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食栗。宋代。舒岳祥。新凉喜见栗,物色近重阳。兔子成毫紫,鹅儿脱壳黄。寒宵蒸食暖,饥晓嚼来香。风味山家好,蹲鸱得共尝。
《初食栗》是宋代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初次品尝栗子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秋天的喜爱和山家风味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新凉喜见栗,
物色近重阳。
兔子成毫紫,
鹅儿脱壳黄。
寒宵蒸食暖,
饥晓嚼来香。
风味山家好,
蹲鸱得共尝。
诗词的诗意是:
作者在新凉的季节充满喜悦地发现了栗子,意味着秋天已经临近重阳节。他描述了栗子的颜色,兔子毛色成了鲜紫色,栗子壳脱落后呈现出鲜黄色。在寒冷的夜晚,蒸煮栗子让人感到温暖,在饥饿的清晨,嚼食栗子更加香甜。作者赞美了山家风味的独特之处,并表达了与伙伴们一同享受美食的愉悦。
这首诗词通过对栗子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气息和美好的食物体验。作者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自然景色和食物的美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传达出对秋天和山家风味的热爱和享受。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情,以及对美食的向往和珍视。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舒岳祥。(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和刘伯温感怀四首 其四。元代。曹文晦。入水无媒得纬萧,谁能驱退恶溪潮。沈沈城郭貔貅老,汹汹波涛蛟鳄骄。败舫似闻川鬼哭,畏途不奈客魂消。舞阶干羽今何在?千载曾闻格有苗。
腊月踯躅一枝独开。宋代。朱淑真。园林经腊正彫残,独尔花开烂漫鲜。借问陇梅知幸否,得陪春卉共时妍。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讶客神犹寒,吟窗易晓,春色无柳。梅梢。尚留顾藉,滞东风、未肯雪轻飘。知道诗翁欲去,递香要送兰桡。清标。会上丛霄。千里阻、九华遥。料今朝别后,他时有梦,应梦今朝。河桥。柳愁未醒,赠行人、又恐越魂销。留取归来紧马,翠长千缕柔条。
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宋代。周端臣。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讶客神犹寒,吟窗易晓,春色无柳。梅梢。尚留顾藉,滞东风、未肯雪轻飘。知道诗翁欲去,递香要送兰桡。清标。会上丛霄。千里阻、九华遥。料今朝别后,他时有梦,应梦今朝。河桥。柳愁未醒,赠行人、又恐越魂销。留取归来紧马,翠长千缕柔条。
寿楼。宋代。欧阳修。碧瓦照日生青烟,谁家高楼当道边。昨日丁丁斤且斲,今朝朱栏横翠幕。主人起楼何太高,欲夸富力压群豪。楼中女儿十五六,红膏画眉双鬓绿。日暮春风吹管弦,过者仰首皆留连。应笑楼前骑马客,腰垂金章头已白。苦贪名利损形骸,争若庸愚恣声色。朝见骑马过,暮见骑马归。经年无补朝廷事,何用区区来往为。
澹山岩遇雨二首。宋代。项安世。水放沙痕出,云将晚色昏。微茫上西渡,浩荡出南门。欹侧缘山罅,嵌空下石根。书崖无数墨,入寺两山髠。
和邵宝游竹山诗韵。明代。秦金。乾坤何处寄真游,晴日平湖万顷秋。云叶洗空天宇净,浪花飞动竹山浮。少陵诗兴高千古,司马襟怀溢九州。我亦欲留双眼碧,蓬莱遥望海东头。
题所翁龙。明代。夏原吉。所翁所翁何多能,毫端幻出真龙形。杈枒双角斲玄玉,烂熳两目摇金星。我初见此昂藏势,未识腾冲霄汉意。摩挲老眼再四观,渐觉蜿蜒有生气。缅想挥毫欲画时,所翁应与龙相随。不然何以极此妙,令人不敢临渊窥。愿言珍默全神化,莫学金陵空叱咤。吾农岁计在夏秋,此时望尔为霖泽天下。
芰荷歌。宋代。徐积。孔雀团花翡翠钿,青皇抛尽买花钱。渌鱼飞胆大如拳,琉璃瓦坠紫微天。湘妃曲谱谁可传,彩毫不动斜卷笺。我家食客常三千,杯槃一样青瑶圆。麻姑下来寻水仙,不见波澜只见烟。昨夜秋风吹洞房,起来先著碧霞裳。半含笑面齐斗妆,家家院落绀为墙。不道采花人在傍,贪看飞来白纻郎。亦有美人贞且良,独在碧绡帏下藏。
秋霁。唐代。白居易。金火不相待,炎凉雨中变。林晴有残蝉,巢冷无留燕。沉吟卷长簟,怆恻收团扇。向夕稍无泥,闲步青苔院。月出砧杵动,家家捣秋练。独对多病妻,不能理针线。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将绽。何以迎早秋,一杯聊自劝。
新池。唐代。白居易。数日自穿凿,引泉来近陂。寻渠通咽处,绕岸待清时。深好求鱼养,闲堪与鹤期。幽声听难尽,入夜睡常迟。
黄葵花。宋代。韩维。池上朝来玉露零,檀心先向日边倾。侧金巧样新成盏,蒸栗温姿始号琼。芍药未应推艳品,牡丹须合避姚名。秋花碎琐谁能数,醉眼逢君亦自明。