母兮曾城侧,饥乌巢我墓上柏。清明重九始一来,人寿几何天罔极。

瘗中龙剑跃且鸣,有子虽长不得力。呜呼三歌兮泪未歇,馀名岂足荣枯骨。

()

金粟堆边,冰蒲水畔,紫骝迢递迎来。月中惊见,光艳似云开。

桑落沾唇半醉,将长笛,弄向秦台。天明去,挥鞭岸曲,愁杀渡人催。

()

王公众道善提兵,伍守临锋气亦横。大战长江看掎角,成功今日是书生。

()
仁体从来大似天,事之方见失於偏。
是何尧舜有为病,一或容心便不然。
()

眼暗心还白,逢春强凭栏。因闻积雨夜,却忆旧山寒。

竹撼烟丛滑,花烧露朵干。故人相会处,应话此衰残。

()
暖沁香篝宿火温,绛纱红烛照黄昏。
自怜不废千金夜,帐底吹笙倒玉尊。
()

一径通村入翠微,岩花清晓正霏霏。崖鸦失侣频相唤,野雉将雏近不飞。

晨汲辘轳鸣北室,夜眠袯襫挂柴扉。月高犬吠空林静,多是山人采药归。

()

超佛越祖透真空,也与沩山说梦同。面貌眼睛鼻孔里,大千沙界一沤中。

()

奉使亲藩属俊才,宁亲此日遂归来。天涯游子十年别,堂上慈颜一笑开。

北阙风云新节钺,西湖烟雨旧楼台。痴儿相见应相问,好带平安两字来。

()
晏婴白日为谗贼,吾道何用尤臧仓。
啜粥倚庐深墨面,天地不遣君齐梁。
()

何如世界沉云夜,犹是仙人朗月中。天上到云云到地,两层风景不相同。

()

高坟郁兮巍巍。
松柏森兮成行。

()
朝入一几纵,暮入一几横。
黄卷值昔人,欢与相逢迎。
孙子谢口语,阮生劳目睛。
登亦岂必喑,籍犹未能盲。
()

于越山城控海壖,春风回首忽经年。忧时望月青宵迥,怀土登楼白发鲜。

江上波涛来渺渺,云中鸿鹄去翩翩。暮寒细雨馀花落,梦绕天涯到日边。

()
促促晨复昏,死生同一源。
贵年不惧老,贱老伤久存。
朗朗哭前歌,绛旌引幽魂。
来为千金子,去卧百草根。
()

北雁来南国,依依似旅人。纵横遭折翼,感恻为沾巾。

平日谁能挹,高飞不可驯。故人持赠我,三嗅若为珍。

()

往岁相从今几许。今岁逢君,愈见真诚处。除却交情无别语。

匆匆忍上归舟去。

()

闻尔东篱看月明,居然五柳一先生。黄花忆共尊前醉,白雪移来调里清。

江阁夜寒秋水色,海门风急塞鸿声。投冠欲傍烟霞侣,莫向丹台问姓名。

()

逆旅程难进,疲肩重日增。归期无用数,俛首事孤征。

()
言旋云洞兮蹑烟途,永宁中宇兮安下都。
包涵动植兮顺荣枯,长贻宝贶兮赞璇图。
()
韩信恃功前虑寡,汉皇负德尚权安。
幽囚必欲擒来斩,固要加诸甚不难。
()

时辈已争先,吾兄未著鞭。空嗟镊须日,犹是屈腰年。

不以殊方远,仍论水地偏。襄橙随客路,汉竹引归船。

()

战城南,城南鄙,健儿追北,日暝不止。几年骑马破残贼,闻说将军今日死。

青磷照野骷髅语,应是当时旧部伍。将军战死未归骨,谁宴军门擂大鼓。

()

蟫叶黏霜,蝇苞缀冻,生香远带风峭。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玉奴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初试宫黄澹薄,偷分寿阳纤巧。

银烛泪深未晓。酒钟悭、贮愁多少。记得短亭归马,暮衙蜂闹。豆蔻钗梁恨袅。但怅望、天涯岁华老。远信难封,吴云雁杳。

()
风雪三冬北,江潮二月时。
怪今阿那事,不得作春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