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是宋代皇帝宋太宗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深邃的思考和领悟,通过对大道的感悟,揭示了缘分的穷尽和外在因果的认知。诗词通过善言论来探讨浩劫的意义,表达了天命如法王的观点。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暂无法提供,但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赏析和分析。
这首诗词以大道传来的信息为起点,暗示了作者通过深思熟虑的探索而获得的智慧。诗词中提到了缘和识两个关键词,表达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缘分的尽头将会出现对外在因果关系的认知。
接下来,诗词谈到了善言论和浩劫。善言论可能指的是作者对于人世间真理的言论,而浩劫则暗示了世间的变动和不确定性。这里,善言论被视为一种守护者,能够在浩劫之中指引人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最后,诗词提到了天命如法王的身份,这是一种对于宇宙法则和天命的理解。作者认为天命是普遍而不可逆的,它是宇宙之王的身份所在,也暗示了人类应该顺应天命的观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大道、缘分、外在因果和天命的思考,探索了宇宙的奥秘和人类的生存之道。它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宇宙秩序的思考。
七月。清代。佚名。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减字木兰花。宋代。赵彦端。乱云荣浦。做雪不成还是雨。知我为何。一笑仍添一恨多。不须归去。琥珀杯深能几许。草色如袍。记取从今舞处娇。
九江分司二首 其一。明代。郑岳。石耳堆盘荐绿茸,白鱼紫笋亦时供。日长分省无公事,坐对庐山双剑峰。
经小箬。明代。林光。古榕深树碧烟凝,小箬山前望眼明。粤客思亲原有泪,軥辀休送断肠声。
宋·黄罗襦。唐代。孙元晏。戚属群臣尽见猜,预忧身后又堪哀。到头委付何曾是,虚把罗襦与彦回。
赠李秘监。元代。张养浩。封章曾拜殿廷间,凛凛丰仪肃九关。回首桥山泪成血,逢君不忍问龙颜。
西平道中送客。明代。王云凤。桃红柳绿春意浓,娇风吹送雨濛濛。道上行人不归去,目断南来几个鸿。
桃源八景九首 其四 灵鹊枝。明代。吴琏。挺挺高枝势入云,喳喳灵鹊噪声频。年来喜事知多少,珍重时时报主人。
吊刘烈士炳生。。柳亚子。滚滚胡尘黯四方,忍看鳞介易冠裳!最难义侠求沧海,如此河山对夕阳!流血千秋侪武穆,复仇九世重齐襄。锄非两字分明记,耿耿精灵倘未亡。
和家兄敬怀秋日閒居 其五。清代。万光泰。露晞岸草黄,霜落林叶赤。连畦种污莱,各有卤莽获。篝车陌头载,墉栉屋后积。南山落豆萁,伏腊缶自击。吾生寡筋力,幸辨菽与麦。《伐檀》感风诗,素食徒挟筴。匡衡世农夫,扬雄岂仕籍。驱雀彼何为,今人不如昔。
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 其七。明代。徐渭。马促车催去一朝,无恩有怨且须消。丁香不是中行舌,肯把中原事事教。
送张季平归永嘉。宋代。郑刚中。霜叶摇风九月秋,披披归袖挽难留。知君久作陶山梦,无意相从郑谷游。率略杯盘常共醉,艰难身世最同忧。人情易得成收冷,频有音书寄我不。
李宪仲哀词。宋代。苏轼。大梦行当觉,百年特未满。遑哀已逝人,长眠寄孤馆。念我同年生,意长日月短。盐车困骐骥,烈火废圭瓒。後生有奇骨,出语已精悍。萧然野鹤姿,谁复识中散。有生寓大块,死者谁不窾。嗟君独久客,不识黄土暖。推衣助孝子,一溉滋汤旱。谁能脱左骖,大事不可缓。
城南新堂燕集饯送江明府先生。明代。符锡。西风江渚罢鸣琴,报政难留去客心。乡士何困逢盛饯,宰君其敢望重临。□堂尊俎明秋月,嘉会衣冠侈上林。为向南云早鸿道,春明还许嗣徽音。
满庭芳(擘蟹醉题)。宋代。方岳。半壳含黄,双螯擘紫,风流浑是芦花。江头秋老,谁了酒生涯。玉质金相如许,怎消受、明月寒沙。橙香也,不闲左手,除是付诗家。草泥,行郭索,横戈曾怒,张翰浮夸。笑鲈鱼虽好,风味争些。醉嚼霜前松雪,江湖梦、不枉归槎。停杯问,余其负腹,是腹负余耶。
白鹭儿。唐代。刘禹锡。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二月三首 其三。明代。宗臣。闻道元戎出帝畿,即看远道耀军威。汉金百万朝通使,胡骑三千夜解围。塞上烽烟何日定,山中麋鹿计全非。由来天意高难问,徒自燕云滞客衣。
视东皋归小酌。宋代。陆游。筑陂下麦晚归来,围火烘衣始此回。但得诸孙传素业,真无一事挂灵台。井桐叶落垂垂尽,篱菊花残续续开。不负初寒蟹螫手,床头小瓮拨新醅。
相逢行二首。唐代。李白。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夹毂相借问,疑从天上来。蹙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春风正澹荡,暮雨来何迟。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持此道密意,毋令旷佳期。 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