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作寒二首

连雨作寒二首朗读

《连雨作寒二首》是苏籀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和社会庸俗之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有才德的人的敬佩和推崇。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未应牢杜敬通关,
寄傲足怡元亮颜。
冗龊凡庸何异目,
粗疏潦倒幸投閒。
平生那识贾三倍,
晚节犹窥道一斑。
调燮裁成真大治,
茂弘先进实非孱。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事的感慨和对庸俗之风的批判。作者用"连雨作寒"这个形象的描写来隐喻社会的动荡不安,暗示人们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寒冷。

诗词的第一句"未应牢杜敬通关",表达了作者对于治理不善的失望和愤怒,作者对于牢固的政权和明智的政策的期待没有得到回应。

第二句"寄傲足怡元亮颜",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有才德的人的敬佩和推崇。傲足、怡元和亮颜都是古代的人名,作者将他们作为有才德的代表,寄托了自己对于高尚品质和真正才华的向往。

第三句"冗龊凡庸何异目",表达了作者对于庸俗之风的不满。冗龊和凡庸都是贬义词,作者将这些平庸无趣的人群与真正有才德的人进行对比,暗示社会上的庸俗之风令人不悦。

第四句"粗疏潦倒幸投閒",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幸免于庸俗之风的庆幸。作者身处世事之中,但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高尚品质,这使得他能够远离庸俗,保持自己的清高。

第五句"平生那识贾三倍",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有才德的人的稀缺和珍贵的认识。贾三倍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他被视为有着超凡才华和品德的代表。作者表示自己平生中很少能够遇到像贾三倍这样的人物。

第六句"晚节犹窥道一斑",表达了作者对于晚年依然能够保持高尚品质和追求真正道德的人的敬佩。即使到了晚年,这些人依然能够领悟到真正的道德和价值,展示出高尚的品质。

最后两句"调燮裁成真大治,茂弘先进实非孱",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的治理者和先进思想的推崇。调燮指的是调和和裁成,真正的大治需要有明智的调和和正确的裁决。茂弘则表示广泛而丰富,先进则表示先进的思想和观念,这些都是实现真正大治的必备条件。作者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于真正有智慧和能力的治理者和先进思想的渴望和敬佩。

整首诗词通过对时局和社会风气的批判,以及对真正有才德的人的敬佩和推崇,展现了作者对于高尚品质和真正价值的追求。同时,诗词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治理者和思想先进者的期待,希望能够实现真正的大治和社会的进步。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掌狱贵持平,万议不能破。
夫子乃名堂,无愧横案坐。
皇家美化醲,小人亦寡过。

()

武夷山字,日使君衔上,新来带得。便觉闲中多胜事,满眼烟霞泉石。云卷尘劳,风生芒竹,去作山中客。晓坛朝罢,自然五福天锡。

当此孤天悬门,步虚声远,直透云霄碧。替却燕姬皓齿(此句缺一字),洗尽人间筝笛。九曲溪深,千岩壁峭,大寿应难匹。辑车有待,日边飞下消息。

()
篱编红槿障蓬茅,半探测城闉半近。
苔绣曲蹊千万点,梅窥碧沼两三梢。
閒将今古浇胸臆,嫩把荣枯问卦爻。
一自渔樵分席后,清泉白石与论交。
()
春水满田如一湖,入田放艇看鹅雏。
女郎祠下野花杂,老子门前沙树孤。
()

正是江南雪霁天,素娥特地弄婵娟。山川一望皆如剡,只欠渠侬访戴船。

()

荣华恩爱弃成唾,戒定真如和作香。

今古虽殊同一法,瞿昙抛却转轮王。

()
郡大庐陵古,分符得秘郎。
息争民珥笔,课最米连樯。
水隔蓬山远,风凝画戟香。
少须官事了,归去玉为堂。
()

日暮飘风发,掩身固重关。深居拥裘褐,一榻危如山。

榾柮奋残烬,稍亦能祛顽。炎凉固人情,道在意自閒。

()
乐奏四顺,福受万年。
神归碧天,庭馀瑞烟。
()
金銮失职下蓬瀛,也向淮边领郡城。
堆案簿书为俗吏,满楼山色负吟情。
庐江地近音尘断,何逊诗来格调清。
未得樽前一开口,可怜心绪独摇旌。
()

烟涛何处接溟州,怪兕雄鲸出上游。旧迹百年归巨浸,庶攻不日赖嘉谋。

直教半壁凭支柱,何事投鞭可断流。由此金汤万年利,看人閒放五湖舟。

()
悠悠心厌出江沙,过得丘亭转落斜。
村店自知行客倦,劝尝新酒卖甜瓜。
()
童子偷无怪,先生老尚馋。
采时留绝顶,猿鸟要分甘。
()

一腔孤愤未能消,冷看东邻兵马骄。愧我忧愁驱不尽,时生时退似江潮。

()

深深芙蓉城,凤笛声何长。
绰约六铢衣,云中弄明铛。
琼姿夜月暖,玉唾春风香。

()

百舌在墙东,其子在墙西。

纵有反哺日,那得如哺儿。

()

孤松倚云青亭亭,故老谓是苍龙精。
古苔无花护铁甲,五月忽听秋风声。
幽人恐尔斧斤辱,独傍孤根结茅屋。

()
涧筿岩杉处处通,野寒吹雨堕空蒙。
垂藤路绕千年石,老鹤巢倾半夜风。
淮浦树来江口断,金陵潮落海门空。
关书未报三边捷,万里中原一望中。
()

钟鼓迟迟夜正长,半窗灯火共凄凉。灵台一点三秋洁,浩气千寻百鍊刚。

梅月横斜廉外影,箑风披拂案头香。圣贤言语便便辨,读到天开日已光。

()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诗翁那得有此,天地一扁舟。二十四番风信,二十四桥风景,正好及春游。挂席欲东下,烟雨暗层楼。紫绮冠,绿玉杖,黑貂裘。沧波万里,浩荡踪迹寄浮鸥。想杀南台御史,笑杀南州孺子,何事此淹留。远思渺无极,日夜大江流。

()
苑边花外。
记得同朝退。
飞骑轧,鸣珂碎。
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
()

九五龙飞始建都,廷臣领命出分符。要参将相施韬略,直使山林尽兔狐。

铁骑晓腾霜气肃,玉笳夜奏月轮孤。皇仁遍布东南境,绥恤群黎萃版图。

()
行尽江南北,於何隐去休。
福清好云谷,老子得菟裘。
风釆今千古,英灵閟一丘。
庭阶俱玉树,仲氏立鳌头。
()

边城愁雨雪,丈室爱烟霞。春水几时至,寒梅何处花。

中原犹带甲,汉使自浮槎。岁序伤催促,山深景易斜。

()

漏尽钟鸣谁执咎,望轻责重难为功。老蚕无地可作茧,惊雁见月思伤弓。

言忠政恐祝三佞,句好岂辞黄九穷。吾非匏瓜能不食,朝暮喜怒从狙公。

()
风战枯桐敲纸窗,拥裘无寐夜偏长。
樵楼三鼓夜将午,云雁数声天正霜。
寓世此身惊逆旅,宽怀何处不吾乡。
江头风景日堪醉,酒美蟹肥橙橘香。
()

李下无蹊,问当代、谁为逋峭。最爱是,文章高处,尽君嘻笑。

世事漫须真实相,家传自擅清平调。便扣门、报有俗人来,唯长啸。

()

宁食苦黄柏,莫作贵州客。宁食头七醋,莫行贵州路。

少年轻壮心远游,早岁从军今白头。只今行年七十二,犹作羁累滇海陬。

()

萧寺最岑寂,寻幽兴独长。林疏寒鸟聚,竹密暮云藏。

野殿丹青古,空庭草树荒。徘徊人不见,楼外锁斜阳。

()
轩冕身犹寄,金赀意不存。
永怀三釜乐,当把一经繙。
静室依松柏,清规遗子孙。
里仁如长者,真使簿夫敦。
()

喈喈威凤起梧冈,两地迥翔枳棘乡。悬榻喜瞻今仲举,难兄重见汉元方。

老我永号逢硕鼠,多君当道问豺狼。亦知世上难开口,何日轩渠共一觞。

()

昔谒公家贤侍郎,一见许我能篇章。俸粳兵酒屡持送,时时解榻令登堂。

今喜清风传令子,回首亨衢脱双屣。北堂归养太夫人,水陆珍羞称甘旨。

()

檐溜春犹冻,门扉晚未开。
退闲惊客至,衰懒怕书来。
日日教浇竹,朝朝遣探梅。

()
秋香扶我过仙家,□大眠云石迳斜。
九曲溪山闲日月,万年宫殿老烟霞。
吟筇尚带瑶阶藓,渡舫曾撑翠竹沙。
回首云深何处觅,洞箫吹落碧岩花。
()

秋晴万物添精爽。红日上、廊深一丈。满院蜜蜂儿快活,午衙齐放。

莲叶底,风定鱼吹细浪。

()

喧笑攀花会,悲歌怅别期。
明年赏花处,只恐动春思。

()

楝花风落夏云初,日日临流望远途。三十六鳞江上鲤,如何不寄一行书。

()

古树捎残月,孤灯映远村。闻鸡怜旷野,驱马上高原。

恋主心逾切,安身事不烦。东风吹晓梦,只许绕柴门。

()

欲觅新凉何处得。环漪亭上清无敌。荷盖莲房和露摘。

声淅淅。波心惊起双鸂鶒。

()

入望明河清且悠,问津端合唱无愁。
重闺是草堪蠲忿,曲沼何花不并头。
京兆台曾传拊马,骊山殿亦誓牵牛。

()

家住城南千石泉。

()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
到如今,西风吹断回文锦。
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
()

为法来寻访,病眼翳花发。为母复归去,特地重添屑。

父母所生口,终不为汝说。问之何因尔,吾尝于此切。

()

老人甲子难计论,耳中白毛三十根。钓鱼几年如一日,船舷数寸青苔痕。

人生性命必归止,精魂伤夫向流水。月如钩在轮影中,风似人来

()

郁郁凌寒色,来宜此地蟠。
解衣轻盾日,假盖得秦官。
香宿风微堕,青留雨未乾。

()
好山横翠幕。
更一水流烟,嫩阴成幄。
薰风转林薄。
笑劳生底事,漫嗟离索。
()
漠漠雨其_,湛湛江之永。
冻压溪桥不见花,安得杯中影。
明水未登彝,饰玉先浮鼎。
寄语清居山上翁,驿使催归近。
()
忆父去旱语,尔来七十秋。
终焉不忍冠,洒泪望秦州。
()

山深久不晴,领略三伏暑。夜凉闻风泉,疑作空阶雨。

但觉纸窗明,不知山月吐。阶除偶独立,满庭浩风露。

()
俺答黄毛不记名,犬羊无赖本轻生。
见说胡儿能跃马,自夸得看蔚州城。
()

苏卿仗汉节,十九岁华迁;管宁客辽东,亦阅十九年。

还朝千古事,归国一身全。予独生不辰,家国两荒烟;

()

保障东南佐治安,汉家儒雅得倪宽。琴前星入同单父,花下风来似灌坛。

异等循良推岭外,清班献纳待朝端。比年侍从多虚席,即拟徵书付紫鸾。

()

短艇漾秋霞,江村数百家。
水声鸣轳辘,山骨瘦槎枒。
自笑如浮梗,何期又泛楂。

()

秀才梦破舌扪空,还我浮生半老翁。
也与盛朝闲点缀,荷衣蕙带佩松风。

()
泉急喧溪碓,山深怯瘦驴。
翟汤如肯隐,来此卜幽居。
()

初服性已旷,久痾志仍疲。岂谓伤淫滞,偶以恋栖迟。

聿来年岁迁,骤看节物移。晴阳改阴候,暖律变暄吹。

()

长途雨过息尘埃,马首钟山隐隐来。李绛须登龙虎榜,谪仙重上凤凰台。

芸囊册叶逢晴晒,雪屋灯花冒冷开。志士行藏随所遇,岂无当路为怜才。

()

宾馆初违梦尚縻,讣音俄至欲成痴。岂知十日轻谈笑,便作千年永别离。

鸡絮未陈新穗帐,凤雏空倚旧霜枝。高风几许堪传事,谁写平生入墓碑。

()
银黉三组归去来,绣衣朱毂胡为哉。
富贵薰天无足道,人间至乐归老莱。
青衫随分当彩衣,阿母一笑生儿痴。
笋生雪底冰下鱼,此事惟有天公知。
()

吾邦重午节,兴目皆可寓。

游人肆喧阗,画舫纷排布。

()

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

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

()

人世几番更面目,仙山依旧锁烟霞。

()

春雨林深笋蕨肥,多情把笔咏芳菲。生来要使三尸伏,老去休论万事非。

()

弥纶六合,迥绝寥廓。周知旁行,卓彼先觉。

()

晚烟漠漠帆如织。隔林几点疏灯出。一乌下蘋洲。乱山相对愁。

孤蓬团野色。到此归心极。烟水望中宽。替伊鸥鹭寒。

()

平生山水癖,遐往心独歖。

採秀凌丹丘,忽遇白云子。

()
柳陌通云径,琼梳启翠楼。
桃花纸薄渍水油。
记得年时诗句、为君留。
晓绿千层出,春红一半休。
()

南徼车书路不遥,秋风使节下青霄。颇闻僚佐登才彦,应有文章达教条。

日照楼船江水活,天低铜柱瘴云消。归时岭上梅花发,想见诗囊未寂寥。

()
这一粒,甚处生。
阴阳未判,芽孽先萌。
开花也一川雪霁,结实也万顷云横。
收拾归来香满钵,饭余散步自闲行。
()

曲水池边青草岸,春风林下落花杯。

都门此日是寒食,人去看多身独来。

()
地去关城远,无人□□□。
泉流溪路窄,石显洞门深。
□□□□□,□□竹树阴。
□□□□□,□日解题襟。
()

扁舟摇荡水心村,几度烟波入梦魂。
猨鹤认名听号令,淦樵报礼叙寒温。
浮生多事景逾促,自古求人道不尊。

()
信步出江{左舟右龙},庭松立两龙。
晨僧自汲水,高阁忽鸣钟。
净饭多山蜜,新羹供野葑。
传闻初祖锡,犹挂最西峰。
()

上谓无官可报卿,延登左棘倍恩荣。
勋存社稷身俱泰,志在生灵物转轻。
平蜀以前谁磊落,渡江而后独光明。

()

梧桐叶落秋容早,夜夜寒蛩泣衰草。
凤钗金冷鬓云凋,可惜红颜镜中老。
音尘望断沈双鲤,唤起相思何日已。

()
我作朱金沙上游,诸君冠盖渡瓜洲。
淮云一片不相隔,南北死生分路头。
()
堕蕊香犹嫩,空枝影半横。
江湖无限思,不独不莼羹。
()
林闲一径似惊蛇,中有禅关闭紫霞。
烟锁苍松遮寺额,风摇翠竹撼檐牙。
客来寂寞盘香穗,饭后从容瀹花。
到此徘徊归去晚,夕阳挂树几声鸦。
()

夜泊鹦鹉洲,江月秋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

()

雪霰纷漉漉,忽然见朝暾。冰霜坠盈地,中有青苔痕。

幡幡鸣春鸟,解使朝变昏。果哉乌鸦白,不谓黄河浑。

()
的皪繁英贴翠鞭,流波拂影自牵连。
柔条袅画粘琼靥,小叶抽春垒玉钿。
冷艳远疑冰剪处,秾华低灿月明天。
莫欺露奔云丛乱,暗引迷香采蝶眠。
()
人生尘土不可耐,天上高寒定自嘉。
但约麻姑擘麟脯,莫寻句漏问丹砂。
()
长亭路。
望渭北、漠漠春天树。
殷勤别酒重斟,明日相思何处。
晴丝飏暖,芳草外、斜阳自南浦。
()
知之一字,众祸之门。
杀人放火,活捉生擒。
不是今日枢要,亦非上古典刑。
与贼过梯了也,攻墙割壁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